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损伤程度的计算机评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豪杰 吴晓春 《上海金属》 CAS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鉴于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损伤程度较难评定,在综合考虑了材料表面和截面上裂纹的扩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研究了热疲劳损伤因子,开发完成了一个相应的热疲劳裂纹图象分析系统,实现了热疲劳损伤程度定量化评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 鉴于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损伤程度较难评定,在综合考虑了材料表面和截面上裂纹的扩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研究了热疲劳损伤因子,开发完成了一个相应的热疲劳裂纹图象分析系统,实现了热疲劳损伤程度定量化评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借助该分析系统,采用热疲劳损伤因子研究了三种试验用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模具钢 疲劳损伤因子 计算机评定 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花岗岩700℃热损伤核磁共振定量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晋 胡耀青 +1 位作者 靳佩桦 赵鹏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126,共6页
岩体在高温作用下其物理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利用核磁共振等无损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孔隙结构演化及波速衰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花岗岩试样的核磁T_(2)弛豫时间跨度、T_(2)谱面积、核磁信号振幅强度均... 岩体在高温作用下其物理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利用核磁共振等无损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孔隙结构演化及波速衰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花岗岩试样的核磁T_(2)弛豫时间跨度、T_(2)谱面积、核磁信号振幅强度均逐渐增大,不同孔径的孔隙数量增多,总孔隙体积增大;花岗岩发生明显热损伤的温度约为500℃,500℃之前,其内部孔隙孔径及数量变化不明显,主要以不同孔径的孔隙之间的转化为主,500℃之后,岩石内部孔隙度明显升高,其中主要以新增的孔隙体积为主;为定量表征高温对花岗岩的损伤程度,借助孔隙度、热损伤因子等参数建立了花岗岩在不同高温热作用下的热损伤理论模型,对涉及岩体高温损伤机理的工程项目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孔隙度 热损伤因子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