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力驱油过程的传递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扬 成庆林 项新耀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运用传递基本原理 ,以驱动功为统一特征项 ,将热驱势场划分为驱动势场、驱抗势场、驱效势场及无效势场 4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传递模型 ,该模型由驱动势场以及分布模型、驱动矢量模型、驱抗结构模型三者组成。通过对以电加热方... 运用传递基本原理 ,以驱动功为统一特征项 ,将热驱势场划分为驱动势场、驱抗势场、驱效势场及无效势场 4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传递模型 ,该模型由驱动势场以及分布模型、驱动矢量模型、驱抗结构模型三者组成。通过对以电加热方式模拟的稠油热驱油过程进行计算分析表明 ,以传递模型描述热力驱油过程 ,不仅可得到其驱替机理的本质描述 ,还为驱替过程的时效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势场协同 YONG传递 热力驱 动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热力泡沫复合驱物理模拟和精细数字化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庞占喜 刘慧卿 +1 位作者 盖平原 韩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4-749,共6页
根据稠油热采三维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得到胜利孤岛油田特稠油油藏蒸汽驱及后续转热力泡沫复合驱三维物理模拟的实验参数并进行相关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对蒸汽驱及后续热力泡沫复合驱进行三维精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蒸汽驱后转热力泡... 根据稠油热采三维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得到胜利孤岛油田特稠油油藏蒸汽驱及后续转热力泡沫复合驱三维物理模拟的实验参数并进行相关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对蒸汽驱及后续热力泡沫复合驱进行三维精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蒸汽驱后转热力泡沫复合驱可有效抑制蒸汽窜流、改善蒸汽波及状况进而提高稠油采收率。利用三维精细数值模拟技术优化设计的热力泡沫复合驱工艺参数为:最佳方式为泡沫段塞注入,最优蒸汽注入速度为25 mL/min,氮气注入速度为1000mL/min(标准状况),泡沫段塞注入时间为1.0min,段塞间隔时间10~20min;利用相似准则对优化结果进行反演计算,可得到现场最优注采参数,该条件下特稠油油藏采收率可达到42.15%,较单纯蒸汽驱最终采收率(29.64%)提高1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热力泡沫复合 物理模拟 相似准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稠油热力泡沫复合驱应用模拟研究
3
作者 闫欢欢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8期128-128,138,共2页
在稠油油藏开发活动中遇到的开采驱动问题成为了油气可发活动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热泡沫复合驱的实际,从物理模拟和精细数字化模拟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热力泡沫复合 物理模拟 精细数字化模拟
下载PDF
(火用)驱热力过程理论模型的热力学分析
4
作者 张承虎 林己又 +1 位作者 李亚平 谭羽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为研究双热源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极限,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理想热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火用)驱热力过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热机循环区间与热泵循环区间过程功量之间的关系,对(火用)驱热力过程进行分类,并通过输出功量占比进行定量... 为研究双热源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极限,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理想热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火用)驱热力过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热机循环区间与热泵循环区间过程功量之间的关系,对(火用)驱热力过程进行分类,并通过输出功量占比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并求解了顺流型和逆流型(火用)驱热力过程函数。分析了不同类型(火用)驱热力过程在理想条件下的热力特性与性能极限。研究结果表明:顺流型(火用)驱热力过程的最大过程功量大于逆流型,且放热介质与吸热介质间的温度交叉现象更为明显。吸热介质等效温升可用于判断(火用)驱热力过程类型,其最大值表征了输出功量极限。实际系统的评价研究指出,串联型联合循环的总换热量是基本型ORC的1.97倍,更适用于同时具有热电需求的场合。但其净输出功效率(6.55%)、(火用)效率(26.61%)、热力完善度(36.38%)均显著低于基本型有机朗肯循环。双热源联合循环实际系统的热力性能提高方法值得研究。本研究可为不同类型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的热力性能极限与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热力过程 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 热力学分析 过程功量 热力性能极限
下载PDF
火烧驱油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艳辉 陈亚平 李少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1,共3页
利用原油氧化釜及火烧驱油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原油燃烧的影响和不同的燃烧方式、水气比条件下的火驱前缘特征及驱油特征。研究实验结果认为,原油低温氧化与高温燃烧之间的临界温度为380~450℃;两个阶段的特征可用产出气体中CO2... 利用原油氧化釜及火烧驱油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原油燃烧的影响和不同的燃烧方式、水气比条件下的火驱前缘特征及驱油特征。研究实验结果认为,原油低温氧化与高温燃烧之间的临界温度为380~450℃;两个阶段的特征可用产出气体中CO2与O2的含量来反映,低温氧化时CO2含量低于6%,O2利用率低于75%~80%,高温燃烧时CO2含量高于12%,O2利用率接近100%。与干式燃烧相比,湿式燃烧不仅提前了产油的见效时间,而且提高了平均产油速率,表明火烧前缘下游的蒸汽带对驱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减少燃烧带的宽度和燃烧峰值温度,从而降低空气耗量和空气油比,又能提高驱油效率。实验表明,合理的水气比(以标准状态下的气体积计)应为1.65kg/m3左右。图4表2参3(王艳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油特征 实验 热力驱
下载PDF
蒸汽驱开发采收率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平科 张侠 岳清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手段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油层厚度、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油层净总厚度比和油藏埋深等主要油藏参数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且得到了蒸汽驱开发采收率与诸油藏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作出了它们... 本文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手段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油层厚度、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油层净总厚度比和油藏埋深等主要油藏参数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且得到了蒸汽驱开发采收率与诸油藏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作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不同稠油油藏蒸汽驱采收率的预测公式。通过国内外几个蒸汽驱先导试验的实例证明了所得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汽油比 稠油油藏 采收率 热力驱
下载PDF
C20块蒸汽驱试验区的地震监测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于世焕 赵殿栋 +2 位作者 张振宇 韩文功 刘俊胜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对C2 0块蒸汽驱试验区地震监测野外采集方法和室内处理技术的研究 ,以及监测地震资料在油气开发中的解释应用 ,分析了地震监测的野外观测系统及施工工艺方法 ,采用了特殊的资料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四维地震资料处理手段 ,成功地监... 通过对C2 0块蒸汽驱试验区地震监测野外采集方法和室内处理技术的研究 ,以及监测地震资料在油气开发中的解释应用 ,分析了地震监测的野外观测系统及施工工艺方法 ,采用了特殊的资料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四维地震资料处理手段 ,成功地监测到了注入蒸汽的波及前缘成像 ,指出了注入蒸汽在河流相地层的运移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地震监测 剩余油 热力驱 注蒸汽 稠油
下载PDF
注汽速度对蒸汽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凌建军 黄鹂 +1 位作者 王远明 王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对前人有关注汽速度方面的室内研究工作进行了重新分析后,发现试验获得的最佳注汽速度均大于120t/d。国外36个蒸汽驱现场试验结果统计规律表明,蒸汽驱油汽比不仅与地质参数有关,而且与注汽速度密切相关。15个注汽速度小... 在对前人有关注汽速度方面的室内研究工作进行了重新分析后,发现试验获得的最佳注汽速度均大于120t/d。国外36个蒸汽驱现场试验结果统计规律表明,蒸汽驱油汽比不仅与地质参数有关,而且与注汽速度密切相关。15个注汽速度小于110t/d的蒸汽驱现场试验有10个是失败的(以油汽比为0.15为标准),只有5个是成功的,另外21小注汽速度大于120t/d的蒸汽驱现场试验都是成功的,并且呈现出注汽速度愈大油汽比愈高的趋势。高速注汽不但能开采一般稠油油藏,而且可以开采常规蒸汽驱无法开采的薄层稠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力驱 注蒸气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技术 被引量:16
9
作者 梁作利 唐清山 柴利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6-47,49,共3页
关键词 稠油 油藏 注蒸汽 热力驱
下载PDF
蒸汽驱低压比例物理模型改变注采井网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永忠 关文龙 万仲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1-55,65,共6页
为了改变注采井网关系,在蒸汽驱高压比例物理模型和蒸汽驱真空比例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蒸汽驱低压比例物理模型。利用试验温场图,可明显地观察到蒸汽驱油的宏观过程,为研究蒸汽驱工艺机理提供了较完善的物理模拟方法。
关键词 蒸汽 低压比例模型 物理模拟 热力驱
下载PDF
热水驱开采高凝油数模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菊花 凌建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5-27,共3页
方法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热水驱开采高凝油油藏中注水温度对油藏温度、油层开采效果、注水井井底压力及油层吸水能力等的影响。目的 掌握热水驱开采高凝油的一般规律 ,为提高热水驱开采效果作参考。结果 在高凝油油藏中 ,注水... 方法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热水驱开采高凝油油藏中注水温度对油藏温度、油层开采效果、注水井井底压力及油层吸水能力等的影响。目的 掌握热水驱开采高凝油的一般规律 ,为提高热水驱开采效果作参考。结果 在高凝油油藏中 ,注水温度影响地层半径有限。当注水温度在析蜡温度以下 ,原油中的蜡晶析出 ,堵塞孔隙介质通道 ,渗流阻力增大 ,注入井井底压力下不去 ,注入速度上不来 ,导致油藏吸水能力低 ;注水温度在析蜡温度以上 ,渗流阻力小 ,注入井井底压力较低 ,注入速度增大 ,油藏吸水能力增强。结论 热水驱开采高凝油油藏过程中 ,应根据原油特性选择适宜的注水温度 ,从而提高其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 油田开发 数值模拟 热力驱 注热水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火驱开发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艳辉 朱志宏 李桂霞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油藏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可通过设计合理的开发参数来提高火驱开发的效果。该文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为例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井网、井距、注气速度、燃烧方式 (干式燃烧或湿式燃烧 )、湿烧水气比及湿烧的时间等主要参数的影响。... 在油藏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可通过设计合理的开发参数来提高火驱开发的效果。该文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为例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井网、井距、注气速度、燃烧方式 (干式燃烧或湿式燃烧 )、湿烧水气比及湿烧的时间等主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九点井网优于反七点与反五点 ,由空气油比与采收率确定的合理井距为 10 0m ,注气速度为 2× 10 4 m3 /d。湿式燃烧能提高采收率与降低空气油比 ,其合理的时机是燃烧距离达到 2 5 % ,水气比为1.5kg/m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参数 数值模拟 热力驱 油田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水驱后期转蒸汽驱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立君 岳清山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45-48,共4页
针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特点,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原油组成、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厚度、深度、净总厚度比和原油粘度等几个主要油藏参数以及转驱时注采井布置方式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原油粘度较高的水驱油藏在水驱... 针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特点,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原油组成、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厚度、深度、净总厚度比和原油粘度等几个主要油藏参数以及转驱时注采井布置方式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原油粘度较高的水驱油藏在水驱后期转蒸汽驱能够提高油藏的最终开发效果,对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符合筛选标准的油藏,在水驱后期转蒸汽驱可以提高采收率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油田 热力驱 注蒸汽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蒸汽辅助重力驱油举升井筒工况模拟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宁 石在虹 +1 位作者 张琪 曲占庆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30-32,共3页
注蒸汽热采是稠油开采的一种有效手段 ,蒸汽辅助重力驱油 (SAGD)技术则是水平井及注蒸汽工艺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具体运用。采用数值积分法对井眼轨迹进行了计算 ,应用多相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 ,通过对气液两相流体在倾斜井筒中总传热... 注蒸汽热采是稠油开采的一种有效手段 ,蒸汽辅助重力驱油 (SAGD)技术则是水平井及注蒸汽工艺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具体运用。采用数值积分法对井眼轨迹进行了计算 ,应用多相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 ,通过对气液两相流体在倾斜井筒中总传热系数方程式、热传导方程式和能量平衡方程式的求解 ,建立了井筒工况的计算模型 ,将其编成计算软件并对辽河油田第一口SAGD举升井筒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 ,表明该理论是正确的 ,其结果将为辽河油田SAGD举升工艺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 进筒工况 模型 热力驱 SAGD
下载PDF
注汽速度对蒸汽驱全系统热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凌建军 王珏 王书林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4,共5页
为探讨高速蒸汽驱开采效果优于低速蒸汽驱的原因,将地面、井筒和地层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首先计算了不同注汽速度下的地面热损失,并以得到的井口参数为基础计算了不同注汽速度下来用光油管或隔热油管注汽时的井筒热损失;然后计算了... 为探讨高速蒸汽驱开采效果优于低速蒸汽驱的原因,将地面、井筒和地层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首先计算了不同注汽速度下的地面热损失,并以得到的井口参数为基础计算了不同注汽速度下来用光油管或隔热油管注汽时的井筒热损失;然后计算了不同注汽速度下不同厚度油层的地层热损失,从而得到了蒸汽驱全系统热损失与注汽速度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注汽速度是影响着汽驱全系统热损失大小的主要原因:注汽速度小于48m3/d,蒸汽驱全系统热损失高达70%以上;注汽速度大于360m3/d,热损失只有30%左右。采用隔热油管注汽比来用光油管减小了热损失,然而注汽速度仍为主导因素,注汽速度小,热损失大,并底于度小。油层厚度并不是影响蒸汽驱热损失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蒸汽驱可以有效地开来薄层稠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稠油 热效率 注蒸汽 热力驱
下载PDF
草20块蒸汽吞吐转汽驱开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丕东 刘景安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57-60,共4页
乐安油田馆陶组底部砂砾岩油层是国内外小见的复杂岩性稠油油层,实施蒸汽吞吐开采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预计采收率最多只能达到20%左右。欲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有必要开展蒸汽驱的研究。本文着重从油藏工程、数值模拟角度分析蒸... 乐安油田馆陶组底部砂砾岩油层是国内外小见的复杂岩性稠油油层,实施蒸汽吞吐开采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预计采收率最多只能达到20%左右。欲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有必要开展蒸汽驱的研究。本文着重从油藏工程、数值模拟角度分析蒸汽驱的可行性,转驱时机及汽驱的表现形式。经分析认为,适时转驱后,按合理的注采参数配产配注,可提高采收率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注蒸汽 热力驱
下载PDF
稠油蒸汽燃气混注井筒的热力计算
17
作者 杨德伟 马耀忠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65,75,共5页
针对注蒸汽开采稠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一种蒸汽燃气混注的新方法,建立了其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与注相同流量,相同热量下蒸汽井筒压力,干度及热损失的比较,得出1.采用蒸汽燃气混注避免了传统单纯蒸汽热采热效率低的缺点,降... 针对注蒸汽开采稠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一种蒸汽燃气混注的新方法,建立了其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与注相同流量,相同热量下蒸汽井筒压力,干度及热损失的比较,得出1.采用蒸汽燃气混注避免了传统单纯蒸汽热采热效率低的缺点,降低了注采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燃气对环境的污染,2.蒸汽燃气混注井筒压降小,可用于单纯注蒸汽难开采的深井稠油3.与单纯注蒸汽相比,蒸汽燃气混注能提高井底蒸汽干度,从而扩大了热影响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注蒸汽 热力驱
下载PDF
裂缝辅助水平井脉动汽驱机理和参数优选
18
作者 王嘉淮 王丽荣 肖平 《新疆石油科技》 1997年第1期8-14,共7页
风城超稠油水平井注蒸汽开采中水力裂缝起着重要作用.蒸汽吞吐初期为获得足够吸汽能力,需要在高于破裂压力下注汽.转入蒸汽驱后诱导裂缝既是沟通注采井的通道,又是导致蒸汽迅速突破的主要原因.为此,运用了一种称之为"裂缝辅助水平... 风城超稠油水平井注蒸汽开采中水力裂缝起着重要作用.蒸汽吞吐初期为获得足够吸汽能力,需要在高于破裂压力下注汽.转入蒸汽驱后诱导裂缝既是沟通注采井的通道,又是导致蒸汽迅速突破的主要原因.为此,运用了一种称之为"裂缝辅助水平井脉动汽驱"的新方法。此法借助裂缝传输蒸汽和被加热的超稠油,采取脉动汽驱控制蒸汽突破,利用水平井具有更大泄油体积的优势,从而实现超稠油油藏的经济开采。数值模拟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增加蒸汽波及体积。减少注入热量的无效产出,与常规水平井蒸汽驱相比具有显著增产作用。从作业方面分析,影响这一方法增产效果的因素依次为周期时间、周期注汽量、注汽时间和焖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 热力驱
下载PDF
蒸汽辅助重力驱:概念,发展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6
19
作者 BUTL.,RM 郭仕祥 《采油工艺情报》 1996年第1期52-60,67,共10页
在蒸汽辅助重力驱过程中,重力将蒸汽腔周围加热的油,驱向位置较低的水平井。随着原油的驱出,蒸汽腔不断向油藏深化处发展。
关键词 蒸汽爱 重力 热连通 油层 热力驱
下载PDF
稠油蒸汽驱开发的阶段划分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斌 石忠仁 《石油知识》 1995年第3期26-27,共2页
<正> 注蒸汽开采稠油技术,是当今国内外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开采方法。1985年以来,我国的辽河、新疆、河南、胜利诸油田陆续开展了蒸汽驱先导试验。辽河油田是我国目前稠油生产规模最大的地区,年产量达778×10~4t,占全国稠... <正> 注蒸汽开采稠油技术,是当今国内外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开采方法。1985年以来,我国的辽河、新疆、河南、胜利诸油田陆续开展了蒸汽驱先导试验。辽河油田是我国目前稠油生产规模最大的地区,年产量达778×10~4t,占全国稠油产量的71.7%。1988年以来,辽河油田有6个区块25个井组开展了蒸汽驱先导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了全面分析研究稠油蒸汽驱开发的动态变化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国内稠油大规模转入蒸汽驱,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辽河油田进行蒸汽驱开发油藏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对国内外蒸汽驱开发效果较好油藏的矿场资料的研究分析,对稠油蒸汽驱开采中的开发阶段划分,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蒸汽 热力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