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燕乐考原》中的燕乐调音阶理论 |
吕畅
|
《戏剧之家》
|
2016 |
0 |
|
2
|
燕乐二十八调为何止“七宫” |
陈应时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86 |
10
|
|
3
|
词与燕乐关系新论 |
钱志熙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4
|
燕乐二十八调之谜 |
庄永平
|
《曲学》
|
2019 |
0 |
|
5
|
“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将“词”视为“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是20世纪词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大失误 |
洛地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5 |
20
|
|
6
|
论隋唐燕乐调的归并 |
庄永平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7
|
凌廷堪与《燕乐考原》 |
肖雅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89 |
0 |
|
8
|
隋唐宫廷燕乐中的印度乐 |
龚蓓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9
|
凌廷堪《燕乐考原》与词乐研究 |
鲍恒
|
《徽学》
|
2002 |
0 |
|
10
|
《乐星图谱》中的宫调理论 |
吕建强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1
|
中国古代燕乐二十八调理论与现代乐理的整合——文化传承对于音乐教育更新的呼唤 |
李玫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民间器乐中的四宫立调系统 |
王希彦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1991 |
0 |
|
13
|
改制“唐燕乐二十八调图” |
王誉声
|
《音乐研究》
|
1984 |
0 |
|
14
|
从新疆的古老音乐探索燕乐及其调式音阶理论 |
关也维
|
《音乐研究》
|
1984 |
3
|
|
15
|
从词体形成的条件看词的起源 |
王小盾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4
|
|
16
|
转旋均·唐代犯调·日本音阶 |
陈应时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85 |
1
|
|
17
|
西域七调及其起源(下) |
岸边成雄
周谦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86 |
0 |
|
18
|
一部揭示燕乐奥秘的著作——读《燕乐新说》 |
习毅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9
|
敦煌曲谱研究尚须继续努力 |
陈应时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84 |
4
|
|
20
|
《词乐曲唱》的学术价值 |
育德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