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熟蚕自动快速收集上蔟研究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周和 胡祚忠 刘俊凤 《中国蚕业》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熟蚕上蔟是蚕业生产中一个时间紧、用工多的环节,如果上蔟不及时,熟蚕在蚕座内吐丝,不仅给蚕茧丰收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影响茧质提高.特别是方格蔟上蔟,如果采用通常的'手捉法',劳动强度大,蔟具摆放占用场地多,给操作带来极大不便.
关键词 熟蚕 自动快速收集上蔟 登蔟剂 蔟具 营茧速度
下载PDF
桑蚕熟蚕快速收引方法简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时宪 《广西蚕业通讯》 1992年第2期78-78,共1页
养蚕最繁忙是熟蚕的收集和上簇.过去熟蚕收集多用人工逐条拾取、花工较多.现介绍一种铺树枝叶快速收集法,根据笔者试验,可节省用工而且不伤蚕体,供参考.在蚕五龄盛熟期,将采回的树叶(连枝)直接铺于蚕座上(蚕匾育,地面育均可),由于熟蚕... 养蚕最繁忙是熟蚕的收集和上簇.过去熟蚕收集多用人工逐条拾取、花工较多.现介绍一种铺树枝叶快速收集法,根据笔者试验,可节省用工而且不伤蚕体,供参考.在蚕五龄盛熟期,将采回的树叶(连枝)直接铺于蚕座上(蚕匾育,地面育均可),由于熟蚕有背地性向上爬的特点,并且熟蚕要急于找寻适宜的营茧位置;当树叶铺在蚕座上,熟蚕迅速爬上,约经10分钟左右,枝叶上布满熟蚕、此时,即可提起,轻轻抖动树叶,让熟蚕落在事先准备的塑料膜上,而后收集放到方格簇或花簇上结茧.抖动时树枝离地面约15~20公分,不宜过高和过份用力,以免损伤熟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 速收 方法简介 树叶 树枝 背地性 集法
下载PDF
一项省力化养蚕技术——打孔塑料薄膜压座熟蚕自动上蔟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丽芬 《蚕桑通报》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省力化养技术 自动上蔟 熟蚕 膜压 塑料 打孔 茧质量 方格蔟 上蔟方法 劳动强度
下载PDF
不同熟蚕重量和上蔟方式对家蚕丝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彬斌 张智勇 +3 位作者 粟思源 吴建梅 詹明兵 刘俊凤 《四川蚕业》 2021年第3期20-23,共4页
2019-2020年期间就熟蚕重量和上蔟处理方式对茧丝质性状的影响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蚕重量对全茧量和丝长影响较大,其全茧量和丝长随着熟蚕重量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对茧层率影响较小,其茧层率与品种遗传本身有关。不同上蔟处... 2019-2020年期间就熟蚕重量和上蔟处理方式对茧丝质性状的影响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蚕重量对全茧量和丝长影响较大,其全茧量和丝长随着熟蚕重量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对茧层率影响较小,其茧层率与品种遗传本身有关。不同上蔟处理方式对家蚕丝质的影响较大,使用方格蔟有利于蚕儿营制优质蚕茧,有效的减少不良茧、半病态茧、病态茧数量,有效降低缫丝过程中落绪和吊糙次数,从而提高茧丝的解舒率。不同上蔟环境对家蚕丝质影响较大,调节蔟中温湿度,及时晾蔟,将大大提高蚕茧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 上蔟方式 丝质成绩
下载PDF
“适熟蚕自动登簇剂”与蜕皮激素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邹才素 陈革 +7 位作者 甘礼珍 钟仰进 李明汉 文哲光 钟国洪 张永文 吕沛华 陈金河 《广东蚕业》 1995年第3期45-48,共4页
适熟蚕自动登簇剂Ⅰ号、Ⅱ号都比蜕皮激素的试验区的蚕,熟得更齐,熟蚕自动登簇的活性强,登簇快;生蚕、病蚕、弱蚕不自动登簇,从而达到提高工效,降低下茧率,提高蚕茧质量的效果。熟蚕自动登簇的效果以“登簇剂”Ⅰ号最好。对茧质影响方... 适熟蚕自动登簇剂Ⅰ号、Ⅱ号都比蜕皮激素的试验区的蚕,熟得更齐,熟蚕自动登簇的活性强,登簇快;生蚕、病蚕、弱蚕不自动登簇,从而达到提高工效,降低下茧率,提高蚕茧质量的效果。熟蚕自动登簇的效果以“登簇剂”Ⅰ号最好。对茧质影响方面以“登簇剂”Ⅱ号最佳,而蜕皮激素则引起茧层量下降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登簇剂 蜕皮激素 自动登簇 茧质量
下载PDF
让熟蚕上蔟妙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陆明华 周横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7期17-17,共1页
月桂醇、鱼腥草等有特殊的气味,熟蚕对此类药物的气味有避忌反应.生产上可利用这些药物促进熟蚕上蔟.取1毫升月桂醇加2毫升70%的酒精溶解,再加13克滑石粉制成原粉.
关键词 措施 自动上蔟方法 熟蚕
下载PDF
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陈革 甘礼珍 +5 位作者 邹才素 钟仰进 李明汉 文哲光 钟国洪 张永文 《广东蚕业》 1995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研究是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上簇环节进行技术革新,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在熟蚕前12小时给蚕儿添食,能使熟蚕齐一,增强其趋光性和活性,自动登簇快;未熟蚕继续食桑,不登簇,病蚕不登簇,减少窝边茧、污染茧、增加上茧,达到省工、省力,提高工... 本研究是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上簇环节进行技术革新,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在熟蚕前12小时给蚕儿添食,能使熟蚕齐一,增强其趋光性和活性,自动登簇快;未熟蚕继续食桑,不登簇,病蚕不登簇,减少窝边茧、污染茧、增加上茧,达到省工、省力,提高工效增加生产效益;对茧质和丝质不但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提高茧丝质量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登簇剂 自动登簇 工效 茧质量
下载PDF
杀灭菊酯污染蔟具对熟蚕和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希才 林日运 +1 位作者 楼根水 王观岳 《蚕桑通报》 1991年第2期51-53,共3页
近年来,仙居、天台、临海等县市的部分地方在临上蔟时,常发生健康熟蚕大量死亡或不能正常结茧的现象,经济损失严重。为搞清其原因,笔者曾先后走访有关蚕户,发现他们所用新蔟草,在大田未收割时,都曾使用杀灭菊酯防治水稻虫害的情况。杀... 近年来,仙居、天台、临海等县市的部分地方在临上蔟时,常发生健康熟蚕大量死亡或不能正常结茧的现象,经济损失严重。为搞清其原因,笔者曾先后走访有关蚕户,发现他们所用新蔟草,在大田未收割时,都曾使用杀灭菊酯防治水稻虫害的情况。杀灭菊酯(氰戊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 茧质 杀灭菊酯 蔟具 残毒
下载PDF
熟蚕快速上蔟应用技术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翁建梅 《云南农业》 2010年第3期41-41,共1页
对熟蚕收集膜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技术进行初探,简述了熟蚕如何快速上蔟技术,改变过去费力费时的"手捉上蔟法"。通过该技术的运用推广,将大大解决蚕农因劳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可提高蚕茧的产量质量,从而促进我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 对熟蚕收集膜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技术进行初探,简述了熟蚕如何快速上蔟技术,改变过去费力费时的"手捉上蔟法"。通过该技术的运用推广,将大大解决蚕农因劳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可提高蚕茧的产量质量,从而促进我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 蔟具 应用技术
下载PDF
调查蓖麻蚕不同类熟蚕与茧质、发蛾、产卵的关系
10
作者 莫现会 杨其保 +1 位作者 罗群 何贵超 《广西蚕业》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做好蓖麻蚕原蚕捉熟蚕上蔟工作,是提高种茧质量、发蛾率和产卵量的关键。本文对三类蓖麻蚕熟蚕进行调查,发现在上蔟室内温湿度相同的条件下,A类比B类和C类24h上蔟后未结茧蚕率降低6.25%~7.5%,6d上蔟后调查茧层率、死笼率差异不明显,但... 做好蓖麻蚕原蚕捉熟蚕上蔟工作,是提高种茧质量、发蛾率和产卵量的关键。本文对三类蓖麻蚕熟蚕进行调查,发现在上蔟室内温湿度相同的条件下,A类比B类和C类24h上蔟后未结茧蚕率降低6.25%~7.5%,6d上蔟后调查茧层率、死笼率差异不明显,但B类迟化蛹蚕占3.33%,B类全茧量比A类重20g、比C类重16g。A类出蛾比B类快6~10h,比B类和C类出蛾率提高达11.67%。A类总产卵量比B、C两类分别重3.16g和1.6g。三类熟蚕中卵孵化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熟蚕 茧质 出蛾 产卵 孵化 调查
下载PDF
熟蚕管理技术对家蚕吐平面丝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蒙艺英 黄文功 +5 位作者 韦博尤 苏红梅 黄玲莉 冯志毅 卢柏强 闭立辉 《广西蚕业》 2017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家蚕平面丝生产过程中,熟蚕的管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利用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开展平面丝制作试验,探索熟蚕管理技术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充分排粪尿的熟蚕制作平面丝落地蚕多,平面丝产量和质量降低;应用蜕皮... 在家蚕平面丝生产过程中,熟蚕的管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利用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开展平面丝制作试验,探索熟蚕管理技术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充分排粪尿的熟蚕制作平面丝落地蚕多,平面丝产量和质量降低;应用蜕皮激素可促排粪尿缩短排粪尿时间;冷藏保护分段排粪尿可降低熟蚕的强健性,死蚕和不化蛹蚕数量有小幅增加;适温排粪尿可提高平面丝的吐出率。建议选过熟期投蚕、26℃室温保护以增加平面丝吐出率,采取添食蜕皮激素和分段排粪尿的方法提高平面丝制作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蚕 管理 技术 制作 平面丝
下载PDF
让熟蚕自动上蔟简便方法
12
作者 倪世俊 《农家科技》 2004年第4期34-34,共1页
手工拣熟蚕上蔟,不仅花工多,而且容易损伤蚕体,试用中草药——鱼腥草驱迫熟蚕自动上蔟,可提高工效2倍。同时,由于免伤蚕体,使茧子的产量、质量有所提高。其方法如下:
关键词 自动上蔟 熟蚕 鱼腥草 简便方法 损伤 产量 花工 手工 中草药
下载PDF
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投放密度对生产平面丝的影响
13
作者 蒙艺英 韦博尤 +4 位作者 张桂征 黄玲莉 黄文功 苏红梅 张雨丽 《广西蚕业》 2014年第3期34-36,共3页
平面丝生产过程中,投放熟蚕的疏密程度对家蚕吐平面丝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品种两广二号反交种开展试验,探求投放熟蚕密度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放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密度不超过200头/4080cm2或410.45g/cm2,... 平面丝生产过程中,投放熟蚕的疏密程度对家蚕吐平面丝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品种两广二号反交种开展试验,探求投放熟蚕密度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放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密度不超过200头/4080cm2或410.45g/cm2,吐出率较高,可达96.831%,产量较高;而超过200头/4 080cm2,呈现投放熟蚕密度越大,吐出率越低,产量低的趋势;投放熟蚕密度超过250头/4080cm2或514.59g/4080cm2,会影响平面丝揭面的光滑和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广二号 反交种 熟蚕 密度 平面丝
下载PDF
熟蚕上蔟技术要点、省力化上蔟方法及新型蔟具
14
作者 胡祚忠 《中国蚕业》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1上蔟前的准备 1.1蔟室选择 上蔟室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比较干燥、空气流畅、光线明暗均匀、便于升温排湿的房屋。上蔟面积约为蚕座面积的2倍,一般每盒(张)蚕种需上蔟面积50~55m^2。
关键词 上蔟方法 上蔟技术 省力化 蔟具 熟蚕 座面积 蔟室
下载PDF
“改革熟蚕营茧环境,提高茧丝质量”现场观摩会情况汇报
15
《广东蚕业》 2013年第2期49-50,共2页
5月28日,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广东省蚕学会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韶关、粤西综合试验站联合举办的“改革熟蚕营茧环境,提高茧丝质量”现场观摩会在郁南县东坝蚕桑专业镇召开。
关键词 现场观摩会 茧丝质量 熟蚕 环境 改革 行业协会 产业技术 广东省
下载PDF
熟蚕上蔟技术步骤
16
作者 何骥 郭沛云 《广西蚕业》 2008年第4期69-70,共2页
熟蚕上蔟和蔟中管理规范与否,是提高和保证蚕茧质量的最后关键技术。科学上蔟、规范管理、分批采茧、分批售茧是提高蚕茧质量,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和保证蚕茧质量应把握以下技术关键:
关键词 上蔟技术 熟蚕 茧质量 蔟中管理 采茧
下载PDF
熟蚕自动上簇技术
17
作者 蒋正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242-242,248,共2页
本文介绍了熟蚕自动上簇技术,包括簇具准备、消毒、熟蚕上簇前准备、喂桑扩座、药物添食、簇具投放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节省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熟蚕 自动上簇技术 簇具 消毒 药物
下载PDF
熟蚕快速上簇法
18
作者 田时铭 《农家科技》 1996年第4期33-33,共1页
熟蚕上簇所需的劳动时间约占养蚕全部劳动时间的20%左右,而且时间要求紧迫,若安排不当,往往因工作繁忙而造成损失。目前,熟蚕上簇大多采用手捉,不仅花工多,而且蚕体易受伤,所以改进上簇方法,对提高蚕茧质量、工效、经济效益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 熟蚕 上簇 劳动时间 茧质量 经济效益 工效 快速 聚乙烯 花工
下载PDF
有了自动登蔟剂 蚕农抓熟蚕不忙了
19
作者 呼培兴 《广西蚕业》 2007年第A02期14-14,共1页
“蚕儿成熟了,蚕农们忙慌了。”这句话说的是蚕区农民在蚕儿成熟时的劳累与繁忙。如今,这句俗语在山东省高密市已经成为历史。一种能使成熟的蚕儿自动登蔟,为蚕农养蚕提高工效、降低饲养成本的药物在该市康成蚕业研究所研制成功。有... “蚕儿成熟了,蚕农们忙慌了。”这句话说的是蚕区农民在蚕儿成熟时的劳累与繁忙。如今,这句俗语在山东省高密市已经成为历史。一种能使成熟的蚕儿自动登蔟,为蚕农养蚕提高工效、降低饲养成本的药物在该市康成蚕业研究所研制成功。有关专家预测,这种药物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桑蚕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蔟剂 熟蚕 业研究所 规模化发展 饲养成本
下载PDF
复方熟蚕定向登蔟剂
20
作者 呼培兴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07年第5期54-54,共1页
一种能为养蚕业节省工效、降低养殖成本的药物复方熟蚕定向登蔟剂,在山东省高密市康成蚕业研究所研制成功。有关专家预测,这种药物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养蚕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登蔟剂 熟蚕 复方 业研究所 规模化发展 养殖成本 高密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