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特征及其与热岩石圈厚度的关系 |
唐晓音
胡圣标
张功成
杨树春
沈怀磊
饶松
李卫卫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7
|
|
2
|
南海三维热岩石圈结构及地表构造响应 |
王晓芳
王恺祺
赵中贤
许鹤华
赵俊峰
任自强
张佳政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3
|
冀中坳陷中部现今热岩石圈厚度及地热学意义探讨 |
崔悦
朱传庆
邱楠生
唐博宁
郭飒飒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4
|
中国陆地热岩石圈厚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陈超强
何丽娟
焉力文
武金辉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5
|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研究 |
张佳豪
宋荣彩
郑峰
张严
唐鑫
黎波
董树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穿地壳岩浆系统改变岩石圈流变和热结构 |
周瑶琪
刘婕
张鑫
刘朋
周腾飞
李孙义
陈扬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华南陆块及邻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与构造指示 |
罗凡
严加永
张晟
梁健
任国刚
吴德海
付光明
饶耕玮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 |
邱楠生
许威
左银辉
常健
刘春黎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9
|
流变边界层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热/地震岩石圈底界差异的意义 |
何丽娟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10
|
济阳坳陷岩石圈热结构的二维模拟 |
吴曲波
龚育龄
林世辉
|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
1
|
|
11
|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厚度演化——来自地热学的证据 |
焦亚先
邱楠生
李文正
左银辉
阙永泉
刘芳龙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12
|
准噶尔盆地大地热流特征与岩石圈热结构 |
饶松
胡圣标
朱传庆
唐晓音
李卫卫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4
|
|
13
|
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 |
饶松
姜光政
高雅洁
胡圣标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1
|
|
14
|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研究 |
左银辉
邱楠生
常健
郝情情
李宗星
李佳蔚
李文正
谢彩虹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7
|
|
15
|
华北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 |
臧绍先
刘永刚
宁杰远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9
|
|
16
|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岩石圈热结构 |
唐晓音
黄少鹏
张功成
杨树春
胡圣标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17
|
塔里木盆地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和新生代热体制 |
刘绍文
王良书
李成
张鹏
李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18
|
南海成因机制及北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研究进展 |
刘绍文
施小斌
王良书
高抒
胡旭芝
冯昌格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19
|
华北陆块岩石圈减薄作用:热薄化与机械拉伸的数值模拟研究 |
林舸
Y.H.Zhang
王岳军
郭锋
范蔚茗
阎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7
|
|
20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 |
吴耀
金振民
欧新功
徐海军
王璐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