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柳 孙宝芝 +1 位作者 杨元龙 郑陆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192-198,共7页
以唐琦琳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试验台为原型,进行基于CFX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下管束外狭窄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沿管束高度流体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 以唐琦琳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试验台为原型,进行基于CFX的管束外垂直上升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入口温度、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下管束外狭窄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沿管束高度流体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相对偏差为3.5%,从而证明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汽液两相流速度分布、沸腾压降与含汽率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通道 汽液两相流 Particle模型 热相变模型
下载PDF
混合冷剂在竖直矩形小通道内上升流沸腾换热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惠君 常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0-454,460,共6页
为研究板翅式换热器流道内混合冷剂沸腾换热规律,建立了竖直矩形小通道内混合冷剂沸腾换热数学物理模型;基于理论推导的汽液相界面交互深度确定方法,采用CFX双流体模型模拟分析了混合冷剂在竖直矩形小通道内上升流沸腾换热规律,并与文... 为研究板翅式换热器流道内混合冷剂沸腾换热规律,建立了竖直矩形小通道内混合冷剂沸腾换热数学物理模型;基于理论推导的汽液相界面交互深度确定方法,采用CFX双流体模型模拟分析了混合冷剂在竖直矩形小通道内上升流沸腾换热规律,并与文献已有经验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混合冷剂物性影响,沸腾换热系数随干度增大而降低;由于对流沸腾和核态沸腾换热机理共同作用,沸腾换热系数随质量流率、热流密度增加而增大;同时,模拟与经验关联式对比结果表明,Lazarek换热关联式计算结果与模拟吻合较好,其误差在±15%以内,将其应用于估算竖直矩形小通道内混合冷剂沸腾换热系数具有较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翅式换 热相变模型 混合模型 汽液两相流
下载PDF
竖直矩形小通道内上升流沸腾换热规律研究
3
作者 黄雪松 伍丹丹 马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第8期6-10,共5页
为研究板翅式换热器流道内沸腾换热规律,建立了竖直矩形小通道内沸腾换热模拟数学物理模型,依据文献汽液相界面交互深度确定方法,采用双流体模型分析了竖直矩形小通道内R21的上升流沸腾换热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以及已有换... 为研究板翅式换热器流道内沸腾换热规律,建立了竖直矩形小通道内沸腾换热模拟数学物理模型,依据文献汽液相界面交互深度确定方法,采用双流体模型分析了竖直矩形小通道内R21的上升流沸腾换热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以及已有换热系数关联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并且误差在±15%以内。由于对流沸腾换热机理增强使沸腾换热系数随干度增大而增大,质量流率增大而增大。干度较小时模拟结果与Warrier关联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干度较大时Warrier关联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之间偏差较大,干度越大偏差越大。该研究成果为板翅式换热器流道内上升流沸腾换热设计及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翅式换 关联式 热相变模型 汽液两相流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汽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元龙 孙宝芝 +1 位作者 杨龙滨 张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
以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原型,在相似原理的指导下,建立了蒸汽发生器"单元管"三维物理模型,采用Particle模型和热力学相变模型,并基于CFX软件实现了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两相流流动与沸腾换热特性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满... 以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原型,在相似原理的指导下,建立了蒸汽发生器"单元管"三维物理模型,采用Particle模型和热力学相变模型,并基于CFX软件实现了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两相流流动与沸腾换热特性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满负荷运行时,沿传热管高度升高,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系数及截面含汽率均呈上升趋势,其平均传热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Rohsenow经验关联式计算结果间的误差为8.4%,出口质量含汽率与大亚湾核电站实际运行参数相符。热相变模型在蒸汽发生器两相流数值模拟中的成功应用,可为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的准确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汽液两相流 Particle模型 热相变模型
下载PDF
基于群体平衡原理的蒸汽发生器汽液两相流动与沸腾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元龙 孙宝芝 +1 位作者 杨柳 郑陆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500,共6页
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耦合四叶梅花形支撑板的蒸汽发生器'单元管'三维物理模型。采用考虑汽泡聚合与破碎效应的MUSIG(multiple-size-group)模型描述二次侧汽泡尺度分布和水力特性,热相变模型计算二次侧汽液两相沸腾相变过程,对大... 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耦合四叶梅花形支撑板的蒸汽发生器'单元管'三维物理模型。采用考虑汽泡聚合与破碎效应的MUSIG(multiple-size-group)模型描述二次侧汽泡尺度分布和水力特性,热相变模型计算二次侧汽液两相沸腾相变过程,对大亚湾蒸汽发生器汽液两相流动与沸腾过程进行数值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支撑板位置处汽、液相流速均急剧升高,产生射流,在离开支撑板孔口时迅速形成回流。两相邻支撑板间出现明显的汽泡由小到大的周期性变化过程,冷、热端沿程汽泡最大直径缓慢减小。二次侧平均传热系数与Rohsenow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平衡 热相变模型 汽液两相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