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小口径自动步枪热散形成原因分析与结果预估
1
作者 代程 曹岩枫 +1 位作者 何龙 徐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5-892,共8页
热散现象是小口径自动步枪在连续射击后出现的射弹散布异常现象,对热枪状态命中率和作战效能有重要影响,形成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通过冷热枪对比试验发现,热枪状态下枪管向铜材料弹头壳传热,弹头壳温度升高、材料变软,弹与枪相互作用,使... 热散现象是小口径自动步枪在连续射击后出现的射弹散布异常现象,对热枪状态命中率和作战效能有重要影响,形成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通过冷热枪对比试验发现,热枪状态下枪管向铜材料弹头壳传热,弹头壳温度升高、材料变软,弹与枪相互作用,使弹头出膛速度偏角和弹轴摆角大幅度增大,这是热散的主要原因。基于试验获得的热散机理,提出一种典型小口径自动步枪热散分析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建模和参数传递方法,通过建立热枪状态枪管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模型、弹-枪相互作用热力耦合计算模型和随机外弹道及射弹散布计算模型,实现了热枪状态射击密集度的定量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为小口径自动步枪热散问题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预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步枪 射击精度 热散 计算模型 弹/枪相互作用
下载PDF
清热散结片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17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丁娟 张建青 陈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散结片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治疗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克拉霉... 目的观察清热散结片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治疗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清热散结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积分、炎症反应指标、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粉刺及皮损总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各项积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DL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DLQI总分及瘙痒和疼痛、尴尬、社交和休闲、个人关系维度、治疗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热散结片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痤疮症状,控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IL-17水平,提高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并且安全性好,是可靠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 热散结片 异维A酸软胶囊 克拉霉素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不良反应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栀黄退热散外敷佐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平 唐彦 +2 位作者 程毅 王艳芬 苏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观察栀黄退热散外敷不同穴位配合泰诺林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纳入外感发热患儿180例,随机分为泰诺林对照组,外敷神阙+泰诺林组,外敷涌泉+泰诺林组,在泰诺林口服基础上,两个治疗组分别予... 目的:观察栀黄退热散外敷不同穴位配合泰诺林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纳入外感发热患儿180例,随机分为泰诺林对照组,外敷神阙+泰诺林组,外敷涌泉+泰诺林组,在泰诺林口服基础上,两个治疗组分别予栀黄退热散外敷神阙和涌泉,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2h、1h、2h、4h、6h、8h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栀黄退热散外敷特定穴位配合泰诺林口服,在退热幅度和退热持续时间上均优于单用泰诺林(P<0.05);两个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栀黄退热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效、安全、方便,其配合西药退热剂使用具协同效应,外敷神阙和涌泉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 小儿 栀黄退热散 外敷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肖韵 周可 +1 位作者 熊梦颖 杨维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7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藿钩退热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对照组予藿钩退热散口服,均以3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钩退... 目的观察对比藿钩退热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对照组予藿钩退热散口服,均以3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口服法一致,且操作简便,解决了患儿口服中药的怕苦的难题,患儿及家属对本方法的接受度较口服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 藿钩退热散 直肠滴注
下载PDF
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孟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安玲 胡文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3-205,共3页
目的:观察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片、诺氟沙星胶囊及碳酸氢钠片口... 目的:观察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片、诺氟沙星胶囊及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Th1/Th2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除β2微球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盂肾炎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肾炎 急性 热散瘀通淋汤 膀胱湿
下载PDF
白虎羚退热散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友红 苗明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观察白虎羚退热散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平皿法和试管内药液稀释法观察白虎羚退热散的抑菌作用。结果:白虎羚退热散对肺炎双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对乙型链球菌敏感,对大肠杆菌不敏感。结论:白虎羚退热散对其敏感的细菌有明... 目的:观察白虎羚退热散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平皿法和试管内药液稀释法观察白虎羚退热散的抑菌作用。结果:白虎羚退热散对肺炎双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对乙型链球菌敏感,对大肠杆菌不敏感。结论:白虎羚退热散对其敏感的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羚退热散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石蒿退热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敏 何彦 杨继君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2期336-337,共2页
目的观察石蒿退热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同时予以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常规补液、物理降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石蒿退热散口服。结果治疗组较... 目的观察石蒿退热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同时予以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常规补液、物理降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石蒿退热散口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快退热、缩短发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蒿退热散能有效地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的体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蒿退热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柏氏清热散瘀方对肛瘘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泽华 张雅明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期391-394,402,共5页
目的 探讨柏氏清热散瘀方在肛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柏氏肛肠科就诊的肛瘘手术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 目的 探讨柏氏清热散瘀方在肛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柏氏肛肠科就诊的肛瘘手术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治疗,观察组采用柏氏清热散瘀方熏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d、7 d、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2%(50/52)比82.7%(43/52)](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得更为显著,两组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90.6±2.2)%比(82.0±3.7)%]( P <0.05),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5.2±3.2) d比(20.1±4.6) d,(10.1±2.7) d比(13.8±2.6) d]( 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健康、情感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总体健康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柏氏清热散瘀方用于肛瘘术后镇痛近期疗效良好,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柏氏清热散瘀方 中药熏洗 疼痛 创面愈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活血解毒清热散剂治疗外感高热卫气分证患者5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文利 赵寿康 梁春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71-672,共2页
用活血解毒清热中药制成散剂治疗外感高热卫气分证140例,并随机与常规中药及西药治疗组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退热及症状消失时间、微循环积分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活血解毒清热是治疗外感高热证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活血解毒清热散 外感高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菊黄清热散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丽 陈万生 +1 位作者 李敬超 吴广通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2-215,234,共5页
目的:考察菊黄清热散的抗菌、解热、镇痛、抗炎和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菊黄清热散体外抗病原菌作用;给予BABL/C小鼠腹腔接种肺炎链球菌观察体内抗菌作用;考察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以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 目的:考察菊黄清热散的抗菌、解热、镇痛、抗炎和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菊黄清热散体外抗病原菌作用;给予BABL/C小鼠腹腔接种肺炎链球菌观察体内抗菌作用;考察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以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以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研究抗炎作用;以小鼠碳粒廓清法研究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菊黄清热散在体外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降低体内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菊黄清热散中、低剂量组在给药后2~3 h发热家兔体温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2~4 h时显著降低(P<0.05);菊黄清热散各剂量组在给药后1.5、2、3 h时小鼠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且能显著降低腹腔注射后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菊黄清热散各剂量组给药后1、2、3、4、5 h大鼠足趾肿胀率显著降低(P<0.05),可降低模型小鼠急性炎症早期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在碳粒廓清法免疫调节作用中,菊黄清热散高、中剂量组测得廓清指数K值明显提高,吞噬指数α值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0.05)。结论实验提示菊黄清热散具有抗菌、解热、镇痛、抗炎和增强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清热散 表里俱 抗菌 镇痛 抗炎 免疫
下载PDF
退热散治疗外感发热80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长生 于红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19,共2页
凡外感六淫或温疫、疫毒之邪引起的发热,起病急,病程短,患者感觉肌肤发热,体温在38℃以上者,均属外感发热。笔者应用自拟方“退热散”治疗8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外感发热者,凡表班为发热重,恶寒轻,或发热不恶寒(体温在3... 凡外感六淫或温疫、疫毒之邪引起的发热,起病急,病程短,患者感觉肌肤发热,体温在38℃以上者,均属外感发热。笔者应用自拟方“退热散”治疗8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外感发热者,凡表班为发热重,恶寒轻,或发热不恶寒(体温在38℃以上),头痛。咳嗽,咽痛红肿,口干口渴,微汗或无汗,全身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 退热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柏氏清热散瘀方对低位肛瘘术后促愈合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菲菲 张雅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S1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柏氏清热散瘀方对低位肛瘘术后促愈合作用。方法将70例低位湿热下注型肛瘘行肛瘘切除或肛瘘切开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柏氏清热散瘀方换药,对照组予龙珠软膏换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柏氏清热散瘀方对低位肛瘘术后促愈合作用。方法将70例低位湿热下注型肛瘘行肛瘘切除或肛瘘切开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柏氏清热散瘀方换药,对照组予龙珠软膏换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局部症状(疼痛、肿胀)。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疼痛积分均较本组术后第1天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第7天肿胀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柏氏清热散瘀方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肛瘘术后创面肿胀、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术后 柏氏清热散瘀方 龙珠软膏 肉芽生长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牛黄清热散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丽静 杨更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大黄 黄连 冰片 薄层色谱 盐酸小檗碱 大黄素 牛黄清热散
下载PDF
清毒退热散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杰 薛玉凤 +1 位作者 赵聚宾 王美春 《河北中医》 2005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观察清毒退热散(Qingdutuirepowder)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0例服用清毒退热散,对照组120例服用银黄口服液。采用单盲法,观察2组治疗前、中、后体温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清毒退热散(Qingdutuirepowder)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0例服用清毒退热散,对照组120例服用银黄口服液。采用单盲法,观察2组治疗前、中、后体温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5%,愈显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愈显率41.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毒退热散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退热散 流行性感冒
下载PDF
泻热散外敷治疗小儿大便干结60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建葆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大便干结 便秘 中医药疗法 热散 中药外敷 儿童
下载PDF
清骨退热散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百乐 窦群立 张根印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0-50,共1页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清骨退热散 (生黄芪 ,鳖甲 ,青蒿 ,当归 ,地骨皮 ,秦艽 ,知母 )治疗骨科术后的非感染性发热 1 65例 ,总有效率 98%。结果该方具有滋阴降火 。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术后非感染性发 清骨退热散 中医药疗法 滋阴降火 益气活血
下载PDF
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卫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3期121-122,共2页
目的: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外感发热的7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散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两组均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 目的: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外感发热的7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散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两组均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临床控制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热散 推拿手法 小儿外感发
下载PDF
八味退热散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红莉 杨彩民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退热散的疗效。方法选取 62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退热散 ,对照组用恬倩口服液 ,其余治疗均同。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程度、远期疗效及全身症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退热散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满意 ,值得探讨。
关键词 八味退热散 治疗应用 小儿发
下载PDF
惊热散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玠 张迪 关健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建立惊热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惊热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惊热散定性鉴别。
关键词 热散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下载PDF
1例大剂量退热散过敏病人的皮肤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莉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7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大剂量 退热散 过敏反应 皮肤护理 心理护理 粘膜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