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成藏动态模拟实验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红岩 刘洪林 +2 位作者 孙宇 李贵中 李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202,共4页
以高温、高压岩心测试分析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嫁接常规天然气成藏模拟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层气成藏模拟实验装置,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温度、压力变化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游离气的扩散、运... 以高温、高压岩心测试分析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嫁接常规天然气成藏模拟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层气成藏模拟实验装置,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温度、压力变化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游离气的扩散、运移、散失,不同水动力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地层水流动对煤层气的溶失,确立这些影响煤层气保存的主要因素的工作都可以依靠煤层气成藏模拟试验装置得以实现,并最终进行量化分析、级别划分,建立煤层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拟 煤层气保存 煤层气成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毛管压力对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贾慧敏 闫玲 +3 位作者 毛崇昊 张庆 张光波 樊彬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15,共5页
为研究煤层气储层毛管压力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基于润湿性实验和现场生产数据,提出了毛管压力对煤层气封堵的机理及类型,进而提出了3种煤层气储层类型及其生产曲线。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岩为水湿,毛管压力在煤层气产出过程中为阻力;甲烷... 为研究煤层气储层毛管压力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基于润湿性实验和现场生产数据,提出了毛管压力对煤层气封堵的机理及类型,进而提出了3种煤层气储层类型及其生产曲线。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岩为水湿,毛管压力在煤层气产出过程中为阻力;甲烷气体生成后在毛管压力及储层静水压力作用下吸附在煤岩孔隙表面,当孔隙中气体压力小于突破压力时,气体被封闭在孔隙中;根据毛管压力对气体的封堵类型差异,可将煤层气储层划分为毛管力圈闭型、欠饱和型和饱和型3种类型,其中毛管力圈闭型储层的毛管压力大于孔隙中气体压力,持续排水降压不能克服毛管压力,开发效果最差;欠饱和型储层孔隙中气体压力大于毛管压力,可通过持续排水降低静水压力使气体持续产出,开发效果相对较好;饱和型储层孔隙中气体压力大于气体突破压力,不需要排水降压甲烷气体即可产出,能够实现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毛管压力 煤层气保存 储层类型 煤层气开发
下载PDF
赵庄井田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车影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0期92-99,共8页
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是有效划分成藏类型或含气系统,煤层气富集高渗有利区预测、评价及优选的关键基础工作。基于赵庄井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及相关测试资料,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煤生烃、煤层气储集和煤层气封盖保存条件等方面对赵庄井田煤... 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是有效划分成藏类型或含气系统,煤层气富集高渗有利区预测、评价及优选的关键基础工作。基于赵庄井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及相关测试资料,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煤生烃、煤层气储集和煤层气封盖保存条件等方面对赵庄井田煤层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中丰富的生烃物质在良好的生烃动力作用下,提高了生烃率和生烃量,为煤层气成藏提供了基础条件;煤变质程度高,促使煤中微小孔隙发育,煤层气储集能力增强和储集空间增大,有利于煤层气大量储存和富集;煤层埋深、围岩特性、构造及地下水径流等地质条件的有机匹配,为煤层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封盖保存条件,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煤田 赵庄井田 煤层气生烃条件 煤层气储集条件 煤层气封盖保存条件
下载PDF
太原西山煤田新生代隆升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蓓蕾 曾凡桂 +1 位作者 刘超 朱亚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4,共12页
位于吕梁山中段东缘的太原西山煤田不但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基地,同时也是煤层气开发基地。多年开发实践表明该煤田煤层气分布非均质性强、无气-低产井比例高,因此理解控制该煤田煤层气分布的地质因素是预测富集高产区的基础。由于构造... 位于吕梁山中段东缘的太原西山煤田不但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基地,同时也是煤层气开发基地。多年开发实践表明该煤田煤层气分布非均质性强、无气-低产井比例高,因此理解控制该煤田煤层气分布的地质因素是预测富集高产区的基础。由于构造抬升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因此认识煤层生气高峰后的隆升史可以确定煤层气保存的关键时期。通过太原西山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标志层的5件砂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热历史模拟分析,结合前人在西山煤田西北部边缘及西部吕梁山中段核部前寒武基底地层的磷灰石热年代学数据,可以确定,该煤田在46±4~52±6Ma左右抬升退出磷灰石退火带,而核部前寒武基底地层则在早白垩世已抬升退出磷灰石退火带,吕梁山具有核部抬升早、边缘抬升晚的特点。自新生代以来,太原西山煤田经历了3个抬升阶段:48Ma以前的快速抬升,48±4~10±2Ma的缓慢抬升和10±2Ma以来的剧烈抬升,与前人获得的吕梁山存在缓慢抬升(120~65 Ma)、加速抬升(65~23 Ma)及强烈抬升(23 Ma以来)3个隆升演化阶段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表明吕梁山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隆升史。10Ma以后的剧烈抬升与晋中盆地成盆及快速堆积期相一致,它们具有盆山耦合关系,该阶段也是西山煤田煤层气保存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西山煤田 磷灰石裂变径迹 差异抬升 煤层气保存 吕梁山
下载PDF
Effects of caprock sealing capacities on coalbed methane preservatio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 被引量:3
5
作者 TIAN Fu-chao LIANG Yun-tao +1 位作者 WANG De-ming JIN K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25-937,共13页
Caproc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pping of coalbed methane(CBM)reservoirs.To study the sealing capacities of caprocks,fiv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lithologies of Neogene clayrock,Paleogene redbeds,Permian sands... Caproc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pping of coalbed methane(CBM)reservoirs.To study the sealing capacities of caprocks,fiv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lithologies of Neogene clayrock,Paleogene redbeds,Permian sandstone,Permian mudstone and Permian siltstone were collected and tested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pore structure measurement and diffusion properties determination.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denser structures,lower porosities,much more developed micropores/transition pores and higher pore/throat ratios,mudstone and siltstone have the more ideal sealing capacities for CBM preservation when comparing to other kinds of caprocks;the methan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mudstone/siltstone are about 6 times higher than sandstone and almost 90 times higher than clayrock/redbeds.To further estimate the CBM escape through caprocks,a one-dimensional CBM diffusion model is derived.Modeling calculation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under the same thickness,the CBM sealing abilities of mudstone/siltstone are almost 100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clayrock/redbeds,and nearly 17 times higher than sandston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al seam below caprocks like clayrock,redbeds or sandstone may suffer stronger CBM diffusion effect than that below mudstone or siltstone.Such conclusion is verified by the case study from III3 District,Xutuan Colliery,where the coal seam capped by Paleogene redbeds has a much lower CBM content than that capped by the Permian strata like mudstone,siltstone and sands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OCK sealing capacity coalbed methane PRESERV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