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熟题效应”给我们的警示
1
作者 孙三昌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年第9期57-59,共3页
考试之后经常发生出人意料的结果,那些被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得分率很低,这并非由于个别人的疏忽而表现出来的偶然现象,而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熟题效应”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解答物理题时遇到了“熟... 考试之后经常发生出人意料的结果,那些被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得分率很低,这并非由于个别人的疏忽而表现出来的偶然现象,而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熟题效应”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解答物理题时遇到了“熟题”,跳不出原题的框框,对题中变化的条件视而不见,仍按原来思路去分析解答,结果发生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题效应 偶然现象 负面影响 得分率 物理 学生 解答 考试
原文传递
如何避免“熟题”效应造成错解
2
作者 华雪莹 《高中数理化》 2013年第17期62-63,共2页
每当考试结束以后,总是有一些同学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当它们面对标准答案时,却往往大为震惊,原来自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却没有得分.此种现象常常被总结为马虎,其实这是由于受到一种潜在的意识——"熟题效应"的暗中支配所致.其主要... 每当考试结束以后,总是有一些同学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当它们面对标准答案时,却往往大为震惊,原来自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却没有得分.此种现象常常被总结为马虎,其实这是由于受到一种潜在的意识——"熟题效应"的暗中支配所致.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举例说明并指出消除其危害的对策,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解 自我感觉 标准答案 熟题效应 举例说明 同学 考试
下载PDF
“熟题效应”给我们的警示
3
作者 孙宏 《小学数学教师》 2010年第10期59-61,共3页
考试之后经常发生出人意料的结果,那些被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得分率却很低。这并非是个别人的疏忽表现出来的偶然现象,而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熟题效应”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解答数学题时遇到了“熟题... 考试之后经常发生出人意料的结果,那些被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得分率却很低。这并非是个别人的疏忽表现出来的偶然现象,而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熟题效应”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解答数学题时遇到了“熟题”,跳不出陈题的框框,对题中变化的条件或变化了的答题要求视而不见,仍按原来思路去分析解答,结果发生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题效应 偶然现象 负面影响 得分率 数学 学生 解答 考试
原文传递
化学中的熟题效应及对策
4
作者 赵献华 王西田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0年第5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化学 熟题效应 对策
原文传递
诊断:三类易错的计算问题
5
作者 何燕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3年第11期45-46,共2页
有关金属、非金属的计算,主要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是中学化学的热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常考点。相关的计算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容易或熟悉的题,然而就是"熟题效应"让一些同学掉以轻心,造成失分,因为这些题看... 有关金属、非金属的计算,主要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是中学化学的热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常考点。相关的计算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容易或熟悉的题,然而就是"熟题效应"让一些同学掉以轻心,造成失分,因为这些题看似简单,但也可能潜藏着小小的陷阱,一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为了让大家吸取教训,现在从一部分同学的错题本中甄选三类题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问 诊断 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量 中学化学 高考命 熟题效应 非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