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朋来《瑟谱》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德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35,共6页
瑟谱是中国古代以瑟为主要伴奏乐器,用于歌唱《诗经》或孔庙雅乐的一种通用乐谱。探讨熊朋来在中国乐曲考古学领域的贡献,并将其《瑟谱》50曲评为线谱,订正其错误,随曲附注。熊氏建立了瑟学理论体系、考证了诗乐流变史、研究了瑟... 瑟谱是中国古代以瑟为主要伴奏乐器,用于歌唱《诗经》或孔庙雅乐的一种通用乐谱。探讨熊朋来在中国乐曲考古学领域的贡献,并将其《瑟谱》50曲评为线谱,订正其错误,随曲附注。熊氏建立了瑟学理论体系、考证了诗乐流变史、研究了瑟弦律并研制古瑟、制定乐谱、奏唱鉴定。关于宫调的宇宙浑一论。关于译谱的绝对音高。关于译谱的节拍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朋来 瑟谱 诗乐流变 瑟弦律 谱字 宇宙浑一论
下载PDF
熊朋来《瑟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德埙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熊朋来 《诗经》 中国乐曲考古学 瑟谱 熊氏 理论与实践 十二律吕 宫调 黄钟律高 意义单位
下载PDF
熊朋来《瑟谱》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迪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199,共5页
本论文通过对熊朋来《瑟谱》中六十宫调系统的研究探索,以厘清熊氏理论中"之调式"概念与"起调毕曲"、"二均"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熊朋来《瑟谱》 “之调式” “起调毕曲” “二均”
原文传递
《瑟谱·诗新谱》的宫调应用特点——兼谈传统雅乐遗产的现代价值
4
作者 李宏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5-91,96,共18页
宋末元初熊朋来创作的《瑟谱·诗新谱》尽管以"复古"为主旨,力图弘扬周代诗教传统,但从其音乐本体形态看,熊氏不明古瑟调弦之制,不察二十八调闰角之实,以"从其月律"或"因其物性"作为宫调选用标准,其... 宋末元初熊朋来创作的《瑟谱·诗新谱》尽管以"复古"为主旨,力图弘扬周代诗教传统,但从其音乐本体形态看,熊氏不明古瑟调弦之制,不察二十八调闰角之实,以"从其月律"或"因其物性"作为宫调选用标准,其精心创制的《诗新谱》并非上古雅乐正宗,只能视为熊朋来的拟古之作,目的是建构熊氏自己理想的礼乐之境。《诗新谱》的上述特点可视为中国古代雅乐缩影,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剖析,可使我们在当前复兴中华礼乐文明的大语境下,更加清醒地认知传统雅乐遗产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朋来 《瑟谱·诗新谱》 雅乐 宫调 俗乐二十八调 礼乐文明
下载PDF
杨宗稷《琴学丛书》中的诗乐谱
5
作者 吴志武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杨宗稷是民国时期的古琴大家,著有《琴学丛书》。其中,《琴镜》、《琴瑟合谱》、《琴瑟新谱》三种谱中录有诗乐。文章以此三谱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三谱的制作缘起,杨氏琴瑟谱的理论来源,从板、调、字、腔四个方面分析了三谱的特点,并总结... 杨宗稷是民国时期的古琴大家,著有《琴学丛书》。其中,《琴镜》、《琴瑟合谱》、《琴瑟新谱》三种谱中录有诗乐。文章以此三谱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三谱的制作缘起,杨氏琴瑟谱的理论来源,从板、调、字、腔四个方面分析了三谱的特点,并总结了杨氏的诗乐观。认为杨氏既是一位中国古代瑟学衣钵的继承者,也是一位中国近代瑟学研究与实践的开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宗稷 《琴学丛书》 《琴镜》 《琴瑟合谱》 《琴瑟新谱》 瑟学 熊朋来《瑟谱》
下载PDF
探旧瑟古意 出新器今声——一张旧瑟引起的话题(上)
6
作者 傅明鉴 吴馨钰 《乐器》 2022年第10期16-18,共3页
瑟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弦乐器之一,由于历史发展和流变原因,这种乐器逐渐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文物挖掘瑟的出现,才又被人们研究、复制,并登台表演重视起来。本文将对出土古瑟和所获得的一台旧瑟进行对比介绍,同时以宋... 瑟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弦乐器之一,由于历史发展和流变原因,这种乐器逐渐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文物挖掘瑟的出现,才又被人们研究、复制,并登台表演重视起来。本文将对出土古瑟和所获得的一台旧瑟进行对比介绍,同时以宋末元初熊朋来《瑟谱》(第一卷)内容的阐述,为传统乐器瑟的继承发展和演绎做出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朋来 瑟谱
下载PDF
唐代风雅十二诗谱的节奏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夏野 《音乐研究》 1987年第4期11-12,共2页
周代风雅诗歌,汉初尚能传唱,以后逐渐失传。三国时,曹操平定刘表,得汉朝雅乐郎杜夔,请他传授古乐。夔已年老,只记得《鹿鸣》、《驺虞》、《文王》、《伐檀》等四篇的唱法。晋以后已无传者。但风雅诗歌仍然不绝如缕,历代均有演唱,看来多... 周代风雅诗歌,汉初尚能传唱,以后逐渐失传。三国时,曹操平定刘表,得汉朝雅乐郎杜夔,请他传授古乐。夔已年老,只记得《鹿鸣》、《驺虞》、《文王》、《伐檀》等四篇的唱法。晋以后已无传者。但风雅诗歌仍然不绝如缕,历代均有演唱,看来多属拟作。现存传谱中,以宋、赵彦肃所传唐开元(公元713~714)乡饮酒礼所用的“风雅十二诗谱”最早。此谱原载宋《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元·熊朋来《瑟谱》亦有转录,两者大同小异,可能各有所本。对于这些作品,过去常以“假古董”一语加以否定,是很不妥当。辜无论其音调是否毫无所据,但至少可视作唐人对古诗歌唱法的理解,也是很值得加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奏处理 诗歌 熊朋来 古人 唐代 歌唱法 大同小异 雅乐 传者 唐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