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阴清肺汤治疗无手术指征肺癌阴虚燥热证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立平 马建文 王蓓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5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养阴清肺汤治疗无手术指征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无手术指征的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86例,按就诊序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养阴清肺汤治疗无手术指征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无手术指征的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86例,按就诊序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P方案治疗,每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阴清肺汤,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与对照组的62.79%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Ⅰ级和Ⅱ级发生率为37.21%和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47%和30.23%(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Ⅰ级和Ⅱ级发生率为44.19%和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44%和25.58%(P<0.05);观察组便秘、腹泻Ⅰ级和Ⅱ级发生率为4.65%和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和13.95%(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降低Ⅰ级和Ⅱ级发生率为18.60%和4.65%,与对照组的16.28%和9.3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6.82±9.21)%,(39.18±9.84)%,1.93±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9±9.34)%,(33.09±9.92)%,1.57±0.71(P<0.05);观察组CD8+为(20.36±8.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17±8.48)%(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2.93±10.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6±10.38)分(P<0.05)。结论养阴清肺汤能有效改善无手术指征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清肺汤 肺癌 免疫功能 阴虚燥热证
下载PDF
《伤寒论》清下法在燥热证型糖尿病中的具体运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凯 李秘 谢春光 《四川中医》 2013年第5期15-16,共2页
《伤寒论》中对燥热证和清下之法论述颇详,其论述可指导燥热证型糖尿病的治疗。笔者结合《伤寒论》和临床实践,认为对燥热证型糖尿病的治疗首先需明确燥热诊断,次辨燥热之病位不同、病情轻重差异,始终不忘整体观,并且正确使用清下法,可... 《伤寒论》中对燥热证和清下之法论述颇详,其论述可指导燥热证型糖尿病的治疗。笔者结合《伤寒论》和临床实践,认为对燥热证型糖尿病的治疗首先需明确燥热诊断,次辨燥热之病位不同、病情轻重差异,始终不忘整体观,并且正确使用清下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燥热证 清下法 糖尿病 运用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之燥热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学军 周艺 +3 位作者 吴洁 闫冰 刘涛 杨叔禹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0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MS)燥热证与非燥热证患者在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上的差异,以探讨燥热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包含有燥热证的MS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包含有燥热证MS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MS)燥热证与非燥热证患者在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上的差异,以探讨燥热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包含有燥热证的MS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包含有燥热证MS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燥热组较非燥热组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外(P<0.05—0.01)。燥热组与非燥热组比较,腰围、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S燥热证患者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非血瘀证患者,提示空腹血糖和腰臀比可能是MS患者辨证为燥热证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燥热证 中医候特征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之燥热证的研究10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叔禹 路亮 +3 位作者 闫冰 王丽英 余亚信 李学军 《光明中医》 2010年第8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燥热证患者与非燥热证患者在糖脂代谢上的差异,以探讨燥热证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包括有燥热证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包含有燥热证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年龄...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燥热证患者与非燥热证患者在糖脂代谢上的差异,以探讨燥热证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包括有燥热证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包含有燥热证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燥热组较非燥热组,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1),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燥热证患者的FPG、TG水平明显高于非燥热证患者,提示异常升高的FPG、TG可能是燥热证辨证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燥热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质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月斐 边秀娟 +3 位作者 陈少芳 付肖岩 涂春香 高展翔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患者与正常人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患者和正常人的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质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组和正常对照组...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患者与正常人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患者和正常人的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质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平均胶图谱,发现有10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2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上调,有8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下调。结论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患者和正常人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燥热证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燥热证 蛋白质组
下载PDF
药膳“番石榴果粉”对糖尿病津伤燥热证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
6
作者 刘茂娟 林美珍 +1 位作者 梁婷 周歧銮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药膳“番石榴果粉”对糖尿病津伤燥热证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海南省某三甲中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100例... 目的:探讨药膳“番石榴果粉”对糖尿病津伤燥热证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海南省某三甲中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100例)在此基础上于三餐前15 min服用药膳“番石榴果粉”,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各项生化指标、临床症状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BMI、FPG、2HPG、HbA1c等指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两组TC、TG、LDL-C、HDL-C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症状积分两组在干预90天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1,P<0.001),中医症候积分在干预90天后各组均较干预前改善,实验组改善更明。(Z=-11.122 P<0.001;Z=-9.645 P<0.001)。结论:药膳“番石榴果粉”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津伤燥热证患者的BMI、各项代谢指标,并显著改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 糖尿病津伤燥热证 营养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消渴病(阴虚燥热证)理论框架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关明丹 杨宇峰 +1 位作者 曲超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42-14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973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消渴病“三位一体”(概念-命题-专论)理论框架中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以及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对973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消渴病“三位一体”(... 目的:通过分析973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消渴病“三位一体”(概念-命题-专论)理论框架中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以及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对973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消渴病“三位一体”(概念-命题-专论)理论框架进行整理归纳并收集数据,结合“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行关联规则、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出用药组成及规律;双人筛选并录入信息,构建出973消渴病“三位一体”(概念-命题-专论)理论框架中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的中药数据库,对该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用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药物组合分析。结果:共纳入证候、方药本体条文209条,涉及中药220味,分析出本体条文中单味药频、常用药对,并演化得出新方4条。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出973消渴病“三位一体”(概念-命题-专论)理论框架中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阴虚燥热证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组方规律
下载PDF
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宋海峰 谢燕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42-744,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照组则用麻子仁丸治疗(9g/次,2次/d),...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照组则用麻子仁丸治疗(9g/次,2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治疗2周后通便效果、排便质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复发指数的评定疗效。结果通便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排便质量较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2周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患者,通过耳穴贴压、吴茱萸贴敷神阙穴能够有效通便,改善排便质量,改善中医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胃燥热证 耳穴贴压 神阙穴
下载PDF
中医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9期261-262,共2页
《素问.阴阳别论篇》谓:"二阳结,谓之消。"说明燥热聚结胃肠,津液被灼,是导致消渴的主要机制。本病例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 《素问.阴阳别论篇》谓:"二阳结,谓之消。"说明燥热聚结胃肠,津液被灼,是导致消渴的主要机制。本病例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濡养,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作者此例消渴,辨证为阴虚燥热证,由于肺胃有积热,因而口渴喜饮,舌红少苔,治疗以南北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知母等清肺胃积热;当肺胃积热初清,又酌加养阴益气之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以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阴虚燥热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燥热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祁华琼 黄伟明 何泮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燥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燥热证)患者,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燥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燥热证)患者,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燥热证)患者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阴虚燥热证 养阴清肺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养阴清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阴虚燥热证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玉红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8期30-32,55,共4页
目的分析养阴清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阴虚燥热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阴虚燥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氨茶碱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养阴清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阴虚燥热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阴虚燥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氨茶碱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清肺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23.14±1.83)、TNF-α(16.93±2.04)ng/mL低于对照组(35.35±1.92)、(25.46±2.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75、19.071,P<0.05);观察组患者喘息、咳嗽、肺啰音症状消退时间(3.50±1.02)、(4.27±0.82)、(4.80±0.71)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0、12.639、8.81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P<0.05)。结论采用养阴清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阴虚燥热证疗效确切,可以更快缓解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养阴清肺汤 阴虚燥热证 症状消失时间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参冬清肺汤治疗肺癌阴虚燥热证52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王韩英 陈勇 朱双媚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10期728-729,共2页
本文对52例无手术指征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参冬清肺汤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化疗毒副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17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所有... 本文对52例无手术指征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参冬清肺汤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化疗毒副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17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肺癌阴虚燥热证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法采用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2~83(67.38±6.42)岁;中央型35例,周围型1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阴虚燥热证 参冬清肺汤 毒副反应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燥热证)的效果及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朱桢 刘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6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燥热证)的效果及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阴虚燥热证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燥热证)的效果及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阴虚燥热证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间隔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肛门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持续挤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阴虚燥热证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及胃肠蠕动功能,降低肛门直肠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幽汤 增液汤 慢性功能性便秘 阴虚燥热证 胃肠蠕动功能
下载PDF
桑皮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阴虚燥热证)患者神经震动感觉阈值,血清IGF-1、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达 赵逸菲 +3 位作者 孙宇轩 许华 邱帆 赵璐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971-1976,共6页
目的:观察桑皮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阴虚燥热证)患者神经震动感觉阈值,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 目的:观察桑皮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阴虚燥热证)患者神经震动感觉阈值,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DPN(阴虚燥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桑皮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GF-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人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TNF-α水平,两侧下肢神经震动感觉阈值(nerve vibration sensory threshold,VPT)、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NCV)、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VPT值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左侧下肢VPT值为(16.04±2.19)V,右侧下肢VPT值为(15.77±2.30)V,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传导速速均显著升高;观察组腓总神经MNCV为(43.48±2.18)m·s^(-1)、SNCV为(47.39±2.22)m·s^(-1),正中神经MNCV为(46.78±4.21)m·s^(-1)、SNCV为(45.04±3.14)m·s^(-1),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FFA、M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GF-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FFA水平为(409.64±21.18)μmol·L^(-1)、MBP水平为(1.69±0.38)ng·L^(-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为(164.18±11.64)ng·L^(-1),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为(29.31±15.53)ng·L^(-1)、TNF-α水平为(26.40±11.39)ng·L^(-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⑥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饮治疗DPN(阴虚燥热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神经震动感觉阈值,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阴虚燥热证 桑皮饮 神经震动感觉阈值 神经传导速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燥热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嘉琪 杨建英 +5 位作者 张燕 吴子华 张曦亚 贺倩 罗静 陶庆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0-1498,共9页
目的评价补肾清热润燥汤(生地黄、麦冬、石斛、牡丹皮、淡竹叶、连翘、桑叶、砂仁)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 目的评价补肾清热润燥汤(生地黄、麦冬、石斛、牡丹皮、淡竹叶、连翘、桑叶、砂仁)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者口干、眼干、疲乏、肢体疼痛、整体干燥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免疫炎症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96例PSS患者,每组48例。治疗12周后,试验组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整体干燥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SPRI、整体干燥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Schirmer试验结果、SF-36中健康变化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对照组治疗12周后,疲乏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IgA、C3、C4、SF-36中健康变化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试验组仅见1例腹泻及1例稀便,对照组见1例皮疹及1例皮肤颜色变黑。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清热润燥汤能够有效改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口、眼干燥等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阴虚燥热证 补肾清热润燥汤 硫酸羟氯喹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知柏地黄丸对糖尿病前期阴虚燥热证人群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龚敏 刘蔚 +2 位作者 邹丽妍 白春英 周淑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阴虚燥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260例辨证为阴虚燥热证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知柏地黄丸治疗组(130例)及对照组(130例)。观察结束共脱落及剔除病例39例,纳入统计治疗组108例,对照组113例。两组...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阴虚燥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260例辨证为阴虚燥热证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知柏地黄丸治疗组(130例)及对照组(130例)。观察结束共脱落及剔除病例39例,纳入统计治疗组108例,对照组113例。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及一般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8粒,每日2次口服;共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体重(Wt)、体重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TG、TC、中医症状积分,计算糖尿病转化率、转正常率及糖调节受损(IGR)稳定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糖尿病转化率降低(P<0.01),IGR稳定率升高(P<0.05)。两组转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hPG、HbA1c、TG、TC、Wt、BMI、Wc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c、TG、Wc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能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阴虚燥热证)的FPG、2hPG、HbA1c、TG、WC,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知柏地黄丸 生活方式干预 阴虚燥热证
原文传递
清热润肠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内结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润肠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内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内结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 目的:探讨清热润肠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内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内结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润肠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33/43)(χ^(2)=4.440,P=0.035)。研究组复发率为4.65%(2/43),对照组复发率为18.60%(8/43),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74,P=0.044)。结论:清热润肠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内结证)整体效果较优,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功能性便秘 燥热内结 清热润肠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三热”理论分析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
18
作者 郭晨希 朱垚 狄红杰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基于“三热”理论研究2型糖尿病(T2DM)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0例T2DM患者的四诊资料,确定中医证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分析T2DM的中医证... 目的:基于“三热”理论研究2型糖尿病(T2DM)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0例T2DM患者的四诊资料,确定中医证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分析T2DM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瘀热证[48.78%(200/410)]、湿热证[27.80%(114/410)]、燥热证[23.41%(96/410)]。年龄、病程以瘀热证最高(P<0.05),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以湿热证最高(P<0.05)。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家族史、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的占比接近或超过50%,其中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以湿热证最多(P<0.05)。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以湿热证最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瘀热证最低(P<0.05)。结论:以“三热”理论分析T2DM证型,总体以瘀热证居多。湿热证的T2DM患者多存在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并伴有超重、高胰岛素血症、高TG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临床问题;瘀热证T2DM患者多存在胰岛素缺乏,且年龄较大,病程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三热论” 燥热证 湿热 瘀热 危险因素 糖脂代谢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Ⅲ期和Ⅳ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19
作者 吴沙 周静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为DKD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57例DKDⅢ期和Ⅳ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本虚证与标实证的证型分...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为DKD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57例DKDⅢ期和Ⅳ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本虚证与标实证的证型分布规律;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24hUTP)、血肌酐(Scr)、尿素氮(UREA)、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分析中医证型与上述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DKD不同分期本虚证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患者本虚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燥热证[58.57%(41/70)]、气阴两虚证[28.57%(20/70)]、阴阳两虚证[10.00%(7/70)]、脾肾气虚证[2.86%(2/70)];DKDⅣ期患者本虚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燥热证[40.23%(35/87)]、气阴两虚证[29.89%(26/87)]、脾肾气虚证[18.39%(16/87)]、阴阳两虚证[11.49%(10/87)]。DKD不同分期患者的本虚证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的来说均表现出随着疾病进展,DKD患者阴虚燥热证减少,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增加的趋势。(2)DKD不同分期标实证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患者标实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证[54.29%(38/70)]、痰瘀证[27.14%(19/70)]、血瘀证[10.00%(7/70)]、寒湿证[8.57%(6/70)];DKDⅣ期患者标实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证[44.83%(39/87)]、痰瘀证[35.63%(31/87)]、寒湿证[14.94%(13/87)]、血瘀证[4.60%(4/87)]。DKD不同分期患者的标实证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关系:DKD脾肾气虚证患者的Scr、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阴虚燥热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寒湿证患者的Scr、24hUTP水平均明显高于湿热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DⅢ期和Ⅳ期患者均以阴虚燥热证为主,并随着疾病进展表现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阴阳两虚的发展规律;湿邪和瘀血是DKD的主要致病因素;Scr、UREA、24hUTP与DKD中医证型有关,可用来指导DKD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生化指标 中医 阴虚燥热证 气阴两虚 湿热 痰瘀
下载PDF
白虎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燥热津伤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雷琳丽 曾小石 彭婵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燥热津伤证患者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燥热津伤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格列齐...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燥热津伤证患者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燥热津伤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格列齐特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白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糖脂代谢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 PG、HbAlc、TC、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白虎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燥热津伤证效果显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糖脂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燥热津伤 白虎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