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巷掘进工作面断层分布区煤体破裂事件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善帅 《矿业装备》 2023年第4期18-20,共3页
煤巷掘进工作面断层分布区的超前探查对于掘进安全监测预警具有重要作用。依托地音系统,对某煤矿掘进工作面遇断层期间,煤体破裂事件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地音系统共布置四个测点,按照触发测点的个数,煤体破裂事件可分为单~四... 煤巷掘进工作面断层分布区的超前探查对于掘进安全监测预警具有重要作用。依托地音系统,对某煤矿掘进工作面遇断层期间,煤体破裂事件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地音系统共布置四个测点,按照触发测点的个数,煤体破裂事件可分为单~四通道触发事件数量。统计其发生数量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遇断层时“三通道+四通道触发事件”数量总和呈现出“积累型”或“积累型”+“静默型”趋势。两种类型的结果均表明,掘进工作面煤体在一定应力场条件下,出现了更多煤体破裂现象,这一破裂事件除与超前支承压力有关外,与地质条件关系更加密切,对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掘进工作面 断层分布区 煤体破裂事件 异常判别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煤体破裂演化规律 被引量:29
2
作者 欧建春 王恩元 +4 位作者 马国强 王超 宋大钊 陈鹏 李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8-983,共6页
研制了一套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对突出全过程进行实时观测,从而实现对突出过程中煤体破裂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2次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煤与瓦斯突出是个力学发展过程,它经历了孕育、启动、发展和停止4个... 研制了一套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对突出全过程进行实时观测,从而实现对突出过程中煤体破裂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2次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煤与瓦斯突出是个力学发展过程,它经历了孕育、启动、发展和停止4个阶段,受瓦斯压力和孔洞壁的径向应力大小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多次间歇式发展;实验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启动后,从发展到结束过程耗时不足0.1s;位于试验装置不同部位的煤体,突出瞬间煤体运动轨迹各不相同;通过对突出后煤体的裂纹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发现裂纹几乎平行出现,且裂纹的倾斜角度处在65°~70°,裂纹近似圆弧,圆心位置在突出口;试验还发现在0.481~0.764MPa存在一个临界瓦斯压力值,可以使突出连续发生.从而具备了发生大型突出的瓦斯压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煤体破裂 演化 模拟实验装置 实时观测
下载PDF
煤体破裂过程辐射温度场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钟晓晖 朱令起 +1 位作者 郭立稳 勾昱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59,共3页
利用TVS-2000MKⅡ型红外热像仪对煤体破裂过程的辐射温度场进行了测定,得出了不同类型煤样的红外热像特征,并分析了煤样红外热像特征的影响因素,论证了利用煤体破裂过程中的红外热像特征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的方法。
关键词 辐射温度场 煤体破裂 红外热像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
下载PDF
煤巷煤体破裂区厚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郑桂荣 杨万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煤巷两帮煤体受力特点的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导出煤体破裂区厚度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对煤体破裂区厚度的影响 .与实测破裂区厚度比较 ,相对误差为 10 %左右 .结果表明 ,减小巷道高度、增大煤体与岩层接触面的摩擦角是减... 通过对煤巷两帮煤体受力特点的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导出煤体破裂区厚度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对煤体破裂区厚度的影响 .与实测破裂区厚度比较 ,相对误差为 10 %左右 .结果表明 ,减小巷道高度、增大煤体与岩层接触面的摩擦角是减小煤体破裂区厚度的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支护设计 煤体破裂区厚度 摩擦角 锚杆支护 岩层接触面
下载PDF
动力扰动下煤体破裂电磁和微震响应特征及关联性
5
作者 王金贵 张苏 +1 位作者 胡维喜 张佳庆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1-897,共7页
利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系统(ZDKT-1型)对平煤十矿10次爆破作业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煤岩体在动力扰动下破坏失稳的电磁及微震信号特征,并探究两类信号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煤矿井下电磁和微震背景噪声为具有多个主频的宽频扰动,且不严... 利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系统(ZDKT-1型)对平煤十矿10次爆破作业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煤岩体在动力扰动下破坏失稳的电磁及微震信号特征,并探究两类信号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煤矿井下电磁和微震背景噪声为具有多个主频的宽频扰动,且不严格符合50 Hz的倍频;爆破作业电磁信号存在明显脉冲特性,单边幅值在14 mV左右;而微震信号波形为更具对称性的简谐振动,单边幅值也明显大于电磁信号;爆破掘进现场的电磁和微震信号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同步性;电磁和微震信号能量符合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相关性系数达0.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掘进 动力扰动 电磁 微震 煤体破裂
下载PDF
煤岩破裂声发射实验研究及RS统计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恩元 何学秋 刘贞堂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对受载煤体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AE)信号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载煤岩体的变形破裂及声发射信号并不连续,而是阵发性的.声发射信号符合赫斯特(RS)统计规律.在受载煤岩体的破裂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基本呈现逐渐增... 对受载煤体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AE)信号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载煤岩体的变形破裂及声发射信号并不连续,而是阵发性的.声发射信号符合赫斯特(RS)统计规律.在受载煤岩体的破裂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基本呈现逐渐增强趋势,这对于预测预报煤岩灾害动力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煤体破裂 R/S统计规划 煤岩破裂
下载PDF
单轴压缩状态下瓦斯抽采钻孔破裂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峰瑞 肖福坤 +1 位作者 申志亮 王一斐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20,30,共5页
为研究瓦斯抽放钻孔对煤体破裂的影响,采用电液伺服岩石实验机分别对不同倾角瓦斯抽放钻孔原煤煤样和水平瓦斯抽放钻孔原煤煤样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分析钻孔周围煤体的破裂规律。结果表明:原煤煤样钻孔水平边界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先发... 为研究瓦斯抽放钻孔对煤体破裂的影响,采用电液伺服岩石实验机分别对不同倾角瓦斯抽放钻孔原煤煤样和水平瓦斯抽放钻孔原煤煤样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分析钻孔周围煤体的破裂规律。结果表明:原煤煤样钻孔水平边界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先发生破坏。随着钻孔倾角的增大,钻孔煤体的单轴抗压强度有增大趋势,钻孔煤体更加趋于稳定,不易发生破坏。原煤煤样水平瓦斯抽放钻孔周围存在不同形式的裂隙,钻孔的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也不相同。该研究对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放 钻孔倾角 煤体破裂 裂纹扩展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受载破裂煤样注浆封堵效应量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雁 李兵 +1 位作者 姚帅 姚邦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现有注浆煤岩体裂隙结构和注浆效果研究不能定量表征的问题,利用自主搭建的受载煤岩体注浆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受载破裂煤样(单轴和劈裂)的注浆试验,采用工业CT扫描设备对破裂煤样注浆前后的裂隙结构进行了CT扫描,应用图像分析软件VG... 针对现有注浆煤岩体裂隙结构和注浆效果研究不能定量表征的问题,利用自主搭建的受载煤岩体注浆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受载破裂煤样(单轴和劈裂)的注浆试验,采用工业CT扫描设备对破裂煤样注浆前后的裂隙结构进行了CT扫描,应用图像分析软件VG Studio MAX对CT扫描数据重建模型所得到的数字煤样进行裂隙精准提取,对受载破裂煤样注浆前后三维裂隙形态和结构进行了数字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单轴加载破裂煤样主裂隙由煤样顶部两侧贯穿至煤样底部并汇聚,裂隙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煤样主要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破裂,整体破碎程度较大,主裂隙网络伴生较多的小裂隙;注浆前后50 mm以上裂隙由1条转为0,总裂隙体积由12000 mm^(3)减小为5700 mm^(3),降幅为52.5%,表明单轴破裂煤样裂隙结构相对不利于浆液扩散流动。劈裂破坏煤样主裂隙由顶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煤样中下部,裂隙宽度较大,然后向一方倾斜45°继续延伸,裂隙宽度逐渐变小;注浆前后50 mm以上裂隙由2条转为0,总裂隙体积由3430 mm^(3)减小为312 mm^(3),降幅为90.9%,表明劈裂破坏煤样裂隙结构有利于浆液的流动和充填。②注浆前后单轴加载破裂煤样渗透率由57×10^(-14) m^(2)下降到1.2×10^(-14) m^(2),下降了97.9%;注浆前后劈裂破坏煤样渗透率由75×10^(-14) m^(2)下降到1.3×10^(-14) m^(2),下降了98.3%,表明注浆对不同破坏形式煤样均具有显著的堵漏降渗效果。③对比2种煤样注浆前后裂隙体积和渗透率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单轴加载破裂煤样注浆浆液仅充填了部分裂隙,但渗透率与原始煤样差别很小,表明通过阻隔漏气通道的连通性,即可有效封堵裂隙并取得良好的注浆封孔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破裂煤体注浆量化分析及煤层注浆封堵效果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破裂煤体 裂隙结构 单轴加载 劈裂破坏 注浆封堵 煤体渗透性 CT扫描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水力冲孔破煤时电磁辐射信号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曹佐勇 王恩元 +3 位作者 汪皓 王聪 张光辉 罗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96,共7页
为研究煤体在高压水作用下的破煤效果,以贵州松河煤矿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应用电磁辐射技术监测了水力冲孔期间不同煤层、不同时刻的电磁辐射信号脉冲数、能量等参数变化情况,根据电磁辐射参数的变化,分析了作用于一定水压下的煤体破... 为研究煤体在高压水作用下的破煤效果,以贵州松河煤矿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应用电磁辐射技术监测了水力冲孔期间不同煤层、不同时刻的电磁辐射信号脉冲数、能量等参数变化情况,根据电磁辐射参数的变化,分析了作用于一定水压下的煤体破裂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冲孔过程中,煤体破裂越剧烈,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突变越明显;水力冲孔期间的电磁辐射信号符合赫斯特统计学规律,根据电磁辐射信号的强弱可将水力冲孔过程中的煤体破坏过程分为微破裂阶段、稳定破碎阶段以及异常破碎阶段等3个阶段。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可用于水力冲孔破煤过程中煤体的内部破裂和蠕变监测。研究结果为监测电磁辐射信号,评价水力冲孔的破煤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水力冲孔破煤效果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煤体破裂 电磁辐射 赫斯特指数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煤壁片帮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洪伟 刘卫方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了采高、支架工作阻力、煤体破裂角及节理面倾角、老顶回转角和停采时间等对采煤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影响。
关键词 片帮 采高 支架工作阻力 煤体破裂 老顶回转角
下载PDF
受载煤体变形破裂表面电位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忠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矿井煤岩动力灾害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是井下煤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快速断裂破坏而引起的,在这些过程中会伴随有多种地球物理信号产生,对煤岩灾变伴生地球物理信号特征规律的研究,对于预测矿山灾害危险,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 矿井煤岩动力灾害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是井下煤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快速断裂破坏而引起的,在这些过程中会伴随有多种地球物理信号产生,对煤岩灾变伴生地球物理信号特征规律的研究,对于预测矿山灾害危险,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受载煤体表面电位效应、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煤体在单轴压缩、拉伸、三点弯曲等不同加载方式下的表面电位特征及规律,发现煤体在不同受载破坏条件下都能够产生表面电位,并且表面电位与载荷及载荷变化率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0.9以上;研究表明受载破坏煤体的内部电位与表面电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煤体内部电位在试件无宏观破裂时对载荷变化的反映比表面电位更显著和敏感.2)深入研究了不同因素(煤体电性参数、加载速率、水分等)对煤体表面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a.煤体受载时电阻率减小,电场在煤体中的损耗增加,对表面电位有削弱作用;b.煤体表面电位的产生与加载速率(即煤体结构损伤速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加载速率越大,表面电位信号则越强;c.煤体中水分对表面电位有较大的影响,在较低应力水平(7%~21%σmax)下就会出现表面电位的峰值.3)对表面电位信号进行了R/S统计分析,其Hurst指数均大于0.5,煤体破坏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电位信号与时间(载荷)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即随煤体破坏电位信号在时间上呈增强趋势.4)受载煤体表面的应变场分布具有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特征,煤体表面的电位场分布随加载过程而不断变化;表面电位集中点的连线与试样破裂面位置吻合较好,破坏时刻高电位点与低电位点以破裂面基本对称.5)煤体破裂是其中缺陷、裂隙在应力作用下分叉扩展、汇合、贯通的结果,煤体受载过程中裂隙面的摩擦起电作用、新生裂隙扩展壁面电荷分离等产生的自由电子为表面电位提供电荷源;基于损伤力学、电磁动力学等理论建立了有限边界煤体表面电位的统计损伤计算模型U(P)σ,并且建立了煤体破坏自由电荷累积与煤体本构关系之间的联系.6)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表面电位在时间上与周期来压同步,在空间上与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场分布基本一致并随工作面推进同步前移;煤体表面电位对采掘空间电磁噪音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而煤层注水对其影响较大,现场测试中应避开.对表面电位的深入研究可望为评定矿山煤体应力状态及其稳定性、监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位 煤体变形破裂 机理 表面电位规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应力-应变-渗流耦合条件下煤岩渗流特性及其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长宝 魏文辉 +1 位作者 刘晓冬 吴家耀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63,72,共6页
煤岩渗透性决定了瓦斯流动的难易程度,而煤岩的力学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岩的渗透性。为深入探究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煤岩的渗流特性变化,开展了煤岩渗流试验,并结合CT扫描对煤样孔裂隙结构进行三维重构,从煤岩孔裂隙受应力—应... 煤岩渗透性决定了瓦斯流动的难易程度,而煤岩的力学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岩的渗透性。为深入探究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煤岩的渗流特性变化,开展了煤岩渗流试验,并结合CT扫描对煤样孔裂隙结构进行三维重构,从煤岩孔裂隙受应力—应变影响而变化的角度分析煤岩渗透特性演化规律,同时应用Avizo软件对破碎后的煤样进行可视化气体流动及渗透率值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煤岩渗透率随着轴向应力—应变的增加而呈现“V”形变化,并且渗透率的变化与煤岩内部孔隙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CT扫描得到的煤样渗透率值与试验所得的渗透率值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相似条件下煤岩渗透性及可视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破裂煤体 渗透率 孔裂隙结构 CT扫描 三维重构 气体流动模拟
下载PDF
利用卸压钻孔诱发能量判别冲击危险类别的技术与实践
13
作者 白俊杰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为了确定纳林河二号矿井31103工作面辅回撤通道区域是否受构造型冲击地压影响,通过对施工煤体大直径卸压钻孔诱发煤体破裂而产生的能量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特厚煤层中部施工的卸压钻孔所诱发的能量事件均位于钻孔至煤层顶板范围,... 为了确定纳林河二号矿井31103工作面辅回撤通道区域是否受构造型冲击地压影响,通过对施工煤体大直径卸压钻孔诱发煤体破裂而产生的能量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特厚煤层中部施工的卸压钻孔所诱发的能量事件均位于钻孔至煤层顶板范围,为典型的顶板压力模型,断定不存在构造型冲击地压问题,为了后续的防冲措施实施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孔诱发能量 煤体破裂 能量事件 冲击隐患类别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煤壁片帮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齐文聚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第19期67-67,共1页
本文从相关理论出发,对采煤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采高、停采时间以及支架工作阻力等等因素对采煤工作面中煤壁片帮所具有的影响,希望能够给相关部门采煤实践活动带去帮助。
关键词 煤壁片帮 采高 支架工作主力 煤体破裂 老顶回转角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ype change of liquid flow in broken coal samples 被引量:6
15
作者 Lu-zhen WANG Zhan-qing CHEN Hai-de SHE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1期19-25,共7页
A test system of the permeability of broken coal samples mainly consists of a CMT5305 electronic universal test machine, crushed rock compaction containing cylinder and a self-designed seepage circuit, which is compos... A test system of the permeability of broken coal samples mainly consists of a CMT5305 electronic universal test machine, crushed rock compaction containing cylinder and a self-designed seepage circui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gear pump, a reversing valve, a relief valve and other components. By using the steady penetration method, the permeability and non-Darcy flow β factor of broken coal samples under five different porosity levels were measured, the grain diameters of the coal samples were selected as 2.5-5 mm, 5-10 mm, 10-15 mm, 15-20 mm, 20-25 mm and 2.5-25 ram, respectively. After measuring the permeability under each porosity, the overfall pressure of the relief valve continuously increased until the coal sample was broken down. In this way, the flow type of liquid inside the broken coal samples changed from seepage to pipe flow.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reakdown pressure gradient (BPG) and porosity was analyzed, and the BPG was compared with the pressure gradient when seepage instability occur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the non-Darcy flow β factor was negative before broken coal samples with six kinds of diameters were broken down; ②the BPG of coal samples with a grain size of 2.5-25 m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③ the BPG of coal samples with a single diameter under the same porosity increased as the grain size increased; ④ the BPG could be fitted by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with porosity, and the exponent decreased as the grain size increased for coal samples with a single diameter; ⑤ the BPG was slightly less than the seepage instability pressure gradient. The change in liquid flow type from seepage to pipe flow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epage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ken coal sample permeability parameters breakdown pressure gradient (BPG) seepage instability flow typ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