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欧忠文
刘维民
+2 位作者
徐滨士
丁培道
马世宁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 (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 (r =15 0 0± 10rpm、P =196~ 392N)和低速高负荷 (r =30 0± 10rpm、P =80 0N)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 (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 (r =15 0 0± 10rpm、P =196~ 392N)和低速高负荷 (r =30 0± 10rpm、P =80 0N)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 ,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 :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 ,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 ,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 ,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 :摩擦过程中 ,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
铅
烷基水杨酸铅
微波
原位合成
摩擦学性能
作用机理
润滑油添加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欧忠文
刘维民
徐滨士
丁培道
马世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
文摘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 (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 (r =15 0 0± 10rpm、P =196~ 392N)和低速高负荷 (r =30 0± 10rpm、P =80 0N)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 ,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 :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 ,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 ,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 ,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 :摩擦过程中 ,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 。
关键词
环烷酸
铅
烷基水杨酸铅
微波
原位合成
摩擦学性能
作用机理
润滑油添加剂
Keywords
Lead naphthenate, Lead alkylsalicylate, In-situ Synthesis by microwav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E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欧忠文
刘维民
徐滨士
丁培道
马世宁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