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除硫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郝晓地
戴吉
魏丽
-
机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4-853,共10页
-
基金
北京市可持续水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学术创新团队"项目(BJE10016200611)
-
文摘
现今含硫废水、废气的处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技术发展缓慢。以往通常采用物化方法,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投资量大,而且对含硫有害物质的去除并不彻底,而生物方法与物化方法相比,在投资和环保效益方面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文章从硫的生物循环入手,分别介绍了生物除硫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描述了下水道中的生物硫循环,提出抑制其中H2S气体释放的经验模型及具体措施。在对厌氧消化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中发现:ρ(COD)/ρ(SO42-)比、碳源、pH值等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厌氧消化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和产酸菌三者之间的抑制及共生关系;无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只要底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根,它们必然共同存在于厌氧系统中,并产生硫化氢气体,造成污染。在反硫化细菌的研究中得出:当污水中同时含有硫化物和硝酸根,缺氧条件下,必然产生反硝化除硫的生物代谢过程。利用这一过程,不但能够在无需碳源的条件下有效去除硝酸根,节约的碳源可以用于消化产能;而且能够减少游离硫化氢的排放,或直接以含硫化氢的废气作为硫源。而抑制下水道中硫化氢气体释放的主要手段包括:降低水的紊流程度,增加入流污水的碱度,向下水道内充氧,改善通风环境。文章最后结合理论,介绍了部分用于含硫污水、尾气的生物除硫工艺,并提出了日后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生物除硫
硫酸盐还原菌
反硝化除硫
燃烧尾气脱硫
“下水道污水在好氧/厌氧条件下的转化”模型
-
Keywords
biological sulfur removal
SRB
sulfur-denitrification
FGD
WATS
-
分类号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