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1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1 DNA结合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和晶体生长
1
作者 回佳菡 唐咏 +2 位作者 张春玲 许凌峰 李雪梅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获得大量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DNA结合结构域(DBD)蛋白,用于晶体生长的三维结构解析。方法:将DBD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获得高效表达,经过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ResourceQ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 目的:获得大量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DNA结合结构域(DBD)蛋白,用于晶体生长的三维结构解析。方法:将DBD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获得高效表达,经过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ResourceQ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以上。结果:圆二色谱仪分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结果显示α螺旋占33%,β折叠占15%;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得到了针状DBD晶体。结论:纯化的蛋白质与同源性达68%的Kluyveromyceslactis的DBD有相似的空间构象。获得的蛋白质晶体为进一步的三维结构解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1 DNA结合结构域 表达 蛋白质纯化 晶体生长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嗜铬粒蛋白A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与心脏损伤的关系
2
作者 马燕 史丽英 +1 位作者 王海雄 郭李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水平变化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65例(疾病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Ⅰ...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水平变化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65例(疾病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29例,Ⅲ级65例和Ⅳ级43例。收集同期本院健康志愿者80例(对照组)。检测2组入院血清CgA和HSF1水平,心肌重构和心肌损伤指标,用Pearson分析血清CgA和HSF1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随访1年,失访6例,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51例和非MACE组108例。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gA和HSF1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CgA、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F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gA与LVEF呈负相关,与LVMI、LVESV、LVPWT、cTnI、CK-MB和NT-proBNP呈正相关(P<0.01);血清HSF1与LVEF呈正相关,与LVMI、LVESV、LVPWT、cTnI、CK-MB和NT-proBNP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gA、HSF1、LVEF、LVMI、LVESV、LVPWT和cTnI是老年CHF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gA截断值为387.55μg/L,敏感性为74.51%,特异性为71.30%,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51~0.855);血清HSF1截断值为2.34 ng/L,敏感性为74.51%,特异性为69.44%,曲线下面积为0.760(95%CI:0.707~0.812)。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CgA和HSF1水平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有密切关联,可作为预测MACE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嗜铬粒蛋白质A 休克转录因子 心室重构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171例血清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转录因子1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3
作者 吴震宇 薛长春 +3 位作者 张赟峰 胡亚芬 董晓芬 马远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GDM)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71例GDM病人作为GDM组,根据GDM病人妊娠结局分为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GDM)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71例GDM病人作为GDM组,根据GDM病人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91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HSP7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血清HS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GDM病人血清HSP70、HSF1 mRN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SP70、HSF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对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肌酐、尿酸、hs-CRP、胱抑素C、HSP70[(0.30±0.10)μg/L比(0.21±0.09)μg/L]、HSF1 mRNA水平(1.99±0.35比1.03±0.32)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13例,发生率为7.56%,GDM组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91例,发生率为53.22%,GDM组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结局良好组比较,妊娠结局不良组病人血清HSP70[(0.33±0.14)μg/L比(0.27±0.05)μg/L]、HSF1 mRNA(2.22±0.30比1.73±0.41)明显升高(均P<0.05);GDM病人血清HSP70与HSF1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HSP70、HSF1 mRNA水平与空腹血糖、HbA1c、肌酐、尿酸、hs-CRP及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SP70、HSF1、hs-CRP、胱抑素C预测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69、0.60、0.58;血清HSP70联合HSF1 mRNA预测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83,明显高于血清HSP70、HSF1 mRNA及hs-CRP、胱抑素C水平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GDM病人血清HSP70、HSF1呈高表达,且二者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空腹血糖 休克蛋白70 休克转录因子1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清核转录因子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热休克蛋白70与热性惊厥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张迪 戴园园 董志付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例,其中单纯型FS患儿37例作为SFS组,复杂型FS患儿23例作为CFS组;选取同期不伴惊厥的发热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NF‑κB、MGB1、HSP70、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NF‑κB、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的关系。结果3组BDNF、NF‑κB、MGB1、HSP70、CK‑MB和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H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FS患儿血清NF‑κB、MGB1、HSP70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惊厥 转录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休克蛋白70 相关性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抗氧化和抗衰老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蒋明君 尚国辉 +4 位作者 张凤妍 殷凡响 薛梦姣 胡延忠 彭旭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27,共11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方法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9(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人ARPE-19细胞系中HSF 1基因,构建并获得2种HSF1缺失ARPE细胞株(AR...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方法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9(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人ARPE-19细胞系中HSF 1基因,构建并获得2种HSF1缺失ARPE细胞株(ARPE/Hsf1-/-),分别命名为H8、H9细胞株。取野生型、H8和H9细胞株,应用DHE探针染色结合流式分析技术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细胞周期;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点细胞活力值;采用结晶紫染色实验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采用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实验检测衰老细胞比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株中热休克蛋白(HSP)70、HSP27、聚集素(CLU)、p53、p21和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细胞株中p53、p21、IL-6、IL-8、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水平。比较各细胞株在不同热休克处理条件下和HSP90抑制剂IPI504处理下热休克反应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各细胞株不同浓度H_(2)O_(2)处理后相对存活率,比较各细胞株经或未经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后p2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基因测序显示H8和H9细胞株成功携带突变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8、H9细胞株不表达HSF1蛋白,HSF1在ARPE-19细胞中被成功敲除。与野生型细胞株相比,H8、H9细胞株中的HSP70、HSP27、CLU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细胞株HSP90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P>0.05)。在不同热休克刺激和IPI504诱导下野生型细胞株中HSP70、HSP27、CLU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野生型细胞株相比,H8和H9细胞株的HSP70、HSP27、CLU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处理的野生型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野生型细胞株相比,H8和H9细胞株培养24、48、72和96 h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野生型细胞株比较,H8和H9细胞株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53、p2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比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衰老相关炎症因子IL-6、IL-8、IL-1β、MCP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8和H9细胞株ROS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细胞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8和H9细胞株经NAC处理后p2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未经NAC处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8和H9细胞株200、400、600、800μmol/L H 2O 2处理条件下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除HSF1可下调HSP的表达,激活ROS/P53/P21通路,诱导RPE细胞衰老,并增加RPE对氧化应激刺激的敏感性。HSF1在RPE细胞中可能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转录因子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细胞衰老 视网膜色素上皮 衰老治疗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结肠腺癌组织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锌指转录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肖高芳 邓立军 +3 位作者 张莹 李静 范丽萍 谭彩云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腺癌组织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锌指转录因子(Snai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92例行手术切除结肠腺癌患者的临... 目的研究结肠腺癌组织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锌指转录因子(Snai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92例行手术切除结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标本92个。另选取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56例和正常结肠组织3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ripto-1、Snail和MMP-9与结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肠腺癌、不典型增生、正常结肠组织的CR-1、Snail和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1、Snail和MMP-9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癌组织中Snail和MMP-9阳性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患者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T3~T4、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肠腺癌组织中CR-l、Snail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肿瘤浸润T1~T2、临床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组织中CR-1表达与Snail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P<0.05),MMP-9表达与Snail表达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协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 锌指转录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药对急性热应激小白鼠肺、肾脏的热休克蛋白70及热休克因子1表达量的影响
7
作者 段凯文 黄小红 +2 位作者 李莉 邓海英 江俊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2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中药对急性热应激小白鼠肺、肾脏的热休克蛋白70及热休克因子1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6~7周龄健康SPF级昆明小白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和复方三组、紫锥菊组、王老吉组... 文章旨在研究中药对急性热应激小白鼠肺、肾脏的热休克蛋白70及热休克因子1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6~7周龄健康SPF级昆明小白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和复方三组、紫锥菊组、王老吉组、阳性空白对照组、阴性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在试验第1、3小时每组取5只小白鼠,采用ELISA法测定小白鼠肺、肾脏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热休克因子1(HSF1)表达量。结果显示,中药复方组能有效提高热应激小白鼠肺脏和肾脏HSP70表达量,复方一,复方二和紫锥菊能提高热应激小鼠肺脏HSP70的含量,复方三和王老吉组能缓解其下降幅度。高热应激过程中小白鼠肺脏HSF1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复方二能显著提高肺脏HSF1的表达量;但肾脏HSF1的表达量却呈下降趋势,这与肾脏HSP70高表达有关。结果表明,在此试验中,通过HSP70的表达量变化阐明了中药对急性热应激的预防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小白鼠 急性应激 休克蛋白70 休克因子1
下载PDF
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张亚娟 牛阳 白晶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70-1572,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C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SCC组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68例CSCC患者中,生存62例,死亡6例。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较低,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适应性心肌肥大机制中热休克蛋白及其转录因子1的正向调控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兵生 刘强 +1 位作者 毛威 黄兆铨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及其转录因子1(HSF1)在运动性心脏肥大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8周龄雄性同窝野生型小鼠48只,其中24只转入人HSF1基因.将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分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模型组(对照组)...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及其转录因子1(HSF1)在运动性心脏肥大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8周龄雄性同窝野生型小鼠48只,其中24只转入人HSF1基因.将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分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模型组(对照组)、运动诱导心肌肥大模型组(运动诱导组)、高血压诱导心肌肥大模型组(高血压诱导组).运动诱导模型制作:给予5周的运动锻炼 高血压诱导模型制作:结扎小鼠腹主动脉5周.5周后对3组小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同时对心肌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以及Hsp70、Hsp27和HSF1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诱导组心壁厚度明显增大、缩短分数明显降低(均P<0.05) 与高血压诱导组比较,运动诱导组心率、收缩压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减小(均P<0.05) 转基因小鼠的2个诱导组心壁厚度均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均P<0.05),缩短分数均大于野生型小鼠(均P<0.05).高血压诱导组及运动诱导组小鼠心肌细胞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而高血压诱导组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强于运动诱导组及对照组(均P<0.05) 转基因小鼠2个诱导组心肌细胞直径均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均P<0.05).运动组小鼠心肌Hsp70和Hsp27的表达显著增强,HSF1的表达也被激发 而且其Hsp70和HSF1的表达较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加 转基因小鼠心肌Hsp70和HSF1的表达较之野生型小鼠增加更明显.结论 HSF1在适应性心肌肥大以及良性与非良性肥大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心脏有着生理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1 高血压 运动 心力衰
下载PDF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及热休克蛋白47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张华 宋敏 田美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热休克蛋白47(HSP47)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CHF患者(n=106)为CHF...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热休克蛋白47(HSP47)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CHF患者(n=106)为CHF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n=106)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CHF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HF组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0.960、8.047、11.196,P<0.05)。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三者联合诊断CHF的AUC最高,高于单独检测(Z_(三者联合-NT-pro BNP)=3.847、P=0.001,Z_(三者联合)-IGFBP7=4.672、P<0.001,Z_(三者联合-HSP47)=2.101、P=0.036)。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血清NT-pro BNP、IGFBP7、HSP47水平是影响CHF的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影响CHF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中NT-pro BNP、IGFBP7、HSP47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诊断CHF的效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休克蛋白47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锌指样转录因子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分析
11
作者 仉达 费彦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6期17-20,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分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28例ACI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分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28例ACI患者作为ACI组,根据ACI患者CAS斑块的特性,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9例,稳定斑块组45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4例,另选取1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TRP1、KLF2水平;Spearman法分析ACI组患者血清CTRP1、KLF2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TRP1、KLF2水平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I组血清CTRP1水平较高、KLF2水平较低(t=15.949、78.545,P<0.01)。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CTRP1、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依次升高(F=49.819、27.014、17.143、335.582,P<0.01);KLF2水平依次降低(F=127.385,P<0.01)。ACI组患者CTRP1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r=0.532,P<0.01);KLF2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r=-0.61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1、KLF2、LDL-C、中性粒细胞计数、NIHSS评分是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OR(95%CI)=3.154(1.533~6.488)、0.763(0.648~0.898)、2.373(1.328~4.239)、2.148(1.278~3.611)、2.723(1.355~5.471),P<0.01]。CTRP1、KLF2两者联合预测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敏感度为90.62%,特异度为75.56%,优于单独预测(Z=2.585、2.237,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CTRP1水平较高,KLF2水平较低,两者均与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相关,且两者联合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锌指样转录因子2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12
作者 陈素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n=50)与中西医组(n=50)。西医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西医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ICAM-1与MMP-2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主证、次证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白介素-6、白介素-2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ICAM-1水平低于西医组,MMP-2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ICAM-1与MMP-2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舒胶囊 湿瘀结型慢性盆腔炎 炎症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10和热休克蛋白的60表达、纯化及与线粒体DNA转录因子A相互结合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晓丽 神吉智丈 +2 位作者 李春燕 金秀日 康東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表达、纯化热休克蛋白10(Hsp10)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研究人类线粒体DNA转录因子A(TFAM)在体外与Hsp10,Hsp60间的相互交联作用。方法:使用Escherichia.Coli(E.coli)诱导表达含有6个组氨酸标记的Hsp10和Hsp60,镍离子鳌合树脂分离... 目的:表达、纯化热休克蛋白10(Hsp10)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研究人类线粒体DNA转录因子A(TFAM)在体外与Hsp10,Hsp60间的相互交联作用。方法:使用Escherichia.Coli(E.coli)诱导表达含有6个组氨酸标记的Hsp10和Hsp60,镍离子鳌合树脂分离纯化后,体外分别与纯化TFAM共育,抗-TFAM抗体免疫沉淀,SDS-PAGE分离蛋白,CBB探测分析。结果:Hsp10可在体外与TFAM发生免疫共沉淀,Hsp60不能。结论:Hsp10可能为TFAM-复合体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10 休克蛋白60 分离与提纯 线粒体DNA转录因子A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调控热休克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回佳菡 唐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84-85,90,共3页
热休克反应主要是通过调节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1,HSF1)的活性,提高Hsps的合成来实现。HSF1通过与HSBP和HSP70形成复合物,调节自身活性,对Hsps的合成进行调控。因此,对人热休克应答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H... 热休克反应主要是通过调节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1,HSF1)的活性,提高Hsps的合成来实现。HSF1通过与HSBP和HSP70形成复合物,调节自身活性,对Hsps的合成进行调控。因此,对人热休克应答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Hsps合成的调控机制,从而阐明热休克应答在局部缺血、发炎、感染等多种人类疾病中的启动机制,为寻找和开发能激活细胞热休克防御机制的新型分子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 休克蛋白转录因子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核转录因子-κB、热休克蛋白60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延卿 张岱 +2 位作者 张旭冉 顾亚娇 任伟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60(HSP60)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60(HSP60)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不同感染程度Hp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探讨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与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关系及三者对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不同Hp感染程度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且随Hp感染程度的增加,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也随之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升高,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风险逐渐升高(P均<0.05)。血清TGF-β_(1)、NF-κB、HSP60水平联合预测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0.805、0.761、0.816,联合预测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86.6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GF-β_(1)、NF-κB、HSP6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各指标表达水平与患者Hp感染呈正相关,通过检测各指标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Hp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化生长因子-β_(1) 转录因子-ΚB 休克蛋白6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华伟 罗成群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诱导下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热休克转录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HMGB1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Y,HMGB1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诱导下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热休克转录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HMGB1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Y,HMGB1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T。pcDNA3.1-HSF1转染巨噬细胞RAW264.7,烧伤血清诱导后,半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pcDNA3.1-HSF1,HMGB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共转染RAW264.7,烧伤血清诱导后,检测并比较pGL3-HMGB1-Y和pGL3-HMGB1-T的相对萤光素酶活性。结果:烧伤血清诱导下,HSF1可以下调RAW264.7 HMGB1mRNA的表达。pGL3-HMGB1-T的相对荧光素酶值较pGL3-HMGB1-Y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血清诱导下,HSF1可能通过与HMGB1启动子区HSE的结合下调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HMGB1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转录调控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及热休克蛋白70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禹文峰 董智慧 +1 位作者 任真奎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是一种"蛋白质错误折叠障碍性疾病",具有蛋白质错误折叠、易聚集和成熟神经系统中选择性细胞丢失的共同特征。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中一组重要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是一种"蛋白质错误折叠障碍性疾病",具有蛋白质错误折叠、易聚集和成熟神经系统中选择性细胞丢失的共同特征。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中一组重要的分子伴侣蛋白,它参与了辅助蛋白质合成、折叠、定位及转运等过程,并且在协助蛋白质水解、预防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实HSP与AD存在密切的联系。HSP70是HSP中最保守、最丰富的一个伴侣蛋白。HSP70不但可抑制β-淀粉样肽(Aβ)相关的毒性作用,也在tau蛋白的聚积或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提示HSP70有可能成为AD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HSP70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SF1与AD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休克转录因子1 休克蛋白70 Β-淀粉样肽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37Ra热休克蛋白16.3敲除菌株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趋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蒙祖迪 张焱皓 +3 位作者 亓凯 卫麟娜 高雪涵 罗军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35-342,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H37Ra热休克蛋白16.3敲除菌株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趋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从BALB/c小鼠胫腓骨中提取骨髓细胞,与GM-CSF共培养获得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F4/80和CD... 目的初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H37Ra热休克蛋白16.3敲除菌株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趋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从BALB/c小鼠胫腓骨中提取骨髓细胞,与GM-CSF共培养获得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F4/80和CD11b的表达;分别用H37Ra野生型菌株(WT)、H37Ra热休克蛋白16.3回补菌株(COMP)、H37Ra热休克蛋白16.3敲除菌株(MUT)感染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NOS以及趋化因子CCL2、CCL3、CCL4、CCL5和CCL1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ELISA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和iNOS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趋化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CCR1^(+)、F4/80^(+)CCR2^(+)和F4/80^(+)CCR5^(+)的细胞数量。结果F4/80^(+)CD11b^(+)的细胞数量占比为97.8%,提示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诱导成功;相较于WT和COMP菌株感染组,在感染巨噬细胞3 h后MUT感染组CCL2、CCL3、CCL4、CCL5和CCL1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继续感染24 h,相较于WT和COMP菌株感染组,MUT菌株感染组TNF-α和IL-6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更高,各感染组间iNOS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没有差异,而在感染48 h后,各感染组间TNF-α和IL-6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没有差异,MUT菌株感染组相较于WT和COMP菌株感染组iNOS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更低;ELISA结果显示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在各感染组间没有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NOS的表达在各感染组间也没有明显差异;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UT感染组能够趋化更多数量的巨噬细胞至下室;流式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间F4/80^(+)CCR1^(+)的细胞数量没有差异,MUT菌株感染组F4/80^(+)CCR2^(+)和F4/80^(+)CCR5^(+)的细胞数量相较于WT和COMP菌株感染组明显上调。结论MTB Hsp16.3能在基因表达水平调控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NOS的表达且可能通过CCL3、CCL4、CCL5/CCR5和CCL2、CCL12/CCR2抑制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趋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休克蛋白16.3 巨噬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下载PDF
乙肝肝癌患者血清热休克转录因子1、热休克蛋白27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异凡 周晓燕 +1 位作者 胡明慧 王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究乙肝肝癌患者血清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乙肝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乙肝非肝癌患者45例为对照A组,健康体检人群5... 目的探究乙肝肝癌患者血清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乙肝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乙肝非肝癌患者45例为对照A组,健康体检人群50例为对照B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SP27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SF1 mRNA水平,利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SF1、HSP27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肝癌患者5年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肝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乙肝肝癌患者血清HSF1 mRNA、HSP2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F1 mRNA、HSP27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HSF1水平与HSP27呈正相关(r=0.642,P<0.05);HSF1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0个月和4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0.042),HSP2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别中位生存时间为29.0个月和3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6,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血清HSF1水平高、HSP27水平高,是影响乙肝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乙肝肝癌患者血清HSF1、HSP27均呈高表达,其水平高低与UI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血清HSF1、HSP27可能成为预测乙肝肝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癌 休克转录因子1 休克蛋白27 表达 预后
下载PDF
巴戟天多糖通过上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抑制炎性牙周膜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的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红宣 王正安 +5 位作者 张赞 戴晶怡 司为幸 符起亚 杨静文 田亚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2-670,共9页
目的 探讨炎性微环境下巴戟天多糖(MOP)对牙周膜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3周后每... 目的 探讨炎性微环境下巴戟天多糖(MOP)对牙周膜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3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Micro-CT检测确认建模成功。剩余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自然恢复组、生理盐水(NS)组和MOP组。MOP组于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注射MOP [200 mg/(kg·3d),50μL,持续4周],NS组注射等体积NS,牙周炎自然恢复组不做任何处理。取大鼠左上颌骨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牙周膜细胞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IRT1、NLRP3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CCK-8检测MO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第4代细胞分为对照组、炎症组(10μg/mL脂多糖)及实验组(5μmol/L MOP,5μmol/L MOP+10μg/mL脂多糖)。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1和NLRP3表达变化,免疫沉淀及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NLRP3乙酰化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含量。采用Prism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体内实验中,MOP组较牙周炎自然恢复组和NS组NLRP3表达下降,SIRT1表达升高(P<0.05),炎细胞浸润减少。在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增高(P<0.05),SIRT1表达降低(P<0.01);MOP能上调炎症细胞SIRT1表达(P<0.05),降低NLRP3表达及其乙酰化水平(P<0.05),减少上清液中IL-1β、IL-18含量(P<0.01)。结论 炎性牙周膜细胞SIRT1表达降低,NLRP3表达升高;MOP干预能促进SIRT1表达,导致NLRP3表达受抑制,同时通过去乙酰化作用使NLRP3乙酰化水平下降,从而NLRP3活性降低,由此发挥抑制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巴戟天多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去乙酰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