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速铁路焊接区轮轨动力学响应及疲劳分析
- 1
-
-
作者
林凤涛
张子豪
翁涛涛
方琴
贾喆
陈武
黄金霞
-
机构
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
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
安徽辉瑞轨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2,5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5021,51865009,51975210)。
-
文摘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行车条件下,高速列车通过钢轨焊缝区高频振动及轮轨冲击损伤问题,应用列车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钢轨焊接区典型不平顺对轮轨垂向动态响应特征及发生疲劳损伤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高速列车通过下凹型焊缝的轮轨冲击作用强于上凸型焊缝,通过W型不平顺的轮轨垂向动态作用强于V型不平顺;(2)随着焊缝区不平顺波深的增加或波长的减小,轮轨垂向响应增强,在铁路钢轨养护中,建议以波深0.4 mm及波长0.4 m为焊缝区限值进行打磨养护;(3)结合安定理论,确定钢轨焊缝的疲劳损伤区,横移量大于9.5 mm时,疲劳因子大于零,当横移量达到10.1 mm,上凸型焊接区疲劳因子达到0.041,下凹型焊接区疲劳因子达到0.068,下凹型焊缝更容易产生疲劳裂纹;(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焊接区裂纹萌生可能性的预测及钢轨养护提供借鉴。
-
关键词
轮轨力
焊缝不平顺
焊缝幅值与波长
疲劳因子
-
Keywords
wheel-rail force
weld irregularity
amplitude and wavelength of weld
fatigue factor
-
分类号
U213.9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