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污泥热碱脱水过程中胞内外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变化分析
1
作者 姚鹏城 尤爱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剩余污泥含有高丰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随着剩余污泥的脱水,胞内ARGs(iARGs)可能会逐渐转化为胞外ARGs(eARGs)。为探究ARGs在剩余污泥脱水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热碱预处理(TAP)对剩余污泥脱水前后iARGs和eARGs丰度的变化。结... 剩余污泥含有高丰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随着剩余污泥的脱水,胞内ARGs(iARGs)可能会逐渐转化为胞外ARGs(eARGs)。为探究ARGs在剩余污泥脱水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热碱预处理(TAP)对剩余污泥脱水前后iARGs和eARGs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TAP能够有效提高污泥脱水率,并且借助响应曲面法(RSM)确定了最优工况,在pH=11、温度90℃条件下处理80 min后,其脱水率达到41.0%。随着脱水率提升,iARGs不断转化形成eARGs,TAP后污泥滤液中eARGs的绝对丰度常用对数提高了0.2~1.8。eARGs丰度的上升,增加了ARGs传播风险,给污泥脱水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率 污泥破壁 响应曲面法 抗生素抗性基因 热碱预处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热碱提取甘蔗叶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赵杰 江凤玉 +1 位作者 莫萌苗 孔繁晟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2期39-42,45,共5页
为了探究微波辅助热碱法提取甘蔗叶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分析,比较了热碱法和微波辅助热碱法提取甘蔗叶多糖的提取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碱液浓度三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采用苯... 为了探究微波辅助热碱法提取甘蔗叶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分析,比较了热碱法和微波辅助热碱法提取甘蔗叶多糖的提取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碱液浓度三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酸性甘蔗叶多糖(ASL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30 mL·g^(-1),提取温度70℃,碱液(Na OH)浓度为0.45 mol·L^(-1),微波提取时间为6 min,微波提取功率350 W,所得ASLP的提取率为13.283±0.529%。微波辅助热碱法有效提高了甘蔗叶的利用效率,为甘蔗叶多糖提取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提取法 微波辅助热碱提取法 酸性甘蔗叶多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采用206B对氨基乙酸催化热碱法溶液在线升级工艺技术总结
3
作者 王连海 张道伦 +2 位作者 宋晓野 李忠 高英男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5期92-94,共3页
辽宁北方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3月采用江苏太湖新材料控制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热钾碱脱碳活化剂206B,对系统氨基乙酸催化热碱法溶液进行在线升级,净化气二氧化碳含量由之前0.21%~0.23%显著下降至0%~0.02%,甲烷化床层温升下降... 辽宁北方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3月采用江苏太湖新材料控制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热钾碱脱碳活化剂206B,对系统氨基乙酸催化热碱法溶液进行在线升级,净化气二氧化碳含量由之前0.21%~0.23%显著下降至0%~0.02%,甲烷化床层温升下降值也验证这一可喜变化,再生酸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始终稳定在99%以上。节能降耗效益可观,我们认为这一升级工作,对我国热钾碱脱碳工艺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示范,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6B新型活化剂 氨基乙酸催化 吸收效果 气体质量
下载PDF
柠檬酸污泥热碱预处理厌氧发酵产酸研究
4
作者 周子安 孙东霞 +2 位作者 刘翌锶 马子惠 董黎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文章对食品发酵工业产生的柠檬酸废水剩余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后,同时采用批次与半连续运行方式进行污泥厌氧发酵实验,分析了污泥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有机质、荧光组分、氮磷,以及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脱水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 文章对食品发酵工业产生的柠檬酸废水剩余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后,同时采用批次与半连续运行方式进行污泥厌氧发酵实验,分析了污泥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有机质、荧光组分、氮磷,以及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脱水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响应面优化结果确定了柠檬酸污泥热碱处理的最佳条件为62℃,pH=10.6,处理1 h。热碱预处理使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总有机碳和蛋白质(PN)、多糖(PS)等浓度分别提高4.75倍、2.94倍、12.67倍、15.49倍,加快了厌氧发酵中VFAs的产生,其中前3 d总VFAs浓度上升速度最快,浓度为(6194.96±411.91)mg/L(以COD计);为保证VFAs底物充足,半连续组调整污泥发酵时间为3 d,物料更换率为1/3(SRT=9 d),虽然VFAs相比批次组有所降低,但仍呈上升趋势且乙酸浓度仍占VFAs的50%左右。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色氨酸类蛋白质、腐殖酸类物质、富里酸类物质为主要荧光物质。热碱预处理会使总磷提高2.23倍,但随着产酸的进行会不断降低,而NH_(3)-N随PN降解不断升高后基本保持不变。污泥的脱水性能将直接影响VFAs产量,而发酵后污泥过滤性能、脱水性能降低。批次和半连续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泥中的优势菌Firmicutes(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分别升高39.50%和4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预处理 柠檬酸污泥 食品发酵工业 性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脱水性能
下载PDF
热碱预处理强化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污泥上清液中的磷
5
作者 李若兰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65-67,共3页
本文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热碱预处理促进污泥中氮磷的溶出,考察温度和pH对氮磷溶出量的影响,利用鸟粪石结晶法对剩余污泥上清液进行回收。结果表明:随着pH和温度的升高,磷浓度大幅度提高,氨氮浓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最适宜... 本文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热碱预处理促进污泥中氮磷的溶出,考察温度和pH对氮磷溶出量的影响,利用鸟粪石结晶法对剩余污泥上清液进行回收。结果表明:随着pH和温度的升高,磷浓度大幅度提高,氨氮浓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最适宜的预处理条件为55℃、pH=10。鸟粪石回收的最佳pH为9.5、Mg/P摩尔比为1.6:1,最佳回收率为95.87%。对回收产物进行表征,证明沉淀物主要成分为鸟粪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热碱 鸟粪石
下载PDF
利用封端剂提高共聚甲醛的热碱稳定产物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冯定松 崔敏慧 +1 位作者 过俊石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共聚甲醛大分子链含有对热不稳定的半缩醛端基,必须经热碱后处理使之稳定,因而产物损失较大。为此研究了在三聚甲醛与环氧乙烷或三聚甲醛与二氧五环熔融共聚体系中,通过封端剂甲缩醛或二乙氧基甲烷的使用,对热碱稳定的共聚甲醛的收... 共聚甲醛大分子链含有对热不稳定的半缩醛端基,必须经热碱后处理使之稳定,因而产物损失较大。为此研究了在三聚甲醛与环氧乙烷或三聚甲醛与二氧五环熔融共聚体系中,通过封端剂甲缩醛或二乙氧基甲烷的使用,对热碱稳定的共聚甲醛的收率提高了3%左右。比较两种共单体,发现用环氧乙烷作共单体并在封端剂存在下,更有利于得到高的热碱稳定产物的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甲醛 开环聚合 封端剂 热碱后处理 热碱稳定
下载PDF
热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效能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彭晶 郭泽冲 +3 位作者 侯玲玲 周爱娟 杜静雯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3-47,共5页
为提高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采用热碱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探讨预处理对发酵过程中污泥水解、挥发性脂肪酸产生... 为提高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采用热碱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探讨预处理对发酵过程中污泥水解、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量和组成比例的影响.得到的最优预处理条件为:在pH12.0、88.8℃条件下处理73.79 min,能获得理论最大溶胞率48.1%.剩余污泥经热碱处理后能够提高厌氧发酵期间的溶胞率、溶解性蛋白质和溶解性总糖质量浓度,挥发性脂肪酸积累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最高挥发酸质量浓度(以COD计)为3 269.20 mg/L,是对照组的3.22倍,且热碱预处理对挥发酸组成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各种挥发酸积累量顺序为:乙酸>正丁酸>异戊酸>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预处理 剩余污泥 响应曲面法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热碱水解提取污泥蛋白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崔静 董岸杰 +1 位作者 张卫江 苗凤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89-1892,共4页
为了确定污泥热碱提取微生物蛋白质的操作工艺条件,首先选用1#原泥为原料进行了以pH值、温度T为变量的全面实验,考察了pH值、T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在1#原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以2#原泥为原料的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为了确定污泥热碱提取微生物蛋白质的操作工艺条件,首先选用1#原泥为原料进行了以pH值、温度T为变量的全面实验,考察了pH值、T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在1#原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以2#原泥为原料的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考察了体系pH值、T、原料含水率W以及水解时间t对污泥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碱水解是一种有效的污泥蛋白提取方法,在热碱条件下蛋白质的回收率高达61.37%。水解过程中各因素对蛋白质回收的影响程度为pH>T>W>t,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pH=13,T=140,W=91%,t=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热碱水解 蛋白质
下载PDF
热碱预处理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宋珍霞 温飞 +2 位作者 徐建平 徐大勇 蔡昌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研究了在控制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30 min时不同p H值的热碱预处理对餐厨垃圾中温(35℃)单相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考察了热碱预处理p H值为8.0、9.0、10.0、11.0和12.0条件下的VFA浓度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热碱... 研究了在控制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30 min时不同p H值的热碱预处理对餐厨垃圾中温(35℃)单相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考察了热碱预处理p H值为8.0、9.0、10.0、11.0和12.0条件下的VFA浓度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热碱预处理p H值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VFA浓度及组成均有显著影响。p H10.0、p H 11.0和p H 12.0处理的总VFA以及丙酸和丁酸含量均高于p H 8.0和p H 9.0处理。在120 h厌氧发酵时间内,各处理VFA组成中乙酸和丁酸含量明显高于丙酸和戊酸,且乙酸和丁酸合计占总VFA的比例变幅为62.02%~82.08%,为典型的丁酸型发酵。p H 11.0处理发酵液中VFA浓度最大;至120 h反应结束时,其VFA浓度达60.14 g·L-1,比其他4个处理高6.14%~48.45%。可见,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VFA的最佳热碱预处理p H值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预处理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热碱浸泡玉米粉的热力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军红 刘亚伟 +1 位作者 刘洁 王瑞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6年第2期19-22,26,共5页
为了解热碱浸泡技术对玉米粉热特性以及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了热碱湿磨玉米粉和湿磨对照玉米粉的DSC、RVA和流变参数。结果表明:热碱湿磨玉米粉的起始温度、糊化温度较高,但糊化焓值较低;黏度曲线显示热碱处理样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 为了解热碱浸泡技术对玉米粉热特性以及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了热碱湿磨玉米粉和湿磨对照玉米粉的DSC、RVA和流变参数。结果表明:热碱湿磨玉米粉的起始温度、糊化温度较高,但糊化焓值较低;黏度曲线显示热碱处理样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都低于湿磨对照玉米粉;两种玉米粉均为假塑性流体,且热碱湿磨玉米粉表现了较好的剪切稳定性,在两种玉米糊凝胶结构里,弹性特征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浸泡法 玉米粉 力学特性 流变特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热碱回收污泥蛋白质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世民 肖本益 +1 位作者 郭雪松 柳荣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3-117,共5页
热碱法是一种重要的从污泥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热碱法回收污泥蛋白质的关键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和pH)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取工艺参数对热碱法回收污泥蛋白质影响显著性顺序为:pH>时间>... 热碱法是一种重要的从污泥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热碱法回收污泥蛋白质的关键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和pH)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取工艺参数对热碱法回收污泥蛋白质影响显著性顺序为:pH>时间>温度。交互作用显著顺序为:温度与pH>时间与pH>温度与时间。热碱回收污泥蛋白质的最优化组合为:175.6℃、pH 13.0和1.18h。当污泥浓度为(9.7±0.2)g/L(VSS)时,热碱法回收溶解性蛋白质最大可达到405.75mg/(g·VSS),蛋白质回收率达6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剩余污泥 蛋白质回收 热碱处理 关键工艺参数
下载PDF
热碱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酸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珍霞 温飞 +3 位作者 蔡昌凤 徐建平 徐大勇 唐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考察热碱预处理温度、p H值和时间的单独及交互作用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酸的影响,并建立了乙酸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热碱预处理操作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均表现为典...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考察热碱预处理温度、p H值和时间的单独及交互作用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酸的影响,并建立了乙酸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热碱预处理操作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均表现为典型的丁酸型发酵。3个影响因子对乙酸质量浓度影响的显著性从大到小表现为p H值、时间、温度,其中p H值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子两两交互作用的影响均不显著。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0.9383,p=0.0018<0.05,模型拟合程度好且模型显著。热碱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78.2℃,p H=12,时间25.5 min。回归模型的预测值(48.83 g/L)与多次实测值的平均值(46.78 g/L)的相对误差为4.38%,表明模型对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热碱预处理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乙酸
下载PDF
热碱处理对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楠 马永栋 +1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0,共3页
将La0.6Nd0.2Mg0.2Ni3.3Co0.3Al0.2储氢合金粉在6 mol/L KOH溶液中进行热碱处理,分析了合金颗粒的相结构、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80℃下处理1 h的合金,虽然容量有所降低,但第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由热碱处理前的80.43%增加到处理后的... 将La0.6Nd0.2Mg0.2Ni3.3Co0.3Al0.2储氢合金粉在6 mol/L KOH溶液中进行热碱处理,分析了合金颗粒的相结构、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80℃下处理1 h的合金,虽然容量有所降低,但第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由热碱处理前的80.43%增加到处理后的89.78%;以900 mA/g的电流在0.6~1.2 V放电,高倍率放电(HRD)性能由35.7%增加到了62.4%。合金的极化电流(I0)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说明合金的动力学性能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劣化,导致合金在放电过程中极化现象加剧,主要是因为合金表面被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镍氢电池 热碱处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一 何晓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905-15907,共3页
[目的]探索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河北张家口地区甜杏仁榨油后的杏仁粕为原料,用3倍体积正己烷对杏仁粕进行脱脂预处理,采用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 [目的]探索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河北张家口地区甜杏仁榨油后的杏仁粕为原料,用3倍体积正己烷对杏仁粕进行脱脂预处理,采用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得到杏仁粕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 9.0、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浸提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5.9%。[结论]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而且节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粕 分离蛋白 提取工艺 热碱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Cr23铸铁凝固组织及在热碱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秀兰 谢文玲 周新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8-71,79,共5页
研究了砂型冷却、金属型冷却和水冷冷却条件下,冷却速率对Cr23高铬铸铁凝固组织的影响,以及各试样在热碱(Na OH,80℃)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冷却速度的增加,Cr23中的碳化物和共晶团细化,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 研究了砂型冷却、金属型冷却和水冷冷却条件下,冷却速率对Cr23高铬铸铁凝固组织的影响,以及各试样在热碱(Na OH,80℃)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冷却速度的增加,Cr23中的碳化物和共晶团细化,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腐蚀速率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在碱溶液中的腐蚀初期,在电化学腐蚀作用下形成腐蚀产物,导致腐蚀速率增加。当腐蚀产物聚集在Cr23表面达到一定厚度时,有效地降低了腐蚀速率。冷却速度的提高改善了Cr23的凝固组织,降低了两相(奥氏体与渗碳体)的电位差,减小了腐蚀电流。因而,水冷试样的腐蚀速率最低,砂型试样的腐蚀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冷却速率 热碱 NAOH 腐蚀
下载PDF
绞纱热碱丝光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基宏 范雪荣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9-20,共2页
探讨绞纱热碱丝光工艺中的丝光时间、碱液温度和浓度、纱线张力等工艺参数对丝光效果的影响 。
关键词 丝光 纱线 热碱丝光 工艺参数 时间 速度
下载PDF
剩余污泥高温热碱解及絮凝改善裂解液可生化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保 彭星源 +4 位作者 陈瑶 汪炎 郑晓浩 肖岳冰 董方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2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促进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采用高温热碱解耦合絮凝的方式来处理剩余污泥。高温热碱解处理污泥的碳源释放量为0.50 g[COD]/g[VS],热碱解所得泥饼的含水率在70℃条件下仅需9 h即可降至(26.82±3.57)%,同时实现了23.39%的干重... 为促进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采用高温热碱解耦合絮凝的方式来处理剩余污泥。高温热碱解处理污泥的碳源释放量为0.50 g[COD]/g[VS],热碱解所得泥饼的含水率在70℃条件下仅需9 h即可降至(26.82±3.57)%,同时实现了23.39%的干重减量。另外,相比于单纯的热碱解处理,污泥裂解液再经过铁、铝离子絮凝处理后,其m(BOD5)/m(COD)值增加超过了40%,脱氮效能也显著提升。因此,金属离子的絮凝作用可以改善污泥裂解液的可生化性,并且金属离子的价态越高,其作用效果越明显。裂解液可生化性的改善机制主要在于金属离子对难降解腐殖酸类物质的絮凝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泥热碱 污泥减量 脱氮效能 可生化性
下载PDF
热碱洗涤法处理试油井场落地油泥砂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博丽 李泽锋 达引朋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针对井下作业试油井场的落地油泥砂,在微生物处理前采用热碱洗涤法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回收原油,缩短降解周期。通过实验选择碱剂,考察碱液浓度、洗涤温度、搅拌转速、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洗涤效率的影响,来获取热碱洗涤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 针对井下作业试油井场的落地油泥砂,在微生物处理前采用热碱洗涤法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回收原油,缩短降解周期。通过实验选择碱剂,考察碱液浓度、洗涤温度、搅拌转速、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洗涤效率的影响,来获取热碱洗涤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油泥砂初始含油率为10%,选择质量分数为3%的碱剂2溶液、搅拌温度为60℃、搅拌转速为60 r/min、搅拌时间为60 min、液固比为1∶1、洗涤次数为2时,原油回收率最高,可达50.33%。热碱洗涤显著降低了油泥砂中的石油类物质含量,油泥砂经过酸液中和后呈中性,不影响后续的微生物降解,并且减轻了微生物降解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井场 落地油泥砂 热碱洗涤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热碱—水洗工艺在油砂山油砂开采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俊明 窦红梅 +2 位作者 何天琼 王龙飞 郭建春 《青海石油》 2012年第1期70-77,共8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石油公司逐步将目光投向非常规油气资源,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一种,分布广泛,资源量非常丰富。柴达木盆地的油砂具有油砂点多,分布广,层多的特点。含油率较高,油质好,潜在资源量大,开采人工成本低,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石油公司逐步将目光投向非常规油气资源,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一种,分布广泛,资源量非常丰富。柴达木盆地的油砂具有油砂点多,分布广,层多的特点。含油率较高,油质好,潜在资源量大,开采人工成本低,前景十分广阔。2010年青海油田公司将柴达木盆地油砂资源勘探及其开采技术的研究列入"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工作,通过现场踏勘、室内油砂分析、提油方法筛选、试剂评价、室内实验和现场中试几个阶段,成功从油砂中提出了原油,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室内实验和现场中试过程的分析,提出油砂山油砂采用热碱—水洗工艺应用的可能性,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 水洗 油砂 提油 实验
下载PDF
热碱法生产晶体氟化钠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爱国 《广东化工》 CAS 1995年第4期20-21,共2页
1.前 言 氟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氟盐。主要用作农 业杀菌剂、杀虫剂、木材防腐剂、水处理剂、 轻金属氟盐电解助熔剂,核工作中用作UF_3 吸附剂,以及制造其它氟化合物的原料。在 搪瓷、医药、造纸等方面也有应用。 目前国内生产氟化钠的方... 1.前 言 氟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氟盐。主要用作农 业杀菌剂、杀虫剂、木材防腐剂、水处理剂、 轻金属氟盐电解助熔剂,核工作中用作UF_3 吸附剂,以及制造其它氟化合物的原料。在 搪瓷、医药、造纸等方面也有应用。 目前国内生产氟化钠的方法主要是中和 法。产品外观为白色粉末状,使用时不方便, 因此市场销路欠佳。而热碱法生产出的产品 为无色结晶体,外观好、用途广,使用时不 会造成污染,深受西欧等国欢迎,因此出口 销路一直看好。1994年我国氟化钠的产量只 有9000多吨,而外贸需求量就达1万多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 晶体 氟化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