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彤晖 马久太 +3 位作者 李晔 蒋楠 孙雯 辛永洁 《陕西中医》 2013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VenusilXBP-NH2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10∶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燥湿清热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VenusilXBP-NH2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10∶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156~1.17μg和0.3192~2.39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和r=0.999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5%、101.77%。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作为燥湿清热颗粒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含量 氧化苦参碱 含量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燥湿清热颗粒
下载PDF
燥湿清热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300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心芳 李淑英 解宁湘 《江苏中医》 2001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湿中阻 燥湿清热健脾法 黄连平胃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自制清热燥湿膏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3
作者 葛海红 茅杰 +2 位作者 施海瑜 曹黄荣 季尹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清热燥湿膏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失禁性皮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造口护肤粉外敷,观察组给予自制清热燥湿膏外敷,均2次/d,护理2周;护理后,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自制清热燥湿膏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失禁性皮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造口护肤粉外敷,观察组给予自制清热燥湿膏外敷,均2次/d,护理2周;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疗效、愈合时间与护理费用。结果护理后,愈合、显效、好转和无效的人数,观察组分别为28例、7例、5例和0例,对照组分别为17例、5例、17例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程度评分值、愈合时间和护理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清热燥湿膏护理失禁性皮炎患者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护理费用,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湿 失禁性皮炎 护理
下载PDF
参柏清热燥湿方对阴道炎疗效及IL-2、TNF-α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云 杜锋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L-2、TNF-α的变化。方法:将湿热蕴结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 目的:探讨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L-2、TNF-α的变化。方法:将湿热蕴结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为76.92%(20/26)。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中IL-2和TNF-α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柏清热燥湿方口服并外洗治疗湿热蕴结型阴道炎疗效显著,并能降低阴道分泌物中IL-2和TNF-α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参柏湿 外洗并口服 湿蕴结 IL-2 TNF-Α
下载PDF
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杨亲 刘佳贞 李娟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医... 目的 探讨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IL-17、IL-2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BDQ评分量表各项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拟湿化瘀汤 大肠湿 安全性
下载PDF
自拟清热燥湿止痒剂外洗治疗包皮龟头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6
作者 黄杰 戴开伟 《大医生》 2019年第15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燥湿止痒剂外洗治疗包皮龟头炎的临床对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益富清外抹,试验组进行外洗治疗。比...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燥湿止痒剂外洗治疗包皮龟头炎的临床对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益富清外抹,试验组进行外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包皮龟头炎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皮龟头炎患者实施自拟清热燥湿止痒剂外洗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湿止痒剂外洗 包皮龟头炎
下载PDF
金元四大家论治脾胃湿热证异同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戴聪奇 周畅 +1 位作者 陈佳 陈孝银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5期158-160,共3页
脾胃湿热证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临床常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涉及的病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现代医学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慢性胰腺炎、... 脾胃湿热证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临床常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涉及的病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现代医学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四大家 脾胃湿 宣通气机 宣上导下 益气降火 苦寒湿
下载PDF
湿疹临证辨治八法
8
作者 傅佩骏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3-755,共3页
关键词 湿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凉血湿 健脾燥湿清热 养血祛风润
下载PDF
康妇凝胶治疗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高新源 王慧颖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康妇凝胶对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清除疗效。方法:选择11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康妇凝胶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进行3个疗程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表达量及2组药物疗... 目的:评价康妇凝胶对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清除疗效。方法:选择11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康妇凝胶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进行3个疗程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表达量及2组药物疗效。结果:治疗HPV感染12个月后,康妇凝胶对高危型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干扰素α2b栓,经康妇凝胶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干扰素α2b栓组。结论:康妇凝胶治疗宫颈HPV感染疗效确切,尤其是对中国常见高危型52、16亚型的有效率远高于干扰素α2b栓组,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血清中CD4^+、CD8^+的表达量,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妇凝胶 人乳头瘤病毒 带下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 宫颈癌 燥湿清热 解毒止痒
下载PDF
李发枝教授治疗痤疮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翠田 刘金涛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312-1314,共3页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机以肺经血热证和湿热蕴脾证为主。李发枝教授重视体质辨证,临证常用清热达郁法、燥湿清热法,分别选用枇杷清肺饮、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其病变脏腑有所不同,清热达郁法偏于肺经之郁热,燥湿解毒法...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机以肺经血热证和湿热蕴脾证为主。李发枝教授重视体质辨证,临证常用清热达郁法、燥湿清热法,分别选用枇杷清肺饮、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其病变脏腑有所不同,清热达郁法偏于肺经之郁热,燥湿解毒法偏于中焦之湿毒。李老辨证论治,并结合饮食禁忌、预后调理,同时配合针灸疗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达郁法 燥湿清热 李发枝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