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蜂多样性对群落花资源及其周围景观特征的差异性响应
1
作者 李月华 黄文 +2 位作者 何勇登 叶忠铭 杨春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7,共14页
以滇西北熊蜂多样性全球分布中心为研究区,在群落花末期选取了香格里拉市境内19个开花植物群落,深入调查了熊蜂及开花植物的多样性。本研究计算了熊蜂的多样性指数,并量化了每个植物群落景观组成和景观配置的多种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分... 以滇西北熊蜂多样性全球分布中心为研究区,在群落花末期选取了香格里拉市境内19个开花植物群落,深入调查了熊蜂及开花植物的多样性。本研究计算了熊蜂的多样性指数,并量化了每个植物群落景观组成和景观配置的多种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熊蜂的多度和物种丰富度与调查群落的花资源密切相关,而熊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则主要受景观尺度林地覆盖比例的影响。由于不同特性的熊蜂对群落花资源和景观特征的反应可能不同,本研究进一步对不同体型和喙长的熊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飞行能力,大体型的熊蜂对周围林地和耕地覆盖比例的变化更敏感,而中小体型熊蜂更依赖调查群落里的花资源及周围生境间的连通性。从喙长来看,短喙的熊蜂主要依赖调查群落的花资源,而中长喙熊蜂由于其取食策略不同,更依赖景观尺度上的资源。研究结果阐释了花资源的可用性与景观特征对熊蜂多样性的影响式样及其潜在机制,发现飞行能力和觅食策略显著影响了不同熊蜂对环境依赖式样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多样性 花资源 景观尺度 熊蜂体型 熊蜂喙长 群落花末期
下载PDF
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多态性地理分布格局
2
作者 梁铖 秦加敏 +3 位作者 宗德琴 李雨时 丁桂玲 黄家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目的】熊蜂是自然环境中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其体表通常覆盖着颜色鲜亮的体毛,从而形成明显的体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云南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体色模式多态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为熊蜂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目的】熊蜂是自然环境中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其体表通常覆盖着颜色鲜亮的体毛,从而形成明显的体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云南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体色模式多态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为熊蜂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检视2017-2021年在云南和贵州共127个采样点采集的957头短头熊蜂标本[包括雌成蜂898头(蜂王103头、工蜂795头)以及雄成蜂59头],绘制雌、雄成蜂体色模式图,分析体色模式的类型及优势度。基于不同体节的体色组成对体色模式进行系统聚类,基于经纬度0.5°×0.5°单元格内体色类群组成分析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短头熊蜂胸部背板体毛的颜色在黑色、灰黄色和橙黄色间过渡变化,腹部背板体毛颜色有黑色、灰黄色、黄色和深棕色,腹部第1背板体毛均为黄色,黄色体毛由第1背板向后逐节延伸最多至第3背板的整节,第2,3背板的体毛为黄色、黑色或灰黄色,而深棕色体毛由腹部第6背板向前逐节延伸最多至第3背板的下半节;雌成蜂有81种体色模式,其中工蜂有80种,蜂王有13种,其中12种与工蜂相同,雄成蜂有37种体色模式,其中28种与雌成蜂相似。雌成蜂的81种体色模式中,优势体色模式有2种,丰盛体色模式有5种,常见体色模式有10种,稀少体色模式有64种。雌成蜂体色模式可聚为3个体色类群,即:A类群(黑胸棕尾),B-1类群(橙胸黑尾)和B-2类群(橙胸棕尾)。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云南高原西部(Ⅰ)和云南高原东部(Ⅱ)2个大区。Ⅰ区进一步可分为滇中亚热带高原区(Ⅰ1)和滇西南热带低山宽谷区(Ⅰ2);Ⅱ区进一步可分为滇东南亚热带岩溶山地河谷区(Ⅱ1)和滇东北亚热带中山河谷区(Ⅱ2)。A体色类群仅分布于Ⅰ1小区,Ⅰ2小区仅有B-2类群分布,而B-1类群仅分布于Ⅱ区,且同域分布有B-2类群。体色模式多态性高低与分布地经纬度无明显相关性,云南高原中部24.00°-24.50°N,102.50°-103.00°E方格内的体色模式多态性最高,达18种;A体色类群分布地平均海拔[(1951±311)m]极显著高于B-1[(1568±352)m]和B-2[(1556±534)m]类群分布地平均海拔。【结论】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多态性丰富,可划分为3个主要的体色类群,其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地型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地理区划特征明显,同区域内体色模式多态性向优势模式趋同。本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熊蜂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不同生境利用与发展熊蜂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熊蜂 体毛 体色模式 聚类分析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抗氧化酶系与解毒酶系的影响
3
作者 王丹丹 王星 +1 位作者 张晓婉 刘丹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探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工蜂的存活率、解毒酶活力与解毒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红光熊蜂工蜂(21日龄)解毒基因,检测其表达量变化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并通过饲喂外源褪黑素以提高熊蜂的抗药性... 为探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工蜂的存活率、解毒酶活力与解毒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红光熊蜂工蜂(21日龄)解毒基因,检测其表达量变化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并通过饲喂外源褪黑素以提高熊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吡虫啉处理组(IMI组)存活率显著下降,但始终低于吡虫啉+褪黑素处理组(IMI+MT组);IMI组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始终低于IMI+MT组;IMI组8种解毒基因的表达量除AChE,DDTase和GLD基因外,其余表达量均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激活后抑制的状态,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K组)而低于IMI+MT组;IMI组DDTase基因的表达量与CK组差异不明显,但始终低于IMI+MT组,说明吡虫啉对DDTase的作用不明显,而褪黑素诱导DDTase表达效果较显著(P<0.05);IMI组AChE和GLD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CK组,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IMI+MT组二者的表达量始终高于IMI组.短期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影响不显著,长期胁迫则影响其存活率,红光熊蜂对吡虫啉的代谢解毒是一个多酶系、多基因协同参与的理化过程,褪黑素可提高红光熊蜂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熊蜂 吡虫啉 抗氧化酶 解毒酶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熊蜂的社会性分工
4
作者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4 位作者 何金明(编译) 孙智禹(编译) 杜亚丽(编译) 蒋海宾(编译) 牛庆生(编译) 《中国蜂业》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熊蜂具有浑身鲜亮的绒毛,体型粗壮、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在花丛中悠闲的飞行,人们很容易被它“可爱”和“美丽”的外表所吸引。但在巢内,熊蜂群组织松散,蜂蛹、蜂巢和幼虫随意排列。而且内勤蜂经常在巢内和靠近蜂巢的地方排泄,所以蜂群... 熊蜂具有浑身鲜亮的绒毛,体型粗壮、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在花丛中悠闲的飞行,人们很容易被它“可爱”和“美丽”的外表所吸引。但在巢内,熊蜂群组织松散,蜂蛹、蜂巢和幼虫随意排列。而且内勤蜂经常在巢内和靠近蜂巢的地方排泄,所以蜂群容易被寄生虫和共栖动物所侵害。由于寻找熊蜂野生巢穴比较困难,所以熊蜂社会性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蜂巢 蜂蛹 社会性行为 寄生虫 花丛中 内勤蜂 蜂群
下载PDF
饲料蜂花粉灭菌对短头熊蜂工蜂群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赵必安 展江 +1 位作者 秦加敏 梁铖 《中国蜂业》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了探究饲料蜂花粉不同灭菌处理对熊蜂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同一来源的蜂花粉,设置对照组(Ⅰ:未灭菌)和4个灭菌处理组(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_(3)填充、Ⅳ:常压蒸汽加热、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分别饲喂短头熊蜂无王工蜂群... 为了探究饲料蜂花粉不同灭菌处理对熊蜂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同一来源的蜂花粉,设置对照组(Ⅰ:未灭菌)和4个灭菌处理组(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_(3)填充、Ⅳ:常压蒸汽加热、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分别饲喂短头熊蜂无王工蜂群,记录蜂群发育动态和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蜂群均能正常产卵,蜂群对灭菌组Ⅳ常压蒸汽加热的蜂花粉取食量(6.58±1.08 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Ⅴ组(P<0.05),幼虫拖出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未发育成雄性成蜂;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_(3)填充和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3组蜂花粉取食量、雄性蜂的发育期、子代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始见雄蜂历时仅Ⅲ臭氧O_(3)填充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饲喂灭菌组蜂花粉的蜂群未见感染真菌的幼虫,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Ⅱ钴^(60)Co辐照组和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组的雄性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钴^(60)Co辐照、O_(3)填充和低温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灭菌能保证蜂花粉的安全和营养,用于饲养熊蜂可以降低蜂群染病风险,提高繁育效率,对本土短头熊蜂工厂化繁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熊蜂 饲料 辐照 加热 臭氧 蜂群发育
下载PDF
不同滞育时间对地熊蜂繁育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周瑶 代江瑞 +2 位作者 史秀丽 牙森·沙力 罗术东 《中国蜂业》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熊蜂种之一,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蜂王在不同滞育时间下对繁育特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完善人工饲养技术,以达到提高蜂群的繁育效率的目的。通过对不同滞育期(60... 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熊蜂种之一,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蜂王在不同滞育时间下对繁育特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完善人工饲养技术,以达到提高蜂群的繁育效率的目的。通过对不同滞育期(60d、90d和120d)处理的蜂王,对蜂王的存活率、蜂王产卵效率、蜂王产卵前期时间、始见工蜂时间、始见雄性蜂时间、始见子代蜂王时间、子代雄性蜂总数、子代处女王总数和蜂群可应用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滞育期为90d时蜂王的存活率(93.33%±2.89%)、蜂王产卵率(65.00%±5.00%)、始见工蜂时间(40.86±11.94d)和子代雄性蜂总数(198.33±37.47)显著高于滞育期为120d的蜂王,而蜂王产卵前期时间、始见雄性蜂时间、始见子代蜂王时间、子代处女王总数和蜂群可应用率并没有因蜂王滞育期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滞育时间 人工饲养技术 繁育特性
下载PDF
克什米尔熊蜂转录组分析及SSR位点开发
7
作者 孙国 闫京艳 +2 位作者 梁程博 马晓璇 刘道鑫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2-1751,共10页
作为众多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重要传粉者,熊蜂在维持农业和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克什米尔熊蜂(Bombus kashmirensis)为研究对象,使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基于转录组数据进行微卫星位点的开发。... 作为众多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重要传粉者,熊蜂在维持农业和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克什米尔熊蜂(Bombus kashmirensis)为研究对象,使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基于转录组数据进行微卫星位点的开发。结果显示,克什米尔熊蜂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5 639条测序良好的unigene, 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细胞进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上。基于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7 414个微卫星位点,位点发生频率17.81%。简单重复序列主要重复类型为单碱基,其中A/T为优势基元,占总微卫星数量的55.89%,且微卫星主要重复次数范围在11~15次(48.61%)。用10头不同克什米尔熊蜂样品对3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验证,有17对引物可稳定扩增。本研究为克什米尔熊蜂的适应与进化等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什米尔熊蜂 转录组测序 微卫星分析
下载PDF
熊蜂授粉研究进展
8
作者 石敏 刘琳琳 +2 位作者 李文敏 戴绍军 高晶 《中国蜂业》 2024年第2期56-59,35,共5页
熊蜂在授粉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利用。本文重点阐明了与熊蜂授粉相关的优势,与其他方法相比,熊蜂提供的授粉服务既安全又高效。此外,它们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探讨影响熊蜂授粉的各种因素,包括花色和花... 熊蜂在授粉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利用。本文重点阐明了与熊蜂授粉相关的优势,与其他方法相比,熊蜂提供的授粉服务既安全又高效。此外,它们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探讨影响熊蜂授粉的各种因素,包括花色和花型、挥发性物质、花粉和花蜜以及环境因素,目标是全面解决熊蜂授粉的复杂动态。总结农药对熊蜂健康构成的主要挑战,以期为进一步了解熊蜂传粉的特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授粉 优势 影响因素 挑战
下载PDF
甘南草原和若尔盖湿地的熊蜂物种资源调查
9
作者 胥勋露 常雪梅 +2 位作者 曾桂 王召龙 李秀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甘南草原和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全球熊蜂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为探明该地区的熊蜂属(Bombus)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21—2022年在上述地区52个采样点对熊蜂多样性和访花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采集到熊蜂1231头... 甘南草原和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全球熊蜂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为探明该地区的熊蜂属(Bombus)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21—2022年在上述地区52个采样点对熊蜂多样性和访花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采集到熊蜂1231头,鉴定出9亚属27种,其中优势种3种,丰盛种3种,常见种13种,偶见种7种,稀有种1种;有9种中国特有种区系成分分析表明,该地区熊蜂东洋区特有种占48.1%,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种占48.1%,东洋区-古北区-新北区共有种占3.8%;该地区熊蜂蜜源植物涉及15科42种,其中菊科(Aster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豆科(Fabaceae)和唇形科(Lamiaceae)为主要访问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传粉昆虫 熊蜂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吡虫啉可显著削弱熊蜂交尾能力
10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5期55-55,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发现,吡虫啉可显著降低雄性熊蜂竞争交尾能力,进而削弱熊蜂交尾能力。研究发现10 ng/g的吡虫啉可削弱熊蜂的交尾能力,进一步试验发现,10 ng/g的吡虫啉显著削弱了雄性蜂的竞争交尾能力。然而,暴露于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发现,吡虫啉可显著降低雄性熊蜂竞争交尾能力,进而削弱熊蜂交尾能力。研究发现10 ng/g的吡虫啉可削弱熊蜂的交尾能力,进一步试验发现,10 ng/g的吡虫啉显著削弱了雄性蜂的竞争交尾能力。然而,暴露于同样浓度环境的熊蜂蜂王的交尾选择性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蜜蜂研究所 吡虫啉 熊蜂 交尾 蜂王 削弱 选择性
下载PDF
农药对熊蜂的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韩磊 任昌仕 +4 位作者 袁亦戈 Guy Smagghe 龙见坤 陈祥盛 常志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熊蜂(Bombus spp.)因其独特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自然及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熊蜂多样性呈减少趋势,农药不合理施用为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农药对熊蜂的毒理学研究现状,系统整理... 熊蜂(Bombus spp.)因其独特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自然及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熊蜂多样性呈减少趋势,农药不合理施用为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农药对熊蜂的毒理学研究现状,系统整理了熊蜂急性致死和慢性亚致死毒理研究方法,围绕农药对熊蜂的急性毒性,亚致死剂量农药对熊蜂精子活性及体温调节等生理发育,颜色分辨及学习记忆行为、肠道微生物结构及解毒因子等方面影响展开综述,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旨在为农药的科学使用、生物环境安全评估及熊蜂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熊蜂 急性致死 慢性亚致死 肠道微生物 细胞色素P450
下载PDF
较大体型熊蜂的采集行为相关性
12
作者 刘玉玲 徐凯 +4 位作者 何金明 孙智禹 杜亚丽 蒋海宾 牛庆生(编译)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0期54-55,共2页
为什么较大体型的熊蜂采蜜速度更快呢?Pouvreau(1989)提出,较大体型的工蜂在采集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为它们的吻更长(吻长与总体长之间成正相关),因此能够采集到深花管花朵中的花蜜。然而吻长不能解释大体型的所有优势,因为吻短的熊蜂... 为什么较大体型的熊蜂采蜜速度更快呢?Pouvreau(1989)提出,较大体型的工蜂在采集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为它们的吻更长(吻长与总体长之间成正相关),因此能够采集到深花管花朵中的花蜜。然而吻长不能解释大体型的所有优势,因为吻短的熊蜂也可以更快地在浅花管花朵上采集。事实上,英国最常见的熊蜂都属于短舌熊蜂,大多数的长舌熊蜂都濒临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濒临灭绝 蜂采蜜 工蜂 花蜜 吻长 体型 花朵
下载PDF
熊蜂生物学常识——熊蜂进化与分类
13
作者 刘玉玲 徐凯 +4 位作者 何金明 孙智禹 杜亚丽 蒋海宾 牛庆生(编译)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1期56-57,共2页
膜翅目中包含胡蜂、叶蜂和蚂蚁等多种昆虫,其中蜜蜂总科(Apoidea)是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个科。目前已知的蜜蜂总科昆虫大约有4000多个属,25000个种,数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将持续上升。蜜蜂总科均为植食性昆虫,整个生活史主要以花蜜和... 膜翅目中包含胡蜂、叶蜂和蚂蚁等多种昆虫,其中蜜蜂总科(Apoidea)是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个科。目前已知的蜜蜂总科昆虫大约有4000多个属,25000个种,数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将持续上升。蜜蜂总科均为植食性昆虫,整个生活史主要以花蜜和花粉为食。其他科昆虫虽然也存在采食花蜜和花粉的现象,但不像蜜蜂总科昆虫那样在整个变态发育时期都以花蜜和花粉为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蜜蜂总科 变态发育 植食性昆虫 胡蜂 花蜜 生物学 生活史
下载PDF
熊蜂生物学常识——认识熊蜂家族
14
作者 刘玉玲(译) 杜亚丽(译) +3 位作者 孙智禹(译) 蒋海宾(译) 徐凯(译) 何金明(译) 《中国蜂业》 2023年第8期55-55,64,共2页
一、熊蜂家族概况膜翅目昆虫中个体性别由蜂王产卵决定,雄蜂属于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雌性个体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群中的工蜂虽然也属于二倍体,但它不能交配,所以只能产雄蜂卵。当群体达到竞争点后,蜂群中便会出现工... 一、熊蜂家族概况膜翅目昆虫中个体性别由蜂王产卵决定,雄蜂属于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雌性个体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群中的工蜂虽然也属于二倍体,但它不能交配,所以只能产雄蜂卵。当群体达到竞争点后,蜂群中便会出现工蜂产卵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卵发育 熊蜂 膜翅目昆虫 雌性个体 单倍体 雄蜂 二倍体 生物学
下载PDF
熊蜂生物学常识——熊蜂生活史
15
作者 刘玉玲(编译) 杜亚丽(编译) +3 位作者 孙智禹(编译) 蒋海宾(编译) 徐凯(编译) 何金明(编译) 《中国蜂业》 2023年第7期56-57,共2页
Bombus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词bombos,译为“嗡嗡的声音”,是熊蜂在花丛中飞翔时发出的低沉的嗡嗡声。熊蜂属于熊蜂属,是中型至大型多毛蜜蜂。与多数蜜蜂总科的昆虫相比,熊蜂个头大,浑身绒毛。全世界已知的熊蜂种类超过250种,主要生活在... Bombus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词bombos,译为“嗡嗡的声音”,是熊蜂在花丛中飞翔时发出的低沉的嗡嗡声。熊蜂属于熊蜂属,是中型至大型多毛蜜蜂。与多数蜜蜂总科的昆虫相比,熊蜂个头大,浑身绒毛。全世界已知的熊蜂种类超过250种,主要生活在北半球(北美、欧洲和亚洲),特别是在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蜜蜂总科 阿尔卑斯山 花丛中 希腊词 嗡嗡声 生活史 生物学
下载PDF
地熊蜂在梨和甜樱桃上的授粉行为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训兵 陈浩 +7 位作者 刘艳 郑礼 苏龙 苏子超 朱佩群 白玫 徐鹏 翟一凡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29,39,共7页
以我国北方露地梨和甜樱桃为试材,采用地熊蜂授粉方法,研究地熊蜂在梨、甜樱桃上的授粉行为特性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梨园和甜樱桃园内地熊蜂出巢活动主要集中在9:00—11:00和15:00—16:00,均有2次出巢活动高峰期;地熊蜂对... 以我国北方露地梨和甜樱桃为试材,采用地熊蜂授粉方法,研究地熊蜂在梨、甜樱桃上的授粉行为特性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梨园和甜樱桃园内地熊蜂出巢活动主要集中在9:00—11:00和15:00—16:00,均有2次出巢活动高峰期;地熊蜂对梨和甜樱桃的单蜂有效访花数分别为6.2朵/min和9.1朵/min,单花访问时间分别为7.3 s和4.9 s;地熊蜂授粉的梨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相比提高54%以上,单株产量提高19%以上,与人工授粉相比差异不显著;地熊蜂授粉的甜樱桃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相比提高12%以上,单株产量提高13%以上。由此可见,地熊蜂授粉对北方露地梨和甜樱桃具有增产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果树 授粉 行为特性 产量提升
下载PDF
传粉熊蜂访花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峰 姚丽媛 +2 位作者 石涵 侯志波 于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38,共20页
传粉是植物实现种子繁殖和维持遗传多样性而采取的重要生殖策略。熊蜂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因其独特的访花行为和传粉习性,不仅承担着许多野生和濒危植物的传粉任务,而且在设施农作物的传粉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国内外... 传粉是植物实现种子繁殖和维持遗传多样性而采取的重要生殖策略。熊蜂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因其独特的访花行为和传粉习性,不仅承担着许多野生和濒危植物的传粉任务,而且在设施农作物的传粉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熊蜂的访花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有关熊蜂访花行为的过程、特点和模式、行为策略、影响因素以及对植物传粉效率的影响等仍然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因此,本文围绕上述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详细综述。熊蜂的访花行为是集合了出巢、吸食花蜜和采集花粉的行为学过程。为了达到净能量摄入最大化,熊蜂往往会根据食物资源的分布情况采取多种行为策略。熊蜂的访花行为受到光线、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许多植物源因素,如花朵的颜色、形态等物理特征、化学气味、食物营养状况同样能够对熊蜂的访花行为产生影响。熊蜂自身的因素,如社群信息、肠道微生物作用、病虫害和访花竞争者均能在生理调节过程中影响熊蜂的访花行为。此外,种间种内竞争也会影响熊蜂的访花行为。另一方面,熊蜂的访花行为作为传粉的必要部分也会对植物的传粉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传粉后的坐果率、结实率以及果实品质等。在设施农业中人们已经运用多种措施调控熊蜂的访花行为,以提高传粉效率。总之,围绕熊蜂的访花行为而开展的多方面研究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熊蜂传粉功能和行为过程的理解,也为深入开展熊蜂人工驯化和设施农作物传粉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依据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近年来气候变化、农药使用等诸多因素对熊蜂访花行为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许多涉及熊蜂访花的重要问题应亟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如熊蜂访花偏好的遗传基础、访花行为的生态响应、熊蜂与植物协同进化的分子机制,以及气候变化和农药使用对熊蜂访花行为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等。这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研究,都将促进人们进一步认识熊蜂的访花行为机制,提高传粉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访花行为 行为策略 环境因子 传粉效率
下载PDF
诱导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短头熊蜂繁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加敏 宗德琴 +1 位作者 展江 梁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8-350,共13页
【目的】驯化本土熊蜂为农作物授粉,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之路。本研究旨在探明诱导云南本土优势熊蜂种——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繁育特性的影响,以优化饲养关键技术,提高繁育效率。【方法】... 【目的】驯化本土熊蜂为农作物授粉,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之路。本研究旨在探明诱导云南本土优势熊蜂种——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繁育特性的影响,以优化饲养关键技术,提高繁育效率。【方法】通过对短头熊蜂蜂王不同滞育期体重及存活率变化的统计,以及饲养不同体重、不同滞育期(滞育历时30, 60, 90, 120和150 d)和不同诱导出蛰方法(未经处理对照组、5℃冷藏90 d以及CO_(2)处理5和30 min)处理的蜂王,记录蜂群发育(蜂王产卵前期、始见工蜂历时、始见子代蜂王历时、始见雄性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及建群蜂王寿命)、群势(工蜂数量和子代蜂王数量)、繁育效率[蜂王产卵率、蜂群可应用率(工蜂数量50头以上的蜂群比例)和子代蜂王生产率]等繁育特性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短头熊蜂成功交尾的蜂王体重符合正态分布,范围在0.4513~1.1928 g之间,平均为(0.8969±0.1219) g,出现频率最高的体重范围是0.8733~0.9788 g,占比61.2%。滞育期蜂王存活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随滞育历时的延长而下降,滞育历时超过120 d时,蜂王存活率急剧下降。蜂王滞育前体重分别与蜂王产卵前期、蜂群始见工蜂历时、始见子代蜂王历时、始见雄性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建群蜂王寿命、工蜂数量及子代蜂王数量相关性都不显著,但是中等体重(0.8733~0.9788 g)的蜂王建群后子代蜂王生产率更高;蜂王滞育前体重和滞育历时对蜂群发育和群势的影响不产生交互作用,滞育历时与蜂群产生的工蜂数量和子代蜂王数量相关性不显著,但与蜂王产卵前期、始见工蜂历时、始见子代蜂王历时、始见雄性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和建群蜂王寿命呈极显著负相关,随滞育历时的延长,蜂群发育期缩短。虽然滞育90 d的蜂王产卵率与滞育60和120 d的相近,但建群后工蜂数量多,蜂群可应用率及子代蜂王生产率高于滞育60, 120和150 d的蜂王的。5℃冷藏90 d和CO_(2)处理的蜂王产卵前期、蜂群始见工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和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极显著短于对照组;CO_(2)处理30 min组蜂群的工蜂数量最多(496.4±101.1头),显著高于CO_(2)处理5 min组的(364.4±132.1头)、5℃冷藏90 d组的(398.2±117.2头)和对照组的(253.0±44.0头),蜂王产卵率(100.0%)、蜂群可应用率(86.7%)和子代蜂王生产率(86.7%)依次高于5℃冷藏90 d组和CO_(2)处理5 min组的,对照组的最低。【结论】短头熊蜂成功交尾的蜂王必须经历滞育才能正常建群繁育后代,且滞育前体重在0.8733~0.9788 g的蜂王繁育特性较好;5℃冷藏90 d和CO_(2)处理均能诱导蜂王出蛰产卵建群。本研究结果可为短头熊蜂的高效繁育技术集成提供参考,对于本土熊蜂的保护和授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熊蜂 滞育 CO_(2)处理 冷藏 蜂群发育 群势 繁育效率
下载PDF
地熊蜂授粉促进梨和甜樱桃增产
19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9期64-64,共1页
据《中国果树》2023年第8期《地熊蜂在梨和甜樱桃上的授粉行为及效果研究》(作者黄训兵等)报道,为探索果园地熊峰授粉技术,以我国北方露地梨和甜樱桃为试材,采用地熊蜂授粉方法,研究地熊蜂在梨、甜樱桃上的授粉行为特性以及对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甜樱桃 熊蜂授粉 授粉技术 果园地 熊蜂 授粉行为 露地
下载PDF
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吴光安 时成浩 +9 位作者 董小林 王福莲 陈浩 高欢欢 刘艳 苏龙 孙猛 吕召云 郑礼 翟一凡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7,共7页
为明确樱桃花粉、梨花粉、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对地熊蜂生长发育的影响,改进熊蜂工厂化繁育的饲料配方,本试验将四种花粉通过不同配比组合成15种饲料配方,分别饲喂熊蜂微蜂群,研究分析其产卵前时间、幼虫发育、蛹发育及雄蜂出房数量的表现... 为明确樱桃花粉、梨花粉、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对地熊蜂生长发育的影响,改进熊蜂工厂化繁育的饲料配方,本试验将四种花粉通过不同配比组合成15种饲料配方,分别饲喂熊蜂微蜂群,研究分析其产卵前时间、幼虫发育、蛹发育及雄蜂出房数量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花粉配方饲料饲喂的熊蜂微蜂群发育不同,其中饲喂单一种类花粉的微蜂群产卵前时间相对较长,饲喂含有三种花粉混合饲料的微蜂群产卵前时间相对较短。以樱桃花粉、梨花粉、杂花粉混合花粉为饲料的微蜂群,其雄蜂出房数量最多,为14.25头;以杂花粉为饲料的微蜂群,没有雄蜂出房。综之,樱桃花粉、梨花粉和杂花粉等比组成的混合饲料饲喂地熊蜂效果最好,单一杂花粉饲喂会导致地熊蜂发育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熊蜂 微蜂群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