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秀荣 何金海 陈隆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78-384,共7页
定义了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 ( ILSTD) ,讨论了它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陆热力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变化 ,强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华北地区降水偏多 ,长江、淮河流域... 定义了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 ( ILSTD) ,讨论了它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陆热力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变化 ,强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华北地区降水偏多 ,长江、淮河流域明显干旱 ;弱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又异常偏多。ILSTD的异常变化对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大气环流型具有较强的识别力 ,尤其是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与强度的识别。强弱指数年 ,北半球 5 0 0 h Pa上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各成员及高低纬环流系统的相互配置和强度变化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和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热力差指数 年际变化 中国 夏季降水
下载PDF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热力差异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许田田 范广洲 +2 位作者 张永莉 赖欣 王炳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3-1654,共12页
利用1951-2014年NCEP/NCAR逐月、逐日再分析资料,1979-2014年CMAP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各关键区大气热源及大气热源差值的变化特征,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关键区热力转换早晚对东亚副热带季风建立的影响,以及关键区热力差异大小对... 利用1951-2014年NCEP/NCAR逐月、逐日再分析资料,1979-2014年CMAP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各关键区大气热源及大气热源差值的变化特征,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关键区热力转换早晚对东亚副热带季风建立的影响,以及关键区热力差异大小对季风强弱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与西太平洋热力转换早(晚)时,副热带季风建立时间早(晚),撤退时间晚(早),副热带季风持续时间长(短),热带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晚(早)。副热带季风建立的早晚与东亚和西太平洋热力转换的早晚在时间上较为一致。热带夏季风的爆发对副热带夏季风强度的增加有促进作用。高原的热力作用对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影响大于对热带季风的影响。海陆热力差值大(小)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较常年偏南(北),东亚副热带地区表现为偏南(北)风距平,在低纬南海地区为偏西(东)风距平,高原及东亚大陆地区的上升运动较平均状态偏强(弱),西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上升运动较平均状态偏弱(强)。且热力差值大时,南下的西北风与来自西太平洋的偏南风在30°N左右的副热带地区相汇,有利于此地区的降水的形成。包含高原的东亚与西太平洋热力差值大小比不包含高原的东亚与西太平洋热力差值大小对高度场、风场、垂直速度场的影响均更大。夏季热力差值大小对我国温度与降水的分布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东亚 西太平洋 大气热源 热力差 东亚副热带季风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与其东部平原的热力差异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朱艳峰 张博 陈隆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3-489,共7页
亚洲东部存在二级热力差,即高原-平原和大陆-海洋的热力差.现有研究中讨论大陆-海洋热力差异变化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影响的工作很多,而讨论高原与其东部平原热力差异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工作很少.为此,本文利用1951~2007年NCEP再分析... 亚洲东部存在二级热力差,即高原-平原和大陆-海洋的热力差.现有研究中讨论大陆-海洋热力差异变化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影响的工作很多,而讨论高原与其东部平原热力差异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工作很少.为此,本文利用1951~2007年NCEP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以500hPa高原地区(27.5°~40°N,80°~100°E)平均温度和平原地区(27.5°~40°N,110°~120°E)平均温度之差近似表示高原和平原的热力差,并将其作为东亚副热带地区高原和平原热力差指数,探讨夏季高原-平原热力差异与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的关系.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夏季高原-平原热力差异变化和中国西部90°~110°E地区夏季降水有显著相关.高原-平原温差的高指数年表示高原-平原温差加大,高原上空的热低压加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这往往对应着90°~110°E地区的南涝北旱,低指数年则反之.近57年来,高原-大陆温差指数变化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和波动特点,与此相应,中国90°~110°E地区也经历了由北涝南旱向南涝北旱变化的过程.这些结果为加深认识亚洲东部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二级热力差异对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平原 热力差 降水年代际变化 夏季
原文传递
探讨200MW机组热力系统耗差分析的方法
4
作者 王宇穿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8期51-51,共1页
火电厂的经济指标最终要以供电煤耗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系统耗差的分析也要通过供电煤耗指标反映出来。如何才能准确地计算出电厂的供电煤耗关系到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关系到火电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介绍几种电厂热力系统耗差的计算... 火电厂的经济指标最终要以供电煤耗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系统耗差的分析也要通过供电煤耗指标反映出来。如何才能准确地计算出电厂的供电煤耗关系到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关系到火电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介绍几种电厂热力系统耗差的计算方式对,这些方式进行系统评价,期待为系统耗差分析方式的发展和改善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MW机组 热力系统耗 分析
下载PDF
东亚海陆表面温度季节性增温差异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鹏 陈海山 +2 位作者 于华英 秦怡 钱永甫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7-1249,共13页
本文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发现东亚及附近地区海陆表面温度的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强、弱夏季风年东亚表面温度差值的逐候数据做EOF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可以揭示从春到夏的季节转换,中... 本文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发现东亚及附近地区海陆表面温度的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强、弱夏季风年东亚表面温度差值的逐候数据做EOF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可以揭示从春到夏的季节转换,中国东部陆地增温相对较快,而西太平洋及孟加拉湾海温增温较慢,季节转换提前,有利于夏季风偏强;第二模态则反映了春季中高纬度地区增温快、中低纬增温慢的情形,有利于夏季风增强。在5月份两种模态的综合作用显示:陆地较冷、海洋较暖,夏季陆地的快速增温、海洋增温慢,有利于夏季风增强。将上述影响因素引入到改进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中,修正后的指数可以反映东亚地区5月到夏季的海陆增温特点以及季节转换的早晚,并更好地描述了季风区中、高纬度的热力差异,合理地解释夏季风强度与西北太平洋副高及低空急流的关系,因此新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全国范围内夏季降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热力差 东亚夏季风 季节性增温
下载PDF
东亚季风强弱年高原、东亚及太平洋热力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田田 范广洲 +1 位作者 赖欣 张永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599-606,共8页
为对东亚夏季风强弱年青藏高原、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热力作用以及不同区域热力差进行对比研究,对进一步研究关键区热力差异对东亚季风的影响提供一些参考,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偏强时,孟加拉湾、华南、... 为对东亚夏季风强弱年青藏高原、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热力作用以及不同区域热力差进行对比研究,对进一步研究关键区热力差异对东亚季风的影响提供一些参考,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偏强时,孟加拉湾、华南、南海及热带西太平洋大气热源异常偏强,印度东部、青藏高原、中南半岛及中纬度西太平洋地区大气热源异常偏弱;且高原东部与东亚关键区热力差偏大,垂直方向上热力差在600 h Pa达到最大,东亚关键区与热带西太平洋热力差偏小,热力差在250 h Pa左右达到最大;高原东部与热带西太平洋热力差为负,热力差在400 h Pa达到最大。反之亦然。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对高原与热带西太平洋上空高层大气热源影响更大,对东亚关键区上空低层大气热源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变化 东亚夏季风 青藏高原 东亚 西太平洋 大气热源 热力差
下载PDF
亚洲南部地区海陆分布对亚洲冬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啟华 何金海 祝从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44,共11页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制的第三代公共气候模式CCM3/NCAR,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研究非洲大陆、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与其周围的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及南海海陆交叉分布对亚洲冬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亚洲南...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制的第三代公共气候模式CCM3/NCAR,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研究非洲大陆、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与其周围的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及南海海陆交叉分布对亚洲冬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亚洲南部地区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南海冬季风及其越赤道气流的存在与非洲大陆-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南海的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并且冬季热带地区北风分量的产生也与次行星尺度海陆热力差有关,同时这些次行星尺度海陆热力差也对副热带和高纬度冬季风形成有明显作用.试验结果也表明中南半岛不仅对临近的冬季风有局地的影响,对冬季风的传播也有重要的作用,中南半岛的存在减弱了流向孟加拉湾和印度的冬季偏东风气流,使部分气流在南海转向,形成了南海冬季风;另外,非洲陆地、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存在都能对其高空的副热带急流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存在对高原南支副热带急流的维持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也讨论了这些陆地与海洋间的热力差对冬季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热力差 亚洲冬季风 副热带急流
下载PDF
青藏高原季风活动与大气热源/汇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钰婵 范广洲 +2 位作者 赖欣 华维 张永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8-1156,共9页
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逐日和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大气冷热源转换日期与高原季风爆发日期及二者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6年来高原<Q1>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热汇最强在1月,热源最强在7月;高原由热汇转变为... 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逐日和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大气冷热源转换日期与高原季风爆发日期及二者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6年来高原<Q1>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热汇最强在1月,热源最强在7月;高原由热汇转变为热源的日期大致在15候,而热源转变为热汇则大致在58候;高原热力作用与高原夏季风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当大气热源强(弱)时,高原夏季风强(弱);热源强(弱)年高原主体气流辐合较强(弱),而高原四周辐散较强(弱);高原主体与四周大气热力差异也呈明显的季节转变,7月高原主体与其四周大气的热力差和高原季风呈正相关,即当高原主体热源较四周大气强(弱)时,高原夏季风就越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热力作用 高原季风 热力差 季节转变
下载PDF
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黄骄文 金啟华 +3 位作者 徐海明 何金海 何舒天 陈静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1-20,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 6候...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 6候)。结果表明,该季节转变时间点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转变特征表现为:低层大陆热低压转为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形成加强,低空偏南风转为偏北风;中层东亚大槽形成,副高单体减弱成一个副热带高压带;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从青藏高原移至菲律宾以东洋面上,高空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此外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与中国前冬降水和地面气温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该转变时间的早晚与前期夏季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呈现类ENSO异常海温型的相关分布,即表现为前期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后期东亚夏季型季风环流向冬季型季风环流转变易偏晚(早),这对东亚季风环流季节转变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季节转变 亚太热力差指数 前冬气候
下载PDF
地面风对上海城市热岛影响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伟 张蕾 +3 位作者 漆梁波 刘冬韠 张仕鹏 曹丹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62-1277,共16页
首先利用上海77个区域站2011-2014年逐时气温和风资料,研究了地面风对上海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的影响及UHI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并从海陆热力差异初步揭示了向岸风对热岛强度(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IUHI)的影... 首先利用上海77个区域站2011-2014年逐时气温和风资料,研究了地面风对上海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的影响及UHI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并从海陆热力差异初步揭示了向岸风对热岛强度(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IUHI)的影响。其次利用上海7个国家站1961-2014年逐月气温和风资料,研究了上海各季地面风速与IUHI的年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UHI中心出现的位置与风向、风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夜间UHI中心有向城市下风方向漂移的特征,其平均漂移风速阈值为2 m·s^-1,UHI区域随风速增大向城市下风方向延伸,IUHI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2)上海各季夜间UHI特征明显,尤以秋冬季最为明显,春季次之,夏季最弱。春夏季夜间UHI中心出现在城区西北侧,而秋冬季夜间UHI中心稳定在城区,表现为典型UHI。各季白天均表现为下风方大范围增暖现象。季节地面盛行风决定了UHI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3)白天向岸风具有抑制升温作用(春夏季最为明显),受其影响气温大值区易出现在内陆地区,春夏季城市偏东区IUHI小于偏西区;夜间向岸风具有抑制降温作用(秋冬季最为明显),受其影响秋冬季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明显增暖且城市偏东区IUHI大于偏西区。海陆热力差随季节不同和盛行风风速大小决定了向岸风这种作用的大小及影响范围。(4)各季年平均地面风速与IUHI均呈显著负相关,1961-2014年上海各季风速均表现为递减趋势(春冬季最明显),为IUHI增大提供有利条件。21世纪以来各季IUHI均呈现减缓特征(夏秋季最明显),风速并不是导致IUHI减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地面风 上海 向岸风 海陆热力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