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GFA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田辉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6,I0015,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的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PWL值、SPI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干预后大鼠PWL值、SPI值显著改善(P<0.01)。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 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田辉 陈怡然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I0014,I0015,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a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机制。方法6... 目的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a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取损伤处坐骨神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形态;取腰3~5脊髓节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PWL指数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HE染色,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神经纤维在数量及排列紊乱程度等方面均有改善,齐刺组改善最为明显。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痛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初探放射式冲击波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淼 李多依 +2 位作者 于晓彤 罗芳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99-50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强度的放射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uctive injury,CCI)模型的镇痛效果。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单次RSWT。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6组:假手术组...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强度的放射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uctive injury,CCI)模型的镇痛效果。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单次RSWT。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只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5组建立CCI模型,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组)不予治疗,另4个不同强度的RSWT组(1.0 bar、1.5 bar、2.0 bar和2.5 bar RSWT组)结扎坐骨神经后14 d,分别给与1.0 bar、1.5 bar、2.0bar或2.5 bar强度治疗。第二部分:重复RSWT。36只大鼠分组情况同第一部分,4个RSWT组自结扎后14 d分别给予重复的4个不同强度RSWT,1周1次,共4次。测量所有大鼠治疗前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变化以评价镇痛效果;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并观察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单次RSWT后前3 d不同强度RSWT组大鼠的MWT和TWL均迅速提高。在第3 d达到峰值,显著高于NP组(P<0.01),此后逐渐降至基线。重复RSWT组大鼠治疗后MWT和TWL逐渐上升,4次治疗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至少4 w,与N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重复RSWT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单次RSWT用于CCI模型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起效迅速,但维持时间短暂(5 d)。而重复RSWT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来说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式冲击波疗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 CCI模型 机械性缩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继荣 薛旭 +7 位作者 袁毓喆 陈祁青 陈文 张海清 赵宁 马同 张天龙 杨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7期820-825,共6页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VBM)和疼痛行为学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脑结构及形态改变的相关性及特点,揭示LDH慢性下肢痛的脑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3组,即正...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VBM)和疼痛行为学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脑结构及形态改变的相关性及特点,揭示LDH慢性下肢痛的脑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LDH组)和模型组(LDH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各组分别于建模前和建模后第2、7、14、21、28天行疼痛行为学测定,主要包括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测定。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和建模后第14、28天行T2加权结构图像和VBM图像采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灰质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大鼠建模前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m-LDH组大鼠MWT建模后第2、7、14、21、28天分别与Normal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组大鼠MWT从建模后第2天至第14天显著降低,建模后第14天至28天,MWT稳定;LDH组大鼠MWT建模后第2、7、14、21、28天分别与Normal组大鼠和Sham-LDH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L分析结果与MWT分析结果相似。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结构区域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下丘脑、左海马下托、右次级运动皮层、右纹状体、右隔区、右海马、胼胝体及双侧皮质下灰质、双侧小脑分子层这些脑区的灰质体积减少。结论:成功建立自体髓核移植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造模后产生一个长时程的MWT和TWL的降低,出现痛觉过敏,造模成功。利用VBM能够确切地发现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脑结构发生了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形态学 机械缩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疼痛
下载PDF
黄芩素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华 房冰莹 +2 位作者 韩曼 乔海法 于远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0-605,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引起痛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调控作用,阐明黄芩素对神经病理痛的镇痛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芩素组,每组1...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引起痛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调控作用,阐明黄芩素对神经病理痛的镇痛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芩素组,每组16只。各组大鼠麻醉后,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模型组和黄芩素组大鼠行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建立大鼠慢性缩窄性神经损伤(CCI)模型。造模成功后黄芩素组大鼠腹腔连续注射黄芩素7 d。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以评价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行为。第11天,每组选取6只大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数;第28天检测各组其余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GDNF荧光强度。结果:手术前各组大鼠MWT和T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1 d模型组和黄芩素组大鼠MWT和TWL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 d黄芩素组大鼠MWT和TWL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RG中GDNF荧光强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组大鼠DRG中GDNF荧光强度升高(P<0.05)。结论:黄芩素对大鼠神经病理痛具有镇痛作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GDNF参与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痛,黄芩素对神经病理痛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其调控G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神经病理痛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机械缩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下载PDF
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早期c-fos表达及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额尔敦朝鲁 包春生 《中国蒙医药(蒙)》 2013年第8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c—los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额日敦乌日勒低、高剂量组共5组。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后关闭切口,其它... 目的:观察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c—los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额日敦乌日勒低、高剂量组共5组。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后关闭切口,其它4组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关闭切口。在术后1周、4周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热缩组反射潜伏期、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c—los阳性表达水平。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周,额日敦乌日勒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SFI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额日敦乌日勒低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热缩组反射潜伏期:术后1周,额日敦乌日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术后1,4周,额日敦乌日勒低剂量组明显快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c—los阳性表达灰度值:术后1,4周,额日敦乌日勒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优于模型组(p〈0.01);额日敦乌日勒低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额日敦乌日勒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减少c—los表达而起到促进神经传导速度、镇痛及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额日敦乌日勒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c—fos蛋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兵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Sham组,CCI(慢性坐骨神经结扎)组和CCI+OMT组(术后7 d给予CCI疼痛小鼠腹腔注射150 mg/kg OMT连续治疗7 d);Von Frey纤毛笔检测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Sham组,CCI(慢性坐骨神经结扎)组和CCI+OMT组(术后7 d给予CCI疼痛小鼠腹腔注射150 mg/kg OMT连续治疗7 d);Von Frey纤毛笔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刺激痛敏仪检测各组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的形态;硫代巴比妥酸检测丙二醛(DM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CCI组比较,腹腔注射OMT明显提高CCI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改善坐骨神经髓鞘和轴突的形态;显著降低MDA的含量以及增强SOD的活性。结论:OMT对CCI疼痛小鼠坐骨神经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来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T 神经性疼痛 机械缩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MDA SOD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8
作者 陈伟 汪海 +2 位作者 王鑫 刘灿 陈永权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96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C组)和高压氧组(H组),每组32只。C组和H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组仅...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96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C组)和高压氧组(H组),每组32只。C组和H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组仅行假手术。H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HBO处理,1次/d,连续处理5 d;S组和C组单纯放入氧舱,不接受HBO处理。造模后分别于术后第1、3、7、14、21、28天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反射阈值(WMT)和热反射潜伏期(TWL)。每组于术后第7、14、21、28天各处死8只小鼠,取右侧背根神经节,RT-qPCR法测定各组小鼠的背根神经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C组小鼠各时点的MWT明显降低,TWL明显缩短(P<0.001),HIF-1α、iNOS、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Arg-1、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或P<0.001)。与C组相比较,H组小鼠术后第1、3、7、14天的MWT明显升高,TWL明显延长(P<0.001),术后第7、14天的HIF-1α、iNOS、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rg-1、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01)。结论HBO治疗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短时程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IF-1α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病理性疼痛 机械缩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原文传递
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阈值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欣 李建树 +1 位作者 刘稀金 张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9-1551,1558,共4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8只。建模后第5天开始给药。A组给予0.9%NaCl 1 mL...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8只。建模后第5天开始给药。A组给予0.9%NaCl 1 mL;B,C,D组分别给予0.5,1.0和2.0 g·kg^-1乳铁蛋白;E组给予1 g·kg^-1乳铁蛋白和2 mg·kg^-1纳洛酮。5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5 d。比较5组大鼠行为学[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5组大鼠均造模成功。术后第9天后,A,B,C,D和E组的MWT分别为(8.87±0.61),(16.08±0.44),(17.32±0.52),(16.77±0.31)和(16.23±0.63)g,TWL分别为(7.43±0.49),(11.94±0.45),(12.22±0.31),(11.99±0.27)和(11.32±0.36)s,TNF-α分别为(121.11±9.62),(86.73±9.26),(79.47±9.67),(81.62±10.13)和(89.03±9.73)ng·L^-1,IL-6分别为(33.98±5.22),(26.26±4.61),(25.57±4.72),(26.36±4.26)和(26.65±4.36)ng·L^-1。C组的上述指标与A组和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铁蛋白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觉异常,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神经病理性疼痛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机械缩反射阈值 炎性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忠双 耿玉荣 +5 位作者 李静 朱贺 王凌 马克涛 赵磊 司军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模型),取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普瑞巴林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予3mg/k...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模型),取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普瑞巴林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予3mg/kg普瑞巴林,Ⅳ组为CCI手术组。分别于术前0d及术后1d、3d、5d、7d、9d、11d、14d以热辐射法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观察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术后14d,Ⅳ组和I、Ⅱ、Ⅲ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I、Ⅱ、Ⅲ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痛行为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神经病理性痛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原文传递
肉毒毒素A对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疼痛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彦强 张海鸿 +2 位作者 Md Shahidur Khan 汪静 吴卓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A(BoNT-A)对L5、L6脊神经结扎引起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模型(SNL模型)。SNL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8)。1)实验组:SNL术后第3天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30U/kg...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A(BoNT-A)对L5、L6脊神经结扎引起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模型(SNL模型)。SNL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8)。1)实验组:SNL术后第3天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30U/kg;2)对照组:SNL术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3)假手术组:仅暴露而不结扎L5和L6脊神经。均分别测定术前、给药前、给药后1d、3d、5d、7d、14d、21d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结果实验组手术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可以增加大鼠的MWT和TWL,实验组手术对侧、对照组、假手术组应用BoNT-A对MWT和TWL无影响。结论足底皮下注射BoNTA能够改善SNL模型大鼠手术同侧肢体的MWT和TWL,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A 慢性神经源性疼痛 机械痛敏 热痛敏 机械缩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SNL模型
原文传递
推拿按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脊髓背角NK1R及场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林志刚 王建珠 +5 位作者 宋朋飞 陈乐春 林坚 陈进城 江煜 陈水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按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6只,假手术组8只,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各16只。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通过坐骨神经结扎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推拿按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6只,假手术组8只,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各16只。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通过坐骨神经结扎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后缝合。CCI+推拿组在CCI造模后第4天开始在大鼠右侧腓肠肌进行推拿按揉法干预,压力5N、频率2Hz,1次/天,10min/次,持续14天。观察四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右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造模后第18天脊髓背角NK1R含量及脊髓背角场电位的变化。结果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大鼠的PWL值在造模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空白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P<0.01,P<0.0001);CCI+推拿组PWL值于术后第7天起出现升高趋势,术后第10、14、17天与CCI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术后第18天,CCI模型组脊髓背角的NK1R含量较空白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CCI+推拿组脊髓背角NK1R含量较CCI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对于脊髓背角场电位,CCI模型组在20~50min、70~75min、115~120min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CI+推拿组各时间点与CCI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按揉法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热痛阈值,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背角NK1R的表达,恢复脊髓背角场电位,从而起到镇痛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按揉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脊髓背角 神经激肽1受体 场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