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高分油管线弯头开裂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碧超 谈平庆 +2 位作者 张九渊 楼程华 曹华珍 《全面腐蚀控制》 2002年第1期26-27,18,共3页
热高分油管线中的不锈钢弯头在停车检修中大量开裂 ,经检查 :外壁发生含有微量Cl-离子的高温水蒸汽引发的奥氏体沿晶型的应力腐蚀破裂 ,裂纹较浅 ,呈网格状 ;内壁发生连多硫酸引发的应力腐蚀破裂 ,穿透管壁的裂纹都是起源于内壁 。
关键词 热高分油 管线弯头 开裂 失效分析 腐蚀失效 不锈钢 应力腐蚀破裂
下载PDF
响应面法与正交设计对比研究热高分油甲苯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黎翰 高磊 赵丽信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2-845,共4页
以热高分油为原料,甲苯不溶物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样品质量、滤膜孔径、甲苯温度、甲苯用量对热高分油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和正交设计对比研究热高分油甲苯不溶物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热... 以热高分油为原料,甲苯不溶物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样品质量、滤膜孔径、甲苯温度、甲苯用量对热高分油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和正交设计对比研究热高分油甲苯不溶物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热高分油甲苯不溶物含量的最佳测定条件为:称样量0.5 g,滤膜孔径0.22μm,甲苯温度选择70℃、甲苯用量35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高分油 响应面法 正交设计 甲苯不溶物
下载PDF
加氢装置的热高分产物高温模拟蒸馏曲线图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姬鹏军 田东阳 +2 位作者 王艳红 陈黎翰 赵立信 《炼油与化工》 2020年第5期55-57,共3页
以减压渣油为原料,利用悬浮床加氢装置,通过设定不同反应条件得到热高分产物油。对热高分产物油做高温模拟色谱蒸馏分析,并对热高分产物油的高温模拟色谱蒸馏曲线图进行数学模型算法处理最终得到类实沸点蒸馏曲线图,并快速分析出油品的... 以减压渣油为原料,利用悬浮床加氢装置,通过设定不同反应条件得到热高分产物油。对热高分产物油做高温模拟色谱蒸馏分析,并对热高分产物油的高温模拟色谱蒸馏曲线图进行数学模型算法处理最终得到类实沸点蒸馏曲线图,并快速分析出油品的性质,避免了样品进行实沸点蒸馏时所遇到的耗时长、重劣质油难分析等难题,大大提高了油品分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 高分产物 高温模拟蒸馏 类实沸点蒸馏
下载PDF
液力透平在炼油板块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振明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4期26-29,共4页
重点介绍了液力透平的原理、设计优缺点和使用方法。总结了开车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对现场数据的分析,详细计算出液力透平的节能效率,给炼油装置的节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液力透平 节能 热高分油 势能
下载PDF
同比两种国产渣油加氢催化剂工业应用
5
作者 许铭珍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5期21-23,25,共4页
两种国产渣油加氢催化剂在茂名装置同时进行工业应用,对比两系列热高分油含硫、含氮、Ni+V、残炭分析数据和运行数据,R系列催化剂组合的脱硫、脱残碳和脱金属性能比F系列催化剂组合好,F系列催化剂组合的脱氮性能比R系列催化剂组合好,R... 两种国产渣油加氢催化剂在茂名装置同时进行工业应用,对比两系列热高分油含硫、含氮、Ni+V、残炭分析数据和运行数据,R系列催化剂组合的脱硫、脱残碳和脱金属性能比F系列催化剂组合好,F系列催化剂组合的脱氮性能比R系列催化剂组合好,R系列催化剂组合在前部反应器的床层差压上升速度比F系列催化剂组合低。两种国产渣油加氢催化剂都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国产催化剂 热高分油 床层压降
下载PDF
重油加氢装置高压球阀的设计
6
作者 李宏伟 周忠云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5年第2期41-42,48,共3页
重油加氢装置具有高温、高压、临氢、含硫化氢的特点,苛刻的工况对重油加氢装置阀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控制热高分油的高压球阀为例,从设计标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计算校核四个方面阐述重油加氢装置高压球阀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高压球阀 加氢工艺 热高分油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Service Lives and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s of High-Temperature Lubricating Oils Using Thermal Analysis
7
作者 Fumihiko Yokoyama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8期516-523,共8页
Development of gas turbine oils that can be used in high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remains the greatest technological challenge. Though the max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conventional lubricating oils is generally se... Development of gas turbine oils that can be used in high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remains the greatest technological challenge. Though the max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conventional lubricating oils is generally set around 100 ℃, or 140 ℃ for scavenged oils,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future will require oils to function at 200 ℃ or above. To find a clue to developing oils that can be us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stimate service lives and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s of certain oils, including oils conforming to MIL-PRF-23699, which are deemed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by analyzing their reaction rates of degradation and degeneration by oxidation. Among a number of methods used in the analyses of reaction rates, this study chose thermo-gravimetry (TG), with which estimations can be made relatively eas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turbine oil life high temper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