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北燎疳习俗的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贵生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6-82,共7页
-
文摘
西北燎疳习俗中最有特色的文化事象——焚烧疳娃娃,文化本源与上古时代的焚巫意识和周礼时代的束薪、包茅等禳解思维相关,是在神巫相通的宗教理念和"替代弭灾"的巫术观念下,形成的一种风俗模式。燎疳者通过"燎"和"焚"两个层面的活动,在精神上达到了目标实现和心理平和,这是燎疳习俗中透露出的农耕文化意义,也是民族群体繁衍壮大的内力所在。
-
关键词
燎疳
焚巫意识
民俗模式
农耕文化
-
Keywords
firing Gan
the awareness of burning witch
custom model
farming culture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燎疳喽!
- 2
-
-
作者
辛怡丽
李君杰
李青钰
-
机构
平罗县县委宣传部
-
出处
《宁夏画报》
2017年第1期52-53,共2页
-
文摘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燎疳节是我们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每到正月二十三,闹社火、演节目,过燎疳节,民间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去除瘟疫、疾病和晦气的心愿,祈福一年风调雨顺、阖家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燎疳'。每当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夜幕降临,万家篝火,大人小孩从火堆上蹦跳穿越,以去晦气,求康泰,寄寓着日子红红火火、一年更比一年旺、生命旺气冲天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景。
-
关键词
燎疳
燎臊干
平罗县
-
分类号
K892.11
[历史地理—民俗学]
J42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跳火堆习俗考
- 3
-
-
作者
邵磊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
-
出处
《寻根》
2020年第3期50-57,共8页
-
文摘
跳火堆又称为跳火墩、跳火群、燎疳,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活动,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重要活动形式。每年的除夕至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在庭院或者大路上点燃柴堆,男女老少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快速跳过,寓意用火燎去过去一年的不祥之气,开启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
-
关键词
传统民俗
燎疳
熊熊燃烧
除夕
幸福生活
习俗
正月十五
-
分类号
K892.11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夜眼
- 4
-
-
作者
王玉玺
-
出处
《六盘山》
2015年第3期3-23,共21页
-
文摘
一昨夜的一场雷雨实在太大了,雷声震得房梁上的土都掉到炕上了。我醒来的时候阵雨已经变成了小雨,满院子的积水淹没了院墙根上的水道眼,水道眼上方的积水打着小旋涡,拼命往出淌。我确定我不是被炸雷惊醒的,我是临天亮的时候被一个并不太噩的梦吓醒的。我在梦里听见我碎爸给我说话。他说上庄的鹅头(鹅头是我们村上一个扁头男人的绰号)昨晚从矿上回来了,还捎话说丑子(丑子是我男人的乳名)这一两天也就回来了。这个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可怕的,但我的确是被这个梦吓醒的。
-
关键词
鹅头
小胡
燎疳
送寒衣
家院子
我自己
一家老小
子是
子回
地头上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年前年后
- 5
-
-
作者
李阳
-
出处
《六盘山》
2014年第2期62-65,共4页
-
文摘
除夕况味这一天的早晨,要么我第一个起来,用爆竹的巨响惊醒黎明前的村庄。要么,我被别人家爆竹的巨响敲碎沉睡中的梦,急急地起床,燃响自家的爆竹。"大年三十早上的炮,放得越早越好。"父亲如是说,并没有多一个字的解释。爆竹的巨响在夜空中一闪而过,火药味在空气中渐消渐散,院子里铺上了一层爆裂的红纸屑。
-
关键词
别人家
这一天
铺上
敲碎
黎明前
趔趔趄趄
燎疳
最后一天
梦如
就这样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