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油馏分添加剂对庞庄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照冰 吴国光 +1 位作者 郑正 郑有飞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7,共4页
利用焦油馏分中的有效成分合成出水煤浆萘油添加剂与蒽油添加剂,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萘油、蒽油添加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推测出萘油、蒽油添加剂主要为含有-CH2-,-SO3-等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以纯萘磺酸缩甲醛、萘油添加剂及蒽油... 利用焦油馏分中的有效成分合成出水煤浆萘油添加剂与蒽油添加剂,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萘油、蒽油添加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推测出萘油、蒽油添加剂主要为含有-CH2-,-SO3-等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以纯萘磺酸缩甲醛、萘油添加剂及蒽油添加剂分别对庞庄煤进行制浆实验,结果表明:萘油添加剂与蒽油添加剂复配使用时,浆体性能优良。同时对焦油馏分添加剂改善水煤浆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馏分 水煤浆添加剂 性能 机理
下载PDF
煤焦油馏分油对辽河稠油热生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倩倩 杨建丽 +4 位作者 蒋兴家 侯沛东 李英 郭强 杨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6,共9页
从煤焦油馏分油自身及与辽河稠油共炼生焦规律出发,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同步荧光光谱及族组成分析等方法对馏分油进行表征,研究了煤焦油馏分油对辽河稠油热生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稠油掺炼煤焦油馏分油可以改善辽河稠... 从煤焦油馏分油自身及与辽河稠油共炼生焦规律出发,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同步荧光光谱及族组成分析等方法对馏分油进行表征,研究了煤焦油馏分油对辽河稠油热生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稠油掺炼煤焦油馏分油可以改善辽河稠油的热生焦性能。实验条件下,掺炼体系加权生焦率为3.3%-6.4%,实验生焦率为0.5%-5.9%,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果。不同馏分油的协同作用程度取决于馏分油的化学组成和含量。饱和烃、单环芳烃和缩合四环芳烃会促进生焦,而双环芳烃、三环芳烃和缩合双环芳烃有减缓生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稠油 焦油馏分 生焦特征 组成特征
下载PDF
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技术中甲基环己烷收率的技术改造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云冈 付莉琼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157-159,共3页
针对在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中甲基环己烷的产出含量问题,发现主要存在2,5-二甲基环己烷浓度过高,影响品质,从而导致产品纯度波动大,造成产品收率降低,装置能耗增大。后通过增加管线、二次提纯、控制产出、降低负荷等方法成功的降低甲... 针对在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中甲基环己烷的产出含量问题,发现主要存在2,5-二甲基环己烷浓度过高,影响品质,从而导致产品纯度波动大,造成产品收率降低,装置能耗增大。后通过增加管线、二次提纯、控制产出、降低负荷等方法成功的降低甲基环己烷中的2,5-二甲基环己烷含量,将甲基环己烷纯度由99.3%提升至99.6%,同时降低甲基环己烷生产所需的蒸汽消耗,预计可增加收益超4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 焦油馏分加氢技术 甲基环己烷
下载PDF
磷酸基咪唑离子液体脱除煤焦油柴油馏分中的氮化物 被引量:14
4
作者 苏晓琳 宋军 +1 位作者 杨敬一 徐心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086,共6页
研究了不同磷酸基咪唑离子液体对煤焦油柴油馏分中氮化物的脱除效果。分别以磷酸酯和磷酸二氢根为阴离子合成了烷基碳链长度不同的咪唑磷酸酯和咪唑磷酸二氢盐离子液体,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对煤焦油柴油馏分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 研究了不同磷酸基咪唑离子液体对煤焦油柴油馏分中氮化物的脱除效果。分别以磷酸酯和磷酸二氢根为阴离子合成了烷基碳链长度不同的咪唑磷酸酯和咪唑磷酸二氢盐离子液体,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对煤焦油柴油馏分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酸性咪唑磷酸二氢盐离子液体脱氮效果优于咪唑磷酸酯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H2PO4)离子液体的脱氮效果最佳。在剂油质量比为0.2、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和静置时间均为30min的条件下,[BMim]H2PO4对煤焦油柴油馏分的脱氮率为92.3%,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稳定的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基 离子液体 焦油柴油馏分 脱氮
下载PDF
鲁奇炉宽馏分煤焦油加氢改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方明 佘喜春 +1 位作者 郭朝晖 李庆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100mL固定床加氢实验装置上,采用自制的不同性质的加氢催化剂组合对云南解放军化肥厂鲁奇炉副产的宽馏分煤焦油进行了加氢改质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压力、温度、空速和氢油比等参数对煤焦油加氢改质的影响显著,并在反应压力12.0M... 在100mL固定床加氢实验装置上,采用自制的不同性质的加氢催化剂组合对云南解放军化肥厂鲁奇炉副产的宽馏分煤焦油进行了加氢改质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压力、温度、空速和氢油比等参数对煤焦油加氢改质的影响显著,并在反应压力12.0MPa,温度360℃,液时空速1.0h-1和氢油比1200∶1的优化条件下通过加氢改质和产品分馏,可以获得约9%的小于160℃石脑油馏分、78%的160℃~350℃柴油馏分和13%大于350℃尾油馏分.实验装置连续运行了1114h后仍能保持稳定,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焦油 加氢改质 石脑油 柴油 尾油
下载PDF
关于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常院 《化工管理》 2015年第36期58-58,共1页
随着近几年煤焦油深加工工艺不断的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煤焦油预处理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经验和煤焦油特性,对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加氢预处理的几种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分析了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以及优缺点,以供相关工作者的参考。
关键词 馏分中低温煤焦油 加氢 预处理 可行性
下载PDF
焦油苯头馏分反应分离装置工艺设计及优化
7
作者 李启辉 《山西化工》 2014年第2期37-40,共4页
利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采用SRK物性方程,对焦油苯头馏分体系进行了反应部分和精馏部分的模拟及工艺设计条件的优化。对实际生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焦油苯头馏分 模拟 工艺设计 优化
下载PDF
SE-12m毛细柱在馏分含萘测定中的应用
8
作者 秦宝武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选用长12米的毛细柱对煤焦油馏分中萘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毛细管柱具有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等特点,可替换填充柱,同时也为短毛细柱在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焦油馏分 毛细柱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酚萘洗馏分中的萘含量
9
作者 赵东升 《燃料与化工》 2001年第6期309-311,共3页
用色谱法测定酚油、萘油和洗油中的萘含量,与结晶法的结果相比,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13%~0.35%,说明气相色谱法完全可代替结晶法。
关键词 焦油馏分 色谱法 结晶法 含萘量测定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裂化降温降压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忠臣 张栋 +5 位作者 权亚文 李文选 王鹏伟 方玉虎 韩智发 汪亚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5,共4页
为考察陕北全馏分煤焦油加氢深度转化效果,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碳氢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悬浮床加氢裂化中试装置上进行试验,在系统基准压力22 MPa,进料量0.5 kg/(h·L),0.5%添加剂条件下,分别又从温度为450℃,压力为20,18,16 MPa... 为考察陕北全馏分煤焦油加氢深度转化效果,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碳氢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悬浮床加氢裂化中试装置上进行试验,在系统基准压力22 MPa,进料量0.5 kg/(h·L),0.5%添加剂条件下,分别又从温度为450℃,压力为20,18,16 MPa;压力为20 MPa,温度为460,455,450,440℃的反应条件下,研究煤焦油加氢裂化反应后的整体转化率、>500℃重组分转化率、气体产率及<500℃液体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450℃,压力变化对煤焦油转化效果影响不大;压力为20 MPa,温度在460℃,煤焦油整体转化率达97.32%,>500℃重组分转化率达90.73%,气体产率为8.34%,<500℃液体收率达8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焦油 加氢裂化 温度压力 深度转化
下载PDF
原料组成对半焦中间相结构发展的影响
11
作者 徐贤 崔楼伟 +6 位作者 刘杰 施俊合 朱永红 刘姣姣 刘涛 郑化安 李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43-2352,共10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尾油(FHT)和>350℃中低温煤焦油沥青(CTP)为原料,制备出不同微观结构的半焦。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原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原料组成对中间相... 以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尾油(FHT)和>350℃中低温煤焦油沥青(CTP)为原料,制备出不同微观结构的半焦。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原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原料组成对中间相结构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FHT含有25.94%环烷烃且芳环侧链以环烷结构为主,CTP中含有3.92%环烷烃且芳环侧链以短烷基为主,FHT的含氧杂环化合物含量比CTP低。热聚实验表明具有环烷结构含量高、含氧杂环化合物含量低的原料(FHT),有利于降低炭化反应活性和反应体系黏度,促进中间相有序发展。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半焦的微观结构和微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TP的氧含量和QI含量高,容易生成镶嵌结构,微晶排列扭曲,取向性差,而FHT中富含环烷结构以及氧含量低,芳烃片层分子更容易有序堆叠形成细纤维结构且内部碳微晶排列更加规整,更易石墨化。此外,利用纤维软件对半焦的光学组织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FHT制备的半焦的纤维结构质量分数为79.84%,而CTP制备的半焦的纤维结构质量分数为2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尾油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 组成 中间相 半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陕煤集团低阶煤分质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建选 张喻 刘燕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39-47,共9页
低阶煤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一条重要路径。介绍了陕煤集团在低阶煤分质利用方面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重点阐述了陕煤集团新型直立炉热解技术、小粒煤热解工艺、粉煤热解工艺、煤焦油制芳烃及特种油品制备技术、半焦利用技术、热... 低阶煤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一条重要路径。介绍了陕煤集团在低阶煤分质利用方面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重点阐述了陕煤集团新型直立炉热解技术、小粒煤热解工艺、粉煤热解工艺、煤焦油制芳烃及特种油品制备技术、半焦利用技术、热解煤气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新型直立炉热解技术实现了粉煤、小粒煤、块煤的综合热解提质,热解效率大幅提升;自主研发的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SM SP)使粉煤与热载体能充分混合接触并快速反应实现煤的热解;自主研发的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技术(FTH),解决了低温煤焦油沥青难以加氢转化的世界性难题,为煤焦油全馏分加氢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提出陕煤集团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中长期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煤集团 低阶煤分质利用 小粒煤热解工艺 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SM-SP) 焦油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技术(FTH) 绿色低碳发展
下载PDF
Co-processing Vacuum Residue with Waste Plastics in a Delayed Coking Process:Kinetics and Modeling
13
作者 Mominou Nchare Shen Benxian Solomon G.Anagho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2年第3期44-49,共6页
Thermal upgrading of vacuum residue mixed with waste plastics was studied in a laboratory scale delayed coking unit.The model of feed thermal decomposition was set up and the first order reaction kinetics was used to ... Thermal upgrading of vacuum residue mixed with waste plastics was studied in a laboratory scale delayed coking unit.The model of feed thermal decomposition was set up and the first order reaction kinetics was used to predict product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coking process.The distillate yield was higher(70%) for the vacuum residue/polystyrene(VR/PS) feed system and the vacuum residue/low density polyethylene(VR/LDPE) feed system.The resulted distillate yield was separated into fra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boiling points,with gasoline and diesel being our fractions of concern.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higher for gasoline production(around 60 kcal/mol) varying with the type of feed system,while it was 33 kcal/mol for diesel fraction.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R was 0.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ed coking waste plastics vacuum residue KINET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