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3
1
作者 相振群 陆松年 +3 位作者 李怀坤 李惠民 宋彪 郑健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86-1691,共6页
从北祁连熬油沟辉长岩中选出的锆石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单一。SHRIMP测年共测定8个点,每个点的Th/U值都非常高,大都在0.8以上。8个点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加权平均值为503.7Ma±6.4Ma,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同一... 从北祁连熬油沟辉长岩中选出的锆石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单一。SHRIMP测年共测定8个点,每个点的Th/U值都非常高,大都在0.8以上。8个点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加权平均值为503.7Ma±6.4Ma,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同一地点采集的辉绿岩墙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结合研究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①熬油沟地区的辉长辉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并不是中元古代早期。②辉长岩中的锆石成因单一,其测试年龄结果的地质意义明确;而同源岩浆侵入体的辉绿岩往往容易从围岩中捕获大量锆石,使得锆石成因复杂,年龄测试结果复杂。因此,与辉绿岩相比,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可以获得更为可靠的、地质意义明确的年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熬油 辉长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二只哈拉达坂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时代 被引量:30
2
作者 夏小洪 孙楠 +1 位作者 宋述光 肖序常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69,共13页
熬油沟蛇绿岩是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残片之一。运用SHRIMPⅡ锆石U-Pb法,对北祁连造山带西段的熬油沟和二只哈拉达坂两地出露的细粒辉长岩和粒玄岩进行了精确同位素测年。采自熬油沟剖面的细粒辉长岩样品206Pb/238U年龄... 熬油沟蛇绿岩是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残片之一。运用SHRIMPⅡ锆石U-Pb法,对北祁连造山带西段的熬油沟和二只哈拉达坂两地出露的细粒辉长岩和粒玄岩进行了精确同位素测年。采自熬油沟剖面的细粒辉长岩样品206Pb/238U年龄数据分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490~508 Ma),其加权平均年龄为501±4 Ma(MSWD=1.09);采自二只哈拉剖面的粒玄岩样品年龄值稍小,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5±4 Ma(MSWD=0.98)。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熬油沟–二只哈拉达坂蛇绿岩构造破坏严重,其中基性岩浆岩代表早–中寒武世的北祁连洋壳。与新元古界朱龙关群碳酸盐岩和砂泥岩整合产出的玄武岩不能作为蛇绿岩的喷出岩系列,而有可能是震旦纪的大陆溢流玄武岩,代表新元古代全球Rodinia大陆裂解的岩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西段 熬油沟蛇绿岩 大陆溢流玄武岩 形成时代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Au、Pt、Pd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养雄 《甘肃地质》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北祁连西段作为甘肃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地加强,日渐重要。根据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水系沉积物、岩屑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Au、Pt、Pd和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处成矿地质背... 北祁连西段作为甘肃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地加强,日渐重要。根据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水系沉积物、岩屑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Au、Pt、Pd和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西段 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找矿方向
原文传递
鹿油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婉莹 刘俊渤 +2 位作者 杨磊飞 唐珊珊 常海波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09-212,共4页
采用消化熬油法提取鹿油,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试验得到的鹿油进行脂肪酸与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鹿油含有11种脂肪酸与15种氨基酸。其脂肪酸主要成分为十一烷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 采用消化熬油法提取鹿油,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试验得到的鹿油进行脂肪酸与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鹿油含有11种脂肪酸与15种氨基酸。其脂肪酸主要成分为十一烷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十七烷酸、十八烷酸、十四碳烯酸、十六碳烯酸、十八碳烯酸及十八碳二烯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38.48%,其中以十八碳烯酸含量最高,达26.16%;而氨基酸主要成分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及精氨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5.73%。该研究为鹿油的深加工与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消化熬油 提取 脂肪酸 氨基酸
下载PDF
古代美味菌油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芦笛 《美食研究》 2014年第3期25-28,共4页
用油贮存食用菌食品的方法可追溯至宋元之际的浙江天台地区,但油只是作为一种贮存介质。明末云南和福建一带流行的把食用菌熬成的"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脂质油,而是液化的菌体,成分复杂,以糖类和蛋白质为主,亦有少量脂肪。清... 用油贮存食用菌食品的方法可追溯至宋元之际的浙江天台地区,但油只是作为一种贮存介质。明末云南和福建一带流行的把食用菌熬成的"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脂质油,而是液化的菌体,成分复杂,以糖类和蛋白质为主,亦有少量脂肪。清代乾隆年间云南一带流行的通过蒸制浸润过卤水的鸡而获得的油,其成分乃是真正意义上的菌体内的油脂。晚清时期出现于苏州的熬制菌油方法,当从云南或福建传播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土從) 熬油
下载PDF
甘肃东石板沟铁矿控矿因素分析
6
作者 陈静 《甘肃冶金》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东石板沟铁矿处于柳沟峡-九个青羊元古宙、加里东期铁、铜、金、铅锌、铬成矿带,区内众多铁矿均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含矿地层为长城系桦树沟组(Chh)与熬油沟组(Cha),东石板沟铁矿产于熬油沟组铁质板岩中,变质硅铁建造与铁矿形成关系密... 东石板沟铁矿处于柳沟峡-九个青羊元古宙、加里东期铁、铜、金、铅锌、铬成矿带,区内众多铁矿均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含矿地层为长城系桦树沟组(Chh)与熬油沟组(Cha),东石板沟铁矿产于熬油沟组铁质板岩中,变质硅铁建造与铁矿形成关系密切,铁矿石磁化率高,变化范围大,与磁铁矿含量的多少呈正比,磁异常是直接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系熬油沟组 铁质板岩 含铁建造 磁异常 东石板沟
下载PDF
调制红油新法
7
作者 刘汉明 《中国烹饪》 2002年第3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烹调 调制方法 制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