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冷济高 杨克明 +1 位作者 叶军 朱宏权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5-6,共6页
孝泉-丰谷构造带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须上盆"、"须下盆"天然气组成差异明显,"须上盆"天然气干/湿混合现象明显,具有差异运聚特征,整体表现为构造气藏;"须下盆"主要为干气,热成熟作用较强。6... 孝泉-丰谷构造带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须上盆"、"须下盆"天然气组成差异明显,"须上盆"天然气干/湿混合现象明显,具有差异运聚特征,整体表现为构造气藏;"须下盆"主要为干气,热成熟作用较强。63个样品烷烃碳同位素资料统计表明,须家河组绝大多数为正碳同位素系列,即δ13 C1<δ13 C2<δ13 C3<δ13 C4,其中δ13 C1明显重于川中和川西地区,热演化程度异常高。须家河组烃源岩以腐殖型为主,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初次裂解气。"须上盆"和"须下盆"自成藏特征明显,"须上盆"天然气δ13 C1一般小于-32.2‰、δ13 C2大于-25‰,"须下盆"天然气δ13 C1一般大于-32.2‰,δ13 C2一般小于-27‰。"须下盆"气藏母源主要来自须二段或须一段,为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气藏,合兴场地区有来自须三段倒灌气源充注;"须上盆"气源主要来自须三段烃源岩,为下生上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碳同位素 气源对比 须家河组 孝泉-丰谷构造带
下载PDF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为例
2
作者 马冬晨 王文军 +7 位作者 张婷 李立武 王作栋 钱宇 敖添 符印 王丹 贾星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1421,共11页
【目的】为明确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_(alkane))组成差异的成因。【方法】研究分析了塔北地区奥陶系共计17个原油样品δ^(13)C_(alkane)组成特征,结合相关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从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作用三个方面解释... 【目的】为明确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_(alkane))组成差异的成因。【方法】研究分析了塔北地区奥陶系共计17个原油样品δ^(13)C_(alkane)组成特征,结合相关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从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作用三个方面解释了三类原油δ^(13)C_(alkane)值的变化趋势。【结果与结论】根据物性的差异,可将塔北地区原油分为重质、中质和轻质三类。塔北地区奥陶系原油δ^(13)C_(alkane)值介于-37‰~-31‰,呈现出海相原油的特征,表明原油δ^(13)C_(alkane)组成及分布范围受其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母质类型控制;从重质原油到中质原油再到轻质原油,成熟度逐渐增大,导致原油δ^(13)C_(alkane)值正偏;相较于中质原油和轻质原油,重质原油低碳数部分δ^(13)C_(alkane)明显变大,表明生物降解程度是重质原油中、低分子量正构烷烃δ^(13)C14~δ^(13)C19值正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单体同位素组成 生物标志化合物 成熟度 生物降解 塔河原油
下载PDF
8.0 kaBP以来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沉积记录的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丰豪 胡建芳 +3 位作者 王伟铭 童晓宁 黄超 廖伟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101,共13页
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柱状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重建了该地区8.0 ka BP以来的植被变化,进而反演古气候变迁;同时与其他地质记录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8.... 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柱状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重建了该地区8.0 ka BP以来的植被变化,进而反演古气候变迁;同时与其他地质记录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8.0~4.8 ka BP,长链正构烷烃nC_(27)–nC_(33)含量占绝对优势,Paq值偏低,正构烷烃以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相对较低的nC_(27)/nC_(31)比值及较高的ACL27–33值表明这一阶段以草本植物相对发育;长链正构烷烃δ^(13)C整体偏负(–34.7‰~–32.9‰),C_3植物为主;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是东亚夏季风最强盛时期。4.8~2.4 ka BP,长链正构烷烃nC_(27)–nC_(33)含量降低,Paq值偏高,陆生高等植物对正构烷烃的贡献相对减少;nC_(27)/nC_(31)比值升高,ACL27–33值降低,木本植物占优势,草本植物减少;长链正构烷烃δ13C相对正偏(–33.5‰~–29.1‰),C_4植物有一定的增加,但依然以C_3植物为主;这一时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朝冷干转变。2.4 ka BP以来,长链正构烷烃nC_(27)–nC33含量升高,Paq值逐渐降低,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逐渐增加;逐渐降低的nC_(27)/nC_(31)比值以及逐渐升高的ACL27–33值表明草本植物重新占相对发育,木本植物含量逐渐减少;长链正构烷烃δ^(13)C波动剧烈,呈现逐渐偏负的趋势,C_3植物继续占据绝对优势,C_4植物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由寒冷干燥逐渐向温暖湿润过度。同时,这一时期各指标呈现剧烈波动的变化趋势,推测可能与长江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增加,显著影响了自然植被变化的过程。这些指标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随着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减少而持续减弱,同时记录了多次冷暖/干湿交替事件,存在6次冷干事件(夏季风减弱事件),其中5次与Bond et al.提出的北大西洋冰筏漂流事件一一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正构烷烃 正构烷烃单体同位素 古气候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低阶煤热解结构演化及与烷烃气碳同位素相关性的红外光谱 被引量:3
4
作者 简阔 刘顺喜 +1 位作者 陈义林 傅雪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70-2075,共6页
为了阐释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化与烷烃气碳同位素的关系,进行了低阶煤在高压釜密闭体系下热解实验,分析热解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精细剖析了煤结构演化规律,构建了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与结构演化的关系模型,揭示... 为了阐释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化与烷烃气碳同位素的关系,进行了低阶煤在高压釜密闭体系下热解实验,分析热解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精细剖析了煤结构演化规律,构建了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与结构演化的关系模型,揭示了热解烷烃气碳同位素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在R_(o,max)<1.3%之前的阶段,煤中脂链轻碳同位素被分馏出去而重碳同位素被留在长链中;当1.3%<R_(o,max)<2.0%时,具有相对较重碳同位素组成脂链再进一步的断裂分解仍主导了烷烃气碳同位素变化,也即是R_(o,max)在2.0%之前的阶段,煤中脂链倾向性的裂解方式是烷烃气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后(R_(o,max)>2.0%)由于芳环缩聚和解体进程的加剧使得环内重碳物质得以释放进入烷烃气中,而导致其碳同位素组成迅速变重。热解烷烃气中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与煤脂链结构演化呈现同步性特征,δ^(13)CCH_4和δ^(13)CC_2H_6值可以作为煤脂链结构演化的敏感性指标。R_(o,max)=1.3%和2.0%是煤热解结构演化与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关联性的重要节点。研究成果对探索煤生烃与结构演化的耦合关系及二次生烃机理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演化 烷烃同位素 热解 红外光谱 低阶煤
下载PDF
柱色谱分离-分子筛络合洗脱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浩伟 赵佳玉 +4 位作者 曾凡刚 谢曼曼 尚文郁 王淑贤 孙青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57,共9页
应用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之前,需要对饱和烃样品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进行预分离、富集,在预分离和富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是高精度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δ13C)... 应用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之前,需要对饱和烃样品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进行预分离、富集,在预分离和富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是高精度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关键。本文以正构烷烃混合溶液为对象,利用柱色谱、5A分子筛络合、环己烷-正戊烷混合溶剂两次洗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研究前处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结果表明:使用柱色谱分离前后,多数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相差-0.2‰~0.2‰;当5A分子筛不完全络合时,未络合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偏重约0.7‰,可能发生了微弱的碳同位素分馏,但并未影响洗脱后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使用环己烷-正戊烷混合溶剂洗脱前后,碳同位素比值相差-0.2‰~0.5‰,以同样方式洗脱第二次,获得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与模拟样品相差-0.3‰~0.2‰。分析不同回收率(>20%)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处理前后的差值基本在0.3‰以内,可见当正构烷烃回收率低至20%左右时,其单体碳同位素仍未发生明显分馏。柱色谱分离-5A分子筛络合-混合溶剂洗脱方法适用于回收率大于20%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单体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柱色谱分离 5A分子筛络合 混合溶剂洗脱 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与靖边天然气单体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6
6
作者 付锁堂 冯乔 张文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8-532,538,共6页
苏里格庙上古生界砂岩气藏天然气重烃含量高 ,干燥系数低 ,为湿气 ;靖边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重烃含量低 ,干燥系数高 ,属干气。苏里格庙天然气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具有δ13 C1<δ13 C3 <δ13 C2 <δ13 C4的规律 ,靖边天然气... 苏里格庙上古生界砂岩气藏天然气重烃含量高 ,干燥系数低 ,为湿气 ;靖边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重烃含量低 ,干燥系数高 ,属干气。苏里格庙天然气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具有δ13 C1<δ13 C3 <δ13 C2 <δ13 C4的规律 ,靖边天然气具有δ13 C1<δ13 C2 <δ13 C3 的规律。二者高碳数烷烃的同位素差别较大 ,尤其是苏里格庙的乙烷碳同位素比靖边平均重 3.6‰。根据天然气单体碳同位素及其含量变化 ,苏里格庙天然气属煤成气 ,靖边天然气属煤成气与油型气的混合气。苏里格庙和靖边天然气中均含少量CO2 气 ,其碳同位素表明苏里格庙除苏 5井为无机CO2 气外 ,均为有机CO2 气 ;靖边林 1、林 5井为无机CO2 气 ,陕参 1井为有机CO2 气。结合烷烃气和CO2 气 ,苏里格庙天然气可以分为含有机CO2 煤成气和含无机CO2 煤成气。碳同位素比值与Ro 关系分析认为 ,苏里格庙的天然气成熟度处于成熟到高成熟阶段 ,其相应气源岩的平均Ro 为 1.2 9%~ 1.39% ,这一结果与该区二叠系煤岩的成熟度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庙 天然气 单体同位素 成因类型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下载PDF
2002年华北沿海特大沙尘单体长链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志刚 李钜源 +2 位作者 冯加良 方明 杨作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41,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就2002年春季华北沿海青岛两次特大沙尘长链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典型植物蜡源正构烷烃(C29和C31)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比典型人为源汽车尾气...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就2002年春季华北沿海青岛两次特大沙尘长链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典型植物蜡源正构烷烃(C29和C31)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比典型人为源汽车尾气部分(C21~C23)明显偏轻.C29非沙尘期碳同位素组成为-30.3‰^-31.9‰,平均为-30.5‰;特大沙尘期为-31.1‰^-31.5‰,平均为-31.3‰.C31非沙尘期碳同位素组成为-31.1‰^-33.0‰,平均为-31.4‰;特大沙尘期为-31.3‰^-32.6‰,平均为-31.7‰.研究区特大沙尘中的植物蜡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由长程输送而来,本地源植物蜡主要来源于落叶植物和木本植物.华北沿海特大沙尘期的植物蜡83.3%为C3植物的贡献,非沙尘期C3植物对植物蜡的贡献可占80.0%,表明现代气候环境下,东亚沙尘向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输送的植物蜡主要源于C3植物.长链正构烷烃的分子和分子-同位素组成可作为东亚沙尘及西北太平洋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物源识别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沙尘暴 植物蜡 单体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C3植物 华北沿海
原文传递
费—托合成实验中烷烃气碳同位素分馏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春 王京红 +4 位作者 米敬奎 高晓辉 陶士振 倪云燕 陶小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0,223,共6页
40多年来的费—托合成模拟实验表明,只有部分结果出现了烷烃气碳同位素反序现象。通过较为完整的分析发现,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模拟实验时间的增加与温度的升高并随着产物转化率的增高,控制烷烃气碳同位素分馏的因素逐渐由动力学机制转变... 40多年来的费—托合成模拟实验表明,只有部分结果出现了烷烃气碳同位素反序现象。通过较为完整的分析发现,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模拟实验时间的增加与温度的升高并随着产物转化率的增高,控制烷烃气碳同位素分馏的因素逐渐由动力学机制转变为热力学平衡,烷烃气碳同位素序列将由反序转变为部分倒转再到类似常规天然气的正序分布。只有在较短时间(转化率较低)或者开放体系(随生随排)条件下才遵从动力学分馏。电火花放电合成实验仅代表了理想状态下动力学分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烷烃同位素 动力学分馏 热力学平衡
原文传递
利用轻烃、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组成划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原油族群效果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光荣 刘军 +5 位作者 汪旭东 陈聪 李孔森 翟普强 肖洪 冉子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95-2209,共15页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族群类型对该地区复杂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及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白云凹陷30件原油样品系统的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结果,分别对原油族群进行了划分并对比了...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族群类型对该地区复杂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及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白云凹陷30件原油样品系统的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结果,分别对原油族群进行了划分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划分效果,总结出不同方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白云凹陷原油轻烃组成特征、族组分碳同位素和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均相似,原油δ^(13)C值介于-28.3‰~-27.2‰之间,指示其均来自于腐殖型烃源岩,似乎属于同一族群。但是据原油饱和烃GC⁃MS数据中检出的多种被子植物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可将其划分为2类:A类富含双杜松烷T、重排奥利烷,分布在白云北坡和西次洼北缘;B类含有高含量的奥利烷和蒲公英烷,分布在主洼东、白云东低凸起和东次洼北缘。恩平组三角洲煤系和陆源海相泥岩均被证实为白云凹陷的有效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参数所划分的2个原油族群的分布更符合目前的地质认识。因此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专属性强的生物标志物凭借其能反映有机质输入的微小差异,对于具有相似母质类型的原油,有着更为精细的族群划分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轻烃 正构烷烃单体烃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和植被演化历史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庆达 聂军胜 +1 位作者 李祥忠 高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8-957,共10页
晚中新世C_(4)植被扩张的过程和驱动机制是全球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这一生态格局的转变在亚洲中纬度地区的扩张范围尚存在争议,阻碍了对中国北方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与高原隆起关系的清晰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 晚中新世C_(4)植被扩张的过程和驱动机制是全球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这一生态格局的转变在亚洲中纬度地区的扩张范围尚存在争议,阻碍了对中国北方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与高原隆起关系的清晰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河湖相沉积保存了晚新生代连续的古生态演化记录,是研究这一科学问题的理想载体。本研究选取柴达木盆地已具有古地磁年代的、厚度约6200 m的大红沟剖面河湖相地层,通过有机碳同位素和正构烷烃分析,恢复了高原东北缘约20.5~4.4 Ma的植被演变历史。结果发现,大红沟剖面典型样品正构烷烃C_(27)、C_(29)和C_(31)组分含量占总含量的绝大多数,且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指示陆生高等植物是该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大红沟剖面有机碳同位素记录指示中新世-早上新世青藏高原东北缘生态系统以C_(4)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出现C_(4)植被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中国北方晚中新世C_(4)植被大规模扩张的观点不同。晚中新世较低的大气CO_(2)浓度和高原隆升引发亚洲夏季风降水增强有利于晚中新世C_(4)植被的扩张,而晚中新世C_(4)植被的大规模扩张并没有发生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据此推测这可能是晚中新世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植物生长季温度较低,限制了C_(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晚中新世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晚中新世 有机同位素和正构烷烃 C_3/C_4植被
原文传递
方正断陷不同成因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波 陆军 +3 位作者 吕延防 付广 王世辉 金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0-377,共8页
方正断陷天然气成因类型复杂,查明气源对其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天然气组分及烷烃碳同位素特征,结合成气地质背景,对天然气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构造单元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差异,对比天然气热成熟度并进... 方正断陷天然气成因类型复杂,查明气源对其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天然气组分及烷烃碳同位素特征,结合成气地质背景,对天然气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构造单元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差异,对比天然气热成熟度并进行气源探讨。结果表明:方正断陷天然气可以分为3类。A类天然气为干气,成因类型为催化过渡带气,为新安村组-乌云组湖相泥岩所生;B类天然气为湿气,成因类型为热成因煤型气,与腐殖型有机质生成的原油相伴生,为煤系泥岩所生;C类天然气亦为湿气,成因类型以热成因油型气为主,具有一定的腐殖型有机质生气贡献,与腐殖型有机质生成的原油相伴生,为混源气。伊汉通断裂两侧构造的差异活动是造成东、西两个次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模式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组分 烷烃碳同位素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方正断陷
下载PDF
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的天然气成因、成藏模式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迎朝 胡森清 +4 位作者 陈忠云 蔡华 蒋一鸣 刁慧 王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98,共11页
本文旨在厘清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天然气成因,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本文从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轻烃、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分析,建立了Y气田成... 本文旨在厘清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天然气成因,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本文从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轻烃、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分析,建立了Y气田成藏模式,提出了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主要认识如下:(1)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和埋藏史分析表明,Y气田天然气为凹中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龙井运动期(距今13 Ma)生成的高成熟煤型气;(2)凝析油姥鲛烷/植烷、规则甾烷等特征,反映了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发育于弱氧化-弱还原潮坪、潟湖沉积环境,生烃母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低等水生生物;(3)Y气田具有“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花港组大型水道砂储集体、挤压构造作用”时空耦合的成藏模式,明确了凹中挤压背斜带是X凹陷大中型气田勘探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同位素 天然气轻烃 凝析油 天然气成因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吐格尔明地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源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如红 李剑 +7 位作者 肖中尧 李谨 张海祖 卢玉红 张宝收 马卫 李德江 刘满仓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4-581,共8页
吐格尔明地区位于库车坳陷东部,近年来部署的吐东2井在侏罗系阳霞组获得工业油气流,指示该区油气勘探的前景广阔。吐格尔明地区油—气—源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吐格尔明侏罗系阳霞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显示其母质为典型的淡水陆源... 吐格尔明地区位于库车坳陷东部,近年来部署的吐东2井在侏罗系阳霞组获得工业油气流,指示该区油气勘探的前景广阔。吐格尔明地区油—气—源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吐格尔明侏罗系阳霞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显示其母质为典型的淡水陆源高等植物来源,阳霞组天然气为煤型凝析油伴生气,成熟度与原油相同,两者来源于相同烃源岩。采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技术、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对比技术系统对比了吐格尔明地区侏罗系阳霞组原油与该区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阳霞组原油与侏罗系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烃源岩之间存在母源关系,为该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格尔明地区 侏罗系 三叠系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油源对比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新光地区佳木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二庭 靳军 +3 位作者 曹剑 马万云 米巨磊 任江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2-1369,共8页
通过对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及地层孔隙生烃模拟实验,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3套烃源岩生烃潜力及生烃特征,并在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与天然气伴生凝析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分析,确定了准... 通过对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及地层孔隙生烃模拟实验,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3套烃源岩生烃潜力及生烃特征,并在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与天然气伴生凝析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新光地区佳木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的来源。结果表明,二叠系3套烃源岩生烃潜力从大到小顺序为:风城组>下乌尔禾组>佳木河组,风城组烃源岩类型最好,以生油为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倾油倾气,佳木河组烃源岩倾气。新光地区佳木河组致密砂岩油藏天然气C7轻烃组成以正庚烷为主,含量大于40%,甲基环己烷含量小于40%,乙烷碳同位素值分布在-29.0‰^-27.0‰之间,为偏腐泥型的过渡型气;与佳木河组致密砂岩天然气伴生的凝析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增加呈'V'型分布,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相一致,表明新光地区佳木河组凝析油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新光地区佳木河组致密砂岩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高成熟的下乌尔禾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新光地区 致密砂岩气 地层孔隙生烃模拟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来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二庭 靳军 +5 位作者 王剑 罗正江 马万云 米巨磊 何丹 王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5-1523,共9页
在分析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2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结合天然气组成及其伴生凝析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来源问题。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天然气主要为湿气,其中克拉美丽气田天然气... 在分析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2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结合天然气组成及其伴生凝析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来源问题。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天然气主要为湿气,其中克拉美丽气田天然气为高成熟的腐殖型气,五彩湾气田天然气主要为成熟—高成熟的腐殖型气。根据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和热模拟实验分析,研究区石炭系松喀尔苏组下段与滴水泉组烃源岩以Ⅲ型腐殖型为主,少量Ⅱ型有机质,成熟度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具备较好的生气潜力。在高温(440~560℃)热解阶段,2套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值与克拉美丽地区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值较为一致,在600℃温度时,烃源岩总产气率大于150 kg/tTOC,具有较强的生气能力。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气藏天然气及伴生凝析油主要为滴水泉组烃源岩及松喀尔苏组下段烃源岩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拉美丽地区 石炭系 天然气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