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控热致变色涂层涤纶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汤静丽 刘婷 +3 位作者 贺梦娟 汪逸潮 黄莉茜 王学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采用喷涂法分别将热致变色微胶囊/水性聚氨酯涂料、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到涤纶织物正反面,制得电控热致变色涂层织物,研究变色涂料配比和喷涂工艺对变色涂料分散性、黏度、变色性能及涂层织物电热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色涂料中... 采用喷涂法分别将热致变色微胶囊/水性聚氨酯涂料、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到涤纶织物正反面,制得电控热致变色涂层织物,研究变色涂料配比和喷涂工艺对变色涂料分散性、黏度、变色性能及涂层织物电热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色涂料中变色微胶囊、聚氨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7.2∶80.0∶11.8时,变色涂料黏度适中、微胶囊分散均匀,有利于喷涂加工;水性聚氨酯的加入使涂料升温过程中的变色响应温度升高,但对降温过程中的颜色恢复显色温度影响较小;随着变色涂料喷涂次数的增加,织物变色温度升高,最大色差变大;随着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次数的增加,织物在相同电压下的电热温度升高,达到变色温度所需的外加电压减小;当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次数为8时,电热变色织物在外加电压为3 V时颜色迅速由黄色变为无色,实现了良好的电控主动变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热致变色 喷涂法 银纳米线 热致变色微胶囊 功能织物
下载PDF
基于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聚砜微孔膜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刘敏 杨静 +2 位作者 周昕怡 孙慧琳 王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针对逆向热致相分离法(RTIPS)制备聚砜(PSF)微孔膜成膜体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亲水性的端羟基型超支化聚酯(HBPE)进行封端,然后以PSF为膜材料,通过添加亲水剂封端HBPE构建四元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成膜体系PSF/HBPE/N,N-二甲基乙酰... 针对逆向热致相分离法(RTIPS)制备聚砜(PSF)微孔膜成膜体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亲水性的端羟基型超支化聚酯(HBPE)进行封端,然后以PSF为膜材料,通过添加亲水剂封端HBPE构建四元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成膜体系PSF/HBPE/N,N-二甲基乙酰胺/聚乙二醇400,采用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m-RTIPS)一步制备了亲水性PSF微孔膜。对封端HBPE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分子量测试,分析了HBPE的封端率对四元成膜体系浊点和黏度的影响,研究了HBPE的封端率对PSF微孔膜的形貌、渗透性、亲水性、抗污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对HBPE进行了封端,封端后HBPE的分子量增加;成膜体系的浊点和黏度随HBPE封端率的升高而增大,但黏度上升的幅度较小;3种添加不同封端率HBPE的PSF微孔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和力学性能都优于纯PSF微孔膜;随HBPE封端率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下降,但截留率差别很小。当HBPE封端率为30%时,PSF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88%,抗污染性最佳。添加不同封端率HBPE都可制得表面多孔的膜,当HBPE封端率为50%时,PSF膜具有全双连续结构的形貌,其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86,143.92 MPa和22.68%,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微孔膜 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 超支化聚酯 封端率 亲水性
下载PDF
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探讨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3
作者 翟丽萍 陆骏 王旭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探讨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5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符合要求的血行瘀滞证早期DR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4... 目的:评价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探讨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5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符合要求的血行瘀滞证早期DR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46例)与观察组(中医治疗,48例),比较中医症状评分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2h餐后血糖(2hPG)及糖基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lc)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DR的综合应用价值更高,能显著降低血糖及中医症状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消理论 清化瘀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清瑶 闵甜甜 +4 位作者 成传香 罗予婉 詹学佳 赵婷 岳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17,共10页
目的了解热致变色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旨在为热致变色食品包装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热致变色材料在食品无损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热致变色材料变色的可逆性和变色机理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热致变色材料目前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并提... 目的了解热致变色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旨在为热致变色食品包装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热致变色材料在食品无损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热致变色材料变色的可逆性和变色机理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热致变色材料目前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结论热致变色材料在食品智能包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可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或者开发性能更好的新型热致变色材料,进一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 温度指示 智能包装 品质监测
下载PDF
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热致缺陷的可逆示温涂料制备与变色理化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冰冰 武奔 孟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2-330,共9页
电抗器包封的异常发热问题较为突出,易引起匝间绝缘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为了及时检测异常发热,提出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热致缺陷的可逆示温涂料制备方法,并对其变色性能、电学及热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色剂双酚A决定变色... 电抗器包封的异常发热问题较为突出,易引起匝间绝缘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为了及时检测异常发热,提出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热致缺陷的可逆示温涂料制备方法,并对其变色性能、电学及热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色剂双酚A决定变色材料的颜色深浅,其含量的增大使得其颜色先变深后缓慢变浅;溶剂聚丙烯蜡决定变色温度,其含量越高,变色开始温度越高,变色结束温度并不明显。进一步基于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变色时间、复色时间、变色温度及可逆性等影响因素,优选出变色材料最佳组分(结晶紫内酯,双酚A,聚丙烯蜡)含量配比。采用搅拌混合法制备出可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热致缺陷的可逆示温涂料,其变色温度范围为107~131℃,变色效果较为明显,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有机溶剂性;其沿面闪络电压随变色材料组分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持久性就地型防污闪复合涂料(permanent-room-temperature-valcanicedanti-contamination flashover composite coating,PRTV)与变色材料质量比为10:3.4时达到峰值9.27 kV/cm;导热系数为0.2514~0.5806W/(m·K),并随组分含量增加而降低。研究成果可为干式空心电抗器热致缺陷温度在线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热致缺陷 可逆示温 涂料 沿面闪络 系数
下载PDF
基于“毒热致痈”理论探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临床研究
6
作者 龚枭雄 陈教华 +4 位作者 胡晓阳 余绪超 张全辉 陈光华 郭昌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毒热致痈”理论探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毒热致痈”理论探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内镜下黏膜形态(Barcon)评分、安全性评价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在中医证候评分及内镜下黏膜形态(Barcon)评分改善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热致痈”理论 消痈止泻汤 溃疡性结肠炎 湿
下载PDF
GEO轨道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
7
作者 王杰 余晔 张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太阳帆由轻质伸展臂张拉大面积柔性薄膜结构组成。当太阳帆经历空间高低温环境时,温度场突变以及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一致将激起伸展臂的变形和振动,对太阳帆的姿态产生干扰力矩,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方法... 太阳帆由轻质伸展臂张拉大面积柔性薄膜结构组成。当太阳帆经历空间高低温环境时,温度场突变以及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一致将激起伸展臂的变形和振动,对太阳帆的姿态产生干扰力矩,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方法,以豆荚杆式伸展臂支撑的太阳帆为仿真对象,建立了热-结构分析模型,分析了太阳帆在进出地影时结构的瞬态温度场分布,进一步计算了突变温度场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最后获取了热致动力学响应对中心星体的干扰力矩。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热致变形和进出地影时伸展臂的热致振动将会对太阳帆中心星体造成不可忽视的干扰,干扰力矩幅值达10-3 N·m。提出的方法可对太阳帆在轨热扰动响应进行精确预示,对工程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帆 热致动力学响应 GEO 温度场 干扰力矩
下载PDF
Mn掺杂ZnO材料的制备与热致变色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波 骆洁 +1 位作者 田媛媛 刘胜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Mn掺杂比的ZnO粉体(Zn_(1-x)Mn_(x)O),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测试仪(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n的...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Mn掺杂比的ZnO粉体(Zn_(1-x)Mn_(x)O),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测试仪(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n的摩尔分数<7%时,Mn能完全进入ZnO晶格,不会引起ZnO六方纤锌矿结构的改变;当Mn的摩尔分数≥7%时会形成杂质相,且Mn掺杂比增大,破坏了ZnO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常温下,Mn的摩尔分数为1%的ZnO粉体的颜色为蜜柑色,随掺杂比例增大,颜色逐渐变深。此外,当测试温度从常温升至400℃时,样品颜色由蜜柑色变为灰茶色,当冷却到常温时,样品的颜色又恢复到原色,具有颜色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Mn掺杂ZnO 掺杂比例 热致变色
下载PDF
Al掺杂Fe_(2)(MoO_(4))_(3)的热致变色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鹏 袁龙 孟祥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斜Fe_(2)(MoO_(4))_(3)到单斜Al_(2)(MoO_(4))_(3)固溶体系列的Fe_(2-x)Al_(x)(MoO_(4))_(3)(x=0,0.2,0.4,0.6,0.8,1.0,1.2,1.4,1.6,1.8,2.0)粉末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所有样品都具有相同的单斜相结构,没有发...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斜Fe_(2)(MoO_(4))_(3)到单斜Al_(2)(MoO_(4))_(3)固溶体系列的Fe_(2-x)Al_(x)(MoO_(4))_(3)(x=0,0.2,0.4,0.6,0.8,1.0,1.2,1.4,1.6,1.8,2.0)粉末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所有样品都具有相同的单斜相结构,没有发生相分离,成功做到不同比例下的Fe_(2-x)Al_(x)(MoO_(4))_(3)共存。单斜Fe_(2)(MoO_(4))_(3)的晶胞体积随铝含量增加而减小,这与Al^(3+)取代Fe^(3+)的进入有关。在600℃下烧制的x=1.6的组合物表现出最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基于电荷转移机理的无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具有随温度连续变色的特性,本研究将对钼酸盐基质中的发色团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机理进行解释,进一步提升新型热致变色材料的可控调节制备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 钼酸铁 Al^(3+)掺杂
下载PDF
基于“湿热致痿”探析湿热型阴挺的病机治法
10
作者 陈秋雨 张琦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29,共3页
阴挺,又称为子宫下垂,指因各种因素所致子宫低于正常位置或滑入阴道,中医学常将其归于虚证范畴。现基于《黄帝内经》“湿热致痿”理论,从虚实夹杂机制探析湿热型阴挺的病机治法。湿热型阴挺发病过程为初期湿热之始,脾气亏虚;中期湿热之... 阴挺,又称为子宫下垂,指因各种因素所致子宫低于正常位置或滑入阴道,中医学常将其归于虚证范畴。现基于《黄帝内经》“湿热致痿”理论,从虚实夹杂机制探析湿热型阴挺的病机治法。湿热型阴挺发病过程为初期湿热之始,脾气亏虚;中期湿热之渐,宗筋痿废;末期湿热之极,胞宫下垂。湿热型阴挺辨证有脾虚湿热和肝经湿热两型,总治法为清利中下二焦湿热,根据证型不同有清湿热和健脾气的侧重之分,并予以验案佐证。湿热型阴挺的辨证治疗将为临床治疗阴挺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分析和诊疗思路,并强调了阴挺当分虚实的辨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致 阴挺 宗筋 脾虚下陷 胞宫下垂 清利湿
下载PDF
热致变色纱线在小花纹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方琼 黄紫娟 +1 位作者 朱圳 蒋秀翔 《江苏丝绸》 2024年第4期24-28,37,共6页
热致变色纱线是智能材料之一,其在医疗、柔性显示、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为了更好拓展其在服用织物上的应用,利用热致变色纱线,结合小提花组织、重纬组织和表里换层组织,设计与开发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小花纹织物。利用小提花组织,结... 热致变色纱线是智能材料之一,其在医疗、柔性显示、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为了更好拓展其在服用织物上的应用,利用热致变色纱线,结合小提花组织、重纬组织和表里换层组织,设计与开发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小花纹织物。利用小提花组织,结合全幅热致变色纱线,设计与开发了满地抽象小花纹织物,织物变色前后呈现出不同的如彩虹状的色相;利用重纬组织和平纹组织结合热致变色纱线和普通纱线,设计与开发了清地具象“牛”图案的小花纹织物,织物色彩丰富、图案有趣;利用表里换层组织结合热致变色纱线和普通纱线设计与开发出几何小花纹织物,在白色地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色块的变化。这三块织物具有色彩丰富、变化有趣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童装、定制服装、箱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为热致变色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 小提花 重纬组织 表里换层 小花纹
下载PDF
云南锡石的热致变色机理初探
12
作者 欧燕楠 刘劲松 +1 位作者 徐丰舜 张倩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锡石作为一种稀有宝石,一度因其强火彩被称为“云南钻石”,国内对其地质特征以及锡石浮选研究较多,目前未见有报道锡石的热致变色现象。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拉曼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等,对... 锡石作为一种稀有宝石,一度因其强火彩被称为“云南钻石”,国内对其地质特征以及锡石浮选研究较多,目前未见有报道锡石的热致变色现象。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拉曼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等,对近期产自云南的部分锡石进行了测试,对其热致变色现象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云南锡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锡,平均含量高达99.4 wt%,含有微量元素Fe、Ti、Si、Ni、Ta、Nb等。从室温升高至500℃的过程中,锡石晶格膨胀,晶体键力常数减小,带隙值减小,导致锡石原位高温拉曼的特征峰向低频方向偏移,并使得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边缘由380 nm不断红移至450 nm,锡石由近无色变为黄色;从500℃降温至室温过程中,锡石晶格收缩,晶体键力常数增大,带隙值增大,锡石原位高温拉曼的特征峰向高频方向回归,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边缘又不断蓝移恢复至380 nm,样品颜色恢复为近无色。计算二氧化锡晶体在加热和降温过程中光学带隙值,发现随温度升高,其带隙值E_(g)从3.28 eV降低到2.75 eV。综上,温度变化引起的晶格膨胀和收缩导致晶体的带隙变化是云南锡石出现热致变色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热致变色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 云南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智能窗用热致变色VO_(2)薄膜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鲍可 李西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58,共26页
热致变色智能窗是通过在玻璃上沉积温度刺激响应型材料,实现根据环境温度调控窗户玻璃的太阳光透过率,减少建筑物能耗的节能窗户。二氧化钒(VO_(2))是一种典型的热致相变材料,在~68℃发生金属-绝缘体相变,相变前后伴随光学性能的显著变... 热致变色智能窗是通过在玻璃上沉积温度刺激响应型材料,实现根据环境温度调控窗户玻璃的太阳光透过率,减少建筑物能耗的节能窗户。二氧化钒(VO_(2))是一种典型的热致相变材料,在~68℃发生金属-绝缘体相变,相变前后伴随光学性能的显著变化,在智能窗等多个领域有潜在的技术应用。然而,当前VO_(2)基热致变色智能窗的应用仍存在着相变温度(τc)偏高、可见光透过率(Tlum)低和太阳能调节效率(ΔTsol)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建筑节能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工作。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能够以合理的成本生产高质量、大面积的VO_(2)薄膜,受到研究者青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利用CVD技术制备VO_(2)薄膜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CVD工艺,分析了反应物种类及比例、反应温度、压力、载体流量等因素对VO_(2)薄膜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元素掺杂、纳米复合薄膜、多层膜结构等对VO_(2)薄膜的性能调控与优化进行总结,最后对未来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VO_(2)薄膜的研究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 热致变色 智能窗 化学气相沉积 薄膜 综述
下载PDF
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14
作者 薛盛 张玄 +5 位作者 何淋波 李莉 钟丽桢 黄少波 易耀辉 邵友元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64-67,71,共5页
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旨在研发一种灵敏度高、温变区间小、耐酸耐碱的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并将其应用在温变防伪涂料。选取黑色发色剂OBD-1、双酚A、十六醇为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壁材料,... 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旨在研发一种灵敏度高、温变区间小、耐酸耐碱的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并将其应用在温变防伪涂料。选取黑色发色剂OBD-1、双酚A、十六醇为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壁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外部形貌,通过激光粒径测定仪对微胶囊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微胶囊制备时的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和样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制备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敏黑OBD-1 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原位聚合法
下载PDF
基于热致变色溶液的焦耳定律实验装置改进与定量探究
15
作者 庄伟杰 陈新玲 罗礼勇 《中学物理》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本套焦耳定律的实验教具利用了不同阻值且成比例的陶瓷电阻(5Ω和10Ω)作为发热源,并创新性地使用热致变色溶液作为指示物,通过将发热源放置在具有热致变色特性的氯化钴溶液中,观察通电后氯化钴溶液的变色情况,可以直观地对比相等时间... 本套焦耳定律的实验教具利用了不同阻值且成比例的陶瓷电阻(5Ω和10Ω)作为发热源,并创新性地使用热致变色溶液作为指示物,通过将发热源放置在具有热致变色特性的氯化钴溶液中,观察通电后氯化钴溶液的变色情况,可以直观地对比相等时间、相同电流下,不同阻值的发热源产生热量的情况.定性验证的同时,利用测温探头记录变化相同温度,不同电阻的加热时间,分析两者的比值关系实现对焦耳定律实验的定量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耳定律 热致变色 定量探究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纳米微胶囊材料在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应用
16
作者 黄少波 易耀辉 +5 位作者 张玄 陈伊雪 吴颖茵 佘文杰 陈嘉霖 邵友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光热治疗法是当今治疗肿瘤的一项新技术。综述了纳米微胶囊在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应用及前景,阐述了肿瘤光热治疗法的治疗机理和不同光吸收材料的优缺点,总结了纳米微胶囊的基本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未来用于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可逆... 光热治疗法是当今治疗肿瘤的一项新技术。综述了纳米微胶囊在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应用及前景,阐述了肿瘤光热治疗法的治疗机理和不同光吸收材料的优缺点,总结了纳米微胶囊的基本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未来用于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可逆热致变色纳米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和光热治疗法中所使用的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存在光热转化效率低、成本高等关键技术瓶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纳米材料 壳聚糖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治疗法
下载PDF
VO_(2)@KH550/570@PS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热致相变性能
17
作者 张丽萍 孟晓荣 +1 位作者 宋锦峰 杜金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8-3359,共12页
低成本和规模化的薄膜化生产技术是热致相变性二氧化钒VO_(2)(M)普及应用于节能窗领域的关键。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KH570对固相法合成的VO_(2)(M)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再经微乳... 低成本和规模化的薄膜化生产技术是热致相变性二氧化钒VO_(2)(M)普及应用于节能窗领域的关键。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KH570对固相法合成的VO_(2)(M)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再经微乳液聚合得到聚苯乙烯(PS)修饰的VO_(2)@KH550/570@PS微球(VSPS),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聚合物共混基材,系统研究表面修饰对VO_(2)(M)基聚合物复合薄膜的性质及光学、隔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偶联剂预修饰有利于提升乳液聚合过程中PS与VO_(2)结合,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引入增强了VSPS的化学稳定性。相比VO_(2),VSPS在聚合物溶液体系中的分散能力增加,得到更加均匀的聚合物复合薄膜。其中VS_(570)PS/PVB的可见光透光率T_(lum)高达86.64%,太阳能调制效率ΔT_(sol)较VO_(2)/PVB提升了12倍,与空白玻璃温差达16℃。这种兼具高透光性和隔热性能的VSPS聚合物复合膜制备技术为VO_(2)(M)的智能窗材料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 VO_(2)@KH550/570@PS 复合薄膜 微乳液聚合
下载PDF
线性单体对热致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改性
18
作者 苏钊阳 李文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28,共9页
针对航天用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对基体韧性、耐热性和成型工艺性等方面的要求,采用癸二酸(SA),超支化聚酯(HBP)和聚醚多元醇缩水甘油醚(PPGE)等线性单体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SME)进行了改性研究。研究表明,使用SA将长脂肪链引入SME... 针对航天用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对基体韧性、耐热性和成型工艺性等方面的要求,采用癸二酸(SA),超支化聚酯(HBP)和聚醚多元醇缩水甘油醚(PPGE)等线性单体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SME)进行了改性研究。研究表明,使用SA将长脂肪链引入SME的改性效果最佳。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树脂的形状记忆回复时间缩短48.1%;赋形温度下的储能模量降低98.76%;室温下拉伸强度提高24.1%,拉伸弹性模量仅降低13.7%,断裂伸长率提高121.3%。少量添加HBP可以改善分子的网状结构,但HBP过量时,分子链段则重新向线性转变。加入HBP虽可改善树脂室温下的力学性能,但也导致赋形温度下的较高刚度。PPGE虽可加长柔性链段,但会降低体系的反应速率,改性效果较差。此外,SA改性可以有效延长体系的工艺窗口时间,HBP反之,PPGE则对工艺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 增韧改性 性能 拉伸性能 工艺性
下载PDF
W-VO_(2)@SiO_(2)热致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吴娇 孟晓荣 +1 位作者 刘党豪 饶锐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0-8127,共8页
为在降低VO_(2)(M)相变温度的同时提升其稳定性,以五氧化二钒(V_(2)O_(5))为钒源,水合肼(N_(2)H_(4)·H_(2)O)为还原剂,优化了VO_(2)(M)的水热合成工艺。通过W^(6+)掺杂和表面沉积SiO_(2),在保证相变性能的同时提升稳定性。结果表明... 为在降低VO_(2)(M)相变温度的同时提升其稳定性,以五氧化二钒(V_(2)O_(5))为钒源,水合肼(N_(2)H_(4)·H_(2)O)为还原剂,优化了VO_(2)(M)的水热合成工艺。通过W^(6+)掺杂和表面沉积SiO_(2),在保证相变性能的同时提升稳定性。结果表明:水热过程中存在VO_(2)(A)-VO_(2)(M)相互转变的过程,调整水热反应条件可得到结晶度良好,相变温度为66.3℃、热滞回宽为9.2℃的VO_(2)(M)。随着W掺杂量(原子分数表示)的增大,W-VO_(2)(M)@SiO_(2)的Tc降低,在W掺杂量为1.0%(原子分数)时ΔT=7.2℃;加速试验后W-VO_(2)@SiO_(2)复合材料的VO_(2)仍以V 4+存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 钨掺杂 二氧化硅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湿热致病”理论探讨清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20
作者 柳娜 景威栋 景明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基于“湿热致病”的理论内涵,认为大肠湿热丛生,蕴结肠道,导致热盛肉腐、气血阻滞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形成的关键。中医认为UC病位在肠,以湿热为标,证候以大肠湿热证为主,治则以清利大肠为纲。在临床应用上清肠化湿... 基于“湿热致病”的理论内涵,认为大肠湿热丛生,蕴结肠道,导致热盛肉腐、气血阻滞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形成的关键。中医认为UC病位在肠,以湿热为标,证候以大肠湿热证为主,治则以清利大肠为纲。在临床应用上清肠化湿类方剂治疗UC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具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清肠化湿类方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黏膜屏障、维持肠道免疫平衡、减轻肠道炎症、缓解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笔者通过整理文献,对近年来清肠化湿方治疗UC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并就其不足提出建议,以期为阐释清肠化湿法治疗UC的科学内涵提供科学依据,为评价和挖掘经典中药及其复方治疗UC的潜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化湿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