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燕山、印支与加里东构造面及其对油气影响的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琴琴 张恒磊 +2 位作者 刘天佑 马昌前 吴文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100,共5页
基于华南地区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功率谱分析方法提取了燕山、印支与加里东构造面的重力场,进行了帕克法重力界面快速反演,并以MT、地震资料为约束,获得了3个构造面的深度,分析了3个构造面的特征,以及对油气... 基于华南地区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功率谱分析方法提取了燕山、印支与加里东构造面的重力场,进行了帕克法重力界面快速反演,并以MT、地震资料为约束,获得了3个构造面的深度,分析了3个构造面的特征,以及对油气保存的控制。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基底构造相对稳定,存在2-3个构造面(沉积体)叠加,后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相对较弱,油气保存的有利区依次为四川盆地、江汉盆地、下扬子盆地和南盘江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燕山、印支与加里东构造面 多尺度小波分解 功率谱分析 帕克法重力界快速反演
下载PDF
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 被引量:72
2
作者 金宠 李三忠 +3 位作者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王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通过分析雪峰山陆内变形构造区内三叠系—白垩系中不整合面的分布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夹角情况,明确了早-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波及范围以及高角度不整合和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分界线,且变形具有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弱的规律;自晚三叠世以来... 通过分析雪峰山陆内变形构造区内三叠系—白垩系中不整合面的分布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夹角情况,明确了早-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波及范围以及高角度不整合和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分界线,且变形具有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弱的规律;自晚三叠世以来,构造运动仍体现出由东向西的穿时递进扩展变形,继而得出各时期变形时间的分界线。另外,通过计算各时期穿时变形的传递速率,并且通过传递速率作为联系纽带,得出燕山期向西递进变形的直接原因为湘赣及华夏陆块等地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而间接原因是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式,而滑脱层在燕山期构造传递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穿时递进特征 陆内复合构造系统 印支燕山 雪峰山
下载PDF
南秦岭陆内造山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石泉—汉阴北部一带晚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兴科 韩珂 +6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王新 杨宏宇 何虎军 晁会霞 于恒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80,共9页
陆内造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泉—汉阴—旬阳一带研究区处于南秦岭陆内复合造山带与扬子板块北部衔接部位,早古生代志留系变形变质岩片发育,以逆冲推覆构造和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岩片为主。印支期以来广泛... 陆内造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泉—汉阴—旬阳一带研究区处于南秦岭陆内复合造山带与扬子板块北部衔接部位,早古生代志留系变形变质岩片发育,以逆冲推覆构造和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岩片为主。印支期以来广泛发育多期新生面理,可分出3期,面理置换清晰,盖层区以S2面理置换S1最为显著。从该区多期构造变形、晚期盖层花岗岩脉侵入、基底岩浆底劈-伸展热穹隆上升、与晚期花岗岩脉相伴的热变质及次生加大黑云母变斑晶和石榴子石斑晶高温矿物对、多类型热液蚀变的发育、不同期次面理产出的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温压特征差异、石泉一带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黑云母Ar-Ar测年161~169 Ma、凤凰山穹隆北缘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云母Ar-Ar测年178~163 Ma等分析,表明该区至少经历过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构造变形,尤其是S2期面理大致对应燕山期,为明显的陆内造山期构造变形,固态塑性流变和脆-韧性剪切变形特点显著。野外构造-岩相填图确定S2期面理最发育,优势走向为北西向,大部分新生矿物岩石沿S2面理分布,表明燕山期与陆内造山作用密切相关。构造变形强烈部位可形成脆-韧性剪切带。晚印支期—燕山期为褶皱-S2+3面理-逆冲推覆断裂组合样式,新生代为不同程度走滑-隆升差异的断块构造组合。陆内造山演化期分为三个亚阶段:(1)晚印支—早燕山期(T3-J1+2)陆内造山垮塌阶段;(2)中晚燕山期(J3-K2)陆内造山挤压推覆阶段;(3)喜马拉雅期断块隆升改造阶段(K2-Mz)。受陆内构造汇聚和走滑作用促使该区上地壳构造热动力聚集,形成凤凰山—牛山岩浆-热穹隆,造成地壳局部重熔,形成花岗岩脉侵位。燕山期调研区南部安康断裂带和北部宁陕断裂带在J1-2分别发生的右行走滑和左行走滑剪切变形造成该区较显著地向东挤出滑脱变形,显示陆内造山晚期走滑分量较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 新生 构造变形 构造-岩相填图 印支期-燕山 南秦岭
下载PDF
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建 李三忠 +4 位作者 金宠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刘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研究认为湘中地区存在三套不整合面,划分了四个构造变形期次: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并对各个构造期次的变形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加里东期与印支早期分别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印支晚期为一近似平行于祁阳弧断裂的弧形构造... 研究认为湘中地区存在三套不整合面,划分了四个构造变形期次: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并对各个构造期次的变形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加里东期与印支早期分别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印支晚期为一近似平行于祁阳弧断裂的弧形构造,燕山期则以北东—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为主。通过分析各构造期次的复合叠加特征,本文提出:湘中地区的穹盆构造是由于加里东期褶皱与印支期褶皱叠加而形成的,并在燕山期时受到北东—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断层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盆构造 褶皱叠加 加里东 印支 燕山
下载PDF
湖南省主要内生成矿事件的构造格局控矿特征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柏道远 李彬 +2 位作者 姜文 李银敏 蒋启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70,共22页
湖南省内生矿产资源丰富,内生成矿事件主要有加里东期(以志留纪为主)、印支晚期(晚三叠世)、燕山中晚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等3期。以区域矿产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成岩成矿年龄、矿床成因机制等研究成果,对上述3期内生成矿事件的... 湖南省内生矿产资源丰富,内生成矿事件主要有加里东期(以志留纪为主)、印支晚期(晚三叠世)、燕山中晚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等3期。以区域矿产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成岩成矿年龄、矿床成因机制等研究成果,对上述3期内生成矿事件的构造格局控矿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探讨。①受加里东运动自东南向西北扩展以及深部岩石圈结构差异控制,加里东期湖南省自东南往西北分为成矿特征有别的3个构造带。湘中-湘东南构造岩浆带(Ⅰ)发生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于局部产生与岩浆活动相关的W、萤石等成矿作用;雪峰构造带(Ⅱ)东部的雪峰冲断带(Ⅱ1)形成了以构造活化成因为主的金矿和锑金矿;雪峰构造带(Ⅱ)西部的武陵低缓褶皱带(Ⅱ2)及湘西北构造抬升带(Ⅲ)内形成了与寒武纪同沉积断裂活动、加里东运动后的伸展活动以及相应的热液活动有关的汞铅锌矿。②印支晚期受深部岩石圈结构差异控制,湖南省自东南至西北分为3个构造带:湘中-湘东南构造岩浆带(Ⅰ)因后碰撞减压熔融而发生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从而于其东南部形成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西北部形成锑金钨多金属矿床;雪峰构造带(Ⅱ)可能无内生热液成矿作用;湘西北褶皱带(Ⅲ)发育小型脉型铅锌矿。③燕山中晚期,湖南省自东南往西北分为3个构造带:湘中-湘东构造岩浆带(Ⅰ)受岩石圈拆沉、软流圈上隆、陆内碰撞后期增温减压、俯冲板块崩塌等深部构造作用控制而发生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的有色金属矿床和金矿床;雪峰西部构造带(Ⅱ)成矿作用弱,局部存在Au、Hg成矿作用;湘西北褶皱带(Ⅲ)发育少量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和砷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成矿 构造格局 动力机制 成矿年龄 加里东 印支晚期 燕山中晚期 湖南
下载PDF
粤西地区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银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邵树勋 张乾 潘家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1-283,共3页
关键词 成矿关系 岩浆活动 地球化学特征 加里东 印支 构造 燕山 体内 带状 粤西地区
下载PDF
南山坪古油藏的形成及其破坏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凡元芳 丰勇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南山坪古油藏以南山坪背斜(圈闭)为依托,油藏的形成、破坏与背斜(圈闭)的形成及演化息息相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南山坪背斜的雏形,与之对应的是最初的油藏形成;南山坪背斜在印支运动得到加强,形成构造圈闭,与之对应... 南山坪古油藏以南山坪背斜(圈闭)为依托,油藏的形成、破坏与背斜(圈闭)的形成及演化息息相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南山坪背斜的雏形,与之对应的是最初的油藏形成;南山坪背斜在印支运动得到加强,形成构造圈闭,与之对应的是原油藏裂解生气及烃源岩进入生气阶段,形成气藏及部分沥青。之后的燕山运动幕使得南山坪背斜(圈闭)被褶皱和断层复杂化,形成由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断裂,其上覆盖层抬升、剥蚀,原油藏彻底破坏,成为古油藏。分析认为,南山坪古油藏的破坏因素主要是印支期的热裂解和燕山运动幕的构造抬升、剥蚀,且后者更为主导因素。比较南山坪古油藏、余杭泰山古油藏及威远气藏,力图寻找其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为中国南方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南山 因素分析 燕山运动 加里东晚期 构造运动 油藏形成 印支运动 构造圈闭 逆冲断裂 上覆盖层 构造抬升 破坏因素 主导因素 借鉴意义 油气勘探 中国南方 背斜 烃源岩 复杂化 热裂解 印支 差异性 生气 气藏 剥蚀
下载PDF
塔东地区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8
作者 田小彬 王显东 +2 位作者 阎博 张宏 刘洋 《采油工程》 2014年第3期49-53,共5页
通过地震大剖面的解释及钻井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认为受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演化所影响,塔东地区发生过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对油气成藏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晚加里东构造运动、早海西构造运动、印支构造运动及晚燕... 通过地震大剖面的解释及钻井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认为受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演化所影响,塔东地区发生过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对油气成藏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晚加里东构造运动、早海西构造运动、印支构造运动及晚燕山构造运动,由于各期构造运动影响的范围和强度不一,对各地区油气成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综合分析上述4期构造运动对烃源岩生排烃、油气运聚及圈闭有效性的影响,认为古城地区、塔东隆起与英吉苏凹陷是塔东地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古城低凸起与塔东隆起以寻找原生油气藏为主,而英吉苏凹陷则以寻找次生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东地区 加里东构造运动 早海西构造运动 印支构造运动 燕山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