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孔弹塑性完全耦合作用下的井底岩石应力分布 被引量:6
1
作者 祝效华 刘伟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8,共7页
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作为影响其破碎的关键因素而直接影响着钻井效率,建立综合考虑上覆岩层压力、水平地应力、液柱压力以及孔隙压力和地层温差完全耦合作用下井底岩石的三维物理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研究在不同液柱... 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作为影响其破碎的关键因素而直接影响着钻井效率,建立综合考虑上覆岩层压力、水平地应力、液柱压力以及孔隙压力和地层温差完全耦合作用下井底岩石的三维物理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研究在不同液柱压力、不同井深、不同温差以及不同渗透系数作用下井底岩石应力分布的数值解。结果表明:液柱压力、井深以及温差越大,井底表面岩石最大主应力越大;渗透系数减小,井底表面最大主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在井眼轴向方向,在距离井底表面以下一定距离之后,液柱压力和井深越大,岩石最大主应力越小;温差对岩石最大主应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孔弹塑性 井底应力 完全耦合 数值解 破碎机制
下载PDF
CO_2注入引起井筒周围岩石损伤的热孔弹耦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琦 井淼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05-2213,共9页
以岩石的耦合–去耦合解析为主线,在三场耦合方程中导入损伤变量,建立岩石损伤过程中的热孔弹耦合模型。通过把均质弹性介质材料的热孔弹耦合模型的有限元解同去耦合解析解的对比,验证有限元数值解的精确性。然后,利用该耦合模型研究CO... 以岩石的耦合–去耦合解析为主线,在三场耦合方程中导入损伤变量,建立岩石损伤过程中的热孔弹耦合模型。通过把均质弹性介质材料的热孔弹耦合模型的有限元解同去耦合解析解的对比,验证有限元数值解的精确性。然后,利用该耦合模型研究CO2注入后井筒周围的应力状态和损伤情况。最后,针对服从Weibull分布的非均质岩石材料,研究CO2注入后非均质岩石渗流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的注入会对岩石的强度和渗透性产生影响,较高的注入速率会引起岩石的受拉破坏并导致拉伸损伤范围的扩大。非均质材料更容易发生岩石的损伤和渗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CO2地质封存 解析解 有限元方法 热孔弹耦合 损伤扩展 井筒
下载PDF
金属圆形散热孔阵5G电磁屏蔽效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亢子豪 《建模与仿真》 2020年第3期285-292,共8页
良好的电磁屏蔽和散热性能是保障电子设备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5G通信则对电子设备金属屏蔽散热孔阵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有限元法数值研究了在1 GHz^40 GHz频段正六边形周期排布金属圆形散热孔阵随散热孔径、金属厚度、入射... 良好的电磁屏蔽和散热性能是保障电子设备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5G通信则对电子设备金属屏蔽散热孔阵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有限元法数值研究了在1 GHz^40 GHz频段正六边形周期排布金属圆形散热孔阵随散热孔径、金属厚度、入射角度和极化方式改变的屏蔽效能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在保持散热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减小散热孔径或增大金属厚度可以有效提高其屏蔽效能,并且该性能对入射角度与极化方式均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该结论对5G通信频段电磁屏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热孔 5G通信
下载PDF
油气集输站场带压热开孔技术应用
4
作者 周勇 程浩力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3年第2期8-11,共4页
随着油气田不断开发和增产,老旧站场面临着维修改造及改扩建的问题,为避免影响生产作业,需要用到带压开孔技术。结合带压热开孔工艺的技术要点及安全分析,介绍了带压热开孔常用的单开孔、单封堵和封堵不停输3种工艺在非洲某油田站场改... 随着油气田不断开发和增产,老旧站场面临着维修改造及改扩建的问题,为避免影响生产作业,需要用到带压开孔技术。结合带压热开孔工艺的技术要点及安全分析,介绍了带压热开孔常用的单开孔、单封堵和封堵不停输3种工艺在非洲某油田站场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场景。根据站场内不同的情况对3种热开孔技术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复杂情况下站内管线不停产改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 油气储运 油气集输 封堵不停输
下载PDF
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对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邢高升 张基红 唐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1964-1968,共5页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对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上胸段顽固性PHN患者106例,...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对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上胸段顽固性PHN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PRP注射治疗。治疗后2、4、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分别评估所有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VAS评分为(2.60±0.09)分,低于对照组[(3.24±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周,观察组PSQI评分分别为(11.07±0.96)、(7.50±0.44)分,均低于对照组[(12.04±2.23)、(8.94±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观察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9.68±1.23)、(5.67±1.26)、(2.69±0.53)分,低于对照组[(12.74±3..02)、(7.08±0.24)、(3.69±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DLQL评分为(3.25±0.73)分,低于对照组[(4.5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PRP注射治疗可成功缓解上胸段顽固性PHN患者的症状,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 CT引导下椎间穿刺射频 疼痛 抑郁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具有强酸性位的高水热稳定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均林 张晔 +5 位作者 魏伟 吴东 孙予罕 邓风 罗晴 岳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7-912,共6页
在强酸性介质中,以预先制备的β沸石纳米簇作为前驱体,通过S+X-I+路线及氨水热后处理步骤合成具有强酸性位的高水热稳定性介孔分子筛.XRD、氮气吸附、HRTEM和SEM分析表明所得样品具有普通MCM-41的典型介孔结构和表观形貌.较短的组装周... 在强酸性介质中,以预先制备的β沸石纳米簇作为前驱体,通过S+X-I+路线及氨水热后处理步骤合成具有强酸性位的高水热稳定性介孔分子筛.XRD、氮气吸附、HRTEM和SEM分析表明所得样品具有普通MCM-41的典型介孔结构和表观形貌.较短的组装周期和室温的组装条件减弱了脱铝效应,27AlMASNMR表明铝元素主要以四配位状态存在于介孔分子筛骨架中.采用NH3-TPD和水热老化方法分别考察了其固体酸性和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此介孔分子筛相对于普通MCM-41分子筛具有较强酸性位和较高的水热稳定性.沸石纳米簇的引入提高了分子筛骨架的聚合度和孔壁的厚度,是水热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位 高水稳定介分子筛 合成 稳定性 S^+X^-I^+路线
下载PDF
地埋管热响应试验孔地温恢复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顾湘 段新胜 李少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88-1692,共5页
以武汉市某大型地源热泵项目两个不同回填工艺施工的地埋管热响应试验孔为研究对象,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和进行长期地温监测,研究和分析地层受施工热扰动后的地温恢复机理和影响因素,论证原始地温恢复快慢与钻孔回填材料的沉淀密实速度... 以武汉市某大型地源热泵项目两个不同回填工艺施工的地埋管热响应试验孔为研究对象,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和进行长期地温监测,研究和分析地层受施工热扰动后的地温恢复机理和影响因素,论证原始地温恢复快慢与钻孔回填材料的沉淀密实速度密切相关,给出热响应试验孔成孔后的静置时间建议值和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确定方法。此外,还对热响应试验后的试验孔地温恢复特性进行研究,为确定两次不同加热功率热响应试验之间的间隔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 响应试验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回填方式 地温恢复特性
下载PDF
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止依 程谦恭 +1 位作者 王玉峰 林棋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9-1017,共19页
高速远程滑坡基底层与其下伏层之间存在复杂多变的摩擦生热过程和作用,由此将产生一系列摩擦生热现象及其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的减阻机理。这是国内外最近几十年来滑坡动力学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对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 高速远程滑坡基底层与其下伏层之间存在复杂多变的摩擦生热过程和作用,由此将产生一系列摩擦生热现象及其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的减阻机理。这是国内外最近几十年来滑坡动力学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对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首先,回顾了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现象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滑坡摩擦岩术语的由来与发展历程;其次,根据摩擦生热减阻产物及过程,基于最新报道的全球典型实例,分别介绍了热熔融、热孔压、热分解与热润滑4类滑坡减阻机理的研究现状;第三,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亦即:在野外进一步发现和准确鉴定滑坡摩擦生热减阻的地质证据,在室内强化摩擦生热相关参数的定量化动态实时监测与表征,并进行多过程多场耦合的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研究;最后,本文对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减阻机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摩擦生 摩擦岩 熔融 热孔 分解 润滑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支)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建梅 张华秀 曾春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支)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和护理,术中紧密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疼痛的变化,同时...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支)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和护理,术中紧密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疼痛的变化,同时做好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随访。结果疗效:优53例(88.3%),良好5例(6%),差2例(3%),优良率为96.6%。面部感觉减退者35例,均在治疗后2周内有所好转。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8个月复发。结论重视术前护理,术中有效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健康指导对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CT引导 上颌神经射频凝术 护理
下载PDF
弯针圆孔内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72例术后分析
10
作者 陈冬雷 唐小荣 +2 位作者 陈勇军 郑政 王翔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0期3500-3502,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弯针圆孔内射频热凝治疗单纯上颌神经痛的患者术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上颌神经痛患者,行弯针圆孔内射频热凝治疗。观察术前以及于术后即刻、1年、2年、3年VAS疼痛评分,术后病情、复发率... 目的:分析采用弯针圆孔内射频热凝治疗单纯上颌神经痛的患者术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上颌神经痛患者,行弯针圆孔内射频热凝治疗。观察术前以及于术后即刻、1年、2年、3年VAS疼痛评分,术后病情、复发率、相关并发症、术后麻木程度评分等情况。结果:72例完成随访患者均穿刺成功,全部进入圆孔管道内。术后即刻有效率为100.00%,术后3年复发7例,有效率为90.28%。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麻木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面部血肿14例,血肿发生率为18.42%,鼻腔有血迹2例,海绵窦出血1例,术后第Ⅰ支疼痛2例,未有其他并发症状出现,65例头颅正位片能清晰显示,72例头颅侧位片能清晰显示。结论:弯针圆孔内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神经痛 弯针 内射频
下载PDF
基于多孔弹性模型及动态温度场的井壁稳定研究
11
作者 刘宇沛 岳家平 +2 位作者 彭涛 李白雪 平伟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2期93-99,共7页
井壁失稳、坍塌是油气井钻井施工中必须应对的难题。针对复杂地层尤其是非连续地层的超深钻井(>6000 m)过程,通过研究岩石力学特性、孔隙渗流、井壁受应力与温度场等相互耦合作用,对复杂特殊地层中井壁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井壁失稳、坍塌是油气井钻井施工中必须应对的难题。针对复杂地层尤其是非连续地层的超深钻井(>6000 m)过程,通过研究岩石力学特性、孔隙渗流、井壁受应力与温度场等相互耦合作用,对复杂特殊地层中井壁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叠加原理结合地层渗流影响、孔隙压力变化以及地层温度场变化引起的热诱导应力分量,组合到原位多孔弹性模型中,建立热孔弹性模型,并结合D-P失效准则和“应力云”思想,形成了多孔弹性模型及动态温度场耦合的井壁稳定分析方法,并取深水浅部区块1口实例井的钻井过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延长钻井液循环时间有利于地层冷却和井眼清洁,但随着循环时间延长,井壁与地层之间温差过大,叠加的热诱导应力值会加大岩层各向应力差值,易发生失稳。研究结果拓宽了以往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热孔弹性模型 钻井液循环 井壁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热熔孔技术的扶梯扶手支架结构优化及质量保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习银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第6期42-43,共2页
文章根据自动扶梯扶手支架的装配技术要求,利用热熔孔技术形成螺纹,对扶手支架的连接形式进行结构优化,实现扶手支架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工装夹具保证质量。
关键词 扶手支架 结构优化 质量保证 技术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素倩 穆楠楠 +1 位作者 马树泽 赵大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T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6例。3组均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A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T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6例。3组均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A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60 s,B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90 s,C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120 s。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凝次数、术中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 d有效率,评估3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与睡眠质量(QS)评分及入室时(T1)、穿刺后(T2)、热凝1次后(T3)、热凝完成后(T4)、术毕(T5)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术后6 h、术后3 d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复发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PSS)。结果3组手术时间、热凝次数及术中Kolcaba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 d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NRS、Q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A组和B组T3、T4、T5时刻MAP、HR波动小于C组(P<0.05);A组和B组术后6 h、3 d的肾上腺素(AE)、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低于C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复发率高于B组和C组,复发时间短于B组和C组(P<0.05);B组PSS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TN的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TN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但术中每次热凝时间设置为90 s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热凝次数、获取满意舒适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等方面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围术期应激反应,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打印导板 卵圆定位射频凝术 凝时间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管道热开孔残余应力分析
14
作者 邵春明 胡美娟 +2 位作者 罗金恒 高继江 张杰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6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小孔检测法研究了在ERW电阻焊管直焊缝位置热切割直径为Φ26 mm和Φ50 mm的小孔,在焊缝附近位置开Φ26 mm小孔后管道上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比ERW电阻焊管原始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可知,热开孔后,开孔边缘应力急剧上升,... 采用小孔检测法研究了在ERW电阻焊管直焊缝位置热切割直径为Φ26 mm和Φ50 mm的小孔,在焊缝附近位置开Φ26 mm小孔后管道上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比ERW电阻焊管原始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可知,热开孔后,开孔边缘应力急剧上升,出现应力集中区域。研究的三种情况下,在焊缝附近区域开孔对焊管原始残余应力幅值影响最大,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最大值分别约为母材的66%和72%。在直焊缝位置开Φ50 mm孔应力集中区域最宽,最大距离距开孔中心约7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W电阻焊管 检测法 残余应力
下载PDF
铝合金管6005A-H112Φ540×10热翻孔φ340的工艺研究
15
作者 胡广林 郭福军 +2 位作者 熊爱华 侯亚峰 李宇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通过对铝合金管6005A-H112在热翻孔中出现的开裂,孔壁减薄、缩口和中心偏移等质量问题的工艺研究和反复试证,得出翻孔直径、翻孔高度与预开孔、预热温度、翻孔速度和翻孔模具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翻孔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上述质量问题... 通过对铝合金管6005A-H112在热翻孔中出现的开裂,孔壁减薄、缩口和中心偏移等质量问题的工艺研究和反复试证,得出翻孔直径、翻孔高度与预开孔、预热温度、翻孔速度和翻孔模具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翻孔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上述质量问题,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规范了热翻孔工艺对铝合金管6005A-H112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明确了拉翻开裂的处理流程和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管6005A-H112 工艺研究
下载PDF
出口铝箔毛料的热轧温度与退火晶粒度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王涛 《黑龙江冶金》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设计不同热轧温度所获得的纯铝箔材毛料的退火晶粒尺寸,对热轧温度及退火晶粒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轧温度高,则箔材毛料的退火品粒度小。 1 前言生产出口铝箔毛料大卷,以其产品宽度之大、卷重之大和技术要求之高而... 本文通过设计不同热轧温度所获得的纯铝箔材毛料的退火晶粒尺寸,对热轧温度及退火晶粒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轧温度高,则箔材毛料的退火品粒度小。 1 前言生产出口铝箔毛料大卷,以其产品宽度之大、卷重之大和技术要求之高而被认为在我厂纯铝生产史上是空前的。生产这样一种产品给我厂的管理和工艺上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是如何选择正确的工艺参数以得到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就是一个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箔 出口铝箔毛料 热孔温度 退火晶粒度
下载PDF
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九强 李超 《大医生》 2022年第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并发症的诱发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邯郸市眼科医院收治的3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 目的探讨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并发症的诱发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邯郸市眼科医院收治的3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时,会诱发角膜感觉消退、面部麻木、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在针对其原因进行处理后,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影响,且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缓解疼痛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卵圆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凝术 三叉神经痛 疼痛 生活质量 疗效
下载PDF
条缝式火孔预混燃烧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鹏 傅忠诚 《工业加热》 CAS 2002年第6期21-24,共4页
条缝式火孔具有火孔面积大,适于大负荷民用燃气燃烧装置等特点。而预混燃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但其调节范围小。因此,目前关于条缝式火孔燃气预混燃烧稳定范围的研究很少见,其应用也不普遍。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火焰稳定性的因... 条缝式火孔具有火孔面积大,适于大负荷民用燃气燃烧装置等特点。而预混燃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但其调节范围小。因此,目前关于条缝式火孔燃气预混燃烧稳定范围的研究很少见,其应用也不普遍。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火焰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重点考察对象及实验方案。在宽度分别为D=1.0,1.1,1.3,1.5mm的条缝火孔上,使用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确定了两种燃气在各个火孔宽度上的回火极限,并得出了在各个火孔宽度上的离焰曲线。对实验结果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条缝式火孔燃气预混燃烧的稳定范围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缝式火 实验研究 预混火焰 稳定性 强度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vibration pretreatment-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for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s
19
作者 ZHANG De-chao ZHAN Li-hua +4 位作者 MA Bo-lin YAO Shun-ming GUO Jin-zhan GUAN Cheng-long LIU S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38-1855,共18页
The vibration pretreatment-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is an efficient,low energy consumption,and high-quality out-of-autoclave curing process for carbon fiber resin matrix composites.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 The vibration pretreatment-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is an efficient,low energy consumption,and high-quality out-of-autoclave curing process for carbon fiber resin matrix composites.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ibr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fiber weight content,microscopic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laminates by using optical digital microscopy,universal tensile testing machine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Additionally,the combined mode of Bragg fiber grating sensor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iber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pretreatment on the strain process during microwave curing.The stud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hange in vibr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had a slight impact on the fiber weight content when the vibration acceleration remained constant.The metallographic and interlaminar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 formed at a vibr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80℃ demonstrated a porosity of 0.414% and a 10.69% decrease in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compared to autoclave curing.Moreover,the introduction of the vibration energy field during the 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esidual strain in both the 0°and 90°fiber directions,when the laminate was cooled to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microwave curing POROSITY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uring strain
下载PDF
一种齿轮内孔磨削夹具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勇 《河南科技》 2013年第6期94-94,共1页
本设计是一种齿轮内孔热后磨削的薄膜夹具,结构包括有气动推杆机构、安装卡盘、弹性膜盘及夹爪等组成,通过气缸推杆推动弹性膜盘变形,带动夹爪动作,实现工件的准确定位与夹紧、松开动作。本设计节省了过去齿轮内孔磨削时校节圆跳动的时... 本设计是一种齿轮内孔热后磨削的薄膜夹具,结构包括有气动推杆机构、安装卡盘、弹性膜盘及夹爪等组成,通过气缸推杆推动弹性膜盘变形,带动夹爪动作,实现工件的准确定位与夹紧、松开动作。本设计节省了过去齿轮内孔磨削时校节圆跳动的时间,提高磨削效率30%以上,保证了产品精度,在齿轮加工制造行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后内加工 弹簧薄膜夹具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