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板状部件在轨热应变FBG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程晓迪 辛朝军 +1 位作者 皮姝 刘子璇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
以SAR卫星天线为代表的航天器板状部件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在轨环境导致的该类型部件热应变对航天器测量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为补偿在轨热应变导致的航天器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板状部件在轨热应变测量方法,在阐... 以SAR卫星天线为代表的航天器板状部件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在轨环境导致的该类型部件热应变对航天器测量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为补偿在轨热应变导致的航天器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板状部件在轨热应变测量方法,在阐述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进行了热应变仿真分析,进而设计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在轨热应变测量系统,开展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可实现航天器板状部件在轨热应变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部件 光纤光栅传感器 实验设计 热应变测量
下载PDF
基于激光散斑DIC技术的金属热应变原位测量研究
2
作者 张吴记 黄刚 +6 位作者 潘志伟 张大乐 王俊松 黄生洪 汪卫华 杨锦宏 贺胜男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利用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能够实现金属微应变的无接触、原位测量,但激光散斑的像质如均匀性、灰度梯度、稳定性等对应变测量精度存在较大影响。为了提高激光散斑DIC技术测量金属应变的准确性和测... 利用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能够实现金属微应变的无接触、原位测量,但激光散斑的像质如均匀性、灰度梯度、稳定性等对应变测量精度存在较大影响。为了提高激光散斑DIC技术测量金属应变的准确性和测量精度,本文针对激光器选型、激光波长、扩束系统、成像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改进和测试。通过定量分析光学系统改进前后的散斑大小、占空比等像质评价参数,确定了激光散斑DIC技术的应变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并通过优化激光功率、曝光时间、接圈长度、像距等光路参数,获得了全视场范围分布更加均匀、像质更好的散斑图像,从而提高了激光散斑DIC技术测量应变的准确度和测量精度。利用激光散斑DIC技术实施了金属铝在非真空环境下从室温加热到360℃的热应变测量,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断降低,证明了该方法在金属热应变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 数字图像相关法 原位测量 热应变测量
原文传递
激光散斑应变仪应用实验(英文)
3
作者 杨文淑 张以谟 马佳光 《光电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29,50,共4页
介绍了激光散斑应变仪的功能及技术特性 ,还详细描述了如何用激光散斑应变仪作材料变形实验 ,并与传统方法作比较。
关键词 激光散斑应变 图象传感器 热应变测量
下载PDF
Mechanocaloric materials for solid-state cooling 被引量:5
4
作者 Binfeng Lu Jian Li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9期1638-1643,共6页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up-to-date progress in mechanocaloric effect and materials near ambient temperature. For elastocaloric materials, we focus on directly measured temperature change and its entropy origin in n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up-to-date progress in mechanocaloric effect and materials near ambient temperature. For elastocaloric materials, we focus on directly measured temperature change and its entropy origin in nonmagnetic and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s. In terms of barocaloric materials, change in magnetic state, volume and shift of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ue to hydrostatic pressure are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We propos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elastocaloric materials for solidstate cool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elastocaloric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under long-term mechanical cycles are presented. Finally, we conclude with an outlook on the prospect of elastocaloric cool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ocaloric effect Barocaloric effect Shape memory alloy ENTR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