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遂皇”考——燧人氏的事迹及时代之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东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的研究比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时代符号"。但对他们的"父"族燧人氏,却鲜有研究。主要原因是燧人氏事迹简略,形象模糊,多以为是个"时代符号"...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的研究比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时代符号"。但对他们的"父"族燧人氏,却鲜有研究。主要原因是燧人氏事迹简略,形象模糊,多以为是个"时代符号"。我们认为:从距今二三十万年进入到"早期智人"(古人)生存时期,伴随着母系氏族的出现,作为"首领"的神传说人物,不论其故事有怎样的神话色彩,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距今约五万年前进入到"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后,氏族首领也是如此,燧人氏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氏族首领。他因发明"人工取火"而被称为三皇之首,亦称为"遂皇"(即燧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氏 遂皇 氏族 生地
下载PDF
论我国西南民族火神崇拜的起源
2
作者 张福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人类学会用火,大约是从蒙昧时代中期开始的。掌握贮火和使用火的技术,是人类进化历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自从掌握了火,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最终与动物界分道扬镳。正由于火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恩惠,所... 人类学会用火,大约是从蒙昧时代中期开始的。掌握贮火和使用火的技术,是人类进化历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自从掌握了火,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最终与动物界分道扬镳。正由于火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恩惠,所以中外各民族都有许多以“火”为题材的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文化 老姆 官钻 德星君
下载PDF
论我国西南民族火神崇拜的起源(三)
3
作者 张福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人类学会用火,大约是从蒙昧时代中期开始的。掌握贮火和使用火的技术,是人类进化历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自从掌握了火,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最终与动物界分道扬镳。正由于火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恩惠,所... 人类学会用火,大约是从蒙昧时代中期开始的。掌握贮火和使用火的技术,是人类进化历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自从掌握了火,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最终与动物界分道扬镳。正由于火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恩惠,所以中外各民族都有许多以“火”为题材的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文化 老姆 官钻 德星君
下载PDF
论我国西南民族火神崇拜的起源
4
作者 张福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人类学会用火,大约是从蒙昧时代中期开始的。掌握贮火和使用火的技术,是人类进化历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自从掌握了火,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最终与动物界分道扬镳。正是由于火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恩惠... 人类学会用火,大约是从蒙昧时代中期开始的。掌握贮火和使用火的技术,是人类进化历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自从掌握了火,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最终与动物界分道扬镳。正是由于火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恩惠,所以中外各民族都有许多以“火”为题材的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文化 老姆 德星君
下载PDF
河西汉塞钻木取火方式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亮 肖从礼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4-47,共4页
考古实物和河西汉简记载表明,在汉代河西的敦煌和居延边塞地区,钻木取火是边塞屯戍吏卒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取火方式。在居延边塞和敦煌马圈湾汉代长城烽隧遗址里出土有数十件钻木取火用具。此外,在汉简的守御器簿里还记载有钻木取火所用... 考古实物和河西汉简记载表明,在汉代河西的敦煌和居延边塞地区,钻木取火是边塞屯戍吏卒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取火方式。在居延边塞和敦煌马圈湾汉代长城烽隧遗址里出土有数十件钻木取火用具。此外,在汉简的守御器簿里还记载有钻木取火所用的工具如“出火遂”,引火材料“茹”等。出土文物和汉简记载印证了在汉代的河西边塞地区,钻木取火是人们较为普遍采用的取火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木取 汉简
下载PDF
圣火,永远在燃烧
6
作者 顾胜华 《云南消防》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文化 人类
下载PDF
李蕤与《前锋报》
7
作者 韩爱平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前锋报》 主编 编辑人员 《大刚报》 战地通信 战地通讯 特派记者 文艺副刊 燧火 河南大学 新闻版 社评 报刊 报纸 灾情
下载PDF
从“弄孔子”戏对“钻燧改火”的化用看宋杂剧的戏剧形态
8
作者 王文君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5年第1期219-224,共6页
"钻燧改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制,第一次作为固定的词语出现是在《论语》中,用以表达时间的流逝。现存宋代及以后的优语中多有"弄孔子"戏,往往以利用儒生形象、篡改经典这些方式来实现。更有以化用"钻燧改火&q... "钻燧改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制,第一次作为固定的词语出现是在《论语》中,用以表达时间的流逝。现存宋代及以后的优语中多有"弄孔子"戏,往往以利用儒生形象、篡改经典这些方式来实现。更有以化用"钻燧改火"来"弄孔子"来达到影射时政的目的,具有深刻的文化意味,更可以表现出戏剧早期形态。通过多则与"钻燧改火"有关的优语,分析"优语"对《论语》的运用,以及这些优语在历史流转中的变迁,可见以"经语""弄孔子"现象的社会背景与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语 弄孔子 戏剧形态
原文传递
《尚书·盘庚》“予若观火,予亦拙谋”解
9
作者 李振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1,共4页
《商书》中盘庚在迁都之时,对殷商贵族做出的"予若观火,予亦拙谋"的训诫,实际上是殷商时代先民"钻燧改火"习俗向政治领域的文化转喻,而殷商时代"火历"是该习俗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殷商"火历"... 《商书》中盘庚在迁都之时,对殷商贵族做出的"予若观火,予亦拙谋"的训诫,实际上是殷商时代先民"钻燧改火"习俗向政治领域的文化转喻,而殷商时代"火历"是该习俗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殷商"火历"、"钻燧取火"习俗与《商书》的政治隐喻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对应关系,反映着古人建言修辞的重"象"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爟 重象
原文传递
叶尔羌(二章)
10
作者 赵力 《绿风》 2013年第1期112-112,共1页
致叶尔羌河一千条河,有一千条河的归宿。为追寻海市的奇观,为向往不夜的霓虹,长江与黄河,滚滚向东。只有你哟,叶尔羌河,不息地走着自己的路,默默地注入了浩瀚的沙漠。消失了,昆仑的倒影,雪莲的美姿。你的目的不在前面,而在自己身后的绿... 致叶尔羌河一千条河,有一千条河的归宿。为追寻海市的奇观,为向往不夜的霓虹,长江与黄河,滚滚向东。只有你哟,叶尔羌河,不息地走着自己的路,默默地注入了浩瀚的沙漠。消失了,昆仑的倒影,雪莲的美姿。你的目的不在前面,而在自己身后的绿洲,大海不因你的缺席而干涸,可在沙海里如果没有你,便永远是一个风沙的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 燧火 骨镞 沙枣花 村女 石斧
原文传递
和声颂
11
作者 东涯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第6期142-145,共4页
关键词 芙蓉树 燧火 热爱生命 石板路 海上钢琴师 人到中年 新航路 鸣蛙 海洋牧场 负像
原文传递
语文课堂的教学智慧——以《孔雀东南飞》为例
12
作者 李爱梅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80-81,共2页
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有人把教学智慧比喻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意指教学智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同时,反映出教学智慧的可观察性。为更好地说明教学智慧。
关键词 教学智慧 《孔雀东南飞》 焦母 兰芝 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 燧火 可观察性 罗敷 缄默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