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喻昌《秋燥论》的燥病辩证防治观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帅 邓自辉 +1 位作者 范庆寅 牛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91-594,共4页
喻昌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医家,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国医学的理论贡献颇多。代表作《医门法律》是本综合性的医书,既讨论病证治疗又力求证治规范,其包含'阴病论'、'中风论'、'秋燥论'等。其'秋燥论'的观点影... 喻昌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医家,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国医学的理论贡献颇多。代表作《医门法律》是本综合性的医书,既讨论病证治疗又力求证治规范,其包含'阴病论'、'中风论'、'秋燥论'等。其'秋燥论'的观点影响深远。此外,其确立了秋燥病名并强调燥证的辨证施治和首创了治燥专方,建立了中医学燥证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论 喻昌 瘟病
下载PDF
虚燥论治在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治疗中的运用思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安乐君 马辉 +1 位作者 白永江 林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5-747,共3页
更年期女性高血压这一疾病于因受新疆地区地域、地势、气候、民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点。本文阐述其病因病机,更进一步阐释其发病中阴虚内燥的本质及燥伤血络的关键所在,同时总结我们多年在实践中以"虚燥论治"的理论... 更年期女性高血压这一疾病于因受新疆地区地域、地势、气候、民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点。本文阐述其病因病机,更进一步阐释其发病中阴虚内燥的本质及燥伤血络的关键所在,同时总结我们多年在实践中以"虚燥论治"的理论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的经验。目的在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新疆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病,其对新疆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高血压 燥论 毒伤血络
下载PDF
郑启仲教授从燥论治秋季腹泻经验介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宏 郑攀 郑启仲(指导)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肠炎,以呕吐、腹泻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为特征。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起病急,传染性强,多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是影响小儿身体健康的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肠炎,以呕吐、腹泻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为特征。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起病急,传染性强,多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是影响小儿身体健康的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启仲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郑教授对秋季腹泻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临床经验,笔者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兹将郑教授治疗秋季腹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腹泻 燥论 名医经验 郑启仲
下载PDF
谈喻昌“秋燥论”之学术特色 被引量:4
4
作者 郝贤 马艳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77-478,共2页
喻昌的秋燥论,完整地论述了秋燥致病,并确立治疗大法及创制治燥专方。喻昌区分凉燥和温燥,强调燥气终属于热,重点叙述温燥之气。"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气乃行"。喻氏这一论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 喻昌的秋燥论,完整地论述了秋燥致病,并确立治疗大法及创制治燥专方。喻昌区分凉燥和温燥,强调燥气终属于热,重点叙述温燥之气。"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气乃行"。喻氏这一论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燥论 理论研究
下载PDF
张节《伤燥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四妹 戴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7,共2页
新安医家张节《伤燥论》认为燥邪既作为六淫之一,就不应拘于季节发病来认识,仅言"秋燥"是不够的。张节主张以《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强调医者当重视天时、地域、体质等差异,全面阐述燥症的病原、病证、病脉及病辨。
关键词 新安医家 张节 燥论
下载PDF
喻嘉言从燥论治肺痿思想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汉庆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29-30,共2页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著《医门法律》,颇多创见,其中《秋燥论》指出肺痿是因于燥邪而非湿邪,注意到燥邪为患咳吐之沫和湿邪而致之痰的不同表现,并以甘寒立法,自制清燥救肺汤治疗肺痿,彰显疗效。
关键词 肺痿 燥论 救肺汤
下载PDF
郑启仲教授从燥论治秋季腹泻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宏 郑攀 《中医研究》 2010年第10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秋季腹泻/中医药疗法 燥论 中医师 郑启仲
下载PDF
郑枢扶创白喉虚燥论
8
作者 童光东 刘惠玲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4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燥论 白喉 学术思想 养阴清肺 郑梅涧
下载PDF
喻昌《秋燥论》治燥五律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茆春阳 杜燕 牛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4-1796,共3页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不可纯用润剂;当非燥病而兼燥者,需慎用燥药,避免以燥治燥,燥上加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秋燥论 五律
下载PDF
喻嘉言秋燥论浅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彬 刘龙 《四川中医》 2014年第8期6-7,共2页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著《医门法律》,首创秋燥病名,专论燥邪为病。他指出《内经》所述"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对秋燥之辨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创立名方清燥救肺汤,为后世所传用。
关键词 喻嘉言 燥论 救肺汤
下载PDF
从燥论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春燕 罗小燕 刘慧玲 《四川中医》 2020年第8期36-38,共3页
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以间质病变为主,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支原体肺炎多属祖国医学"久咳"范畴,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热、燥、痰、瘀、虚,病变过程中热、燥、痰、瘀、虚互为因果,胶相互结,可引发重症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以间质病变为主,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支原体肺炎多属祖国医学"久咳"范畴,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热、燥、痰、瘀、虚,病变过程中热、燥、痰、瘀、虚互为因果,胶相互结,可引发重症肺炎。诸多名家从支原体肺炎的病因病机因素出发,整体论治、辨证加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从燥论治支原体肺炎经验,旨在为提高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燥论 桑杏汤 救肺汤 沙参麦冬汤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从风燥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兰娣 廖挺 廖志峰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9期28-29,共2页
廖志峰主任医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位在气道,虽病因、病机复杂,但多与感受风燥之邪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施治原则。在病变早期宜以沙美特罗、氟替卡联合桑叶、杏仁、淡豆豉、蝉蜕、北沙参、浙贝母、牛... 廖志峰主任医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位在气道,虽病因、病机复杂,但多与感受风燥之邪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施治原则。在病变早期宜以沙美特罗、氟替卡联合桑叶、杏仁、淡豆豉、蝉蜕、北沙参、浙贝母、牛蒡子、麻黄等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性 廖志峰
下载PDF
从虚燥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89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丽 周斌 +1 位作者 杨娜 林雪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从虚燥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阴虚内燥证女性高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9例口服氯沙坦钾联合虚燥更平散治疗;对照组97例口服氯沙坦钾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诊室血... 目的:观察从虚燥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阴虚内燥证女性高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9例口服氯沙坦钾联合虚燥更平散治疗;对照组97例口服氯沙坦钾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诊室血压、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检测性激素水平,并做统计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升高及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虚燥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紊乱而明显降低新疆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阴虚内燥证患者的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从虚燥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突出了地域特色,体现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中医治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高血压 中医疗法 阴虚内 更平散
下载PDF
从燥论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经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振起 刘光华 王子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第6期508-510,共3页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高热、顽固性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等,这与燥邪致病,以肺为病变中心、易伤津液的特点相符。临床上采用治燥的经典名方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沙参麦门冬汤治疗不同阶段儿童MPP,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肺炎 中医药疗法 肺炎 支原体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刘完素燥论阐微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孟繁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很有见地,蹊径独辟。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形成了证治一体,从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邪及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病证 致病 治疗 辨治 素问 五气 途径 指导
下载PDF
伏燥论——对SARS病机的五运六气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顾植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5,共2页
从运气的角度分析SARS的病因病机 ,庚辰年刚柔失守产生的“燥”和“热”是伏气 ,故初起即见内热肺燥证象 ,发病急暴 ;癸未年的升降失常及二之气的“寒雨数至”造成的“寒”和“湿”则是时气 ,由疫毒时气引动伏气 ,燥、热郁于内 ,寒、湿... 从运气的角度分析SARS的病因病机 ,庚辰年刚柔失守产生的“燥”和“热”是伏气 ,故初起即见内热肺燥证象 ,发病急暴 ;癸未年的升降失常及二之气的“寒雨数至”造成的“寒”和“湿”则是时气 ,由疫毒时气引动伏气 ,燥、热郁于内 ,寒、湿淫于外 ,伏气和时气的交互作用 ,导致了SARS内燥外湿、内热外寒的病机证候特征。SARS早期即出现极度乏力是伏燥伤肺的重要指征。可见 ,运气学说对疫病的病机证候分析及治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五运六气
下载PDF
从燥论治湿疹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淑娟 罗小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3期3760-3762,共3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之说,即燥在地域上主西方,且燥邪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燥为秋之主气,易伤津液,在肌肤和脏腑上均可体现出津液缺乏的症状,如口鼻干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之说,即燥在地域上主西方,且燥邪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燥为秋之主气,易伤津液,在肌肤和脏腑上均可体现出津液缺乏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皱裂等。燥为六淫之邪之一,为秋之主气,五行属金,《素问·气交变大论》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木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从燥论治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天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44-47,共4页
基于古今文献,结合临床观察,提出从燥论治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观点,并阐述辨燥法、治燥法和用药法等研究心得。
关键词 慢性咳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燥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南 王强 《四川中医》 2014年第7期29-31,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的"痹证"、"痛证"、"痿证"等范围。分析"燥"在DPN发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机
下载PDF
王琦用药30讲——第4讲 润燥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琦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705-707,共3页
润燥论所讲主要是滋润药和温燥药的临床应用。润药从凉润、温润、辛润、咸润的不同性味,养血润燥、滋阴润燥、清热润燥、活血润燥的不同功效及润肺、润肝、润心、润脾、润肾的不同脏腑所归这3个方面展开。燥药则不仅从性味、功效方面进... 润燥论所讲主要是滋润药和温燥药的临床应用。润药从凉润、温润、辛润、咸润的不同性味,养血润燥、滋阴润燥、清热润燥、活血润燥的不同功效及润肺、润肝、润心、润脾、润肾的不同脏腑所归这3个方面展开。燥药则不仅从性味、功效方面进行论述,且列举了陈无择、李东垣等医家对燥药的运用心得,及刘完素、朱丹溪纠偏燥药之论,提示正确运用润燥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