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171例血清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转录因子1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
作者 吴震宇 薛长春 +3 位作者 张赟峰 胡亚芬 董晓芬 马远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GDM)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71例GDM病人作为GDM组,根据GDM病人妊娠结局分为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GDM)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71例GDM病人作为GDM组,根据GDM病人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91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HSP7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血清HS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GDM病人血清HSP70、HSF1 mRN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SP70、HSF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对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肌酐、尿酸、hs-CRP、胱抑素C、HSP70[(0.30±0.10)μg/L比(0.21±0.09)μg/L]、HSF1 mRNA水平(1.99±0.35比1.03±0.32)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13例,发生率为7.56%,GDM组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91例,发生率为53.22%,GDM组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结局良好组比较,妊娠结局不良组病人血清HSP70[(0.33±0.14)μg/L比(0.27±0.05)μg/L]、HSF1 mRNA(2.22±0.30比1.73±0.41)明显升高(均P<0.05);GDM病人血清HSP70与HSF1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HSP70、HSF1 mRNA水平与空腹血糖、HbA1c、肌酐、尿酸、hs-CRP及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SP70、HSF1、hs-CRP、胱抑素C预测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69、0.60、0.58;血清HSP70联合HSF1 mRNA预测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83,明显高于血清HSP70、HSF1 mRNA及hs-CRP、胱抑素C水平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GDM病人血清HSP70、HSF1呈高表达,且二者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空腹血糖 休克蛋白70 休克转录因子1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清核转录因子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热休克蛋白70与热性惊厥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张迪 戴园园 董志付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例,其中单纯型FS患儿37例作为SFS组,复杂型FS患儿23例作为CFS组;选取同期不伴惊厥的发热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NF‑κB、MGB1、HSP70、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NF‑κB、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的关系。结果3组BDNF、NF‑κB、MGB1、HSP70、CK‑MB和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H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FS患儿血清NF‑κB、MGB1、HSP70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惊厥 核转录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休克蛋白70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药对急性热应激小白鼠肺、肾脏的热休克蛋白70及热休克因子1表达量的影响
3
作者 段凯文 黄小红 +2 位作者 李莉 邓海英 江俊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2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中药对急性热应激小白鼠肺、肾脏的热休克蛋白70及热休克因子1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6~7周龄健康SPF级昆明小白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和复方三组、紫锥菊组、王老吉组... 文章旨在研究中药对急性热应激小白鼠肺、肾脏的热休克蛋白70及热休克因子1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6~7周龄健康SPF级昆明小白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和复方三组、紫锥菊组、王老吉组、阳性空白对照组、阴性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在试验第1、3小时每组取5只小白鼠,采用ELISA法测定小白鼠肺、肾脏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热休克因子1(HSF1)表达量。结果显示,中药复方组能有效提高热应激小白鼠肺脏和肾脏HSP70表达量,复方一,复方二和紫锥菊能提高热应激小鼠肺脏HSP70的含量,复方三和王老吉组能缓解其下降幅度。高热应激过程中小白鼠肺脏HSF1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复方二能显著提高肺脏HSF1的表达量;但肾脏HSF1的表达量却呈下降趋势,这与肾脏HSP70高表达有关。结果表明,在此试验中,通过HSP70的表达量变化阐明了中药对急性热应激的预防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小白鼠 急性应激 休克蛋白70 休克因子1
下载PDF
热休克因子结合蛋白(HSBP1)的表达、纯化、结晶与初步晶体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彦 刘学琦 +3 位作者 孙玉娜 郝宁 李雪梅 娄智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是细胞在缺氧、病毒感染等应激因素刺激下,为适应微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一种自身保护性反应,以暂时性下调细胞正常代谢和选择性上调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表达为特点.HSR是通过热休... 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是细胞在缺氧、病毒感染等应激因素刺激下,为适应微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一种自身保护性反应,以暂时性下调细胞正常代谢和选择性上调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表达为特点.HSR是通过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与相应的启动子结合,启动转录过程,进而促使HSP的表达来实现,其中HSF1是最有代表性、研究最多的一种HSF.HSF1在无活性的单体及有活性的三聚体之间的转变和平衡是转录调控的关键.热休克因子结合蛋白(heat shock factor binding protein,HSBP1)是一个含有两个伸展的疏水重复区,与HSF1的三聚体区域相互作用,以其伴侣形式实现对HSF1的DNA结合活性有负调节作用,通过抑制HSF1与DNA结合活性,从而抑制HSF1的转录活性.为了深入研究HSBP1行使功能的结构基础,对HSBP1蛋白成功地进行了克隆表达和结晶,该晶体属于R3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b=35.2,c=2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因子结合蛋白(hsbp1) 纯化 结晶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突变亨廷顿蛋白积聚引起神经元死亡
5
作者 静亮 彭希 +1 位作者 覃禹森 祝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HspBP1)在亨廷顿病(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GFAP-HspBP1质粒,分别转染C6、GFAP-HD星形胶质细胞和HD140Q基因敲入(HDKI)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过表达HspBP1,通过免疫染...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HspBP1)在亨廷顿病(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GFAP-HspBP1质粒,分别转染C6、GFAP-HD星形胶质细胞和HD140Q基因敲入(HDKI)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过表达HspBP1,通过免疫染色法检测亨廷顿蛋白(HTT)和神经元相关蛋白。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HDKI小鼠纹状体神经元内源性HspBp1基因,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TT表达水平。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中HspBP1过表达不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但是却显著增加了突变型HTT(mHTT)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积聚。HDKI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中过表达HspBP1还能够诱导纹状体中神经元广泛死亡。与之相对的,基因敲除HspBp1表达可显著减少神经元内mHTT积聚。结论 HspBP1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中mHTT的积聚从而引起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死亡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突变亨廷顿蛋白积聚
6
作者 彭希 覃禹森 +1 位作者 严丽 静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705-708,713,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heat shock protein 70 binding protein 1,HspBP1)能否促进内源性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积聚,并确定其是否能够介导病理性损伤。方法:在GFAP-HD转基因小鼠的星形胶...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heat shock protein 70 binding protein 1,HspBP1)能否促进内源性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积聚,并确定其是否能够介导病理性损伤。方法:在GFAP-HD转基因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过表达HspBP1,通过免疫染色和蛋白印迹法检测mHTT和神经病理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的运动功能水平。结果:GFAP-HD转基因小鼠短期内即出现星形胶质细胞中的mHTT积聚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但并未出现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元损伤。结论:HspBP1能够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mHTT积聚介导病理性损伤,但mHTT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共同表达可能是神经元显著变性的必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杰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量MP治疗组(MP组),每组10只。应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T8脊髓损伤。MP组大鼠伤后即刻从尾静脉内注射大剂量MP(30mg/kg)。损伤后24h切取损伤平面上下0.5cm的脊髓组织,进行RT-PCR反应,检测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术后24h假手术组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相对丰度分别为0.0643±0.0152、0.6413±0.1005和0.7091±0.0577;损伤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升高,分别为1.0013±0.3861、1.2187±0.2851和0.8971±0.1092,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MP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继续升高,分别为1.2858±0.1384、1.7122±0.1766和1.2081±0.1093,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邻近损伤处的脊髓组织中HSP27、FABPs及TIM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大剂量MP能进一步促进三个因子表达,发挥组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休克蛋白 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基因表达 RT—PCR技术
下载PDF
人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1 DNA结合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生长
8
作者 回佳菡 唐咏 +2 位作者 张春玲 许凌峰 李雪梅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获得大量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DNA结合结构域(DBD)蛋白,用于晶体生长的三维结构解析。方法:将DBD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获得高效表达,经过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ResourceQ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 目的:获得大量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DNA结合结构域(DBD)蛋白,用于晶体生长的三维结构解析。方法:将DBD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获得高效表达,经过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ResourceQ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以上。结果:圆二色谱仪分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结果显示α螺旋占33%,β折叠占15%;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得到了针状DBD晶体。结论:纯化的蛋白质与同源性达68%的Kluyveromyceslactis的DBD有相似的空间构象。获得的蛋白质晶体为进一步的三维结构解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转录因子1 DNA结合结构域 表达 蛋白质纯化 晶体生长
下载PDF
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血肿周围组织热休克蛋白70与转移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文斌 胡长林 +4 位作者 杨友松 郭富强 孙红斌 肖军 罗永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血肿周围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TO)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用定量胶原酶注人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并于制模后随机分为水蛭提取液治疗组和生理... 目的探讨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血肿周围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TO)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用定量胶原酶注人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并于制模后随机分为水蛭提取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水蛭提取液和生理盐水,每日1次;制模后每日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3d、6d及10d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HSPTO与TGFβ-1的表达,图像分析仪计算阳性细胞面积。结果脑出血后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改善(P〈0.01~0.001),治疗组评分各时间点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第3d、6d及10d治疗组脑血肿周围组织HSPTO及TGFβ—1阳性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HSPTO与TGFβ—1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水蛭提取液 休克蛋白70 转移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洲平 郭守刚 +3 位作者 彭岚 朱遂强 方思羽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108,共4页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中出血量>60 ml者HIF-1α阳性率为88.9%,与其他出血量者(30-45 ml,46-60 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血肿作用时间明显相关,随着出血后手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P<0.05)。HIF-1与HSP70的表达呈正相关(n=15,r=0.82,P<0.01)。结论 脑出血后HIF-1α的表达与出血量及血肿作用时间相关,为判断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HSP70有神经细胞保护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休克蛋白70 表达
下载PDF
家兔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中女 杨丽娟 +2 位作者 蒋淑君 刁汇玲 郭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HSP70参与体温调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家兔LPS发热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IL-1β、TNF-αmRNA与HSP 70的表达。结果注射LPS0.5μg/kg后家兔体温明显升高,出现两个体温高峰;由LPS引起的发... 目的探讨HSP70参与体温调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家兔LPS发热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IL-1β、TNF-αmRNA与HSP 70的表达。结果注射LPS0.5μg/kg后家兔体温明显升高,出现两个体温高峰;由LPS引起的发热过程中单核细胞TNF-α、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在60 min和180 min达高峰,400 min以内降至基础水平;单核细胞HSP70的含量在注射LPS后160 min时开始升高,实验结束时达最高值;LPS引起发热的过程中单核细胞HSP70含量与单核细胞TNF-α、IL-1βmRNA的表达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LPS致发热时,HSP70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内生致热原基因的表达而限制体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低氧诱导因子-1和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冬青 马永丰 +1 位作者 华玉芳 岳海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和HSP70。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出现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改变,HIF-1和HSP70的表达均增加,给丙泊酚后神经细胞的肿胀?坏死?凋亡明显减少,HIF-1和HSP70蛋白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减少HIF-1、HSP70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低氧诱导因子-1 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27、70、DKK-1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抑制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尚立群 王伟 +3 位作者 李学昌 刘军强 文峰 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46-47,50,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70(HSP70)、DKK-1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抑制因子(RFIR)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70(HSP70)、DKK-1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抑制因子(RFIR)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6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术后1、5、10d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FE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术后1、5、10d的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持续下降,而RFER则持续上升,且术后TNM分期Ⅰ期患者因子水平优于Ⅱ、Ⅲ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的变化规律可反映手术效果,并且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较为明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术期 休克蛋白27 休克蛋白70 DKK-1 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 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 变化规律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亚君 熊枝繁 +5 位作者 曹仕琼 熊莉娜 涂艳 张芹 熊亮 程汉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33-5735,共3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63.0%;15.0%、71.7%。两者在正常组织和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HSP90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SP90,HIF-1α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休克蛋白(HSP)90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热激因子结合蛋白1全长cDNA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会勇 李玉昌 +1 位作者 林俊堂 徐存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热激因子结合蛋白1(heatshockfactorbindingprotein1,HSBP1)是一种新发现的高保守、低分子质量、定位于核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它可抑制HSF1的转录域活性,并协同HSP70负调控热激反应。在哺乳动物中仅有人与小鼠的HSBP1cDNA序列被克隆,大鼠... 热激因子结合蛋白1(heatshockfactorbindingprotein1,HSBP1)是一种新发现的高保守、低分子质量、定位于核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它可抑制HSF1的转录域活性,并协同HSP70负调控热激反应。在哺乳动物中仅有人与小鼠的HSBP1cDNA序列被克隆,大鼠中的HSBP1尚未有人报道,我们根据人与小鼠的HSBP1氨基酸的N端和C端保守序列设计了简并引物,采用RT PCR方法从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中克隆大鼠HSBP1的片段,然后采用Southern印迹方法从建立的神经胶质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调取了它的cDNA全长序列,递交给GenBank,获登陆号为AF522937。并借助于大鼠基因组测序成果,将大鼠HSBP1基因定位于19q12,发现HSBP1基因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1和外显子4之间距离5829bp。且对HSBP1的Unigene检索显示HSBP1广泛存在于大鼠各组织、器官中,揭示HSBP1在生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已发表的其他物种的HSBP1的氨基酸序列用DNAman软件做了它的同源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进化关系较近的物种中,HSBP1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与其从形态解剖所得的系统进化关系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因子结合蛋白1 RT-PCR CDNA文库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霞 袁国跃 +2 位作者 王东 王莹 李梅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取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130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0例、甲状腺腺瘤5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取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130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0例、甲状腺腺瘤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样本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27和TGF-β1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HSP27、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35/50)、80.0%(40/50),甲状腺腺瘤组分别为48.0%(24/50)、62.0%(31/50),正常甲状腺组分别为46.7%(14/30)、56.7%(17/30)。甲状腺癌组HSP27、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5)及正常甲状腺组(P<0.05)。甲状腺腺瘤组与正常甲状腺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HSP27和TGF-β1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进展及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27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腺瘤
下载PDF
热休克因子1及热休克蛋白对慢性心理应激鼠工作记忆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敏 姚树桥 +2 位作者 程明 朱熊兆 黄彦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采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热休克因子1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工作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基因野生型小鼠(HSF1+/+)和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HS... 目的采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热休克因子1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工作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基因野生型小鼠(HSF1+/+)和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HSF1-/-)暴露于2个月的慢性心理应激,部分小鼠在暴露于心理应激前给予热休克预处理,2个月后采用T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工作记忆,western blots检测和比较HSP72,HSP25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各组小鼠T迷宫转换正确数和HSP72,HSP25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HSF1基因野生型小鼠中,慢性心理应激对T迷宫转换正确数(8.90±0.46)次与对照组(9.58±0.48)次没有明显影响(Ff1.65严0.23,P〉0.05),HSF1基因敲除小鼠中,慢性心理应激引起T迷宫转换正确数(4.00±0.2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7.33±0.43)次,F(1.65)、=32.39,P〈0.05)。同时野生型小鼠心理应激后海马组织中HSP72表达(1.35±0.11),HSP25表达(1.05±0.03)明显高于HSF1基因敲除小鼠(0.23±0.03),(0.26±0.02),均P〈0.05)。热应激也诱导HSP72(1.71±0.05),HSP25(1.33±0.05)表达增加,明显高于HSF1基因敲除小鼠[(0.26±0.03),(0.23±0.08),均P〈0.05],但未发现热应激预处理对T迷宫转换正确数有影响(F(1.65)=0.32,P〉0.05)。结论 HSF1以及慢性心理应激诱导的HSP72,HSP25表达,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工作记忆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休克蛋白 休克因子1 慢性心理应激 T迷宫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华伟 罗成群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诱导下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热休克转录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HMGB1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Y,HMGB1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诱导下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热休克转录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HMGB1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Y,HMGB1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T。pcDNA3.1-HSF1转染巨噬细胞RAW264.7,烧伤血清诱导后,半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pcDNA3.1-HSF1,HMGB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共转染RAW264.7,烧伤血清诱导后,检测并比较pGL3-HMGB1-Y和pGL3-HMGB1-T的相对萤光素酶活性。结果:烧伤血清诱导下,HSF1可以下调RAW264.7 HMGB1mRNA的表达。pGL3-HMGB1-T的相对荧光素酶值较pGL3-HMGB1-Y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血清诱导下,HSF1可能通过与HMGB1启动子区HSE的结合下调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HMGB1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转录调控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核转录因子-κB、热休克蛋白60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延卿 张岱 +2 位作者 张旭冉 顾亚娇 任伟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60(HSP60)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60(HSP60)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不同感染程度Hp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探讨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与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关系及三者对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不同Hp感染程度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且随Hp感染程度的增加,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也随之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升高,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风险逐渐升高(P均<0.05)。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联合预测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0.805、0.761、0.816,联合预测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86.6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各指标表达水平与患者Hp感染呈正相关,通过检测各指标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Hp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化生长因子-β_(1) 核转录因子-ΚB 休克蛋白6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及热休克蛋白70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禹文峰 董智慧 +1 位作者 任真奎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是一种"蛋白质错误折叠障碍性疾病",具有蛋白质错误折叠、易聚集和成熟神经系统中选择性细胞丢失的共同特征。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中一组重要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是一种"蛋白质错误折叠障碍性疾病",具有蛋白质错误折叠、易聚集和成熟神经系统中选择性细胞丢失的共同特征。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中一组重要的分子伴侣蛋白,它参与了辅助蛋白质合成、折叠、定位及转运等过程,并且在协助蛋白质水解、预防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实HSP与AD存在密切的联系。HSP70是HSP中最保守、最丰富的一个伴侣蛋白。HSP70不但可抑制β-淀粉样肽(Aβ)相关的毒性作用,也在tau蛋白的聚积或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提示HSP70有可能成为AD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HSP70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SF1与AD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休克转录因子1 休克蛋白70 Β-淀粉样肽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