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煤组成与分布差异传热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和伟 申建 +2 位作者 李可心 屈晶 李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19-2529,共11页
储层热诱导改造方法是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其中不同煤组成与分布的传热差异性是煤储层热改造工程亟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以保德王家岭煤矿烟煤为对象,基于煤样宏观描述-显微镜-CT成像相结合的多尺度观测方法,精准识别并表... 储层热诱导改造方法是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其中不同煤组成与分布的传热差异性是煤储层热改造工程亟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以保德王家岭煤矿烟煤为对象,基于煤样宏观描述-显微镜-CT成像相结合的多尺度观测方法,精准识别并表征了显微组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均匀平板加热-热成像采集实验系统表征了不同宏观煤岩类型样品动态传热过程,结合实验数据与热力学定律定量表征了显微组分热物性特征,揭示了显微组分组成与分布的差异传热机理。结果表明,传热过程中半亮煤温度呈双峰分布,暗淡煤呈单峰态,2者温度跨度均先减小后增大,半亮煤温度跨度显著宽于暗淡煤;镜煤+亮煤与暗煤+丝炭的占比越接近其温度差异越显著;根据温差演变特征将传热过程划分为快速升温、增速减缓、波动升温和动态平衡4个阶段。显微组分分布与温度展布对应关系显示,热传递受控于显微组成及其分布,矿物充填惰质组升温最快,形成高温区,惰质组一般形成次高温区,镜质组升温最慢呈低温态;此外,镜质组增温速率及平衡时温度与惰质组距离成反比。热物性定量分析显示,矿物充填惰质组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因而其传递热扰动的速度最快,达到热平衡用时最少,惰质组次之,镜质组最慢。热作用后煤中新生裂隙主要发育于镜质组中,多沿惰质组与镜质组交联处开裂,半亮煤裂缝热改造效果明显强于暗淡煤,是热改造优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组成 传热特征 CT扫描 热成像 热物性 王家岭
下载PDF
煤的气化反应性与其组成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任立伟 魏蕊娣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采用下落式固定床反应器,以CO_(2)为气化剂,对11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煤的气化反应性与挥发分、固定碳、碳含量及灰组成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 400℃下,11种不...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采用下落式固定床反应器,以CO_(2)为气化剂,对11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煤的气化反应性与挥发分、固定碳、碳含量及灰组成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 400℃下,11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仍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低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远高于中/高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性,其完全气化反应所需时间和气化反应指数最大有7倍之差;从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看,挥发分、固定碳和碳含量与煤气化反应性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以上;从灰组成分析看,碱性指数与煤气化反应性相关性较差。为此,可根据煤的挥发分、固定碳和碳含量等组成信息预测煤气化反应性的优劣,为煤气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反应性 变质程度 气化反应性指数 煤组成
下载PDF
ML-QSPR方法预测煤基液体的燃料性能
3
作者 李文英 王香玲 +2 位作者 范欢欢 范鸿霞 冯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8-1110,共13页
煤基液体混合物如煤焦油、煤直接液化油的分子结构描述和性质预测是开发煤基液体产品高值化工艺和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煤基液体主要由C、H、O、N、S元素构成数量庞杂、芳环结构各异的混合物,因此,使用Python中的RDKit工具包,利用简化... 煤基液体混合物如煤焦油、煤直接液化油的分子结构描述和性质预测是开发煤基液体产品高值化工艺和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煤基液体主要由C、H、O、N、S元素构成数量庞杂、芳环结构各异的混合物,因此,使用Python中的RDKit工具包,利用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语言构建煤基液体中物质分子描述符,描述符包含样品元素信息、环数与环结构信息、原子数及分子量信息等共计115个分子描述符。对比人工信息提取方法,将所构建的分子描述符能够体现煤基液体分子结构碎片、分子量及原子个数信息等作为机器学习的特征输入变量,用于建立预测煤基液体的燃料性能的分子机器学习-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方法 (ML-QSPR),实现对燃料低位热值(LHV)、液体密度(ρ)、闪点(FP)、十六烷值(CN)4个关键燃料性能参数的快速预测。模型验证分析表明LHV、ρ、FP模型的R^(2)分别为0.996、0.988、0.987;CN预测中加入混合物数据进行预测,R^(2)=0.959。与已公开报道的预测LHV、ρ、FP、CN性质方法对比,笔者提出ML-QSPR方法在预测4个关键燃料性能参数准确度方面有提升,在获取结果速度方面有显著优势。利用ML-QSPR模型预测得到的煤基液体制特种燃料性能参数数据库中的信息,分析增加不同族组分物质的碳原子数量时4个燃料性能参数的演变趋势,发现LHV、ρ、FP、CN四个燃料性能参数均受碳数(n)影响显著。由于LHV主要由n决定,不同族组分物质的LHV差距小;而不同族组分物质的ρ、FP和CN性质差距明显。此外,本研究训练好的模型可用于预测新的分子,为新型燃料分子设计提供参考;ML-QSPR方法作为迁移学习模型可在今后用于煤基液体其他场景相关理化性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直接液化油 结构 煤组成成分 分子描述符
下载PDF
海侵作用对芳烃组成特征的影响:以库车坳陷中生界腐殖煤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俊 项威 +1 位作者 张敏 李洪波 《中国矿业》 2023年第4期162-172,共11页
芳烃化合物是烃源岩与原油的重要有机组分,含有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主要应用于沉积环境以及成熟度研究,而针对沉积环境对腐殖煤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库车坳陷库车河剖面与卡普沙良河剖面的腐殖煤样品芳烃化合物含量以及... 芳烃化合物是烃源岩与原油的重要有机组分,含有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主要应用于沉积环境以及成熟度研究,而针对沉积环境对腐殖煤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库车坳陷库车河剖面与卡普沙良河剖面的腐殖煤样品芳烃化合物含量以及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库车河剖面含有高丰度的萘、菲系列化合物以及高含量的氧芴及烷基氧芴,丰富的惹烯、卡达烯、1,2,5-三甲基萘以及1,2,5,6-四甲基萘等高等植物来源化合物,属于典型氧化环境沼泽相腐殖煤生源特征;与传统腐殖煤的芳烃分布不同,卡普沙良河剖面腐殖煤的色谱-质谱结果显示其具有更高含量的菲系列、[艹屈]系列、9-甲基菲、硫芴及苯并硫芴等表征还原环境以及菌藻类生源特征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差异性或来自于卡普沙良河剖面在沉积成岩时,海水侵入作用造成的由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所主导的针对高等植物的生物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作用 芳烃组成 异常分布 三芴系列 古沉积环境
下载PDF
平顶山煤矿煤的物质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松宝 赵梓臣 +3 位作者 付铜洋 余磊 车青松 刘茂钱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5-80,共6页
采用刻槽法在平顶山煤矿采取煤样,对所取煤样利用全自动煤岩系统进行煤显微组分含量测定以及采用手持XRF元素分析仪进行煤中元素含量测试。综合两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平顶山煤矿煤中镜质组含量约72.97%、半镜质组... 采用刻槽法在平顶山煤矿采取煤样,对所取煤样利用全自动煤岩系统进行煤显微组分含量测定以及采用手持XRF元素分析仪进行煤中元素含量测试。综合两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平顶山煤矿煤中镜质组含量约72.97%、半镜质组含量约4.58%、壳质组含量约3.56%、惰质组含量约13.62%。可推断平顶山煤的物质组成特征有利于生成气态烃。煤中所含元素中Fe、S两种元素较为突出,Fe元素平均含量约为1977ppm,S元素平均含量约为4828ppm,两者在煤中可能以具体的矿物形式存在(如黄铁矿等),有助于提高煤生烃过程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组成特征 显微组分 元素组成 矿物组成
下载PDF
煤显微组分组成对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磊 刘文礼 +1 位作者 门东坡 韩笑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了探究煤显微组分组成对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配合单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镜质组含量及配入比例的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预测方法,同时以开滦矿区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R_(o,ran)介于0.88%~1.30%)为研究对象,... 为了探究煤显微组分组成对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配合单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镜质组含量及配入比例的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预测方法,同时以开滦矿区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R_(o,ran)介于0.88%~1.30%)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Design-Expert 8.0进行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分析。三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镜质组含量和配入比例,参与配煤的单煤镜质体反射率是影响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显著性因素;当各配合单煤镜质体反射率确定时,两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镜质组含量和配入比例均是影响配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的显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分布 显微组分组成 显著性分析
下载PDF
电厂输煤系统的组成及PLC系统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振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6期71-71,73,共2页
本输煤控制系统PLC采用AB的1756L72双机热备冗余主机和1738IO模块,包含1个主站,布置在输煤综合楼;3个子站,分别布置在煤仓间、翻车机和T2转运站。PLC编程软件采用Rockwell studio5000,上位机采用IFIX5.8组态软件。在碎煤机前安装滚轴筛... 本输煤控制系统PLC采用AB的1756L72双机热备冗余主机和1738IO模块,包含1个主站,布置在输煤综合楼;3个子站,分别布置在煤仓间、翻车机和T2转运站。PLC编程软件采用Rockwell studio5000,上位机采用IFIX5.8组态软件。在碎煤机前安装滚轴筛可使煤沿碎煤机转子均匀分布,降低了鼓风量及噪音。碎煤机内装有风量调节板,调整调节板,使入口处呈微负压,减少粉尘飞扬。另外,碎煤机还设有超温报警等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顺序控制输煤组成 应用
下载PDF
武钢使用肥煤分类的研究煤的组成与胶质层、粘结系数的关系
8
作者 许传智 《武钢技术》 CAS 1997年第1期41-48,共8页
通过对肥煤借用对煤岩镜煤和半镜煤组分反射率、反射率分布及热反应研究指出:判断一个煤种的优劣,仅借工业分析的粘结系数和胶质层、挥发分的数据是不够的。对于炼焦煤煤种的分类必须综合x值、岩相Rmax测定及煤岩中镜质组分反射... 通过对肥煤借用对煤岩镜煤和半镜煤组分反射率、反射率分布及热反应研究指出:判断一个煤种的优劣,仅借工业分析的粘结系数和胶质层、挥发分的数据是不够的。对于炼焦煤煤种的分类必须综合x值、岩相Rmax测定及煤岩中镜质组分反射率分布<0.75的含量来作为评估肥煤质量,不然即使使用了所谓肥煤,将达不到配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层 粘结系数 钢铁工业 燃料 煤组成
下载PDF
九里山煤样成分的测定及两种脱硫方法的比较
9
作者 杨凯 张乐 侯兴武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3年第6期65-67,共3页
本文对九里山煤样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而且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的磁选机对煤样进行磁选脱硫试验,以确定哪个的脱硫效果更好一些,进而为磁选脱硫,减少硫污染问题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 煤组成成分 磁选机 脱硫
下载PDF
中国煤层煤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阐述了煤的技术、商业分类与科学、成因分类的异同。采用镜质组随机反射率和发热量作为煤阶参数,镜质组含量作为组成参数,灰分作为品位参数,对煤层进行分类与命名表达。“煤层煤分类”与“中国煤炭分类”、“中国煤炭编码系统”共同... 阐述了煤的技术、商业分类与科学、成因分类的异同。采用镜质组随机反射率和发热量作为煤阶参数,镜质组含量作为组成参数,灰分作为品位参数,对煤层进行分类与命名表达。“煤层煤分类”与“中国煤炭分类”、“中国煤炭编码系统”共同构成中国煤分类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阶与组成品位
下载PDF
发展我国煤化学科学研究的对策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代钧 鲜学福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阐述了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煤化学科学研究和煤转化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简要回顾评述了煤化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发展我国煤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初步对策。针对煤化学科学的特点,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工作,... 本文阐述了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煤化学科学研究和煤转化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简要回顾评述了煤化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发展我国煤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初步对策。针对煤化学科学的特点,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工作,发挥现代分析仪器、分离和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的作用,大力加强煤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为煤炭转化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资源 化学 组成结构 炭转化
下载PDF
煤粉挥发分对高炉燃料比的影响及混合煤粉的燃烧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国友和也 折本 +1 位作者 全荣 《鞍钢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52-57,共6页
对高炉 1 40 0℃以上区域的煤粉有效热值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高炉下部热平衡为控制因素的操作中 ,平均挥发分低的煤粉对降低燃料比是有效的。然而 ,挥发分相对较低的半无烟煤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对低挥发分煤和高挥发分煤的混合... 对高炉 1 40 0℃以上区域的煤粉有效热值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高炉下部热平衡为控制因素的操作中 ,平均挥发分低的煤粉对降低燃料比是有效的。然而 ,挥发分相对较低的半无烟煤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对低挥发分煤和高挥发分煤的混合煤粉进行了研究。用燃烧实验和模拟分析的方法 ,考察了混合煤粉的燃烧特性 ,结果发现 ,当使用不同挥发分的煤组成的混合煤时 ,其燃烧温度高于各煤种单独燃烧时燃烧温度的加权平均值。混合煤粉的使用对初期升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高挥发分煤能形成高温燃烧场 ,并可促进低挥发分煤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挥发分 混合 燃烧行为 煤组成 无烟 高炉 燃料比 热平衡
下载PDF
沁水盆地寺河矿3~#煤层弹性参数与吸附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冠贵 范凤 +1 位作者 汤小明 曾葫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1期22-29,共8页
以寺河矿3~#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煤的工业分析、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和超声速度测试等工作。通过分析煤的物质组成、煤的弹性参数和煤的甲烷吸附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煤的弹性参数与甲烷吸附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煤的甲烷吸附能力... 以寺河矿3~#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煤的工业分析、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和超声速度测试等工作。通过分析煤的物质组成、煤的弹性参数和煤的甲烷吸附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煤的弹性参数与甲烷吸附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煤的甲烷吸附能力与煤的波阻抗、弹性模量(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μ、杨氏模量E)、纵横波速度和体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即煤岩强度越弱,煤岩的兰氏体积越大,甲烷吸附能力越强;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纵波阻抗与兰氏体积的相关性依次升高。(2)煤的弹性参数与煤对甲烷吸附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内在控制机理是:煤中孔隙度越大、煤的矿物越少、有机质越多,对应着更低的弹性强度,也对应着更大的兰氏体积,即更大的吸附能力。其中,煤的物质组成作为煤层甲烷的直接吸附场所,同时也是连接煤岩弹性参数与煤岩甲烷吸附能力的桥梁。研究成果可以为煤层气有利富集区预测提供岩石物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物质组成 弹性参数 吸附能力 控制机理
下载PDF
煤化工行业污水处理第三方治理——访胜科(中国)首席执行官廖伟豪
14
《水工业市场》 2015年第8期45-47,共3页
按主要污染物类型划分,煤化工废水一般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煤化工废水的特点是:组分复杂,含有固体悬浮颗粒、氨氮及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化学需氧量COD值和色度都很高。由于原煤组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和... 按主要污染物类型划分,煤化工废水一般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煤化工废水的特点是:组分复杂,含有固体悬浮颗粒、氨氮及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化学需氧量COD值和色度都很高。由于原煤组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和种类不尽相同。相关领域专家表示,中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成反向分布,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和新疆五省(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76%,但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6.14%。煤化工项目环保压力大。若污水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水污染,从而演变为“水质型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煤组成 首席执行官 化工行业 中国 第三方 污染物含量 水资源总量
下载PDF
油基烧浆燃料及制备工艺
15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3年第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油基烧浆燃料 制备 中国矿业大学 煤组成
下载PDF
天然气合成油首次用作航空燃料
16
作者 杨璇(摘译)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3年第1期46-46,共1页
卡塔尔航空公司近日使用Pearl天然气合成油厂生产的由50%天然气合成油(GTL)和50%普通航煤组成的混合燃料,进行了世界首次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商业飞行。不久该公司将在其全部飞机中使用GTL。
关键词 天然气合成油 航空燃料 混合燃料 航空公司 煤组成 卡塔尔 GTL
下载PDF
A review of state-of-the-art processing operations in coal preparation 被引量:7
17
作者 Noble Aaron Luttrell Gerald 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Coal prepar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al commodity supply chain. This stage of post-mining, pre-utilization beneficiation uses low-cost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to remove unwanted mineral matter and moisture wh... Coal prepar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al commodity supply chain. This stage of post-mining, pre-utilization beneficiation uses low-cost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to remove unwanted mineral matter and moisture which hinder the value of the coal product. Coal preparation plants typically employ several parallel circuits of cleaning and dewatering operations, with each circuit designed to optimally treat a specific size range of coal. Recent innovations in coal preparation have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and capac- ity of individual unit operations while reinforcing the standard parallel cleaning approach. This article, which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s and state-of-the-art design for the various coal preparation unit operations, is organiz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oarse/intermediate coal cleaning and fine/ultrafine coal cleaning. Size reduction, screening, classification, cleaning, dewatering, waste disposal unit operations are particularly highlighted,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LI.S. design philosophy. Not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S. and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are described as appropri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reparation Coal supply chain Unit operations Particulate separations Tailings disposal
下载PDF
△P index with different gas compositions for instantaneous outburst prediction in coal mines 被引量:10
18
作者 WU Dongmei ZHAO Yuemin +1 位作者 CHENG Yuanping AN Fenghua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5期723-726,共4页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P(initial speed of gas emission) index with different gas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pure CO2,90% CO2+10% CH4,67% CO2+33% CH4,50% CO2+50% CH4,30% CO2+10% CH4 and pure CH4) of coal...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P(initial speed of gas emission) index with different gas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pure CO2,90% CO2+10% CH4,67% CO2+33% CH4,50% CO2+50% CH4,30% CO2+10% CH4 and pure CH4) of coal samples from the No.2 coal seam in the Yaojie Coal Mine,Gansu province,China.The effect of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gas composition,coal strength and particle size of coal samples on the △P index was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gas of various compositions,the △P value of three samples were clearly different.The △P index of coal samples A,B and C(0.2~0.25 mm) were 4,6 and 7 with pure CH4 and 22,30 and 21 when pure CH4 was used.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ffects the △P index markedly.The △P index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especially for coal B.Hence,the △P index and K(another outburst index) values tested only with pure CH4 for prediction of the danger of outburst is not accurate.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initial speed of gas emission given the gas composition of the coal seam to be tested for exact outburst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 △P index OUTBURSTS coal mining gas composition carbon dioxide
下载PDF
Explanation for peat-forming environments of coal seam 2 and 9^(-2)based on the maceral composition and aromatic compounds in the Xingtai coalfield,China 被引量:2
19
作者 SUN Yu-zhuang QIN Shen-jun +2 位作者 LI Yan-heng LIN Ming-yue DING Shu-li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9年第1期16-23,共8页
Maceral composition and aromatic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on columnsamples to study the peat-forming environments of Permian coal seam 2 and Carboniferouscoal seam 9^(-2) from the Xingtai coalfield,China.The macerals... Maceral composition and aromatic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on columnsamples to study the peat-forming environments of Permian coal seam 2 and Carboniferouscoal seam 9^(-2) from the Xingtai coalfield,China.The macerals were dominated by inertinitein seam 2 and by vitrinite in seam 9^(-2).Three maceral groups were selected as indicatorsof peat-forming environments.Two triangle diagrams were drawn based on the indicatorsto explicate the peat-forming environments of permian seam 2 and Carboniferousseam 9^(-2).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at of carboniferous seam 9^(-2) formed dominantlyin wet swamps,whereas the peat of Permian seam 2 formed dominantly in dry swampsand open moor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gtai coalfield maceral composition aromatic compounds peat-forming environments PERMIAN CARBONIFEROUS
下载PDF
Dynamic failure in coal seams Implications of coal composition for bump susceptibility 被引量:6
20
作者 Lawson Heather Weakley Andrew Miller Arth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3-8,共6页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dynamic failure(bumping) of coal pillars,a bump-prone coal seam has been described as one that is ‘‘uncleated or poorly cleated,strong...that sustains high stresses."Despite exte...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dynamic failure(bumping) of coal pillars,a bump-prone coal seam has been described as one that is ‘‘uncleated or poorly cleated,strong...that sustains high stresses."Despite extensive research regarding engineering controls to help reduce the risk for coal bumps,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coal itself and how those propertie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mechanics of failure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reportable dynamic failure events reveals a highly localized clustering of incidents despite widespread mining activities. This suggests that unique,contributing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exist within these regions that are less prevalent elsewhere. To investigate a new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coal characteristics that might lead to bumping,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was performed on 306 coal records fro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Coal Sample database to determine which characteristics were most closely linked with a positive history of reportable bumping. Selected material properties from the data records for coal samples were chosen as variables for the PCA and included petrographic,elemental,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Results of the PCA suggest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organic sulfur cont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dynamic failure,and a secondary correlation between volatile matter and dynamic failure phenomena. The ratio of volatile matter to sulfur in the samples shows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bump-prone regions,with a minimum threshold value of approximately 20,while correlations determined for other petrographic and elemental variables were more ambiguou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al itself is directly linked to how likely a coal is to have experienced a reportable dynamic failure event. These compositional controls are distinct from other previously established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 criteria and represent a missing piece to the bump prediction puzz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umpBounceDynamic failurePillar bur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