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鹏程 李三忠 +5 位作者 刘鑫 余珊 刘博 索艳慧 薛友辰 安慧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18-3430,共13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著名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构造等特征,将该区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划分为华北地块、大别造山带、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并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细分为保...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著名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构造等特征,将该区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划分为华北地块、大别造山带、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并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细分为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坳陷带、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三个次级构造带。在燕山早期,长江以北的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SE,而长江以南的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NW。长江以南褶皱样式在岳阳-通山-瑞昌一线以南由隔挡式变为隔槽式,叠瓦式逆冲断裂更发育。在九岭-幕阜山隆起及南部的白垩纪红色盆地基底中逆冲断裂多为高角度,褶皱多为隔槽式,元古宇的浅变质岩卷入逆冲作用,为典型的厚皮构造。长江以北的紧闭同斜褶皱主体形成在印支期,随后被早燕山期的逆冲推覆作用改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对已有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深地震剖面重新解释,发现以长江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侧深部、浅部构造处于耦合状态;而南侧深部、浅部构造已经脱藕,形成上下地壳的"鱼骨刺"结构,深部构造可能是是印支期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块下俯冲的残余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浅部从北向南的逆冲作用应该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挤出有关,而从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可能同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燕山 逆冲 薄皮构造 厚皮构造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沐龙 李孙雄 曾雁玲 《矿产与地质》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海南岛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有NE向有军营-红岭构造带、戈枕构造带。两构造带都倾向NW,具有由NW往SE向逆冲推覆的运动学特征。在生成时间上,戈枕构造带略早,而军营-红岭逆冲构造带略晚,属于后从式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其生成与印支块体和亚... 海南岛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有NE向有军营-红岭构造带、戈枕构造带。两构造带都倾向NW,具有由NW往SE向逆冲推覆的运动学特征。在生成时间上,戈枕构造带略早,而军营-红岭逆冲构造带略晚,属于后从式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其生成与印支块体和亚洲板块的相互作用有关。该逆冲推覆构造的厘定,为深入研究海南岛燕山阶段构造环境转化及其控矿作用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逆冲 燕山 海南岛
下载PDF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期次及时空迁移规律 被引量:58
3
作者 孙晓猛 吴根耀 +2 位作者 郝福江 张梅生 刘鹏举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76,共14页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可分出 5个期次 :印支期 (T2 T3)、燕山早期 (J2 末 J3)、燕山晚期 (K1 末 )、燕山末期 (K2 末 )和喜马拉雅早期 (E末 )。本区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具有明显的时空迁移特征 ,主要体现在同...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可分出 5个期次 :印支期 (T2 T3)、燕山早期 (J2 末 J3)、燕山晚期 (K1 末 )、燕山末期 (K2 末 )和喜马拉雅早期 (E末 )。本区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具有明显的时空迁移特征 ,主要体现在同一期次断裂在不同区域内规模和强度明显不同 ,并具有穿时迁移演化特征 ;不同期次断裂在规模和强度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上也明显不同。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具有东强西弱、东断西褶的构造迁移规律 ;燕山早期具有由东向西由早到晚穿时迁移演化特征 ;燕山晚期和燕山末期具有东弱西强的构造特征。前 4期逆冲推覆构造规模和强度大 ,而古近纪末期规模和强度相对较小。前 3期具有从南向北规模和强度递减的趋势 ,后 2期表现出北强南弱特征。反映出中生代造山作用由早到晚、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时空变化规律。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是在扬子、华北两板块由东向西呈剪刀差式穿时碰撞、陆内俯冲断离和山脉隆升与伸展坍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古近纪末期逆冲构造形成机制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的远程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别造山带 中-新生代 逆冲构造 构造 构造迁移
下载PDF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38
4
作者 杨庚 柴育成 吴正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辽西地区为华北北缘中生代燕山造山带东延部分。地表地质调查和新的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表明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为大型薄皮构造组成的楔形体,主要由凌源—北票逆掩断层、牛营子—郭家店逆掩断层、汤神庙逆掩断层和建昌—朝阳逆... 辽西地区为华北北缘中生代燕山造山带东延部分。地表地质调查和新的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表明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为大型薄皮构造组成的楔形体,主要由凌源—北票逆掩断层、牛营子—郭家店逆掩断层、汤神庙逆掩断层和建昌—朝阳逆掩断层,以及在这些逆掩断层上盘发育的大型推覆体组成。逆冲构造的扩展方式为背驮式,逆冲指向南东,定型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即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碎屑岩(110Ma)和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之间。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形成的辽西地区道冲推覆构造系既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最终闭合碰撞有关,同时也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在东亚大陆之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板内造山带 构造样式 中生代 辽西地区 逆冲构造
下载PDF
燕山板内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格局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华 吴正文 +1 位作者 刘红旭 王润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9-346,共8页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阶段 ,基本构造格局为一由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北 ,形成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 (J1—K1)。兴隆、承德、大庙、隆化和围场等 5条主干逆掩断层及其上驮的推覆体 ...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阶段 ,基本构造格局为一由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北 ,形成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 (J1—K1)。兴隆、承德、大庙、隆化和围场等 5条主干逆掩断层及其上驮的推覆体 ,在同一底界滑动拆离面上由南向北呈前展式扩展 ,造成的地壳缩短量达 4 4 1%。从造山带后端至前缘 ,褶皱形态由以箱状褶皱为主转变成以斜歪褶皱为主 ;断裂构造性质也从脆性断层转变为韧性断层 ,在造山带后缘还形成了三角带构造和突起构造。造山期后的构造变形对已形成的构造格局进行了改造和破坏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逆冲推覆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格局 燕山板内造山带 掩断层 断裂构造 脆性断层 韧性断层
下载PDF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的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庚 柴育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辽西地区 薄皮逆冲 构造
下载PDF
五台山东部吕梁期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德 杜晋锋 +1 位作者 赵祯祥 续世朝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5年第1期9-15,共7页
五台山东部石咀—口泉一带,发育着一系列北东—南西向的韧—脆性逆冲推覆构造,将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分隔成叠瓦状的构造片体。断裂破碎带岩石在先存的五台期角闪岩相变质岩之上,叠加了绿片岩相动力退变质作用,普遍出现绿泥石、直闪石、绢... 五台山东部石咀—口泉一带,发育着一系列北东—南西向的韧—脆性逆冲推覆构造,将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分隔成叠瓦状的构造片体。断裂破碎带岩石在先存的五台期角闪岩相变质岩之上,叠加了绿片岩相动力退变质作用,普遍出现绿泥石、直闪石、绢云母、堇青石等新生的变质矿物。许多运动学指向标志指示上盘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推覆,从而使滹沱群形成一系列北东向次级倒转向斜,并在大甘河以西与滹沱复向斜贯通。该逆冲推覆构造出现于吕梁运动的晚期,记录着五台山东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最后一次构造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东部 韧—脆性逆冲 构造片体 吕梁 陆内造山
下载PDF
安徽广德地区发现喜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来自ESR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邓佳良 储东如 +2 位作者 王翔 沈仕豪 汪雅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4-1265,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逆冲推覆构造是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的一大特色。大致以沿江断裂(长江)为界,西北部由北西向南东逆冲,东南部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总体表现为两套对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据前人研究,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有2期,即印支—燕...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逆冲推覆构造是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的一大特色。大致以沿江断裂(长江)为界,西北部由北西向南东逆冲,东南部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总体表现为两套对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据前人研究,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有2期,即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晚期,鲜有喜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ESR年龄 燕山中晚 喜山 前陆变形带 燕山 下扬子 安徽广德
下载PDF
云开地块西北缘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与陆内造山的联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邓飞 卓伟华 李龙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沿云开地块西北缘的罗定广宁断裂带,发育若干NE向展布,向SE逆冲的中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与走滑型断裂带构成花状构造,伴随陆壳重熔型花岗岩侵位,同属云开地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体系。
关键词 印支 逆冲构造 S型花岗岩 花状构造 罗定广宁断裂带
下载PDF
南黄海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姚蓉 罗开平 杨长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4,288,共4页
南黄海北部海相构造层中的逆冲推覆以寒武系底面、志留系顶面(或加里东构造面)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为主要滑脱面由北西向南东推覆,呈北东向或近东西向分布于千里岩隆起至崂山隆起南缘;根据逆冲推覆规模和基底卷入程度,自北而南划分出... 南黄海北部海相构造层中的逆冲推覆以寒武系底面、志留系顶面(或加里东构造面)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为主要滑脱面由北西向南东推覆,呈北东向或近东西向分布于千里岩隆起至崂山隆起南缘;根据逆冲推覆规模和基底卷入程度,自北而南划分出根带、中带和锋带。根带位于南黄海北部千里岩隆起一带,表现为由前震旦系组成的巨大推覆体逆冲(掩)在古生界之上;中带发育于烟台坳陷至崂山隆起中部,表现为上古生界呈叠瓦状冲断;锋带分布于崂山隆起南部,主要表现为龙潭组和青龙组内部的滑脱构造。根据地震资料分析,南黄海北部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印支期至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 印支 逆冲构造 南黄海北部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南部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德英 朱德献 +2 位作者 段秋梁 皮晓林 净新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4期15-18,30,共5页
通过分析黄骅坳陷内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分布特征,并与穿越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黄骅坳陷内中南部的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卷入地层集中、发育规模小,总体呈"薄... 通过分析黄骅坳陷内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分布特征,并与穿越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黄骅坳陷内中南部的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卷入地层集中、发育规模小,总体呈"薄皮"构造的特点。黄骅坳陷内部的这种逆冲推覆构造特征与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所显示的坳陷两侧强烈相互对冲的构造格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可能与沧东断裂、盐山—大洼断裂大规模的走滑作用调节有关。在逆冲推覆构造类型的分布上,西部以逆冲堆叠背形构造和逆冲叠瓦扇构造为主,而东部以高角度板状逆冲叠瓦构造为主。形成这种构造类型分布的主要动力来源可能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间碰撞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逆冲构造 印支晚-燕山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宁夏中西部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天斌 孟方 +1 位作者 王美芳 王荣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9-315,共7页
宁夏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由天景山北麓断裂带(主滑脱断裂)和香山-天景山冲断席(可分为9个次级逆冲推覆岩席)组成,推覆岩席前端为一系列形态相似的铲式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变形强烈;岩席内部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整个推覆构... 宁夏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由天景山北麓断裂带(主滑脱断裂)和香山-天景山冲断席(可分为9个次级逆冲推覆岩席)组成,推覆岩席前端为一系列形态相似的铲式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变形强烈;岩席内部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整个推覆构造带主要遭受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挤压逆冲推覆作用,燕山期主压应力σ1方向为44°,由南西往北东推覆,总位移量26.6km;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σ1方向为75°,由南西西往北东东逆冲推覆,晚更新世以来还兼有左行走滑,总位移量大于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天号山北麓断裂 燕山一喜马拉雅 香山—天景山 宁夏
下载PDF
安徽省休宁—歙县整装勘查区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翁望飞 王德恩 +5 位作者 胡召齐 朱强 汪启年 吴冀明 唐国强 张鹏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8-1538,共21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屯溪—休宁"红层盆地南缘,表现为晚元古代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逆冲推覆于中侏罗统洪琴组碎屑岩之上。逆冲推覆构造由一系列分支逆断层组成,以前展式叠瓦状逆冲为特征,断层前缘陡立,向下变缓。逆冲推覆构造呈北东走向展布,勘查区内延伸可达40 km,推覆体面积大于600 km^2。构造窗出露位置结合钻探、物探揭示,逆冲位移为2.0~8.0 km。根据逆冲断层时空配套以及岩浆活动与波及的沉积地层,判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间为163.5~149.0 Ma。通过逆冲断层擦痕观察及古应力场分析,认为该期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华南板块向北强烈挤压的区域动力学环境。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前构造,其与之后发生的伸展构造对岩浆的侵入及含矿热液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整装勘查区内金、银、铅锌等中低温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大地电磁测深电磁阵列剖面 成矿作用 燕山 整装勘查区 休宁—歙县
下载PDF
贺兰山小松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3 位作者 孙保平 吴文奎 陆彦俊 王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研究宁夏贺兰山北段小松山—宗别立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演化。方法运用地质观测和构造填图,并通过显微组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松山—宗别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主要由小松山—正谊关断裂带、红岭和柴达朗井等断席组成;推覆岩... 目的研究宁夏贺兰山北段小松山—宗别立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演化。方法运用地质观测和构造填图,并通过显微组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松山—宗别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主要由小松山—正谊关断裂带、红岭和柴达朗井等断席组成;推覆岩席前端为一系列形态相似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变形强烈,岩席内部变形较弱;整个推覆构造带主要遭受燕山期和印支期逆冲推覆作用,应力方向整体为北北东,估计总体位移量在15 km左右。结论贺兰山北段小松山—宗别立地区发育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属于典型的板内变形构造,由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逆冲岩席组成复杂构造体系,导致该地区地壳缩短和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燕山—喜山 小松山—宗别立 贺兰山
下载PDF
赣东北双层复合逆冲推覆构造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光明 薛重生 +1 位作者 李昌年 廖群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31,共5页
赣东北多期造山带发育一种双层复合逆冲推覆构造,它是由下部的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和上部的葛源逆冲推覆构造共同构成。地质年代学及运动学研究表明,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形成于加里东期,自南东向北西运移达30km以上,应变速率... 赣东北多期造山带发育一种双层复合逆冲推覆构造,它是由下部的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和上部的葛源逆冲推覆构造共同构成。地质年代学及运动学研究表明,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形成于加里东期,自南东向北西运移达30km以上,应变速率ε=2.4×10-12/s。葛源逆冲推覆构造则形成于印支期,自北西向南东运移至少5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东北 双层复合 逆冲构造 加里东
下载PDF
山西五台地区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孙占亮 续世朝 +5 位作者 李建荣 刘成如 高建平 杨耀华 闫文胜 张玉生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1期28-34,共7页
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中生代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分布于系舟山掀斜向斜的北西翼,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空间上由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表现为侧幕展布的犁式逆冲断裂所构成的前陡、后缓的单冲式叠瓦状构造。主体由北... 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中生代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分布于系舟山掀斜向斜的北西翼,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空间上由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表现为侧幕展布的犁式逆冲断裂所构成的前陡、后缓的单冲式叠瓦状构造。主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逆冲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运移距离大于5.8km。推覆构造中应力状态在横、纵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根带以挤压为主的高角度逆冲断裂及复杂多级褶皱为主;中带以单剪为主,形成叠瓦状构造;锋带挤压作用增强,发育反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随着挤压应力的松弛减弱,山前形成规模较大的正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燕山造山带 叠瓦状构造 前展式 正断层
下载PDF
滇西无量山逆冲推覆带山前飞来峰的构造成因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世锋 王二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列逆冲断片的叠置造成的,其中,古生界无量山群浅变质岩位于最上部,三叠系麦初箐组含煤砂板岩位于中部,侏罗-白垩系红层位于最下部。在无量山的北东山前散布有许多飞来峰,盖在侏罗-白垩系红层之上,由于这些飞来峰的岩性和无量山群及麦初箐组很相似,前人将其视为推覆体。近年来,笔者针对这些飞来峰的变形和地貌特征以及与无量山的构造关系开展系统研究,认为它们是在重力作用下从无量山滑覆下来的岩块,并在滑覆的过程中岩石发生了掀斜。无量山的顶部山峰大多位于同一高度,十分平坦,代表一次侵蚀夷平事件,这说明在推覆造山之后发生过大规模的侵蚀作用,在此之前无量山要高的多,因此造山带边缘的推覆岩片具有很大的势能,这是重力滑覆作用得以发生的条件。可以推测飞来峰的滑覆发生在造山期后,很可能发生在无量山大规模的侵蚀作用期间,因为在此时大气降水多,山体边坡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 飞来峰 构造成因 逆冲 滇西 侏罗-白垩系 临沧花岗岩基 侵蚀作用 顺时针旋转 边坡稳定性 三江地区 华南地块 印度板块 思茅盆地 浅变质岩 系统研究 构造关系 地貌特征 重力作用 造山 大气降水 规模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北缘鄣公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彦杰 周效华 +4 位作者 廖圣兵 余明刚 蒋仁 姜杨 朱清波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年第2期71-79,共9页
江南造山带东端北缘皖赣相邻的鄣公山地区广泛分布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岩系。区内自晋宁主造山期以来历经多期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本文着重对鄣公山地区陆内造山阶段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进行... 江南造山带东端北缘皖赣相邻的鄣公山地区广泛分布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岩系。区内自晋宁主造山期以来历经多期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本文着重对鄣公山地区陆内造山阶段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进行讨论,区内北东-北东东向展布的、自北向南多层次中高角度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为最显著的构造变形,由瑶里-鄣源-江潭为主逆冲-推覆断层的北部平里-凫峰逆冲-推覆系和以清华-官坑-五城断裂为主逆冲-推覆断层的南部鄣公山-漳前逆冲-推覆系,以及它们内部次级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而成。逆冲-推覆构造主体形成于早燕山期。逆冲-推覆体自北向南增生,具前展式扩展方式,推覆体属未脱离"母体怀抱"的短距离运移。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印支-南海板块向北强烈推挤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印支-早燕山 江南造山带 鄣公山地区
下载PDF
南祁连南缘弧形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明慧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2期213-217,T002,共6页
南祁连南缘弧形逆冲推覆构造是一个具有双重叠置结构的推覆系统。原地系统主要为侏罗—白垩纪的含煤岩系和磨拉石建造,外来系统由元古界、古生界和三叠系组成。推覆体滑动的总体方向为SSW,最大推移距离在10km以上。该推覆构造... 南祁连南缘弧形逆冲推覆构造是一个具有双重叠置结构的推覆系统。原地系统主要为侏罗—白垩纪的含煤岩系和磨拉石建造,外来系统由元古界、古生界和三叠系组成。推覆体滑动的总体方向为SSW,最大推移距离在10km以上。该推覆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是在地幔底辟影响下盆地内产生伸展作用和特提斯地体碰撞过程中与板内应力复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燕山 喜山 南祁连
下载PDF
一种走滑剪切—逆冲推覆相互转换的变形体系——以桂东南那卜地区NE向和NW向两组韧性剪切带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小锋 《广西地质》 2002年第2期7-11,25,共6页
桂东南那卜地区宁潭超单元及其围岩中 ,主期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可分为 2类 :NE向右行走滑性质的韧性剪切带 ;NW向逆冲推覆性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对以上 2类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样式、显微组构以及运动学特征等的综合分析表明 ,... 桂东南那卜地区宁潭超单元及其围岩中 ,主期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可分为 2类 :NE向右行走滑性质的韧性剪切带 ;NW向逆冲推覆性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对以上 2类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样式、显微组构以及运动学特征等的综合分析表明 ,它们形成的构造应力是NE -SW向的 ,在这一应力的作用下 ,使早期NE向和NW向构造重新活动 ,从而构成了一种NE向走滑—NW向逆冲的相互转换程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卜地区 韧性剪切 右行走滑 逆冲 相互转换 广西 构造 变形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