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读小学《科学》课程“照料活动”的教育意蕴
1
作者 郑洁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2年第5期62-63,共2页
《养蚕》、《种凤仙花》等照料单元是传统《自然》教材和不同版本小学《科学》教材共有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简单讲解的方式,以求让学生知晓动植物的生长周期。这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这类活动的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充分挖... 《养蚕》、《种凤仙花》等照料单元是传统《自然》教材和不同版本小学《科学》教材共有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简单讲解的方式,以求让学生知晓动植物的生长周期。这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这类活动的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充分挖掘该类活动的教育意蕴,以期能让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得以更充分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照料活动 教育意蕴 人文价值
下载PDF
我国已婚流动女性就业状况及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庞丽华 罗雅楠 《南方人口》 CSSCI 2015年第1期70-80,共11页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2012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了人口特征变量后,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照料活动三个层面出发,对我国已婚流动女性就业状况及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将近...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2012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了人口特征变量后,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照料活动三个层面出发,对我国已婚流动女性就业状况及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将近四成的已婚流动女性处于非就业状态,人力资本和照料子女对已婚流动女性就业状况都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和随迁长辈人数对其的影响存在年龄分布差异;导致我国已婚流动女性在14~29岁组时出现较大就业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受到年龄、户口类型的限制和社会资本的影响,而45~59岁组出现较大就业性别差异主要由于家庭支持功能的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婚流动女性 就业状况 性别差异 照料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