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一新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建南 于一尊 +3 位作者 何环 尹华群 张成桂 邱冠周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从云南腾冲酸性热泉富集物中分离到一株适度嗜热喜酸菌YN22.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直杆状或微弯,长约1.6~2.8μm,直径0.4~0.7μm.该菌能在25~60℃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53℃;生长pH为1.0~5.0,最适pH为1.5;化能自养型... 从云南腾冲酸性热泉富集物中分离到一株适度嗜热喜酸菌YN22.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直杆状或微弯,长约1.6~2.8μm,直径0.4~0.7μm.该菌能在25~60℃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53℃;生长pH为1.0~5.0,最适pH为1.5;化能自养型,0.025%(w/V)的酵母提取物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酵母提取物存在的情况下能快速氧化Fe^2+,但对S0和还原型硫化物的氧化能力较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与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的16sr DNA序列相似性达99%.YN22基因组DNA的G+C含量为47.3m01%,与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模式菌株VKMB-1 269非常接近,后者基因组DNA的G+C含量为47.5mol%.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学和G+C含量的分析结果,YN22应归于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为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Sb.thermosulfidooxidans)的一新菌株.这是国内首次分离,并经多种方法鉴定、确认的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从而为我国浸矿微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最典型的适度嗜热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N22菌株 热硫氧化化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与喜温嗜酸硫杆菌混合浸出铁闪锌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顾帼华 熊先学 +2 位作者 胡可婷 李双棵 张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4,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通过考察温度、pH值、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时间和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浓度4个因素,研究硫氧化硫化杆菌与喜温嗜酸硫杆菌混合菌对铁闪锌矿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氧化硫细菌的加入,有助于消除铁闪锌矿浸出过程中生成的、... 采用正交试验,通过考察温度、pH值、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时间和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浓度4个因素,研究硫氧化硫化杆菌与喜温嗜酸硫杆菌混合菌对铁闪锌矿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氧化硫细菌的加入,有助于消除铁闪锌矿浸出过程中生成的、覆盖在矿物表面的元素硫,使得硫氧化硫化杆菌和喜温嗜酸硫杆菌混合菌浸出铁闪锌矿的效果比单一硫氧化硫化杆菌浸出效果好;混合菌浸出铁闪锌矿时浸出率达到54.2%,而单一硫氧化硫化杆菌浸出时浸出率为46.8%。正交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混合菌浸出铁闪锌矿的最优条件为:pH=1.8、第3 d接种喜温嗜酸硫杆菌和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浓度2.5×106个/mL;其中pH值是影响混合菌浸出铁闪锌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浓度及喜温嗜酸硫杆菌接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闪锌矿 生物浸出 正交试验 热硫氧化化杆菌 喜温嗜酸杆菌 黄钾铁矾
下载PDF
嗜酸热硫球菌染色质碱性蛋白的提取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建凡 李靖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组蛋白是典型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染色质碱性蛋白.早已有证据表明它们是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其中四种核心组蛋白有着共同的起源,来自于同一始祖性的蛋白(组蛋白H1则有另外的起源).这种始祖性的蛋白如何进化发展成现今的组蛋白,人们最... 组蛋白是典型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染色质碱性蛋白.早已有证据表明它们是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其中四种核心组蛋白有着共同的起源,来自于同一始祖性的蛋白(组蛋白H1则有另外的起源).这种始祖性的蛋白如何进化发展成现今的组蛋白,人们最易想到的是从原核生物中去寻找线索.然而,迄今在原核生物的真细菌类(eubacteria)中所发现的染色质碱性蛋白无一与组蛋白有显著的同源性.70年代末以来,原核生物的另一类群——古细菌(Archaebacteria)类的陆续发现为这个问题的探明带来了希望.因为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在亲缘关系上,古细菌类远比真细菌类更接近真核生物.目前在我国已发现几种古细菌,嗜酸热硫球菌(Sulfosphaerellus thermoacidophilum)即是其中之一.本工作利用我们建立的先用甲醇固定、后用稀盐酸抽提的方法对此古细菌的染色质碱性蛋白进行了提取,并将它与小牛胸腺组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热硫球菌 染色质 碱性蛋白 提取
下载PDF
嗜热硫杆菌启动子的克隆及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阿卿 颜望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6-432,共7页
用 DNA 体外重组技术,将嗜热硫杆菌(Thiobacillus sp.)染色体 DNA 的 Hind Ⅲ片段插入启动子探测质粒 pSDSI(Ap^r、Tc^s)的 Hind Ⅲ位点,在四环素平板上获得一批转化子。四环素抗性能力测定表明,有12个转化子可以在含240μg/ml 四环素... 用 DNA 体外重组技术,将嗜热硫杆菌(Thiobacillus sp.)染色体 DNA 的 Hind Ⅲ片段插入启动子探测质粒 pSDSI(Ap^r、Tc^s)的 Hind Ⅲ位点,在四环素平板上获得一批转化子。四环素抗性能力测定表明,有12个转化子可以在含240μg/ml 四环素的平板上生长,有2个可以在360μg/ml 的四环素平板上生长,对这二个抗性表达能力较高、分子量较小的质粒pSDH7和pSDH11作了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并利用 PstI 位点,通过亚克隆将 pSDH11 插入片段上的启动子定位在0.25kb 片段内。分子杂交实验证明克隆的启动子活性片段确实来源于嗜热硫杆菌染色体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硫杆菌 启动子 克隆 定位
下载PDF
嗜酸热硫球菌表面层(S-层)的两维结构重建
5
作者 潘东日 段晓峰 +3 位作者 钟慧芳 王永恒 乔宝义 郭可信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嗜酸热硫球菌(Shlfosphaerellus thermoacidophilum)S-5菌株是从酸性热泉地区分离出的比较少见的无机化性自养古细菌,被鉴为新属新种,其细胞外壁属于第Ⅲ类型,代表了典型的革兰氏阴性古细菌特征。作者曾通过切片技术初步鉴定细胞外被具... 嗜酸热硫球菌(Shlfosphaerellus thermoacidophilum)S-5菌株是从酸性热泉地区分离出的比较少见的无机化性自养古细菌,被鉴为新属新种,其细胞外壁属于第Ⅲ类型,代表了典型的革兰氏阴性古细菌特征。作者曾通过切片技术初步鉴定细胞外被具有唯一的S-层,由规则排列的六边形亚单位构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S-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图象观察和计算机过滤处理,得到了高有序六角型晶格排列图像。精确测量得到亚单位中心间距为120A,中心体直径56A,轻小体直径32A。S-层厚度为150A。材料和方法:①菌种和培养条件:S-5菌株静置培养在钟慧芳等改进的培养基中,PH2.5,温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热硫球菌 表面层 两维结构
下载PDF
首钢京唐KR热态脱硫渣重复利用的应用
6
作者 罗顺云 闫占辉 +1 位作者 黄云 齐广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京唐KR热态脱硫渣重复利用项目为依托,对KR热态脱硫渣重复利用技术及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R热态脱硫渣重复利用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KR态脱 重复利用 应用
下载PDF
沁能焦煤中各形态硫热解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之正 王利斌 +3 位作者 裴贤丰 赵奇 白效言 王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为探索炼焦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及各形态硫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了山西沁能焦煤在停留时间30 min,热解终温为450~950℃条件下煤中全硫及各形态硫热解脱除规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原煤及焦样中有机硫化物具体形态及相对... 为探索炼焦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及各形态硫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了山西沁能焦煤在停留时间30 min,热解终温为450~950℃条件下煤中全硫及各形态硫热解脱除规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原煤及焦样中有机硫化物具体形态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样中有机硫化物可分为硫醚、含硫氧化物、二硫化物及Ar—S类硫化物(芳香族类及噻吩类硫化物)4类;热解过程中全硫脱除率升高主要是由于各类有机硫化物分解析出,硫化铁硫对全硫脱除贡献率有限;热解过程中,煤中各类有机硫化物间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煤 解脱 有机 迁移
下载PDF
移动床热煤气脱硫气固反应过程模拟——Ⅱ-错流移动床非催化气固反应过程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曹晏 张守玉 +2 位作者 张建民 王洋 张碧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4-398,共5页
基于前文错流移动床反应器模型方程,模拟计算并分析了该类反应器中气、固相流动对热煤气脱硫等非催化气固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床层在床深方向按反应速率的快慢可分为粗脱区和精脱区,在颗粒流动方向上气相浓度差异较大,并主要... 基于前文错流移动床反应器模型方程,模拟计算并分析了该类反应器中气、固相流动对热煤气脱硫等非催化气固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床层在床深方向按反应速率的快慢可分为粗脱区和精脱区,在颗粒流动方向上气相浓度差异较大,并主要体现在粗脱区内,床层出口处颗粒转化率呈现较大分布,反应器内气固交错流动、气相浓度和颗粒转化率共同作用( 于气固反应速率) 等因素是造成过程特征的主要因素。因此反应器优化应满足对两相流动的优化,将粗脱区设置成错流移动床而精脱区设置成固定床,并使粗脱区内颗粒流速沿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以减小出口颗粒转化率的分布并提高颗粒利用率,同时沿颗粒流动方向应逐渐减小过床气流体积分率以利于床内气固反应速率的均一分布。由此指出对该类床型其底部渐缩下料段和过床气流对床内颗粒流动的影响以及床层结构及颗粒流动对过床气流分布的影响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移动床 煤气脱 反应器 模拟
下载PDF
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中的高温煤气热脱硫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春虎 郭汉贤 +1 位作者 李彦旭 樊惠玲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论述了开发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国外高温煤气热脱硫方面的研究状况,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在开发高温煤气热脱硫技术研究时,应从脱硫剂物系选择、温区划定、反应器选型和实... 本文论述了开发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国外高温煤气热脱硫方面的研究状况,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在开发高温煤气热脱硫技术研究时,应从脱硫剂物系选择、温区划定、反应器选型和实施步骤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系统优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高温煤气
下载PDF
嗜热脱硫杆菌脱除煤炭无机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彬侠 陈五岭 +2 位作者 张小里 樊毓斐 刘海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研究了嗜热脱硫杆菌(Sulfolobusacidocaldarius)氧化Fe2+及黄铁矿的能力。结果表明该菌虽不具有氧化Fe2+的能力,但却具有较强的氧化黄铁矿的能力,而且生长速率快、细胞量大。
关键词 煤炭脱 杆菌 黄铁矿
下载PDF
一株中度嗜热嗜酸硫氧化杆菌的分离和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缨 齐放军 +2 位作者 林建群 田克立 颜望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2-385,共4页
从云南腾冲温泉酸性水样分离得到一株中度嗜热嗜酸硫氧化杆菌MTH 0 4 ,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 1 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短杆状 ,菌体大小 (0 6~ 0 8) μm× (1~ 2 ) μm ,化能自养 ,可... 从云南腾冲温泉酸性水样分离得到一株中度嗜热嗜酸硫氧化杆菌MTH 0 4 ,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 1 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短杆状 ,菌体大小 (0 6~ 0 8) μm× (1~ 2 ) μm ,化能自养 ,可利用硫磺、四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为能源生长 ,不能利用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粉 ,也不能进行混合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在 4 0℃~ 4 5℃之间 ,最适生长pH 2 0~ 3 0 ,代时 8h。以 1 6SrDNA序列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包括 1 3株相关种属在内的系统发育树 ,结果表明 ,MTH 0 4与喜温硫杆菌 (Thiobacilluscaldus)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中 ,相似性达 9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嗜嗜酸氧化杆菌 16s RDNA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高硫煤与焦炉净煤气共热解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光辉 梁玉河 Olev Trass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选用焦炉净煤气作为脱硫剂,探讨高硫煤中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钾对焦炉煤气与高硫煤共热解脱除煤中全硫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能量弥散X衍射(EDX)考察了原煤及残炭洗涤前后硫、钾等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焦炉... 选用焦炉净煤气作为脱硫剂,探讨高硫煤中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钾对焦炉煤气与高硫煤共热解脱除煤中全硫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能量弥散X衍射(EDX)考察了原煤及残炭洗涤前后硫、钾等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焦炉净煤气与煤的共热解脱硫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钾,可以强化焦炉煤气与煤共热解脱硫的效果。此外,对高硫煤与焦炉净煤气共热解脱硫的机理也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脱 加氢 焦炉煤气 解脱 氢氧化钾 机理
下载PDF
热氮吹硫停工工艺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吉平 刘爱华 +1 位作者 刘剑利 许金山 《硫酸工业》 CAS 2018年第12期24-30,共7页
热氮吹硫新工艺是将制硫炉酸性气和风量切除,改通热氮气对系统中的残硫吹扫至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再生出的酸性气体进入其他正常生产的硫磺回收装置处理,彻底实现硫磺装置停工吹硫期间烟气净化和达标排放。在齐鲁分公司和普光净化... 热氮吹硫新工艺是将制硫炉酸性气和风量切除,改通热氮气对系统中的残硫吹扫至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再生出的酸性气体进入其他正常生产的硫磺回收装置处理,彻底实现硫磺装置停工吹硫期间烟气净化和达标排放。在齐鲁分公司和普光净化厂的工业应用表明:该工艺吹硫及钝化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回收 氮吹 停工 工艺开发 应用
下载PDF
一株针对高温烟气的嗜热嗜酸同步脱硫脱氮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永杨 邹平 +5 位作者 孙珮石 王海玉 毕晓伊 王洁 邓辅唐 郑晓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6-201,共6页
为了解决高温烟气在洗尘降温后温度较高(50~65℃)而致常温微生物(30℃)净化效果大幅度下降的难题,将取自云南腾冲酸性热泉的泥水菌样通过质量浓度为2 000~3 000 mg/m3的SO2和500~2 000 mg/m3的NOx诱导驯化90 d后,分离得到一株嗜热嗜... 为了解决高温烟气在洗尘降温后温度较高(50~65℃)而致常温微生物(30℃)净化效果大幅度下降的难题,将取自云南腾冲酸性热泉的泥水菌样通过质量浓度为2 000~3 000 mg/m3的SO2和500~2 000 mg/m3的NOx诱导驯化90 d后,分离得到一株嗜热嗜酸的同时脱硫脱氮菌NS。该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呈短杆状,大小为1.5~2.0μm,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生长pH值为4.0。经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NS菌株与Alicyclobacillus sendaiensis的相似度达99%。该菌株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培养60 h后,能同步利用硫代硫酸盐和硝酸盐,对硫代硫酸盐和硝酸盐的代谢率分别超过80%和85%,代谢产物为硫酸盐、单质硫和亚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烟气 嗜酸同时脱脱氮菌 ALICYCLOBACILLUS sendaiensis 生理生化特征
下载PDF
热煤气脱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家亮 孟凡涛 +3 位作者 田贵山 任京成 许珂敬 李国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对热煤气脱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脱硫剂的选择要立足于复合型金属氧化物,还要特别考虑所选择脱硫剂的各种性能指标是否满足工艺条件及工作温度的要求.
关键词 洁净煤电厂 煤气净化 煤气脱 复合型金属氧化物 工艺 洁净煤气
下载PDF
热脱硫弧菌解旋酶基因TyPif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帅锋 刘娜女 +3 位作者 段晓磊 罗亦欣 范三红 奚绪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7-213,共7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热脱硫弧菌(Thermodesulfovibrio yellowstonii H.)Pif1解旋酶(TyPif1),研究TyPif1解旋酶的嗜热特性和解旋机理。【方法】将Typif1解旋酶编码区和SUMO促溶标签编码区融合连入pET15b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热脱硫弧菌(Thermodesulfovibrio yellowstonii H.)Pif1解旋酶(TyPif1),研究TyPif1解旋酶的嗜热特性和解旋机理。【方法】将Typif1解旋酶编码区和SUMO促溶标签编码区融合连入pET15b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15b-SUMO-TyPif1,将该重组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诱导表达,经Ni-NTA柱亲和纯化获得融合蛋白,SUMO蛋白酶切除标签,再经Ni-NTA柱去除标签蛋白及SUMO蛋白酶,经Heparin柱进一步纯化最终获得TyPif1全长蛋白。通过荧光各向异性、圆二色谱(CD)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分析TyPif1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解旋活性以及二级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获得了纯度大于95%的TyPif1蛋白,1L培养基可以获得约10mg纯度大于95%的蛋白;TyPif1解旋酶结合单链DNA和G4DNA的活性明显高于双链DNA;TyPif1具有较高的解旋G4DNA的活性,在25~60℃下其二级结构相对稳定,且解旋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50℃TyPif1的解旋速率由0.09s-1增大到0.23s-1。【结论】表达纯化了热脱硫弧菌TyPif1解旋酶,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具有特异的结合和解旋G4DNA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Pif1解旋酶 蛋白表达纯化 DNA结合活性 DNA解旋活性
下载PDF
嗜热脱铁去硫弧菌Pif1解旋酶生物学活性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晓雷 刘娜女 +2 位作者 付怡欣 闵迅 奚绪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8,共12页
已知Pif1解旋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不同生物Pif1解旋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嗜热细菌Pif1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分子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运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前沿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嗜热脱铁... 已知Pif1解旋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不同生物Pif1解旋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嗜热细菌Pif1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分子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运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前沿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嗜热脱铁去硫弧菌Pif1解旋酶(Defe.Pif1)结合活性与解旋活性的分子特征。通过原核表达纯化系统,本研究获得纯度95%以上、无标签的Defe.Pif1蛋白。利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Defe.Pif1结合反应的底物特异性,揭示出Defe.Pif1优先结合ss DNA与G4 DNA,并对含3'-尾链的部分双链底物有较强亲和力,其结合反应底物特异性为:ss DNA>G4 DNA>3'-ss DNA-ds DNA≈Y-structure>Other substrates。通过快速停留检测技术研究Defe.Pif1的解旋活性,明确其最适解旋温度为50℃,最佳反应溶液为10 mmol/L Na Cl、3mmol/L DTT、3 mmol/L Mg Cl2及1 mmol/L ATP;进一步的解旋动力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Defe.Pif1可以高效解旋含G4结构的DNA底物,其解旋5'-G4-ds DNA底物时的解旋幅度超过90%,解旋速率也与其解旋5'-ss-ds DNA底物的速率相近,提示Defe.Pif1解旋G4 DNA更接近Bs.Pif1的单体反应模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Defe.Pif1解旋不同类型复制叉/复制泡底物时拥有独特的解旋倾向性:与解旋其它复制中间体DNA的低效性不同,Defe.Pif1解旋12nt-bubble底物的速率与幅度均较高,暗示12nt-bubble结构很可能是该解旋酶复制中间体的天然底物。上述结果证明,Defe.Pif1不仅具有Pif1解旋酶家族成员共同的结合与解旋G4 DNA等活性特征;而且作为嗜热细菌的解旋酶,它还具有独特的反应条件与解旋底物特异性。本研究为研究Pif1解旋酶家族其它成员的分子特征与生物功能提供了潜在的研究策略,为阐明此类Pif1解旋酶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铁去弧菌 Pif1解旋酶 荧光偏振技术 快速停留检测 解旋活性
下载PDF
嗜热脱硫菌BSM培养基成分响应面法优化
18
作者 贺琳琳 游海鹏 +3 位作者 祝加伟 郭凯 隋媛红 吕英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8-62,共5页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显著因子筛选实验设计法、爬坡实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534-16嗜热脱硫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21.00g/L,酵母粉5.25g/L,Na2HPO4·2H2O 6.60g/L时,脱...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显著因子筛选实验设计法、爬坡实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534-16嗜热脱硫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21.00g/L,酵母粉5.25g/L,Na2HPO4·2H2O 6.60g/L时,脱硫菌生长速率最快。最适合菌种生长的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5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成分 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热氮吹硫停工工艺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剑利 刘增让 陶卫东 《气体净化》 2018年第7期19-25,共7页
热氮吹硫新工艺为制硫炉酸性气和风量切除,改通热氮对系统中的残硫吹扫至加氢反应器加氢,再生出的酸性气体进入其他正常生产的硫磺装置处理,彻底实现硫磺停工吹硫期间烟气净化和达标排放。齐鲁分公司及普光净化厂的工业应用表明,该... 热氮吹硫新工艺为制硫炉酸性气和风量切除,改通热氮对系统中的残硫吹扫至加氢反应器加氢,再生出的酸性气体进入其他正常生产的硫磺装置处理,彻底实现硫磺停工吹硫期间烟气净化和达标排放。齐鲁分公司及普光净化厂的工业应用表明,该工艺吹硫及钝化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吹 停工工艺 开发 应用
下载PDF
大型硫磺回收装置热氮吹硫新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传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2,共6页
为了保证硫磺回收装置停工过程排放烟气中SO_2达标,对现有烟气减排技术进行了调研,对比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热氮吹硫新技术开展先导性试验。通过对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进行简单的工艺技术改造,创新应用热氮吹硫新技术,... 为了保证硫磺回收装置停工过程排放烟气中SO_2达标,对现有烟气减排技术进行了调研,对比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热氮吹硫新技术开展先导性试验。通过对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进行简单的工艺技术改造,创新应用热氮吹硫新技术,吹硫、钝化交叉进行。三级硫冷凝器无液硫流出后,直接将克劳斯尾气切入尾气焚烧炉,钝化过程不消耗碱液,不产生废水,排放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0℃,101.325kPa下)低于600mg/m^3,满足环保控制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回收装置 氮吹 SO2 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