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部分熔融岩石电导率方法的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晓葛 白武明 兰从欣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5-639,共5页
部分熔融岩石的电导率是由固体岩石的低电导率和硅酸盐熔体的高电导率组成,因此熔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对部分熔融岩石的电导率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熔体在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和它们的几何分布形态,同时,评述了各种数学模型在模拟... 部分熔融岩石的电导率是由固体岩石的低电导率和硅酸盐熔体的高电导率组成,因此熔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对部分熔融岩石的电导率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熔体在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和它们的几何分布形态,同时,评述了各种数学模型在模拟计算部分熔融岩石电导率中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熔融岩石 电导率 有效介质模型 分层模型 Archie定律
下载PDF
长乐—南澳变形变质带岩石部分熔融及其与化学成份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于祥 谢鸿森 龙江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2-143,共2页
长乐—南澳变形变质带北起福建省长乐,经福清、莆田、晋江、东山、南至广东省南澳岛。全长500余公里,宽40~60公里,为北东向狭长带状热动力变质带,该带控制着福建—广东东南沿海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为大陆边缘高热能带。同... 长乐—南澳变形变质带北起福建省长乐,经福清、莆田、晋江、东山、南至广东省南澳岛。全长500余公里,宽40~60公里,为北东向狭长带状热动力变质带,该带控制着福建—广东东南沿海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为大陆边缘高热能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本带曾有4次构造热事件:第一次为加里东构造热事件,第二次为印支期构造热事件,第三次为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形成大规模的混合片麻岩和花岗岩,第四次为喜马拉雅期变质热事件。为了解该带变质岩、花岗岩的成因和构造演化,笔者进行了福清和东山县有关样品的部分熔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南澳变形变质带 岩石部分熔融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碰撞造山过程中热-构造状态演化与陆壳岩石熔融的关系
3
作者 徐启东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3-70,共8页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类 碰撞造山过程 热状态 岩石熔融
下载PDF
超高压变质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
4
作者 脱昱 《科技经济市场》 2018年第1期16-17,共2页
超高压变质岩在折返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熔融作用,由于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熔体富硅铝而贫铁镁,所以其在野外主要表现为较围岩颜色浅的不同尺度的浅色脉体。通过研究发现,含水矿物或名义上的无水矿物的脱水熔融是超高压变质岩部分熔融的... 超高压变质岩在折返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熔融作用,由于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熔体富硅铝而贫铁镁,所以其在野外主要表现为较围岩颜色浅的不同尺度的浅色脉体。通过研究发现,含水矿物或名义上的无水矿物的脱水熔融是超高压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主要机制。超高压变质岩的部分熔融可以改变岩石的流变学性质,进而影响岩石的强度,对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作用具有显著影响,识别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现象对大陆深俯冲过程中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和陆壳物质再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 大陆深俯冲与折返 部分熔融 浅色脉体 相平衡计算 实验岩石学脱水熔融
下载PDF
墨西哥奇克休罗伯陨石撞击构造科学钻探项目(CSDP)的实施
5
作者 左汝强 《探矿工程》 2000年第6期64-67,共4页
简述了发生于 6 5 0 0万年以前的墨西哥奇克休罗伯陨石撞击构造于 90年代通过浅孔钻探揭示证实的过程 ;介绍了列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研究项目的重要意义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实施计划 ,包括深孔钻探孔深。
关键词 陨石撞击构造 陨石撞击坑 角砾岩 熔融岩石 CSDP
下载PDF
粤西福湖岭加里东混合岩-花岗岩形成温度研究
6
作者 张俊浩 陈震 +2 位作者 陈国能 丁汝鑫 彭卓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7-895,共9页
钦-杭结合带南段广泛发育加里东期的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研究这些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形成的P-T条件,不但有助于了解加里东造山阶段本区地壳内部的温度特征,对于花岗岩浆形成以及大陆流变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的福湖... 钦-杭结合带南段广泛发育加里东期的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研究这些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形成的P-T条件,不但有助于了解加里东造山阶段本区地壳内部的温度特征,对于花岗岩浆形成以及大陆流变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的福湖岭剖面位于钦-杭结合带南端,为一海边岩壁,其上出露分带清晰的加里东期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自上而下依次为斑点状混合岩、条纹状混合岩、窄条带状混合岩、宽条带状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作者在野外对剖面上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了影像采样,在计算机上对采集影像样品进行处理,在统一阀值下转换成代表浅色体(熔体)和暗色体(未熔岩石或熔渣)的黑白影像,并统计浅色体的含量百分比(熔体比)。将由此得到的各类岩石熔融比数据投到用Winkler and von Platen(1961)的硬砂岩熔融实验数据构成的温度-熔体比曲线图上,获知该剖面混合岩的形成温度在630~705℃之间,原岩的熔断温度("脏"花岗岩浆生成温度)为705℃,岩石熔融时(439~445Ma)剖面的埋深大体处于当时地表以下7km左右。本文结合福湖岭剖面地质研究和岩石熔融实验数据建立的"熔融温度计",为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形成温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不仅适用于福湖岭,也可用于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福湖岭剖面 混合岩形成温度 岩石熔融实验 熔融温度计
下载PDF
砂子着火的时候
7
作者 Wynn,JC 石实 《科学(中文版)》 1999年第2期10-17,共8页
关键词 陨石 撞击坑 熔融岩石
下载PDF
俯冲大陆岩石圈重熔: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成因 被引量:79
8
作者 赵子福 郑永飞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8-909,共22页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华南-华北陆块在三叠纪经过大陆碰撞形成的,其中含有大量中生代岩浆岩,形成时代上主要属于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晚三叠世碱性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仅出露在苏鲁造山带东部,而早白垩世岩浆岩则遍布整个大别-苏...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华南-华北陆块在三叠纪经过大陆碰撞形成的,其中含有大量中生代岩浆岩,形成时代上主要属于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晚三叠世碱性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仅出露在苏鲁造山带东部,而早白垩世岩浆岩则遍布整个大别-苏鲁造山带(包括大面积的花岗岩、零星的中基性侵入岩和火山岩).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它们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初始Sr同位素比值、低的εNd(t)值和低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花岗岩锆石中含有新元古代和三叠纪U-Pb年龄的继承核,大多数早白垩世基性岩中锆石具有比正常地幔锆石低的氧同位素比值,全岩具有比正常地幔低的碳同位素比值.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对比研究发现,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和基性岩分别与经过超高压变质的花岗片麻岩和榴辉岩具有相似性.尤其是若干鉴定性特征的地球化学指标证明,它们都是华南岩石圈北缘的组成部分.由于中生代大陆深俯冲,这些具有类似地球化学性质的岩石分别在不同时间和层位发生超高压变质和碰撞后深熔作用.因此,这些中生代岩浆岩的形成与华南陆块俯冲/折返之后的碰撞后造山带构造跨塌有关,是俯冲大陆岩石圈在碰撞造山带加厚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深俯冲 岩石熔融 碰撞后岩浆岩 中生代构造 超高压变质岩 大别-苏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