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凝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程鹏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杜涛 刘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883,共5页
用α-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TDMA);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TDMA与十六烯(HE)共聚生成了降凝剂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二元共聚物(AH);对TDMA和AH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影响AH降凝效... 用α-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TDMA);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TDMA与十六烯(HE)共聚生成了降凝剂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二元共聚物(AH);对TDMA和AH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影响AH降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将AH与两种市售降凝剂分别复配后的降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在n(TDMA)∶n(HE)=6∶1、BPO用量(相对于单体TDMA和HE的质量分数)1.0%、甲苯用量(相对于单体TDMA和HE的质量分数)75%、聚合时间5h的条件下合成的AH为降凝剂,在AH用量(相对于基础油的质量分数)为0.5%时,AH的降凝效果最佳,可使燕山500SN、燕山200SN、河南、湖南和大庆5种基础油的凝点分别降低29,31,20,6,18℃;AH与市售降凝剂复配后,复配物对基础油的降凝效果基本优于单独使用市售降凝剂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丙烯酸 十四 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 十六烯 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二元共聚物 降凝剂 基础油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武跃 刘秀梅 +2 位作者 姜佳一 李炜 郭洪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4%,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9%,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5h,酯化产率可达到99%.酯化产物经薄层色谱分析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 合成 结构表征 化反应 醇酸摩尔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下载PDF
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昭峥 葛际江 蒋庆哲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4年第2期28-30,38,共4页
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为1 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 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为1 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0 8%,对苯二酚用量为0 6%,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h。在此反应条件下,酯化产率可达99%。酯化产物经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图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丙烯酸十四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酸 十四 烯酸十四酯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十四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国强 黄雪红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利用过氧化苯 甲酰为引发剂探 讨了丙烯酰胺( A M )和丙 烯酸十四酯( T A)的自由 基共聚合。重点讨论了合 成条件如引发剂 用量、单体配比、溶剂、温 度等对共聚反应 及共聚物对苯丙 乳胶增稠 性能的影响。并用 I R 和凯达... 利用过氧化苯 甲酰为引发剂探 讨了丙烯酰胺( A M )和丙 烯酸十四酯( T A)的自由 基共聚合。重点讨论了合 成条件如引发剂 用量、单体配比、溶剂、温 度等对共聚反应 及共聚物对苯丙 乳胶增稠 性能的影响。并用 I R 和凯达尔定氮法表征了共聚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A M 和 T A 进行沉淀共聚合所得到的共聚物分子量足够大,可以作为疏水缔合型增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丙烯酰胺 烯酸十四酯 增稠剂 共聚物
下载PDF
丙烯酸十四酯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燕 杨立强 王科军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直接熔融制备了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260 W、辐射时间为...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直接熔融制备了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260 W、辐射时间为12 m in、n(十四醇):n(丙烯酸)为1.0:1.2,催化剂用量为0.6%(w%),在此条件下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反应时间从4 h缩短到12 m in,反应速率提高20倍,能耗显著降低,酯产率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合成 烯酸十四酯 化反应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磷钨酸盐催化合成丙烯酸十四酯
6
作者 尹波 王科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0期23-25,28,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低聚壳聚糖磷钨酸盐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了丙烯酸十四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输出功率260W,辐射时间15min,催化剂用量(以反应物质量计)1·0%,反应物十...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低聚壳聚糖磷钨酸盐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了丙烯酸十四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输出功率260W,辐射时间15min,催化剂用量(以反应物质量计)1·0%,反应物十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1∶1·3,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6%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磷钨酸盐催化剂在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中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而且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节约能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酸十四酯 低聚壳聚糖磷钨酸盐 催化剂 微波辐射 正交试验 烯酸十四酯 低聚壳聚糖 催化合成 钨酸盐 微波辐射技术 催化剂用量 化反应 最佳工艺条件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中高效催化合成丙烯酸十四酯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哲 叶建林 +3 位作者 郗大来 李宁 周军 张洪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735,共8页
为解决丙烯酸高碳酯常规工艺合成过程中出现的收率低、控温不准确、生产不连续、副反应多、后处理难等问题,以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丙烯酸十四酯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沸点、折光率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成品酯进行分析表... 为解决丙烯酸高碳酯常规工艺合成过程中出现的收率低、控温不准确、生产不连续、副反应多、后处理难等问题,以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丙烯酸十四酯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沸点、折光率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成品酯进行分析表征,系统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进料流量、催化剂及阻聚剂添加量等对丙烯酸十四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酸摩尔比的减小,油浴加热温度升高,进料流量、催化剂和阻聚剂添加量的增大,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基本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进料醇/酸摩尔比为1∶1.2、高温循环器油浴加热温度为15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与阻聚剂对苯二酚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8%和0.6%、甲苯与十四醇质量比为0.8、进料流量为0.3 L/min优化工艺条件下,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催化合成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最大,达到92.4%,而常规间歇式反应器在相似工艺条件下,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仅为82.0%,且反应时间更长;丙烯酸十四酯与油品中蜡晶具有相似的结晶形态,有利于其相互融合,产生共晶,从而表现出降凝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烯酸高碳 烯酸十四酯 收率 降凝剂
下载PDF
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新工艺
8
《精细化工经济与技术信息》 2004年第5期19-19,共1页
丙烯酸十四酯是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建筑、纺织、有机玻璃、粘合剂和特种塑料等方面应用。现介绍用丙烯酸与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丙烯酸十四酯的新工艺。
关键词 烯酸十四酯 合成工艺 烯酸 十四 直接 对苯二酚 对甲苯磺酸 甲苯 有机化工原料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碳十四烷基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9
作者 徐斌 徐志瑜 董擎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60,342,共4页
以马来酸酐(MAH)和甲基丙烯酸碳十四烷基酯(TMA)为原料进行共聚,研究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时间、溶剂配比以及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当TMA与MAH的摩尔比为0.3/0.7,AIBN加入量不大于单体总摩尔量的1/10... 以马来酸酐(MAH)和甲基丙烯酸碳十四烷基酯(TMA)为原料进行共聚,研究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时间、溶剂配比以及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当TMA与MAH的摩尔比为0.3/0.7,AIBN加入量不大于单体总摩尔量的1/1000,反应时间为4~6h,溶剂为甲苯时,可以得到较高产率的共聚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 共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碳十四烷基酯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10
作者 徐斌 徐志瑜 董擎之 《安徽化工》 CAS 2003年第4期5-6,共2页
以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碳十四烷基酯为原料成功进行了共聚,并研究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时间以及溶剂配比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共聚产物可以用作热致性液晶共聚酯与聚丙烯共混的相容剂,使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 共聚物 合成 反应物 摩尔配比
下载PDF
疏水缔合型增稠剂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高级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雪红 许国强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聚 (丙烯酰胺 -丙烯酸十四酯 )、聚 (丙烯酰胺 -丙烯酸十六酯 )和聚 (丙烯酰胺 -丙烯酸十八酯 ) ,重点讨论了共聚物中疏水基团数量及疏水基团链长对增稠性能的影响。采用凯达尔定氮法和动态热分析仪 (DMTA)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烯酸十四酯 烯酸十六 烯酸十八 共聚合 增稠性能 沉淀聚合 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高级) 增稠剂 苯丙乳液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十四醇酯的合成
12
作者 熊牮 《高桥石化》 2005年第4期13-14,共2页
以HF-101型强酸型离子交换膜催化酯化反应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十四醇酯,并对浓硫酸催化法和强酸型离子交换膜催化法作了粗略的比较。研究表明强酸型离子交换膜催化法具有较高的酯化转化率,反应副产物少,产物的精制步骤简便等优点。
关键词 化反应 甲基丙烯酸十四 强酸型离子交换膜 甲基丙烯酸 催化化反应 硫酸催化法 合成 副产物 转化率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硅油消泡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敏 郭睿 康美艳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3-46,共4页
以低含氢硅油、自制甲基丙烯酸十四酯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硅油。通过单因素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α-甲基丙烯酸/十四醇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α-甲基丙烯... 以低含氢硅油、自制甲基丙烯酸十四酯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硅油。通过单因素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α-甲基丙烯酸/十四醇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α-甲基丙烯酸):n(十四醇)为1.1:1,对甲苯磺酸用量1.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6 h,酯化率达到95.44%。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硅氢加成优化工艺条件为:n(Si-H):n(C=C)为1:1.20,催化剂用量30μg·g-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 h,此条件下转化率达92.89%。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确证,配制的消泡剂乳液消泡时间12 s,抑泡时间长达86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 含氢硅油 硅氢加成 改性硅油 消泡剂
原文传递
微通道结构数值模拟及实验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哲 郗大来 +1 位作者 李宁 周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7,共9页
Fluent软件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伞形微通道结构比U形直线形微通道结构具有更加高效的混合效率,但该结构也存在流动死区,结合优化方向提出一种压降更小、混合效率较优更适用于液-液非均相反应的菱形微通道结构。同时,本文利用前述3种不同... Fluent软件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伞形微通道结构比U形直线形微通道结构具有更加高效的混合效率,但该结构也存在流动死区,结合优化方向提出一种压降更小、混合效率较优更适用于液-液非均相反应的菱形微通道结构。同时,本文利用前述3种不同微通道结构反应器及常规反应器开展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评价对比实验,红外光谱及核磁谱图对反应产物的分析表征均证明了丙烯酸十四酯的生成。常规反应器和微反应器在相似工艺条件下,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仅为82%,停留时间更是长达300min,而微反应器中收率均达到90%以上,停留时间不超过3.5min,且菱形微通道结构反应器比U形直线形和伞形微通道结构反应器所得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都大,达到97%,说明菱形微通道结构更加有利于物料间的充分混合反应,这与菱形微通道结构数值模拟显示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微反应器 微通道 烯酸十四酯 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