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岩学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叶道敏 肖文钊 +1 位作者 罗俊文 黄海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0期5-9,共5页
用配有自行研制的程序控温仪的显微热台,观察研究了P1、T3两时代煤显微组分的加热性状和焦炭的显微特征,由此揭示了不同时代等变质煤结焦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标准活性组分(Vt,st)的新概念;确定了测定混煤中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 用配有自行研制的程序控温仪的显微热台,观察研究了P1、T3两时代煤显微组分的加热性状和焦炭的显微特征,由此揭示了不同时代等变质煤结焦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标准活性组分(Vt,st)的新概念;确定了测定混煤中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最后以重钢焦化厂大量200kg焦炉试验为基础,用计算机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优选出标准活性组分(Vt,st)、镜质体随机反射率(Rran)及其标准差(S)三个参数,建立了能准确定量预测焦炭机械强度的数学模型。经焦化厂使用证实,用该方法预测和控制焦炭强度不但准确度高、简单易行,而且可适用于我国大多数焦化企业由不同煤田的多矿点供煤且常有混煤、煤质不稳定的复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学 配煤 预测 焦炭强度 煤矿 显微组分
下载PDF
焦炭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运勇 唐小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从煤质、煤岩、煤灰成分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焦炭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 ,中等煤化程度的单种煤和中等黏结性的配煤其热性质最佳 ,配煤炼得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有一定的加和关系 ,不同的煤灰成分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关键词 焦炭强度 煤灰 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煤质 煤岩 配煤
下载PDF
应用线性回归法预测焦炭强度 被引量:9
3
作者 魏江红 周敏 +3 位作者 韦小梅 贺国章 宋利强 雷佳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3,共4页
简述了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配合煤的挥发分、粘结指数、灰分和硫分为影响因素,以某焦化厂原料煤和相应焦炭质量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焦炭机械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有效依据配合煤的挥发分、粘结性、灰分和... 简述了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配合煤的挥发分、粘结指数、灰分和硫分为影响因素,以某焦化厂原料煤和相应焦炭质量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焦炭机械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有效依据配合煤的挥发分、粘结性、灰分和硫分4个质量指标,预测焦炭质量,满足生产过程对质量指标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强度 焦炭质量 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配煤质量
下载PDF
二元线性回归法预测焦炭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志芳 单晓云 +1 位作者 朱书全 李洪波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选取决定焦炭质量的主要指标———挥发分和粘结指数,运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预测焦炭的强度。模型采用开滦集团单种煤及其配合的混煤和相应焦炭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模型可以有效控制混煤的挥发分和粘结指数,保证焦炭的质量,检... 选取决定焦炭质量的主要指标———挥发分和粘结指数,运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预测焦炭的强度。模型采用开滦集团单种煤及其配合的混煤和相应焦炭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模型可以有效控制混煤的挥发分和粘结指数,保证焦炭的质量,检验配煤的合理性,以达到合理指导配煤炼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回归 焦炭强度 挥发分 粘结指数
下载PDF
焦化前期工艺参数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海深 李福民 +1 位作者 刘永新 吕庆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采用40 kg小焦炉模拟唐钢炼焦制气厂的生产过程,研究高温焖炉时间、堆密度和配合煤的细度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焖炉时间控制在180 min,配合煤堆密度控制在0.8 t/m3左右,配合煤的细度控制在77%左右时,焦炭的冷态强度和高温强... 采用40 kg小焦炉模拟唐钢炼焦制气厂的生产过程,研究高温焖炉时间、堆密度和配合煤的细度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焖炉时间控制在180 min,配合煤堆密度控制在0.8 t/m3左右,配合煤的细度控制在77%左右时,焦炭的冷态强度和高温强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强度 焖炉时间 配合煤堆密度 配合煤细度
下载PDF
焦炭强度预测回归分析及其SPSS的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么秋香 杜美利 郎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77,86,共5页
本文以研究配合煤的性质与焦炭机械强度(M25,M10)、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之间的数学关系为目的,依据37组小焦炉炼焦实验,选取配合煤的主要煤质参数: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max、惰性组分含量I等因素为自... 本文以研究配合煤的性质与焦炭机械强度(M25,M10)、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之间的数学关系为目的,依据37组小焦炉炼焦实验,选取配合煤的主要煤质参数: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max、惰性组分含量I等因素为自变量,应用SPSS软件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焦炭的强度预测模型。该方法预测和控制焦炭质量快速准确且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强度 逐步回归 SPSS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试验焦炉与生产焦炉焦炭强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郝洪洲 光明 +1 位作者 陈双管 郭新龙 《煤化工》 CAS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介绍了40kg试验焦炉的作用及用试验焦炉预测生产焦炉焦炭机械强度的试验过程与原理,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出了生产焦炉与试验焦炉所炼焦炭的机械强度关系的公式,可指导生产焦炉的实际生产。
关键词 试验焦炉 焦炭强度 生产焦炉
下载PDF
宝钢焦炭强度预测和配煤煤质控制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德生 吴信慈 戴朝发 《宝钢技术》 CAS 2000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总结国内外炼焦配煤控制方法的基础上 ,确定了宝钢焦炭强度预测和配煤煤质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 ,构筑了一种新的预测焦炭强度的参数CCI。根据试验获得的数据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了焦炭强度的预测 ,宝钢焦炉焦炭的DI1 501 5 。
关键词 焦炭强度预测 配煤 质量控制 炼焦
下载PDF
利用煤岩配煤预测焦炭强度 被引量:5
9
作者 兰正宏 郑海兰 +2 位作者 徐春柳 刘良琴 钱贵东 《河北冶金》 2012年第4期33-34,14,共3页
利用岩石学的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煤的显微组成、含量及分布状态,判断煤质,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根据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百分含量及活惰比,指导炼焦配煤,预测焦炭强度和气孔率,为高炉炼铁生产提供合格的焦炭。
关键词 镜质组反射率 活性组分 惰性组分 预测 焦炭强度
下载PDF
煤镜质组反射率与焦炭强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翠萍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6-188,共3页
文章依据测定的煤镜质组反射率和对应的焦炭强度数据,分析了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和反射率分布直方图,探求了反射率分布图的范围与形状与焦炭强度M25的关系。研究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与焦炭强度关系复杂,但总的来说,反射率分布图的... 文章依据测定的煤镜质组反射率和对应的焦炭强度数据,分析了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和反射率分布直方图,探求了反射率分布图的范围与形状与焦炭强度M25的关系。研究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与焦炭强度关系复杂,但总的来说,反射率分布图的范围与形状与焦炭强度M25还是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镜质组反射率 焦炭强度 研究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焦炭强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彬彬 吴贤熙 《山东冶金》 CAS 2009年第4期44-46,共3页
选取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预测方程,然后对预测方程的回归系数做t检验,剔除对焦炭强度影响不显著的指标,重新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简单、准确的预测方程。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所得方程回归效果良好,可以较好地... 选取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预测方程,然后对预测方程的回归系数做t检验,剔除对焦炭强度影响不显著的指标,重新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简单、准确的预测方程。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所得方程回归效果良好,可以较好地预测焦炭强度,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强度 多元回归 相关分析 预测方程
下载PDF
矿物质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启厚 《燃料与化工》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选取9种金属氧化物按干煤量0.5%、1%、3%、5%添加到马钢配煤、芦岭煤、古交煤中炼成坩埚焦后,测定焦炭的显微强度、结构强度、焦炭反应性。结果表明:PbO、B2O3、V2O5使焦炭强度显著下降;SiO2、TiO2使焦炭强度略微下降;MnO2、Al2O3、CuO... 选取9种金属氧化物按干煤量0.5%、1%、3%、5%添加到马钢配煤、芦岭煤、古交煤中炼成坩埚焦后,测定焦炭的显微强度、结构强度、焦炭反应性。结果表明:PbO、B2O3、V2O5使焦炭强度显著下降;SiO2、TiO2使焦炭强度略微下降;MnO2、Al2O3、CuO、ZnO对焦炭强度无明显影响。过渡金属对焦炭反应性起正催化作用,硼族元素对焦炭反应性起负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 焦炭强度 反应性
下载PDF
太钢7.63m焦炉焦炭强度预测研究
13
作者 齐洪涛 《煤化工》 CAS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太钢(集团)公司为配套4 350m3高炉生产高强度的焦炭,从德国引进了目前国内炭化室最高的7.63m焦炉。为了保证焦炉投产后生产的焦炭强度能满足高炉的生产要求,进行了大焦炉配煤技术研究。首先选择了11个单种煤试样在实验室进行配煤研究,... 太钢(集团)公司为配套4 350m3高炉生产高强度的焦炭,从德国引进了目前国内炭化室最高的7.63m焦炉。为了保证焦炉投产后生产的焦炭强度能满足高炉的生产要求,进行了大焦炉配煤技术研究。首先选择了11个单种煤试样在实验室进行配煤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的配煤方案在4.3m焦炉上进行工业性试验,根据工业性试验结果,对7.63m焦炉焦炭强度进行预测。实践证明,7.63m焦炉投产后,焦炭强度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可满足高炉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63M焦炉 配煤研究 工业性试验 焦炭强度 预测
下载PDF
配合煤堆比重对焦炭强度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王福先 吕桂双 《河北冶金》 2011年第8期11-13,51,共4页
利用40 kg小焦炉,进行配合煤堆比重与焦炭强度相关性炼焦对比试验,研究确定了配合煤堆比重与焦炭强度的相关关系,并成功应用于宣钢炼焦工业生产,有效提高了焦炭强度和产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配合煤 堆比重 焦炭强度 试验研究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应用煤岩理论预测焦炭强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永珍 郝洪洲 +2 位作者 张增旭 陈双管 王海燕 《煤化工》 CAS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以 4 0kg焦炉试验为基础 ,用数理统计法优选出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平均值及胶质层最大厚度 ,建立了预测生产焦炉焦炭强度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煤岩理论 预测 焦炭强度 焦炉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西栋 胡善亭 +2 位作者 潘治贵 潘银苗 王凌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小焦炉焦炭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M40≥80%矿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小焦炉焦炭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M40≥80%矿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40%~6940%,镜质组平均反射率基本处于112%~136%之间。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谱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活性成分的大致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学 显微成分 焦炭强度 煤矿床
下载PDF
加入活性催化添加剂提高焦炭强度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庆华 张双龙 武青文 《煤质技术》 2007年第6期19-20,共2页
通过在40 kg试验焦炉的配合煤中加入沥青,特别是加入微量硼化物、稀土添加剂等活性催化剂的试验,初步证实加入活性催化剂可以明显提高焦炭强度。
关键词 煤沥青 硼化物 稀土添加剂 焦炭强度
下载PDF
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强度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云起 白洋 +2 位作者 孔小红 丁颖 凌贵斌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了工业配煤炼焦生产的需要,通过对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的研究,得出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相关性好、可信度高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焦炭机械强度M40和M25的预... 为了工业配煤炼焦生产的需要,通过对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的研究,得出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相关性好、可信度高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焦炭机械强度M40和M25的预测误差小,可以用于指导工业配煤炼焦生产;影响M40和M25最大的均为肥煤,影响M10最大者为焦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煤 镜质组反射率 预测 模型 焦炭机械强度
下载PDF
炼焦煤焦炭强度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晓霞 樊永在 张炳玉 《燃料与化工》 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
由于煤种鉴定工作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每个矿山煤种全年只能做1-2次鉴定。在统计2007-2009年的矿山煤鉴定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回归,提出了一种简便快捷的20kg试验焦炉焦炭强度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评价方法 焦炭强度 炼焦煤 鉴定工作 试验焦炉 煤种 矿山
下载PDF
焦炭强度与煤若干指标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寇占喜 高志军 《河北冶金》 2003年第3期17-19,24,共4页
针对7次指定配比的单炉检查实验结果,分析镜质组反射率R max分布图,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40、M10与G值、Y值、JM/SM 用量之比的关系,认为Rmax分布图能够预测、反映M40、M10,应逐步由它取代目前的以G 衡量配合煤指标的考核办法。
关键词 焦炭强度 煤指标 反射率分布图 粘结指数 配煤 实验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