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录井技术在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深层煤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1
作者 闻竹 孙凤兰 +2 位作者 郑春生 倪海俊 李英贤 《录井工程》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层煤岩气已逐渐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深层煤岩气未来可能成为大港油田实现产能接续的重要领域,然而该区域的煤岩气勘探录井技术尚无经验可循,随钻录井评价尚属盲区,为此,通过分析黄...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层煤岩气已逐渐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深层煤岩气未来可能成为大港油田实现产能接续的重要领域,然而该区域的煤岩气勘探录井技术尚无经验可循,随钻录井评价尚属盲区,为此,通过分析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7口井山西组和太原组煤系地层的多项录井技术数据,总结技术特征,初步形成了煤岩品质、含气品质、烃源岩特性、荧光特性随钻录井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综合评价应用中表征较好,为黄骅坳陷深层煤岩气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乌马营聚煤带 录井技术 黄骅坳陷 随钻评价
下载PDF
电厂输煤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智能视觉监测分析
2
作者 刘岩 张宇 +2 位作者 冯卓 郭骐瑞 邓航 《煤炭新视界》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对于电厂输煤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监测,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查,但这种方式存在监测效果偏差大、整体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聚焦电厂输煤带式输送机运行中常见的跑偏与打滑故障,提出一种创新性的智能视觉监测方案。
关键词 电厂输煤带式输送机 运行状态 智能视觉监测
下载PDF
基于爆炸应力波和构造煤带孕育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状态的模型 被引量:15
3
作者 常未斌 樊少武 +1 位作者 张浪 舒龙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26-2231,共6页
针对华南地区突出矿区分布广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严重的现状,结合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煤广泛分布和大部分矿井采用炮采炮掘工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爆炸应力波和构造煤带孕育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状态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 针对华南地区突出矿区分布广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严重的现状,结合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煤广泛分布和大部分矿井采用炮采炮掘工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爆炸应力波和构造煤带孕育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状态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爆炸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稀疏波会引起该波经过的区域密度减小、体积增大,煤层瓦斯压力降低,进而破坏煤体瓦斯原有吸附平衡状态,大量吸附瓦斯解吸导致煤层瓦斯压力上升;当掘进工作面前方煤体一定深度存在构造煤带时,爆炸应力波从掘进工作面爆源传至未破坏煤体与构造煤带交界面,由于爆炸应力波的反射加强作用使构造煤迎波一侧未破坏煤体产生拉伸破坏,而掘进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应力集中带不会引起爆炸应力波对煤体产生反射拉伸加强破坏作用;掘进工作面向构造煤带推进需要周期性的爆破作业,爆炸应力波的强度随着距爆源的距离增加而衰减,产生的爆炸应力波对煤体的瓦斯解吸作用和破坏作用不断增强,产生爆炸应力波的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应力波 构造煤带 煤与瓦斯突出 炮掘工艺 爆破累加效应
下载PDF
煤层薄煤带展布特征及其与层滑构造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乐琪浪 杨为民 +1 位作者 邱德生 李清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为了探明煤层薄化带与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关系,得出矿区薄煤带展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给矿井安全生产提供超前地质信息。通过对潘集一矿主采煤层薄化带及其增厚带的展布方向和幅度变化研究,了解并揭示其展布规律,分析其与煤层层间滑动构造... 为了探明煤层薄化带与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关系,得出矿区薄煤带展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给矿井安全生产提供超前地质信息。通过对潘集一矿主采煤层薄化带及其增厚带的展布方向和幅度变化研究,了解并揭示其展布规律,分析其与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揭露潘集矿区19个煤层薄化带,薄煤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煤层与顶底板之间的层间滑动造成的。层间滑动的方向与薄煤带展布方向具有相互垂直的特点,中部层滑构造相比于西部发育,主要是由于中部构造较复杂,显示了层滑构造与矿区的构造具有相对应、相伴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煤带 地质特征 层滑构造
下载PDF
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海水进退与厚煤带分布关系 被引量:30
5
作者 钟蓉 傅泽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75,共12页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共发生过4次二级大海侵,海侵来自地台的东、西两个海域。随着时间推移,沉积中心、沉积范围、海侵方向、海岸线位置、可采煤层分布均不断变化。早二叠世早期初第三次大海侵是最大海侵期。最大海侵前夕—...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共发生过4次二级大海侵,海侵来自地台的东、西两个海域。随着时间推移,沉积中心、沉积范围、海侵方向、海岸线位置、可采煤层分布均不断变化。早二叠世早期初第三次大海侵是最大海侵期。最大海侵前夕——晚石炭世晚期末是大区域发育成煤环境最佳时期。第二、三、四次大海侵时华北地台北部始终处于陆表海海侵边缘,从晚石炭世晚期末至早二叠世由于该区长时期保持成煤环境,成为厚煤带分布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早期 煤带 海水进退
下载PDF
华北板块中南部高变质煤带成因与煤层气富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社荣 郝国强 +3 位作者 徐方 彭纪超 陈大野 刘钦甫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为了查明华北板块中南部高变质煤带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时代,通过分析晚古生代以来华北板块构造体制的转换、岩石圈减薄、岩浆活动期次和高煤变质带的展布特征,以及对全国高变质煤层发育区煤层气富集的阐述,得出华北板块的后缘形成高变质... 为了查明华北板块中南部高变质煤带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时代,通过分析晚古生代以来华北板块构造体制的转换、岩石圈减薄、岩浆活动期次和高煤变质带的展布特征,以及对全国高变质煤层发育区煤层气富集的阐述,得出华北板块的后缘形成高变质煤带是由于扬子-华北板块印支期碰撞拼贴形成,中部所谓东西向的高变质煤带,实际上是郯庐、太行山和山西裂谷带发育的岩浆岩体导致的;除了高变质煤带常是煤层气的有利富集区外,燕山期以来的岩浆活动区也是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域。将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区域沉积、构造热演化结合起来研究,是解释华北板块中南部高煤变质带形成和煤层气富集区预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质煤带 煤层气 岩浆活动区 华北板块
下载PDF
大方五凤井田6含煤段沉积环境及6中薄煤带成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志德 熊孟辉 《贵州地质》 2008年第4期282-285,296,共5页
利用地质报告资料分析了五凤井田6含煤段沉积环境,探讨了首采区内6中煤薄煤带成因,认为6中煤薄煤带是由于砂体的冲刷作用形成的。
关键词 五凤井田 6含煤段 沉积环境 煤带 成因分析
下载PDF
青海南部积石山赋煤带成煤条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富荣 霍婷 +5 位作者 赵维孝 乔军伟 李聪聪 张光超 杜芳鹏 雒铮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8期1-6,共6页
积石山赋煤带位于青海南部,属于煤炭资源短缺地区。通过对研究区侏罗系岩石组合、成煤期动力学背景、成煤模式和煤质特征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北部侏罗系为断陷盆地发育的一套曲流河成煤模式,南部侏罗系为岛弧背景下的火山活动,在火山... 积石山赋煤带位于青海南部,属于煤炭资源短缺地区。通过对研究区侏罗系岩石组合、成煤期动力学背景、成煤模式和煤质特征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北部侏罗系为断陷盆地发育的一套曲流河成煤模式,南部侏罗系为岛弧背景下的火山活动,在火山间歇期形成了厚煤层。由于成煤模式的差异,导致研究区的成煤条件存在较大不同,研究区羊曲组煤层较薄,煤质较差,年宝组煤层较厚,煤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煤条件 煤带 积石山
下载PDF
应用分频解释技术预测无煤带 被引量:7
9
作者 孟凡彬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无煤带的问题影响着煤矿的采面划分,巷道布局及安全采掘施工,如何圈定无煤带的边界是煤矿开采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无煤带地质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采用短时窗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分频解释技术,分析频率数据体中调谐振幅随频率变... 无煤带的问题影响着煤矿的采面划分,巷道布局及安全采掘施工,如何圈定无煤带的边界是煤矿开采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无煤带地质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采用短时窗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分频解释技术,分析频率数据体中调谐振幅随频率变化,获得了煤层与无煤带间存在着明显的频谱差异,从而得到高于传统分辨率的频谱数据。实现了分频解释技术在无煤带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地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技术 煤带 傅立叶变换 频率 振幅
下载PDF
显德汪井田构造薄煤带形成机理及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玉成 王生全 樊怀仁 《河北煤炭》 1997年第2期27-29,共3页
显德汪井田广泛发育的伸展性断层与层滑构造是造成主采煤层中薄煤带的主要地质作用。查明隐伏断裂和小断层密集带的分布规律,是预测构造薄煤带的关键。
关键词 伸展构造 煤带 形成机理 煤矿床
下载PDF
趋势面分析在洪山殿矿区构造和厚煤带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文华 周利华 《湖南地质》 1997年第3期197-201,共5页
通过对洪山殿矿区龙潭组Ⅳ煤层底板高程趋势面分析,认为在洪山殿矿区存在多方向的褶皱及其叠加,与本区受到多期次的构造应力场作用相吻合。而通过对Ⅳ煤层厚度趋势面分析,得出的煤层厚度在褶皱轴部加厚,翼部变薄的规律性可用来预测... 通过对洪山殿矿区龙潭组Ⅳ煤层底板高程趋势面分析,认为在洪山殿矿区存在多方向的褶皱及其叠加,与本区受到多期次的构造应力场作用相吻合。而通过对Ⅳ煤层厚度趋势面分析,得出的煤层厚度在褶皱轴部加厚,翼部变薄的规律性可用来预测矿区Ⅳ煤层厚度和构造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面分析 趋势值 偏差值 煤带 矿井地质
下载PDF
彬长矿区优质富煤带及环境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兴 《陕西煤炭》 2005年第2期7-8,10,共3页
本文试图利用已有的地质成果,对陕西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主采煤层的形成环境进行讨论,并就成煤标志信息所反映的古地理特征与煤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其寻找到优质富煤带聚集规律,为更好地勘探、开发和利用本区煤炭资源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 彬长矿区 优质富煤带 成煤环境
下载PDF
龙永聚煤盆地构造演化与富煤带展布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仲秋 《中国煤田地质》 2007年第4期5-9,共5页
通过龙永聚煤盆地构造演化及富煤带赋存层段机理分析,发现聚煤盆地构造演化与富煤带展布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一定样式的构造与一定层段的富煤带在走向、倾向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一定的富煤带产生在一定的... 通过龙永聚煤盆地构造演化及富煤带赋存层段机理分析,发现聚煤盆地构造演化与富煤带展布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一定样式的构造与一定层段的富煤带在走向、倾向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一定的富煤带产生在一定的滑覆、推覆构造及其组合中。龙永煤田西部主要产生印支期的滑覆断层,应寻找走向上的富煤带;龙永煤田东部主要产生燕山期的推覆断层,应寻找倾向上的富煤带;龙永煤田中部主要产生印支期及燕山期的组合滑脱断层,应寻找上推下留型、上滑下留型、滑褶集中型的走向、倾向的富煤带。此项研究为龙永煤田进一步寻找富煤带指明了方向,同类型的勘探区可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滑覆构造 推覆构造 煤带展布 相关性 龙永煤田
下载PDF
小康井田无煤带特征及成因
14
作者 罗春喜 冯月珍 +2 位作者 段宏群 胡效康 张荪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通过对小康井田无煤带大量的实践和分析,阐述了小康井田无煤带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 煤带 重力滑动 软岩 煤矿床 地质构造
下载PDF
铜川东部矿区层滑构造及薄煤带研究
15
作者 王生全 王晓刚 龙荣生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详细研究了铜川东部层滑构造的特点、展布规律、形成机制以及与构造薄煤带的关系。对生产矿井利用层滑构造预测构造薄煤带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关键词 层滑构造 展布规律 煤带 煤矿地质 矿井地质
下载PDF
论吉林羊草沟盆地中部无煤带的成因
16
作者 董清水 徐翔军 《吉林地质》 1995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通过对羊草沟盆地的煤层厚度、煤层大型结构、沉积旋回、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结合物探资料、浅部开采资料及岩芯的观察,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证了羊草沟盆地中部无煤带不是河流冲刷造成的,而是正断层错失造成的。这一结论对今后的... 本文通过对羊草沟盆地的煤层厚度、煤层大型结构、沉积旋回、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结合物探资料、浅部开采资料及岩芯的观察,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证了羊草沟盆地中部无煤带不是河流冲刷造成的,而是正断层错失造成的。这一结论对今后的勘探方向及采煤巷道工程布置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带 成因 综合分析 煤矿床 煤层厚度
下载PDF
“无煤带”对掘进施工和综放回采的影响及对策
17
作者 朱喜东 《煤矿开采》 2007年第1期36-37,16,共3页
小康煤矿在掘进施工和综放回采中应用三维地震成果,详尽分析了“无煤带”这一特殊地质构造对采掘施工的影响和明确在实践中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既保证了安全生产,又对推动工程地质专业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三维地震 煤带 掘进 综放
下载PDF
下组煤带压开采水文地质补勘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西增 王磊 郭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121 135,135,共5页
为掌握含水层煤层的水文地质情况,以满足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需要,以铁新煤砂原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综合利用地面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水文测井、水质分析等勘查手段,探测研究了矿区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富水性及太灰与下伏奥... 为掌握含水层煤层的水文地质情况,以满足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需要,以铁新煤砂原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综合利用地面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水文测井、水质分析等勘查手段,探测研究了矿区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富水性及太灰与下伏奥灰岩溶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9号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均小于0.06 MPa/m,全区处在安全区,9号煤层能够安全开采。10号和11号煤层底板危险性按突水系数可分为2个区:突水系数小于0.06 MPa/m,在正常地段可安全开采,而突水危险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才能进行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组煤带压开采 奥灰水 岩溶水 突水危险性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在康平煤田“无煤带”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士华 吴奕峰 《中国煤田地质》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无煤带”是康平煤田特有的一种地质现象。“无煤带”是指煤层缺失变薄至不可采的地带或条带,多分布于构造复杂地区,且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均伴有一条或几条断层。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及正演地震模型的研究,发现煤层反射波振幅异... “无煤带”是康平煤田特有的一种地质现象。“无煤带”是指煤层缺失变薄至不可采的地带或条带,多分布于构造复杂地区,且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均伴有一条或几条断层。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及正演地震模型的研究,发现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振幅变弱)带恰恰对应着各种原因造成无煤区和煤层变薄区域。据此在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圈出了1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带,确定了无煤区域。这些成果为测区内采面划分、巷道布局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煤带 地震地质 康平煤田
下载PDF
“无煤带”对掘进施工的影响及对策
20
作者 朱喜东 《煤》 2007年第1期70-71,共2页
通过在小康煤矿掘进施工中应用三维地震成果,详尽分析了“无煤带”这一特殊地质构造对掘进施工的影响和在实践中采取的对策,保证了安全生产。
关键词 三维地震 煤带 掘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