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姚娓基于燥湿相混理论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
作者
刘德
姚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5-126,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但其有潜在恶化的趋势,一直受到各位医家的关注,但因理论理念不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阐述众说纷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燥、湿二者虽表现不同,但依据标本中气理论及后世医家的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但其有潜在恶化的趋势,一直受到各位医家的关注,但因理论理念不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阐述众说纷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燥、湿二者虽表现不同,但依据标本中气理论及后世医家的研究,燥与湿如阴与阳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无论在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下,燥与湿必然同时存在于人体,生理状态下燥、湿二者处于平衡、均匀的状态,即所谓“燥湿互济”。但燥与湿的平衡、均匀在病理状态下被破坏,往往在临床症状上出现又燥又湿,即所谓“燥湿相混”。姚娓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在于燥湿相混,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应谨慎把握燥与湿的平衡,燥湿兼顾,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燥
湿
燥湿相混
姚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燥湿相混”病机探析猪苓汤方证
2
作者
杨菲
张效科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燥、湿本为两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但因太过或不及,又或因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急骤,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时,“燥邪”与“湿邪”应运而生,燥湿二邪致病皆为津液输布过程中的病理表现。燥湿二气的变化由四季之交替、阴阳之消长产...
燥、湿本为两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但因太过或不及,又或因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急骤,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时,“燥邪”与“湿邪”应运而生,燥湿二邪致病皆为津液输布过程中的病理表现。燥湿二气的变化由四季之交替、阴阳之消长产生,故燥湿可映射阴阳的变化。燥湿二气相互作用产生“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化燥”之病理过程,此即为“燥湿相混”病机。《伤寒论》之猪苓汤,其病机属阴虚水停阳亢,与“燥湿相混”病机关系密切;其药猪苓、茯苓、泽泻相配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阿胶滋阴止血,滑石清热利小便,所体现的滋阴、利水、清热之法亦可为“燥湿相混”病机之治法。尤其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所属阴虚水停阳亢证的血尿、小便不利之症,猪苓汤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
湿
燥
湿
为纲
燥湿相混
猪苓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燥湿相混致癌论
被引量:
23
3
作者
王三虎
《山东中医杂志》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探讨癌症的病机特点 ,认为燥湿相混是贯穿某些癌症始终的主要病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牵牛子、麦冬与半夏、猪苓与阿胶、牡蛎与泽泻、苍术与玄参以及六味地黄丸、...
探讨癌症的病机特点 ,认为燥湿相混是贯穿某些癌症始终的主要病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牵牛子、麦冬与半夏、猪苓与阿胶、牡蛎与泽泻、苍术与玄参以及六味地黄丸、三物黄芩汤则是治疗燥湿相混的单味药、对药及常用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湿相混
癌症
病因病机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燥湿相混致癌论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三虎
《柳州医学》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探讨癌症的病机特点,认为燥湿相混是贯穿某些癌症始终的主要病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牵牛子、麦冬与半夏、猪苓与阿胶、牡蛎与泽泻、苍术与玄参以及六味地黄丸、三...
探讨癌症的病机特点,认为燥湿相混是贯穿某些癌症始终的主要病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牵牛子、麦冬与半夏、猪苓与阿胶、牡蛎与泽泻、苍术与玄参以及六味地黄丸、三物黄芩汤则是治疗燥湿相混的单味药、对药及常用方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湿相混
癌症
病因病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王三虎“燥湿相混致癌说”探究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雪梅
吴凡伟
李彦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71-176,共6页
【目的】基于王三虎教授的"燥湿相混致癌说"探讨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分析中药半边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癌的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反相RP-C18柱层析、MCI柱...
【目的】基于王三虎教授的"燥湿相混致癌说"探讨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分析中药半边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癌的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反相RP-C18柱层析、MCI柱层析、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半边莲展开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各种波谱、光谱手段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采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胃癌细胞MGC-803模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结果】从半边莲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matairesino(1)、(8S,9S,8’S)-4,4’-Dihydroxy-3,3’,9-trimetoxy-9,9’-epoxylignan(2)、3β-hydroxyhop-22(29)-ene(3)、parietin(4)、chrysophanol(5)、gaultheriadiolide(6)。木脂素类化合物1、2在20μmol/L时,细胞抑制率大于50%。【结论】木脂素类化合物1、2具有潜在的抗胃癌和乳腺癌活性,其中化合物2活性最好,对MGC-803细胞增殖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湿相混
致癌说
半边莲
本脂素类
抗癌
胃癌
乳腺癌
王三虎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中医王三虎教授治疗肾癌经验并病案举隅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丽红
王三虎(指导)
+2 位作者
杨爱成
杨振华
王济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1期71-73,共3页
文章总结了王三虎教授治疗肾癌的经验。王三虎教授认为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燥湿相混,癌毒胶固的病机始终贯彻其中,提出补肾固本、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养阴利水的治疗大法,并提出了“人参抗癌论”。王三虎教授强调辨...
文章总结了王三虎教授治疗肾癌的经验。王三虎教授认为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燥湿相混,癌毒胶固的病机始终贯彻其中,提出补肾固本、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养阴利水的治疗大法,并提出了“人参抗癌论”。王三虎教授强调辨病和辨证的统一,在临床上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体现了中医“带瘤生存、留人治病”的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名医经验
经方
燥湿相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三虎教授抗癌3论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姚锦林
柳竹玲
+1 位作者
尉文胜
兰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4期102-103,共2页
王三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他提出的"寒热胶结致癌论""燥湿相混致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等王氏治癌新论,不仅能有效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和教学,也对疑难病的中医诊疗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现简要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中医抗癌
王三虎
寒热胶结致癌论
燥湿相混
致癌论
把根留住抗癌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姚娓基于燥湿相混理论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
作者
刘德
姚娓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研究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基金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辽宁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辽卫办发[2021]29号)。
文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但其有潜在恶化的趋势,一直受到各位医家的关注,但因理论理念不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阐述众说纷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燥、湿二者虽表现不同,但依据标本中气理论及后世医家的研究,燥与湿如阴与阳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无论在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下,燥与湿必然同时存在于人体,生理状态下燥、湿二者处于平衡、均匀的状态,即所谓“燥湿互济”。但燥与湿的平衡、均匀在病理状态下被破坏,往往在临床症状上出现又燥又湿,即所谓“燥湿相混”。姚娓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在于燥湿相混,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应谨慎把握燥与湿的平衡,燥湿兼顾,以平为期。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燥
湿
燥湿相混
姚娓
分类号
R249.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燥湿相混”病机探析猪苓汤方证
2
作者
杨菲
张效科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304)。
文摘
燥、湿本为两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但因太过或不及,又或因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急骤,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时,“燥邪”与“湿邪”应运而生,燥湿二邪致病皆为津液输布过程中的病理表现。燥湿二气的变化由四季之交替、阴阳之消长产生,故燥湿可映射阴阳的变化。燥湿二气相互作用产生“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化燥”之病理过程,此即为“燥湿相混”病机。《伤寒论》之猪苓汤,其病机属阴虚水停阳亢,与“燥湿相混”病机关系密切;其药猪苓、茯苓、泽泻相配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阿胶滋阴止血,滑石清热利小便,所体现的滋阴、利水、清热之法亦可为“燥湿相混”病机之治法。尤其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所属阴虚水停阳亢证的血尿、小便不利之症,猪苓汤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燥
湿
燥
湿
为纲
燥湿相混
猪苓汤
Keywords
Dryness
Dampness
Dryness and dampness as the principle
Mixed dryness and dampness
Zhuling decoction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燥湿相混致癌论
被引量:
23
3
作者
王三虎
机构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中心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文摘
探讨癌症的病机特点 ,认为燥湿相混是贯穿某些癌症始终的主要病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牵牛子、麦冬与半夏、猪苓与阿胶、牡蛎与泽泻、苍术与玄参以及六味地黄丸、三物黄芩汤则是治疗燥湿相混的单味药、对药及常用方剂。
关键词
燥湿相混
癌症
病因病机
理论探讨
Keywords
mixed dryness and dampness
carcinoma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
theory discussion
分类号
R241.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燥湿相混致癌论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三虎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出处
《柳州医学》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摘
探讨癌症的病机特点,认为燥湿相混是贯穿某些癌症始终的主要病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牵牛子、麦冬与半夏、猪苓与阿胶、牡蛎与泽泻、苍术与玄参以及六味地黄丸、三物黄芩汤则是治疗燥湿相混的单味药、对药及常用方荆。
关键词
燥湿相混
癌症
病因病机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730.23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王三虎“燥湿相混致癌说”探究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雪梅
吴凡伟
李彦荣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71-176,共6页
基金
深圳市宝安区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9JD293)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182129)
深圳市科创委资助项目(编号:JCYJ20180302144457509)。
文摘
【目的】基于王三虎教授的"燥湿相混致癌说"探讨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分析中药半边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癌的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反相RP-C18柱层析、MCI柱层析、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半边莲展开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各种波谱、光谱手段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采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胃癌细胞MGC-803模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结果】从半边莲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matairesino(1)、(8S,9S,8’S)-4,4’-Dihydroxy-3,3’,9-trimetoxy-9,9’-epoxylignan(2)、3β-hydroxyhop-22(29)-ene(3)、parietin(4)、chrysophanol(5)、gaultheriadiolide(6)。木脂素类化合物1、2在20μmol/L时,细胞抑制率大于50%。【结论】木脂素类化合物1、2具有潜在的抗胃癌和乳腺癌活性,其中化合物2活性最好,对MGC-803细胞增殖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2μmol/L。
关键词
燥湿相混
致癌说
半边莲
本脂素类
抗癌
胃癌
乳腺癌
王三虎
化合物鉴定
Keywords
interweaved dryness and dampness caused carcinogenesis theroy
Lobelia chinensis Lour.
lignans
anticancer
gastric cancer
breast cancer
WANG San-Hu
compound in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中医王三虎教授治疗肾癌经验并病案举隅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丽红
王三虎(指导)
杨爱成
杨振华
王济国
机构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1期71-73,共3页
文摘
文章总结了王三虎教授治疗肾癌的经验。王三虎教授认为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燥湿相混,癌毒胶固的病机始终贯彻其中,提出补肾固本、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养阴利水的治疗大法,并提出了“人参抗癌论”。王三虎教授强调辨病和辨证的统一,在临床上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体现了中医“带瘤生存、留人治病”的大智慧。
关键词
肾癌
名医经验
经方
燥湿相混
Keywords
Renal cancer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Classic prescription
Mixing dryness and dampness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三虎教授抗癌3论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姚锦林
柳竹玲
尉文胜
兰婧
机构
陕西省大荔县中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4期102-103,共2页
文摘
王三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他提出的"寒热胶结致癌论""燥湿相混致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等王氏治癌新论,不仅能有效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和教学,也对疑难病的中医诊疗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现简要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中医抗癌
王三虎
寒热胶结致癌论
燥湿相混
致癌论
把根留住抗癌论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姚娓基于燥湿相混理论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刘德
姚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燥湿相混”病机探析猪苓汤方证
杨菲
张效科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燥湿相混致癌论
王三虎
《山东中医杂志》
200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燥湿相混致癌论
王三虎
《柳州医学》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王三虎“燥湿相混致癌说”探究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
王雪梅
吴凡伟
李彦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名中医王三虎教授治疗肾癌经验并病案举隅
李丽红
王三虎(指导)
杨爱成
杨振华
王济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王三虎教授抗癌3论探析
姚锦林
柳竹玲
尉文胜
兰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