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亚硫酸钠焙烧—氰化 提高金、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薛光 任文生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
进行了添加亚硫酸钠焙烧—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样中加入1%~3%亚硫酸钠进行焙烧。可使焙烧一氰化工艺金、银的浸出率分别提高2%和25%以上。
关键词 金精矿 亚硫酸钠 焙烧—氰化 回收率
下载PDF
新疆难处理金精矿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征 王彩霞 赵福财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对新疆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和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该金精矿进行焙烧预氧化处理后,氰化金的回收率达91.42%,比常规氰化回收率提高了50.60%。这对于该类型金矿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精矿 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
下载PDF
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淑华 陈利民 廖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66,75,共5页
为了给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浮选精矿焙烧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可获得金品位为61.88 g/t、砷含量为4.21%、金回... 为了给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浮选精矿焙烧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可获得金品位为61.88 g/t、砷含量为4.21%、金回收率为77.57%的金精矿和作业金浸出率为75.85%、对原矿金回收率为17.02%的尾矿浸出液,两者的金回收率合计达到94.59%。金精矿经焙烧预处理,焙砂砷含量降到0.38%、金品位提高到88.40 g/t;焙砂氰化浸出的作业金浸出率达93.28%、对原矿金回收率为72.36%,金精矿焙砂和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的综合金回收率为8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 浮选 浮选尾矿氰化浸出 浮选精矿焙烧—氰化浸出
下载PDF
云南某金矿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凯金 胡尊彬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云南某金矿石为褐铁矿化含炭糜棱岩型金矿石,原矿中金赋存状态复杂,金品位较低,仅3.56 g/t,含碳量0.619%,属低品位原生高碳金矿石。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获得高品位的金精矿,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对其分别进行了全泥氰化浸出、焙烧—氰化... 云南某金矿石为褐铁矿化含炭糜棱岩型金矿石,原矿中金赋存状态复杂,金品位较低,仅3.56 g/t,含碳量0.619%,属低品位原生高碳金矿石。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获得高品位的金精矿,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对其分别进行了全泥氰化浸出、焙烧—氰化浸出、摇床提金、单一浮选试验研究,对比各流程的试验结果,确定采用1粗1精3扫的单一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的金精矿品位达38.92 g/t,回收率为7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氰化浸出 焙烧—氰化浸出 浮选
下载PDF
印尼某难选冶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庆砚 李程伟 苏惠民 《黄金》 CAS 2015年第4期59-62,共4页
印尼某金矿矿石属于难选冶金矿石。矿石中金主要呈微细粒嵌布,既有硫化物包裹金,又有脉石包裹金。针对该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单一浮选、直接氰化、氰化—浸渣浮选、焙烧—氰化探索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或氰化工艺,金回收率均偏... 印尼某金矿矿石属于难选冶金矿石。矿石中金主要呈微细粒嵌布,既有硫化物包裹金,又有脉石包裹金。针对该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单一浮选、直接氰化、氰化—浸渣浮选、焙烧—氰化探索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或氰化工艺,金回收率均偏低;采用氰化—浸渣浮选、焙烧—氰化工艺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金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冶金矿石 氰化—浸渣浮选 焙烧—氰化 金回收率
下载PDF
含氰贫液酸化产物中铜元素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可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金精矿焙烧—氰化系统含氰贫液闭路循环需要定期开路部分贫液,贫液中的Cu元素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本文在含氰贫液酸化法处理工艺基础上探索含氰贫液中Cu元素回收工艺的可行性。酸化处理后CN-挥发率为95.42%,铜沉淀率为97.82%。酸化后贫... 金精矿焙烧—氰化系统含氰贫液闭路循环需要定期开路部分贫液,贫液中的Cu元素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本文在含氰贫液酸化法处理工艺基础上探索含氰贫液中Cu元素回收工艺的可行性。酸化处理后CN-挥发率为95.42%,铜沉淀率为97.82%。酸化后贫液固液分离所得酸化沉淀含铜22.77%~35.01%,采用焙烧—酸浸—萃取工艺回收铜,最佳实验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640℃,液固比为5∶1,H2SO4质量浓度为5%,酸浸时间为3 h,此时可获得铜浸出率为92.27%~95.00%。以20%Lix984作为萃取剂,调节浸出液p H=2.3,有机相和水相相比为1∶1,萃取时间为3~5 min时,单级铜萃取率为98.96%;酸化后贫液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平均铜浓度为72.89 mg/L,以硫化法深度沉淀铜,当Na2S用量为0.4~0.6 g/L,沉淀时间为1 h时,铜沉淀率为92.21%~9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氰化 含氰贫液 酸化法 沉淀 焙烧—酸浸—萃取 硫化钠
下载PDF
含铅金精矿浮选除铅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景貌 李洪松 +1 位作者 陈顺勋 陈爽 《有色矿冶》 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
铅是金精矿中常见的有色金属元素。少量的铅含量在贵金属的氰化提金工艺中是有益的,但铅含量过高在金精矿的焙烧—氰化提金过程中是有害的。采用浮选法可以从高含铅金精矿中脱除铅,并产出合格的成品铅精矿供外销。不仅消除含铅高的有害... 铅是金精矿中常见的有色金属元素。少量的铅含量在贵金属的氰化提金工艺中是有益的,但铅含量过高在金精矿的焙烧—氰化提金过程中是有害的。采用浮选法可以从高含铅金精矿中脱除铅,并产出合格的成品铅精矿供外销。不仅消除含铅高的有害影响,并可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浮选 焙烧—氰化
下载PDF
Active and passive behaviors of gold in cyanide solutions 被引量:1
8
作者 Ahmet Deniz BAS Fariba SAFIZADEH +2 位作者 Wei ZHANG Edward GHALI Yeonuk CHO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442-3453,共12页
Active and passive behaviors of pure gold(Au) and roasted gold ore(RGO) electrodes were investigated at 25 °C in de-aerated agitated cyanide media.Cyclic voltammetry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with agit... Active and passive behaviors of pure gold(Au) and roasted gold ore(RGO) electrodes were investigated at 25 °C in de-aerated agitated cyanide media.Cyclic voltammetry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with agitation at 100 r/min in 0.04 mol/L NaCN solution showed different peak positions and current densities.Potentiodynamic tests illustrate that the peak current densities increase greatly with increasing the cyanide concentration.Increasing the pH value from 10 to 11 resultes in a great decrease of current density,while it increases noticeably by decreasing the agitation from 100 to 60 r/min.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Au and RGO electrode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eak positions and corrosion rates.The potentiostatic studie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from 1 to 1.4 V at pH value of 11 results in an 80% decrease of current density while decreasing the pH value from 11 to 10 at 1 V gives a 1.7 fold increase of current density,possibly due to more effective passive layer.Following polarization,electrochemical noise measurements(ENM) during decay periods show that Au results in more passive states at high potentials,showing pitting corrosion.The ENM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echnique can be a promising tool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old leaching.The XPS studies prove the presence of passive ox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e gold roasted gold ore CYANIDE PASSIVATION electrochemical noi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