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薇 郭纯刚 +4 位作者 董宏伟 李上 冉娜 曹志军 刘维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进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比较二者治疗的有效性及持久性。方法对50例(100眼)MGD患者分别进行1次12 min的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F组)及连续两周每日睡前15 mi...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进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比较二者治疗的有效性及持久性。方法对50例(100眼)MGD患者分别进行1次12 min的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F组)及连续两周每日睡前15 min热敷治疗(C组),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进行主观症状、泪膜稳定性(tear brenk-up time,TBUT)、泪液分泌情况、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和睑板腺开口及评分等方面的临床评估。结果 MGD患者治疗后随访12周,F组与C组相比主观症状均有所缓解,F组治疗后从第8周起优于C组,TBUT、睑板腺开口数量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均有所改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治疗后与C组相比泪膜脂质层厚度只有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睑板腺热脉动系统较局部热敷治疗效果更有效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热脉动系统 治疗
下载PDF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对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IL-6、IL-1β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璟 李爽乐 +2 位作者 曾洪波 王思琦 杨秀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968-3971,共4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泌功能和泪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MGD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MGD常规治疗(睑缘清洁... 目的探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泌功能和泪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MGD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MGD常规治疗(睑缘清洁、眼部热敷及眼睑按摩,早晚各1次,共3个月),观察组采取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12 min,共1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眼部症状[干眼症状评估问卷(SPEED)评分]、睑板腺分泌功能[睑板腺分泌物性状(MGYSS)评分]、泪液IL-6与IL-1β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分析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UT、SIT、L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L及SPEED评分、MGY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泪液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睑板腺热脉动系统可以提高老年MGD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及睑板腺分泌功能,降低泪液IL-6、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 睑板腺分泌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热敷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何建中 钟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G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 Flow... 目的:对比分析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G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对照组受试者每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敷眼罩热敷治疗15min,每天1次,共2wk。对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wk进行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TBUT)、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情况等8项指标的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两组的组间差异性及时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若两组存在组间差异性,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组内存在时间差异性,则采用LSD-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眼表疾病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Schirmer试验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wk,试验组与对照组在OSDI、MGYSS、LLT、眼表染色评分、TBUT这些方面,改善程度的差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良医疗事件。结论:单独一次睑板腺热脉动系统疗法和热敷疗法均能够有效且安全地治疗MGD。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传统治疗方法与应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傅昌博 李甦雁 +5 位作者 靳雷 沈洁 王新婷 徐青 冯瑞芳 王秀丽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794-799,共6页
目的评估睑板腺热脉动系统(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热敷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式、随机性的临床研究,将50例(100眼)MGD患者随机分为LipiFlow治疗组(25例50眼)和热敷治疗组(25... 目的评估睑板腺热脉动系统(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热敷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式、随机性的临床研究,将50例(100眼)MGD患者随机分为LipiFlow治疗组(25例50眼)和热敷治疗组(25例50眼)。LipiFlow治疗组给予1次12min的LipiFlow治疗;热敷治疗组给予热敷治疗,每次1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LLT)、不完全眨眼频率(PB)、眼表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睑板腺开口数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GYSS)等方面的临床评估,对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都有所缓解,LipiFlow治疗组的OSDI评分低于热敷治疗组(P<0.05);同时,LipiFlow治疗组LLT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热敷治疗组LLT改善不明显,LipiFlow治疗组LLT较热敷治疗组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LipiFlow治疗组的评分值较热敷治疗组更低(P<0.05)。在治疗后8、12周,LipiFlow治疗组的PB显著低于热敷治疗组,而TBUT值则显著高于热敷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睑板腺开口数及MGYSS评分在治疗4周后均获得改善,LipiFlow治疗组睑板腺开口数及MGYSS评分均显著高于热敷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ipiFlow能有效改善MGD患者的不适症状及体征,其效果明显优于眼睑热敷治疗,且持续至少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
下载PDF
睑板腺功能障碍采用传统治疗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傅昌博 靳雷 +2 位作者 张敏敏 李萌萌 李甦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87-8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随访6、12、24... 目的对比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随访6、12、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长度、视觉质量(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值、客观散射指数)。结果实验组治疗后6、12、24个月的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表(OSDI)评分分别为(20.53±1.87)、(17.23±1.45)、(24.94±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6.61±2.04)、(30.12±1.77)、(31.98±1.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为(9.81±1.33)s、泪液分泌长度为(10.04±1.75)mm/5 min,均长于对照组的(3.40±1.06)s、(5.15±2.00)mm/5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6、12、24个月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值及客观散射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采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觉质量,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 传统治疗方法 视觉质量
下载PDF
热脉动系统对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上 张薇 +5 位作者 卢红双 臧云晓 董宏伟 郭纯刚 潘志强 接英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91-95,共5页
目的评价热脉动系统Lipi Flow对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患者治疗并随访6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Lipi Flow治疗的15例(3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受试者分... 目的评价热脉动系统Lipi Flow对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患者治疗并随访6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Lipi Flow治疗的15例(3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SPEED问卷,不完全眨眼比率(PB),脂质层厚度(LLT),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It)和睑板腺开口油脂分泌情况(MGYLS)。结果 SPEED问卷评分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为10.20±3.57和9.87±3.68,与治疗前的12.13±2.42相比降低。PB比率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为60%和62.45%,与治疗前的72.24%相比下降。LLT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71.70±21.23)nm,(72.03±20.52)nm和(74.60±20.07)nm。TBUT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5.37±2.19)s,(6.33±2.34)s和(6.40±2.50)s。SIt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5.30±4.41)mm,(5.93±4.51)mm和(7.43±7.26)mm。M GYLS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3.50±2.11,4.23±1.99和3.83±1.97。LLT,TBUT,SIt和M GYLS三个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热脉动系统可以减轻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主观症状,同时改善不完全眨眼的比率,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长达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热脉动系统 LipiFlow
原文传递
热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蓉 邓应平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415-1419,共5页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睑板腺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目前MGD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和眼表润滑剂、局部和(或全身)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的抗生...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睑板腺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目前MGD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和眼表润滑剂、局部和(或全身)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的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膳食补充Ω-3脂肪酸等。近些年来逐渐用于临床的热脉动系统LipiFlow可直接对上下眼睑的睑结膜面进行加热,同时从眼睑皮肤面对睑板腺进行脉冲式按摩,由于设计独特,在治疗时可有效避免对角膜及眼球的加热和挤压,大大提高了物理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LipiFlow治疗MGD的效果并不低于持续3个月、2次/d的传统热敷按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LipiFlow在国内的应用还未全面展开,只在部分医院有试验性的应用,该文就LipiFlow治疗MG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物理治疗 热脉动系统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tart Up Performance of Flat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被引量:16
8
作者 Chaofa Hu Li Ji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An experimental system of flat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was established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system to know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start-up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fac... An experimental system of flat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was established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system to know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start-up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factors, such as filling rate, heating power, heating method etc, whic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eating power and filling rat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tart-up of the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The different start-up power is needed with different filling rate, and the start-up of the heat pipe in case of bottom heated is much easier than that of top heated. Increasing the heating power and enlarging the heating area can make the start-up easier. Heating power can also affect the start-up time of heat pip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ottom heated, while it does not have some influence to the heat pipe of top heated.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is related with the heating power, and the higher the heating power is, the smaller the thermal resistance is. But the best filling rate which the heat pipe needs is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heating method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at pipe in the case of bottom heated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start-up power bottom heated top heated influence factors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Rack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a Pulsating Heat Pipe 被引量:3
9
作者 LU Qianyi JIA L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67,共8页
A rack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a large scale flat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is proposed. The heat generated from IT equipment in a closed rack is transferred by the rear door pulsating heat pipe to the chilled air pas... A rack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a large scale flat plate pulsating heat pipe is proposed. The heat generated from IT equipment in a closed rack is transferred by the rear door pulsating heat pipe to the chilled air passage and is avoided to release into the room.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rt-up performance of the heat pipe, the load of the rack and the load dissipation to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rack a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would be lower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ould be more uniform in the rack when the pulsating heat pipe is in operation. Also, the effect of rack electricity load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 It is indicated that higher velocity of chilled air will improve heat transfer of the r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rack data center pulsating heat pip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