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灭活对小鼠淋巴瘤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萌 张海娇 +3 位作者 康玮 张建军 申秀萍 刘妍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探索小鼠淋巴瘤胸腺激酶(tk)位点基因突变试验中血清灭活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3.7.2c-tk+/-)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加入100μL DMSO,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L 10μg/m L 4-硝基喹啉(... 目的探索小鼠淋巴瘤胸腺激酶(tk)位点基因突变试验中血清灭活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3.7.2c-tk+/-)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加入100μL DMSO,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L 10μg/m L 4-硝基喹啉(4-NQO)诱导突变,测定细胞悬浮增长率(SG)、相对悬浮增长率(RSG)、平板效率(PE)、相对存活率(RS)和相对总生长率(RTG)等指标。根据血清灭活与否和选择突变剂三氟胸苷(TFT)的含量,在筛选突变集落过程中,将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各分为:灭活组、未灭活+1.5倍TFT组、未灭活组,测定突变频率(MF),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阴性对照组SG在8~32,细胞倍增速度符合试验要求;PE在65%~120%,符合试验成立条件。阳性对照的灭活组、未灭活+1.5倍TFT组、未灭活组中MF均比阴性对照组至少增加300×10-6且小克隆突变频率至少占40%,符合试验要求。阴性对照灭活组的MF数值在标准范围内,未灭活组的MF数值明显高于灭活组,超过标准数值范围,且96孔板中的大小克隆不易区分;阴性对照未灭活+1.5倍TFT组使得MF数值在标准范围内,但远高于灭活组。结论在小鼠淋巴瘤试验中,测定MF的平板一定要用灭活的血清,未灭活血清可能通过抵消TFT作用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淋巴瘤细胞 胸腺激酶(tk)基因突变 热灭活血清 突变频率
原文传递
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靳静 张改 +6 位作者 李振江 王书伟 陈松建 黄德海 李亚辉 王小亭 王中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研究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抗菌活性。方法观察PS4的噬菌斑及电镜下形态;测定PS4的噬菌谱、生长曲线及其理化稳定性,PS4在营养肉汤培养基、新鲜小鼠血清和灭活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以及小鼠血清... 目的研究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抗菌活性。方法观察PS4的噬菌斑及电镜下形态;测定PS4的噬菌谱、生长曲线及其理化稳定性,PS4在营养肉汤培养基、新鲜小鼠血清和灭活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以及小鼠血清中影响PS4杀菌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PS4为长尾型噬菌体,在以粘质沙雷菌临床株S4为指示菌时,PS4可形成直径为1-1.5mm完全透明噬菌斑,其感染S4的潜伏期为10min,暴发量约为100PFU/cell,且S4对PS4的抗性突变率仅为10-7。PS4在pH 5-1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50℃的环境中仍能长时间保持活力。PS4在新鲜未灭活血清中对S4不具杀菌能力,但在56℃热灭活30min的鼠血清中以及在营养肉汤中的杀菌率均达9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4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望用于医院环境"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所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但因其杀菌作用受血清中不耐热成分的严重干扰,故不能用于治疗由S4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抗菌 热灭活血清
原文传递
以水凝胶为基质的体外新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林颖 佘鹏飞 +3 位作者 陈丽华 罗振 廖金凤 伍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135,共7页
目的在盖玻片和导尿管上分别建立以水凝胶为基质的体外新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模拟体内组织细菌感染情况。方法通过XTT比色法确定最适合铜绿假单胞菌成膜的热灭活马血清浓度,并运用结晶紫染色法比较不同种类的血清对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在盖玻片和导尿管上分别建立以水凝胶为基质的体外新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模拟体内组织细菌感染情况。方法通过XTT比色法确定最适合铜绿假单胞菌成膜的热灭活马血清浓度,并运用结晶紫染色法比较不同种类的血清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用波长为366nm的紫外线照射制备含有热灭活马血清的半固体水凝胶,以其为基质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用结晶紫染色观察盖玻片上生物被膜形态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的位置分布及立体结构。用结晶紫比色法和平板稀释菌落计数法测定导尿管上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在水凝胶中的分布和生长状态。结果热灭活马血清浓度达到6.25%时即可促进生物被膜形成,并且热灭活马血清、热灭活人血清和胎牛血清均可促进生物被膜生长,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F=0.24,P>0.05;F=0.91,P>0.05)。与液体基质构建的传统模型相比,添加6.25%热灭活马血清构建出的以水凝胶为基质的新型模型中生物被膜结构更为紧实,盖玻片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相互聚集、粘连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生物被膜分布密集,层叠如积云状,棉絮样,有立体层次感。此外,该模型生物被膜形成量也显著增加。结晶紫比色法测得硅胶导尿管中PAO1和PA46生物被膜形成量(A570值)分别从0.69±0.08和0.79±0.06增加至1.54±0.38 (t=3.76,P<0.01)和1.82±0.26(t=6.82,P<0.01),平板稀释菌落计数法测得PAO1和PA46生物被膜中细菌数(cfu/ml)分别从(1.06±0.16)×10^7和(1.19±0.48)×10^7增加至(2.84±1.29)×10^7(t=2.49,P<0.05)和(3.77±0.33)×10^7(t=3.62,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菌形态正常,相互聚集交融于水凝胶基质中。结论以水凝胶为基质的新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结构更为紧实,成膜量也显著增加,该模型为体外建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水凝胶 血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