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复合化学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大为 耿志刚 +2 位作者 吴婷婷 高振南 郑文乾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36-39,43,共5页
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由于原油黏度大,初期蒸汽注入压力过高,难以实现有效加热;后期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在蒸汽中加入化学剂,可以发挥热-化学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蒸汽吞吐采收率。通过开展热复合化学体系驱油... 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由于原油黏度大,初期蒸汽注入压力过高,难以实现有效加热;后期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在蒸汽中加入化学剂,可以发挥热-化学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蒸汽吞吐采收率。通过开展热复合化学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比了蒸汽吞吐、热化学吞吐和热复合化学吞吐的开发效果,定量评价了热复合化学技术的增产能力。结果表明:热复合化学吞吐多轮次后,相对蒸汽吞吐和热化学吞吐温度场发育扩大明显,波及范围增大;热复合化学吞吐前6个轮次递减率较小,相比较稳产期最长;热复合化学吞吐较蒸汽吞吐累产油提高54%,采出程度提高7.51%,同时提升了单周期的吞吐效果,周期递减率明显降低,热复合化学的增效作用主要体现在吞吐中期3~6轮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稠油 蒸汽吞吐 热复合化学 物理模拟
下载PDF
热复合化学方法改善极强敏感性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机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嫣镔 于田田 +4 位作者 林吉生 刘冬青 何绍群 王全 夏道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胜利油田极强水敏性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金家油田,储量在2 000×104 t以上,该类油藏水敏指数在0.9以上,单纯注蒸汽热采开发效果差,无法实现有效动用。笔者针对以上矛盾,开展了热复合化学方法开采技术研究。利用金家油田真实岩心开展... 胜利油田极强水敏性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金家油田,储量在2 000×104 t以上,该类油藏水敏指数在0.9以上,单纯注蒸汽热采开发效果差,无法实现有效动用。笔者针对以上矛盾,开展了热复合化学方法开采技术研究。利用金家油田真实岩心开展了不同驱替方式条件下热复合化学方法岩心驱油效率评价实验,利用X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研究了蒸汽+高温防膨剂、蒸汽+高效驱油剂、蒸汽+高效驱油剂+高温缩膨剂不同驱替方式下岩心黏土矿物组分变化、黏土在孔喉分布状态、孔喉半径分布规律、驱替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蒸汽+高温驱油剂+高温缩膨剂的热复合化学驱替方式可促进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变,同时溶蚀部分高岭石,大幅度提高油藏孔喉渗流通道,形成大的"热蚯孔",大幅度提高敏感性稠油油藏的渗透率和驱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敏 稠油油藏 热复合化学 电镜分析
下载PDF
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复合化学方法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6
3
作者 曹立迎 刘传喜 +2 位作者 孙建芳 林长志 徐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针对叙利亚O油田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存在的"注不进、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利用O油田岩心分别开展自吸实验和驱替实验,研究50和150℃下地层水、薄膜扩展剂溶液的渗吸规律及其驱替效果。自吸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条件... 针对叙利亚O油田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存在的"注不进、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利用O油田岩心分别开展自吸实验和驱替实验,研究50和150℃下地层水、薄膜扩展剂溶液的渗吸规律及其驱替效果。自吸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条件下(地层水渗吸),O油田碳酸盐岩岩心呈明显的亲油或弱亲油的润湿特征;而薄膜扩展剂溶液渗吸后,岩石润湿性向亲水或弱亲水转变,实现了润湿反转。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对比150℃下注蒸汽,伴蒸汽注入耐高温薄膜扩展剂可明显降低注汽压力,约为2 MPa;驱替效率提高约10%。岩石润湿性反转后,毛管压力变为水驱油的动力,水易渗吸入岩石孔隙内,从而解决"注不进"的难题;而高温降低原油粘度可提高原油渗流能力,从而解决"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因此,伴蒸汽注耐高温薄膜扩展剂的热复合化学方法是针对叙利亚O油田及类似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碳酸盐岩 稠油 润湿性 薄膜扩展剂热复合化学方法
下载PDF
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协同作用研究
4
作者 罗宪波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渤海D油田属于典型的特稠油油藏,此类稠油在地层条件下流动性差,常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需要辅助化学增效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一维高温驱替实验装置和高温高压微观驱替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利用室内物模实验研究了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过... 渤海D油田属于典型的特稠油油藏,此类稠油在地层条件下流动性差,常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需要辅助化学增效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一维高温驱替实验装置和高温高压微观驱替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利用室内物模实验研究了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过程及热复合化学驱增效机理。研究发现:蒸汽复合化学驱能明显提高特稠油采收率,其增产机理体现在利用蒸汽热降黏,化学药剂辅助降低黏度,并通过调堵提高蒸汽利用率,蒸汽复合化学驱较单一蒸汽驱驱油效率提高幅度达到16%,蒸汽复合化学体系中降黏剂能溶解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降黏率达70%,并大幅度降低屈服值改变稠油流变性,降低启动压力,利于特稠油在储层渗流;120℃条件下,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5)mN/m水平,提高驱油效率;此外,泡沫还能对高渗层进行封堵,提高低渗层驱油效率15%。研究成果为海上特稠油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特稠油 热复合化学 增效机理 降黏 封堵
下载PDF
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玉斗 周彦煌 +1 位作者 陈月明 侯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热 /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是针对解决蒸汽采油中存在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稠油开采方法。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作用原理和现场应用情况 ,指出热 /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是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对国内外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分... 热 /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是针对解决蒸汽采油中存在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稠油开采方法。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作用原理和现场应用情况 ,指出热 /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是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对国内外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阐述对比 ,综合评价了各项研究的优劣及适用范围 ,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化学复合采油技术 蒸汽采油 作用原理 稠油开采
下载PDF
化学增钙与热复合活化煤矸石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静云 宋旭艳 郜志海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对江苏宜兴煤矸石的基本物性分析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和石英,化学成分中CaO的含量相对较低。于煤矸石高温煅烧过程中引入不同掺量的CaO后制成活化煤矸石样,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对其活化过程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比强... 对江苏宜兴煤矸石的基本物性分析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和石英,化学成分中CaO的含量相对较低。于煤矸石高温煅烧过程中引入不同掺量的CaO后制成活化煤矸石样,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对其活化过程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比强度法对部分活化煤矸石的火山灰效应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煅烧温度较低时,生成的硅酸盐矿物较少,甚至还有少量的CaO存在;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体系吸收CaO的能力增强,反应生成的硅酸盐矿物较多,但出现不利于水泥强度发展的惰性矿物;矿化剂的引入可促进掺钙煤矸石样在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就生成较多的的硅酸盐矿物。随着CaO掺量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活化煤矸石的火山灰效应提高,但CaO掺量过大,煅烧温度过高,反而会降低火山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化学增钙与复合活化 结构特征 火山灰效应
下载PDF
热-化学技术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修太 白英睿 +1 位作者 韩树柏 汪小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3,151,共6页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热力采油法一直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式。针对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及部分油层(如部分薄层、深层、热敏层等)不适宜于热采的特点,在稀油化学驱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稠油化学驱技术。近年来研究发现,将稠油热采和稠...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热力采油法一直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式。针对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及部分油层(如部分薄层、深层、热敏层等)不适宜于热采的特点,在稀油化学驱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稠油化学驱技术。近年来研究发现,将稠油热采和稠油化学驱技术相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稠油采收率。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稠油化学驱以及稠油热(蒸汽)-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热-化学水平井复合采油技术是今后稠油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化学 蒸汽 -化学复合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稠油热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廖辉 吴婷婷 +2 位作者 邓猛 杜春晓 崔政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2623-2625,2629,共4页
热复合化学驱技术是在轻质油化学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稠油开采技术,综述了几种热复合化学驱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热复合化学技术将是稠油开发中的一项重... 热复合化学驱技术是在轻质油化学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稠油开采技术,综述了几种热复合化学驱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热复合化学技术将是稠油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复合化学 机理 开发
下载PDF
化学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9
作者 刘岩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1期23-23,共1页
蒸汽驱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手段,而在蒸汽驱过程中辅助化学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开发效果,实验室建立分析评价方法对其中关键作用机理进行量化。利用X衍射、电镜扫描、压汞测试、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考察了蒸汽化学驱前后岩心的... 蒸汽驱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手段,而在蒸汽驱过程中辅助化学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开发效果,实验室建立分析评价方法对其中关键作用机理进行量化。利用X衍射、电镜扫描、压汞测试、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考察了蒸汽化学驱前后岩心的孔渗结构变化情况,明确了蒸汽溶蚀以及沙砾运移是影响储层孔渗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新的乳化评价方法"乳化启动速率测试",利用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产出液形态,从力学角度描述了乳化剥离和贾敏效用,确定了蒸汽驱用驱油剂的关键指标;明确了泡沫剂、驱油剂在提高蒸汽驱采出程度中的协同作用机理,泡沫剂降低了高渗低含油饱和度区域的吸汽能力,驱油剂提高了高含油饱和带的洗油能力,"先调后洗"的实施方案可以最佳的发挥化学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热复合化学 洗油效率 贡献率
下载PDF
增钙煅烧方式对高铝煤矸石活化效果影响研究
10
作者 程海丽 杨飞华 张杰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第10期25-29,共5页
以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增钙煅烧方式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硅酸钠及硫酸钠与石灰复合对煅烧煤矸石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增钙煅烧方式对高铝煤矸石进行活化时,将钙源与煤矸石一并进行煅烧有... 以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增钙煅烧方式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硅酸钠及硫酸钠与石灰复合对煅烧煤矸石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增钙煅烧方式对高铝煤矸石进行活化时,将钙源与煤矸石一并进行煅烧有利于其活性的提高,而先煅烧后增钙的方式不利于其活性的提高;硅酸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增钙煅烧煤矸石的活性,但提高程度很有限;当硫酸钠与钙源的用量及配比合理时,可提高煤矸石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煤矸石 增钙煅烧 -化学复合活化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by thermo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
11
作者 马壮 孙方红 李智超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Nano-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was fabricated on Q235 steel through thermo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 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was analyzed and the properti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ew of new ceramic pha... Nano-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was fabricated on Q235 steel through thermo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 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was analyzed and the properti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ew of new ceramic phases, such as MgAI2O4, ZnAI2O4, AI2SiO5, Ni3Fe and Fe3AI, are formed on the coat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lidifying at 600 ℃. The ceramic coating is dense and the high bonding strength is obtained. The average bond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coating and matrix could be 14.22 MPa. The acid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increase by 8.8 times, the alkali resistance by 4.1 times, the salt resistance bv 10.3 times,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bv 2.39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 chemical reaction nano-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bonding strength corrosion resistance abrasion resistance
下载PDF
Evolu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henolic Resin-Based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Short Discrete Fibers during Pyrolysis
12
作者 Nashchokin Anton Malakho Artem +1 位作者 Garadja Nikita Rogozin Alexey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8期778-785,共8页
In the present work, novolac phenolic resin-based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short discrete carbon fibers were pyrol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400℃ to 900℃.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 In the present work, novolac phenolic resin-based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short discrete carbon fibers were pyrol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400℃ to 900℃.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l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the matrix and carbon fiber and its influenc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nalyzed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strengthening of interfacial bonding with increase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 Evolution of failure behavior wa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carbon composite phenolic resin interfacial bonding PYROLYSIS carbonization.
下载PDF
Thermal Analysis of Composite Cements
13
作者 Bentaieb Noureddine Touil Djamel +3 位作者 Lachemet Aziz Zirour Fatiha Ralida Belaadi Salah Frances Christine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The hydration of cement compounds gives hydrated compounds, which allow linking together, the different particles and aggregate of cement, and gives the concrete the required qualities. The dynamics of hydration react... The hydration of cement compounds gives hydrated compounds, which allow linking together, the different particles and aggregate of cement, and gives the concrete the required qualities. The dynamics of hydration reactions will depend on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fineness of cement, the ratio w/c during hydration, temperature, mixing technique, and the presence of additives in blended cement, as pozzolan, tuff and slag from blast furnaces. We studied the thermal and kinetic reactions of Portland cement hydration, and its variants with different additions using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 analysis. The parameters from these models of curves allow us to evaluate the enthalpies, and the degree of progression of this blended cement, and finally determine their activation energies. We can say that the hydration of Portland cement is due to a series of reactions as ( C3S,C2S,C3A and C4AF reactions with water) and 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kinetic,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the heat of hydration, allows us to represent the overall kinetics of these reactions values of activation energy, they are therefore apparent and global energy. In our experime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s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depending on the additive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tion of Portland cement kinetics of hydration cement thermal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