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在厄尔尼诺引起的北印度洋长期持续变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岩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9期68-68,共1页
厄尔尼诺引起热带印度洋海水表面温度全流域上升.并伴随着季节的延迟。尤其在北印度洋.变暖出现了罕见的双峰现象.而且第二个峰比第一个峰更大并持续了整个夏天。利用热带印度洋地区升温对西北太平洋和东亚夏季季风重要性研究所使用... 厄尔尼诺引起热带印度洋海水表面温度全流域上升.并伴随着季节的延迟。尤其在北印度洋.变暖出现了罕见的双峰现象.而且第二个峰比第一个峰更大并持续了整个夏天。利用热带印度洋地区升温对西北太平洋和东亚夏季季风重要性研究所使用观测和一般环流模型来研究北印度洋变暖的第二个峰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热带印度洋的内部大气-海洋相互关系是夏季维持热带印度洋变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海洋相互作用 北印度洋 厄尔尼诺 变暖 热带印度洋 海水表面温度 夏季季风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热带气旋-海洋的相互作用对南海一个强热带气旋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思思 黄立文 王立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0,共7页
采用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CM v1.0对南海强热带气旋“黄蜂”(No.0214)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就热带气旋-海洋的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耦合试验中热带气旋后期路径有显著改善,36h和48h路径误差分别减小22km... 采用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CM v1.0对南海强热带气旋“黄蜂”(No.0214)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就热带气旋-海洋的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耦合试验中热带气旋后期路径有显著改善,36h和48h路径误差分别减小22km和110km,登陆点位置误差减小22km;气旋强度与非耦合结果基本一致,36—48h气旋强度减弱得更快;热带气旋中心大风区地面风速增大1—3m.s-1,眼区附近风速减小2—5m.s-1;近地层(取925hPa)气温降低1℃以上,且气温降温区与较大的SST下降区域大致吻合;改进了热带气旋暴雨的落区及降水强度,且主要落区误差的修正位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右侧并同主要的SST降温区相关;热带气旋-海洋相互作用通过SST下降减少向上的热通量,潜热通量的减少对SST的下降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海洋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南海
下载PDF
热带温带相互作用对热带季风/大气-海洋系统(MAOS)的作用
3
作者 施国强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4-57,共4页
热带温带相互作用对热带季风/大气-海洋系统(MAOS)的作用TetsuzoYASUNARI,KEN’ichiUENO和TOMOhikoTOMITA(筑波大学,日本)1前言一般是两年周期的ENSO和亚州季风系统的年际变... 热带温带相互作用对热带季风/大气-海洋系统(MAOS)的作用TetsuzoYASUNARI,KEN’ichiUENO和TOMOhikoTOMITA(筑波大学,日本)1前言一般是两年周期的ENSO和亚州季风系统的年际变化可看作是对热带印度到热带太平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温带 相互作用 季风 大气-海洋系统
下载PDF
ENSO事件期间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联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北胜 刘海涛 丑纪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7-363,共7页
利用大气环流三维分解方法研究了1979—2008年ENSO事件期间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ENSO事件期间存在明显的三维"齿轮式"耦合特征;在ENSO事件盛期,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垂直运动相比,大气环流三维... 利用大气环流三维分解方法研究了1979—2008年ENSO事件期间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ENSO事件期间存在明显的三维"齿轮式"耦合特征;在ENSO事件盛期,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垂直运动相比,大气环流三维分解方法揭示的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的下沉运动更强,范围更宽。大气环流三维分解方法把垂直速度分解为纬向分量和经向分量两部分,纬向分量表现为很强的下沉运动,而经向分量表现为上升运动,垂直速度的纬向分量和经向分量相互抵消了一部分,综合的结果表现为很强的下沉运动。在热带地区,垂直速度ω*的纬向分量ωW要大于其经向分量ωH,ωW反映了ω*的主要特征;在分析垂直运动方面,与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垂直速度相比,大气环流三维分解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候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三维分解 ENSO事件 印度洋-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 “齿轮式”耦合
下载PDF
风应力桥梁作用下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珊珊 杨修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8,共16页
利用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大气和热带海洋模式的数值试验,模拟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通过风应力桥梁的相互作用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的1958~1998年SST强迫大气模式得到的风应力与NCEP再分析的同期热通量共同驱动海洋模式,作为控... 利用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大气和热带海洋模式的数值试验,模拟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通过风应力桥梁的相互作用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的1958~1998年SST强迫大气模式得到的风应力与NCEP再分析的同期热通量共同驱动海洋模式,作为控制试验;和控制试验平行,但强迫大气模式的SST在某一海盆取为多年气候平均值的试验作为敏感性试验.比较控制试验与敏感性试验模拟的SST变率,揭示了热带某海盆SST异常通过风应力桥梁作用对其他海盆SST的影响及其过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某海盆SST暖(冷)异常一般总是引起该海盆上空西部西(东)风异常和东部东(西)风异常;热带太平洋SST暖(冷)异常导致年际尺度上印度洋上空东(西)风异常和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印度洋风场辐散(合),该风应力导致热带印度洋年际SST暖(冷)异常以及年代际SST冷(暖)异常,但这种异常均较弱;热带印度洋SST暖(冷)异常导致热带太平洋上空东(西)风异常,该风应力异常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均导致热带太平洋SST冷(暖)异常,但年代际尺度上异常更明显.考虑到热带印度洋SSTA受热带太平洋SSTA影响大,并且热带太平洋SST暖(冷)异常主要通过表面热通量导致热带印度洋SST变暖(冷)的观测事实,文中揭示的热带印度洋SST暖(冷)异常通过风应力桥梁作用导致热带太平洋SST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盆相互作用 大气海洋模式 风应力 海表温度异常
下载PDF
热带海洋-大气耦合的主模态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秦玉 范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5-821,共7页
依据1948年1月~2005年12月NCEP的海表温度(SST)和大气再分析的月平均资料,利用MCA方法,首次确定了代表全球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最主要信号的热带海洋-大气耦合主模态,该主模态随时间的变化与热带太平洋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模... 依据1948年1月~2005年12月NCEP的海表温度(SST)和大气再分析的月平均资料,利用MCA方法,首次确定了代表全球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最主要信号的热带海洋-大气耦合主模态,该主模态随时间的变化与热带太平洋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模态非常一致,揭示了该主模态包含以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秋季印度尼西亚海洋-大陆区上空850 hPa出现异常的纬向风辐散和经向风辐合导致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热带印度洋海温则出现东冷-西暖的—"偶极子"型异常;冬季热带太平洋出现典型的ENSO盛期对应的海洋-大气耦合型,在南海和热带远西太平洋出现低空反气旋环流异常,热带印度洋出现海盆一致增暖,而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不明显;冬季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SST异常可以导致春季赤道中太平洋西风异常,南海冬季风减弱,热带西北太平洋出现更明显的低空反气旋环流异常和赤道东风异常,热带西北大西洋出现西南风异常;该模态对夏季大气环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热带海洋 海洋-大气耦合 主模态 ENSO
下载PDF
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科学讨论会在青岛举行
7
作者 王福志 《学会》 1990年第6期46-46,共1页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举行。这是继1987年(青岛)、1988年(大连)我国召开的海气新学科研究的第三次大型学术活动。
关键词 大气相互作用 全国海洋 海气 学术活动 热带太平洋 耦合模式 海洋灾害 综合报告 学术层次 天气尺度
下载PDF
热带—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洋动力过程
8
作者 张嘉颖 《国际学术动态》 2018年第5期43-44,共2页
2017年11月18~20日,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局联合主办,气候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项目(CLIVAR)、广州市科学科技协会及中国气象局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协办的亚印太地区大气一海洋科学大会(Conferenc... 2017年11月18~20日,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局联合主办,气候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项目(CLIVAR)、广州市科学科技协会及中国气象局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协办的亚印太地区大气一海洋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Atmospheric-Oceanic Sciences for Asia and Indo-Pacific Oceans )在广州市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过程 海气相互作用 热带 中国科学院 中国气象局 大气科学 海洋研究所 广州市
下载PDF
区域大气-海浪-海洋耦合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进峰 黄立文 +1 位作者 文元桥 邓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年第3期587-590,共4页
台风天气过程中海-气-浪相互作用是通过海-气界面的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等物理过程来实现的.通过全面考虑大气诱导的海洋变化对大气的效应和海洋诱导的大气扰动对海洋的效应,从海-气-浪相互作用过程中海-气界面的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2个方... 台风天气过程中海-气-浪相互作用是通过海-气界面的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等物理过程来实现的.通过全面考虑大气诱导的海洋变化对大气的效应和海洋诱导的大气扰动对海洋的效应,从海-气-浪相互作用过程中海-气界面的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2个方面,应用分布式多平台耦合器将大气模式MM5、海浪模式WAVEWATCH-Ⅲ和海洋模式POM进行耦合,建立了一个区域大气-海浪-海洋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海浪-海洋 耦合模式 台风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观测、动力机制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薇 郭裕福 张学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8,共7页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MJO)是热带大气活动的强信号。对 MJO动力机制的探讨 ,经历了由考虑完全的大气内部过程 (波动 - CISK理论 ) ,到考虑海洋影响的大气过程 (WISHE理论 ) ,到最新的考虑大气—海洋耦合作用 (WCMC模式 )的逐步发展、完...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MJO)是热带大气活动的强信号。对 MJO动力机制的探讨 ,经历了由考虑完全的大气内部过程 (波动 - CISK理论 ) ,到考虑海洋影响的大气过程 (WISHE理论 ) ,到最新的考虑大气—海洋耦合作用 (WCMC模式 )的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现阶段大气模式能够模拟 MJO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存在许多缺陷。在大气模式中引入上层海洋的反馈作用 ,可以有效改善模拟 MJO的时空结构。MJO的强度变化、季节特征、传播速度等的精确描述只能借助于海气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季节内振荡 动力机制 数值模拟 大气-海洋相互作用 热带大气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秦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9-696,i002,共9页
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热量的经向输送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对近 10年有关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研究成果有 :用卫星高度计首次观测到全球海洋Rossby波的传播特征 ;确定了气候意义下... 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热量的经向输送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对近 10年有关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研究成果有 :用卫星高度计首次观测到全球海洋Rossby波的传播特征 ;确定了气候意义下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为 2支 ,揭示了其中一支与北太平洋模态水的存在有关 ,另一支是夏威夷群岛附近海洋 大气 陆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次发现了台湾以东黑潮流量有显著的准 10 0天振荡等。本文还提出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中目前存在的新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热带环流 气候变化 海洋-大气作用 温跃层
下载PDF
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乾根 吴秋英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1-352,共12页
本文利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五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不仅模拟出了在SST暖异常地区扰动的形成,且模拟出了扰动及与其相对应的降水和SST的准双周振荡现象,SST的振荡位相较降水超前1/3周期,研究认为这种振荡是... 本文利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五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不仅模拟出了在SST暖异常地区扰动的形成,且模拟出了扰动及与其相对应的降水和SST的准双周振荡现象,SST的振荡位相较降水超前1/3周期,研究认为这种振荡是由云——辐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初始SST暖异常在中西太平洋比在东太平洋时引起的振荡明显,因此在扰动东移过程中振荡是衰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气 准双周振荡 地表温度 SST 数值试验 -辐射相互作用
下载PDF
探索海洋与大气之间的奥秘
13
作者 闫俊岳 《海洋世界》 1994年第3期20-21,共2页
今天,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科学家们指出,世界大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当前地球科学的一块奠基石,它可能成为解释海洋及大气大量现象的一把钥匙。1980年开始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则进一步指出... 今天,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科学家们指出,世界大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当前地球科学的一块奠基石,它可能成为解释海洋及大气大量现象的一把钥匙。1980年开始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则进一步指出,几年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及其预报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大气和海洋的耦合动力学的基础上才可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一气相互作用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 热带海洋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全球气候变化 重要课题 科学家 耦合动力学 地球科学 世界大洋
下载PDF
生命起源、早期演化阶段与海洋环境演变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晓颖 李一良 +2 位作者 曹长群 汤冬杰 史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9,共12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距今39~36亿年之间。除了碳元素以外,水、氮、氢、磷等元素也是生命起源的必备条件,黏土矿物和金属硫化物是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催化剂,有热液活动的碱性热水环境是最有利生命发生的孵化场。自原核生物... 近年的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距今39~36亿年之间。除了碳元素以外,水、氮、氢、磷等元素也是生命起源的必备条件,黏土矿物和金属硫化物是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催化剂,有热液活动的碱性热水环境是最有利生命发生的孵化场。自原核生物在约3.5Ga出现之后,生命就一直表现为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大气圈氧化是地球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条件、加速了表生地质过程和新矿物的产生,而且改变了海洋化学条件和元素循环。大气圈氧化事件的根本在于产氧蓝细菌的出现,元古宙中期海洋化学性质的整体转换也与微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新元古代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和末期后生动物的出现及其在寒武纪初期的快速多样化是生物圈演化的重大飞跃。这个过程也与海洋氧化增强及其导致的海洋化学变化密切相关,其中硫化水域消失和减弱以及海水中微营养元素可得性增加可能是重要因素,这也与微生物过程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起源 早期生物演化 大气圈氧化事件 海洋化学演变 生命-环境相互作用
下载PDF
热带季节内振荡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蒋国荣 刘庭杰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季节内振荡既是热带大气活动的强信号,也是热带海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叙述了热带大气和热带海洋季节内振荡研究的进展,包括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观测研究、机制研究以及热带海洋季节内振荡方面的研究;讨论了海气相互作用、不同尺... 季节内振荡既是热带大气活动的强信号,也是热带海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叙述了热带大气和热带海洋季节内振荡研究的进展,包括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观测研究、机制研究以及热带海洋季节内振荡方面的研究;讨论了海气相互作用、不同尺度间相互作用对季节内振荡的影响;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带季节内振荡研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热带海洋季节内振荡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气正常交换过程的破坏性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曲维政 邓声贵 岳淑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9,共5页
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特点受到污染源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分布很有规律。石油所形成的薄膜漂浮于海面上,其反射的阳光比海水大2~4倍,使上层海水吸收的太阳热量减少10%。同时,通过海气界面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使之接近于零;海... 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特点受到污染源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分布很有规律。石油所形成的薄膜漂浮于海面上,其反射的阳光比海水大2~4倍,使上层海水吸收的太阳热量减少10%。同时,通过海气界面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使之接近于零;海面风传递给海面的动力通量锐减,大大阻碍了海水中盐颗粒向大气中飞溅和海水对大气中O2和CO2气体的吸收,从而严重影响到海-气相互作用的每一个过程和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污染 大洋环境 海气交换 地理分布 大气环流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海气耦合模式CESM1中热带印度洋SST模拟偏差的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运 宋振亚 宋亚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0-361,共12页
热带海表温度(SST)模拟偏差是困扰海气耦合模式发展的经典问题之一,其原因仍不完全清晰。针对海气耦合模式CESM1(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我设计了单独大气-陆面模式、单独海洋-海冰模式以及... 热带海表温度(SST)模拟偏差是困扰海气耦合模式发展的经典问题之一,其原因仍不完全清晰。针对海气耦合模式CESM1(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我设计了单独大气-陆面模式、单独海洋-海冰模式以及海气耦合模式等一系列数值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气-陆面模式和海洋-海冰模式隐式(implicit)SST偏差的分析方法,诊断了CESM1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偏差的来源,并分析了大气模式和海洋模式中影响热带印度洋上层海温模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热带印度洋不同地区SST的模拟偏差来源,发现耦合模式CESM1中孟加拉湾SST模拟偏冷主要是由海洋-海冰模式中过强的垂直混合、平流作用等海洋动力偏差引起的。在阿拉伯海和赤道西印度洋,过多的潜热释放导致SST降低,大气-陆面模式模拟误差是这两个海域SST冷偏差的主要来源。对于赤道中印度洋,潜热通量偏差和垂直混合、平流作用等模拟误差共同影响上层海水温度,潜热释放偏少、海水垂直混合偏弱以及经向平流向南输送过多暖水使耦合模式模拟的赤道中印度洋SST出现暖偏差,而在赤道东印度洋,模拟的SST偏冷是由大气-陆面模式中短波辐射偏少和海洋-海冰模式中海水垂直混合过强引起的,潜热通量偏差影响较小。分析表明,耦合模式中海气相互作用只影响SST模拟偏差的大小,但不是引起SST偏差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SST偏差 隐式SST偏差 海气耦合模式CESM 大气-陆面模式 海洋-海冰模式
下载PDF
Perturbed Solving Method for Interdecadal Sea-air Oscillator Model 被引量:37
18
作者 MO Jiaqi LIN Yihua +1 位作者 LIN Wantao CHEN Li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A coupled system of the interdecadal sea-air oscillator model is studied. The E1 Nifio-southem oscillation (ENSO) atmospheric physics oscillation is an abnormal phenomenon involv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atmo... A coupled system of the interdecadal sea-air oscillator model is studied. The E1 Nifio-southem oscillation (ENSO) atmospheric physics oscillation is an abnormal phenomenon involv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s. The oscillator model is involved with the variations of both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cific anomaly pat- tern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NSO atmospheric physics model using a method of the perturbation theory. The aim is to create an asymptotic solving method for the ENSO model. Employing the perturbed method, the asymptotic solution of corresponding problem is obtained, and the asymptotic behaviour of the solution is studied. Thus we can obtain the prognoses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related physical quant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equation PERTURBATION E1 Nifio-southern oscillator model interdecadal sea-air oscillator
下载PDF
与全新世北半球高纬气候有关的热带西大西洋表层和深水水流的千年尺度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Helge W Arz 周立君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9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全新世 北半球 气候 热带大西洋 热量传输 海洋-大气系统
下载PDF
海洋灾害及其应对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伟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5年第4期4-9,共6页
海洋赐予了我们美好的休闲场所以及餐桌上丰富的海鲜食品,但有时海洋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害。海洋灾害是指由于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海啸、台风、海冰、灾害性海浪、风暴潮、... 海洋赐予了我们美好的休闲场所以及餐桌上丰富的海鲜食品,但有时海洋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害。海洋灾害是指由于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海啸、台风、海冰、灾害性海浪、风暴潮、赤潮等。大家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吗?它们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气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 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气候 赤潮藻 海冰 大气相互作用 风暴潮 有毒赤潮 热带气旋 水体变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