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合成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海明 何金海 周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2,共13页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及其前期征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对流首先在中南半岛出现,随后在临近南海夏季风爆发时,菲律宾附近也出现对流活动,这表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出现也是引起南海夏季...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及其前期征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对流首先在中南半岛出现,随后在临近南海夏季风爆发时,菲律宾附近也出现对流活动,这表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出现也是引起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原因之一。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赤道印度洋上(75~95°E)的赤道西风有一次明显的增强过程,它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通过赤道西风的东扩促使南海南部的赤道西风建立和增强;另一方面,它又通过西风的北抬以及激发孟加拉湾的对流扰动发展和北移东传,诱使我国华南沿海西风的增强和南压,从而对南海夏季风爆发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印度洋赤道西风和南海南部赤道西风的增强又分别与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的增强以及索马里、85°E附近和105 °E附近向北越赤道气流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爆发过程 合成分析 热带对流活动 时空演变 大气环流
下载PDF
1998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的突变特征及爆发过程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黎娟 何金海 +1 位作者 徐海明 陈富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所得到的最新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的突变特征及其爆发过程,初步认定1998 年亚洲夏季风最早(5 月23 日)在南海地区建立,它是亚洲冬季风形势向夏季风形势转换的最早体现。副高从南海地区...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所得到的最新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的突变特征及其爆发过程,初步认定1998 年亚洲夏季风最早(5 月23 日)在南海地区建立,它是亚洲冬季风形势向夏季风形势转换的最早体现。副高从南海地区连续东撤是南海地区夏季风建立的直接过程,它的撤出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形成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性。提出赤道印度洋地区的西风和降水向中南半岛地区扩展、华南静止锋活跃南压,这种形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副高东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突变特征 爆发过程 季风
下载PDF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被引量:116
3
作者 陈隆勋 李薇 +1 位作者 赵平 陶诗言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45-355,共11页
利用中国194站 1961~1995年日降水资料及 NCEP 1979~1997年候格点降水资料,探讨了亚洲地区自春到夏的雨季开始分布。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自春到夏存在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和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前者于4月初开... 利用中国194站 1961~1995年日降水资料及 NCEP 1979~1997年候格点降水资料,探讨了亚洲地区自春到夏的雨季开始分布。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自春到夏存在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和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前者于4月初开始于华南北部和江南地区,随后向南和向西南扩展,于4月末扩展到华南沿海和中南半岛,这个雨带主要是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转向的SW风以及南亚地区冬春副热带南支西风槽中西风汇合而形成的,是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后者是南海热带季风爆发后使原来由江南移到华南沿岸的副热带季风雨带随副热带高压北进而北进,前汛期雨季进入盛期,江南出现第二次雨峰,形成梅雨期和江淮及华北雨季。同时,热带季风雨带也自东向西传播到达南亚地区而形成热带季风雨季。还讨论了 1998年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指出南海夏季风爆发期的季风由副高北侧形成的新生气旋进入南海造成南海中部西风和南海越赤道气流转向的SW季风加强汇合而形成,因而是东亚季风系统中环流系统季节变化造成的,和印度季风无关。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阿拉伯海仍由副热带反气旋控制.南亚仍是上述副热带反气旋北侧NW风南下后转向的偏西副热带气流所控制,索马里低空急流仍未爆发,赤道西风并未影响南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爆发过程 热带季风 南海夏季风爆发 副热带高压 南海季风爆发 降水资料 南亚地区 1997年 1995年 1998年 越赤道气流 亚洲地区 江南地区 中南半岛 华南沿海 南海中部 季节变化 环流系统 季风系统 印度季风 阿拉伯海
下载PDF
1983年亚洲夏季风爆发过程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真 陶诗言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0-217,共8页
本文利用1983年5~6月ECMRWF资料,从1983年亚洲夏季风爆发过程的诊断分析中,就印度季风和南海季风的相对独立性和互相联系性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印度季风区和南海季风区具有独立的季节变化中心;印度季风和南海季风在季风爆发的时间上、... 本文利用1983年5~6月ECMRWF资料,从1983年亚洲夏季风爆发过程的诊断分析中,就印度季风和南海季风的相对独立性和互相联系性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印度季风区和南海季风区具有独立的季节变化中心;印度季风和南海季风在季风爆发的时间上、季风爆发的物理机制上、季风爆发过程中风、温湿场的相互关系上均有明显差异;季风爆发后两个子季风区的季风环流的演变逐步趋向同步,维持季风及季风区温湿场的物理过程也趋向一致,平均垂直运动在联系两个子季风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夏季 爆发过程 诊断
下载PDF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钟中 汤剑平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2年第6期80-84,共5页
用中尺度模式 MM5 (V3 )对 1 998年南海 (SCS)夏季风爆发前后低纬环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共做了 2个数值试验 ,分别是固定海温试验和日平均海温试验。结果表明 ,在两种海温强迫下 ,模式系统都能模拟出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区域环流... 用中尺度模式 MM5 (V3 )对 1 998年南海 (SCS)夏季风爆发前后低纬环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共做了 2个数值试验 ,分别是固定海温试验和日平均海温试验。结果表明 ,在两种海温强迫下 ,模式系统都能模拟出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区域环流的演变特征 ,并且进一步证实 5月 2 1日是 1 998年南海季风爆发日。日平均海温强迫模拟的降水中心位置和实况更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 海南 夏季风 爆发过程 数值模拟 海温试验 海温强迫
下载PDF
Ⅱ型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过程
6
作者 李宗伟 裴寿镛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7-222,共16页
本文总结了在Ⅱ型超新星爆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中微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综述了Ⅱ型超新星爆发的各个阶段的中微子过程,介绍了有关的中微子输运理论和几种主要近似方案。
关键词 中微子 输运 超新星爆发 爆发过程 河外星系
下载PDF
太阳大气中的爆发过程及其理论 被引量:6
7
作者 林隽 W.Soon S.Baliunas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1601-1612,共12页
重点讨论了现有的对太阳大气中爆发现象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回顾了早期的理论工作及其发展,发现这些理论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任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现有的观测结果为基础解释和说明爆发产生的机理和过程,并预测爆发过程中磁场形态演化的... 重点讨论了现有的对太阳大气中爆发现象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回顾了早期的理论工作及其发展,发现这些理论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任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现有的观测结果为基础解释和说明爆发产生的机理和过程,并预测爆发过程中磁场形态演化的细节.介绍并讨论了相关模型的特点,也指出了它们值得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大气 爆发过程 太阳爆发 理论机制 MHD模型 太阳活动 磁场结构
原文传递
观察到超新星爆发完整过程
8
《光机电信息》 2010年第4期40-41,共2页
乌鲁木齐天文站站长王娜日前表示,我国科学家刘祥完整地捕捉到银河星系外一个极难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天象。这对研究恒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完整的超新星爆发过程。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中国科学家 乌鲁木齐 恒星演化 爆发过程 天文站 观测 天象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晚第四纪玛珥式火山的堆积序列及喷发过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进奎 李霓 +2 位作者 白志达 赵勇伟 张方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9-353,共15页
随着全球火山研究的深入,地质学家在大多数火山群中均发现了特殊成因的玛珥式火山。以低平火山口和低矮锥体著称的玛珥式火山主要由具有爬升层理、平行层理、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等结构构造的基浪堆积物组成,是火山喷发演化过程研究的重... 随着全球火山研究的深入,地质学家在大多数火山群中均发现了特殊成因的玛珥式火山。以低平火山口和低矮锥体著称的玛珥式火山主要由具有爬升层理、平行层理、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等结构构造的基浪堆积物组成,是火山喷发演化过程研究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的诺敏河、阿尔山-柴河和阿巴嘎火山群中也先后发现了典型的玛珥式火山及基浪堆积物。本文从野外火山地质特征着手,以火山学与火山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玛珥式火山的研究成果,对内蒙古东部晚第四纪玛珥式火山的分布、产物和结构构造等火山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大致划分为3个喷发期次,分别是以基浪堆积物为主的射汽-岩浆爆发、以降落-溅落堆积物为主的岩浆喷发和以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的岩浆溢流期次。复合火山的活动时代总体属于晚更新世,其中玛珥式火山的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早中期。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地层、火山产物和区域断裂构造等地质特征,推断射汽-岩浆爆发的深度较浅,并进一步探讨了玛珥式火山的成因机制,模拟其喷发演化过程,认为玛珥式火山与斯通博利式、夏威夷式等类型火山具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晚第四纪 玛珥式火山 堆积序列 射汽-岩浆爆发过程
下载PDF
德阳2004年“4.22”寒潮雷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怀敏 雍朝吉 《四川气象》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的爆发过程也就是大气长波的调整过程.本文通过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中、短期预报的角度出发,对德阳市2004'4.22'寒潮、雷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着眼于过程前期欧亚中高纬地...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的爆发过程也就是大气长波的调整过程.本文通过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中、短期预报的角度出发,对德阳市2004'4.22'寒潮、雷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着眼于过程前期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环流演变特征,并且重点关注南支槽的活动对降水的开始期及降水范围的影响.此次寒潮、雷雨天气过程是在前期(5~6天)盆地持续异常升温,欧亚500hPa为两槽一脊的典型环流背景下,北方冷空气取东北路径以回流方式侵入盆地而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EC、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德阳SVM客观预报方法对这次过程的开始期及降温幅度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2004年 雷雨 寒潮 T213数值预报产品 500hPa 中高纬地区 活动过程 调整过程 爆发过程 实时资料 短期预报 演变特征 持续异常 环流背景 指示作用 降温幅度 预报方法 冷空气 开始期 德阳市 南支槽 SVM 前期
下载PDF
1992年11月2日的太阳射电爆发事件的特征分析
11
作者 许富英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1992年11月2日0233UT发生的太阳大爆发的射电特征,发现此爆发的峰值频谱是U型谱并伴有大的质子事件。爆发过程中,在9.4GHz频率上有快速脉动现象,脉动个数R(重复率)同相应平均流量S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太阳射电爆发 爆发过程 峰值频谱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关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 被引量:33
12
作者 何金海 徐海明 +1 位作者 周兵 王黎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33-344,共12页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高质量资料和 NCEP/ NCAR 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地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印缅槽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高质量资料和 NCEP/ NCAR 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地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印缅槽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加强并向东向北迅速扩展和传播,以及相伴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副高连续东撤是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与此同时,亚洲低纬地区的南北温差和纬向风切变也发生相应的突变。数值实验结果指出,印度半岛地形的陆面加热作用在其东侧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对于印缅槽的加强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先于印度夏季风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大尺度特征 NCEP/NCAR 机制 西太平洋副高 南海季风 大尺度环流 1998年 气旋性环流 夏季风爆发 爆发过程 资料分析 中南半岛 南亚高压 相互作用 低纬地区 数值实验 加热作用 印度半岛 印缅槽 特征和 40年 试验期
下载PDF
TOGA-COARE强化期(IOP)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的热通量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柱国 冯松 王冬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7,共8页
利用TOGA-COARE强化期(IOP)“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所取得的表面气象和探空资料,对考察期间的热通量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计算,特别是对发生在IOP期间的两次西风爆发过程中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热通量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 利用TOGA-COARE强化期(IOP)“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所取得的表面气象和探空资料,对考察期间的热通量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计算,特别是对发生在IOP期间的两次西风爆发过程中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热通量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讨论了它们与大尺度环流及其中高纬度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其它天气过程相比,在西风爆发过程中,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感热和潜热最大,其形成原因与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有重要关系。不同的天气过程热量输送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西风爆发过程 热通量 太平洋
下载PDF
The Two Main Mechanisms of 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 in Tibet,China 被引量:6
14
作者 LIU Jing-jing TANG Chuan CHENG Zun-l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239-248,共10页
With the global warming,the disasters of 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GLOF) have taken place frequently in Tibet in recent years and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 systematic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19 GLOFs i... With the global warming,the disasters of 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GLOF) have taken place frequently in Tibet in recent years and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 systematic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19 GLOFs in Tibet to study their two main mechanisms.Investigation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events occurred in end-moraine lakes,and the outburst occurred partially and instantly.And the breach had the shape of an arc or a trapezoid in overflow outburst and its top width was 3-5 times more than the height.The two main mechanisms of GLOFs in Tibetan end-moraine Lake were overflow and piping,and the overflow mechanism caused by iceberg collapse was dominated in most cases.A formula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critical thickness of iceberg tongue that determines the collapse.Granular analysis of the moraine materials revealed that seepage deformation is crucial in the outburst process.Finally,we conducted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xiecuo Lake to show its possible process of outburst and estimated the peak discharge of the resulted fl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洪水 冰川湖 机制 西藏 中国 全球气候变暖 爆发过程 系统调查
下载PDF
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长期监测和吸积物理
15
作者 闫震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0-472,共3页
本论文基于X射线空间卫星的多波段监测数据,研究明亮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X射线能谱的演化和态跃迁过程,暂现源在爆发过程中的一些性质以及不同波段的光度的演化和相关关系。暂现源的爆发所涉及的光度范围很大,这对于研究吸积物理具有不... 本论文基于X射线空间卫星的多波段监测数据,研究明亮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X射线能谱的演化和态跃迁过程,暂现源在爆发过程中的一些性质以及不同波段的光度的演化和相关关系。暂现源的爆发所涉及的光度范围很大,这对于研究吸积物理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可以研究不同的吸积率下的吸积状态以及随着吸积率的演化过程和因果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增进我们对吸积物理的理解,尤其是暂现源爆发过程中X射线能谱演化的驱动机制,喷流的性质和X射线能谱态的关系,不同能谱态下的辐射起源等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双星 低质量 吸积 物理 长期监测 X射线能谱 演化过程 爆发过程
下载PDF
The Onset of the Monsoon over the Bay of Bengal:The Year-to-Year Variations 被引量:7
16
作者 YU Wei-Dong LI Kui-Ping +3 位作者 SHI Jian-Wei LIU Lin WANG Hui-Wu LIU Yan-Lia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年第4期342-347,共6页
In situ buoy observation data spanning four years(2008-2011)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year-to-year variations of the monsoon onset processes in the Bay of Bengal(BoB).A significant early(late) monsoon onset event ... In situ buoy observation data spanning four years(2008-2011)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year-to-year variations of the monsoon onset processes in the Bay of Bengal(BoB).A significant early(late) monsoon onset event in 2009(2010) was analyzed in detail.It is found that the year-to-year variations of monsoon onset can be attributed to either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BoB SST or the irregular activities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This finding raises concern over the potential difficulties in simulating or predicting the monsoon onset in the BoB region.This uncertainty largely comes from the unsatisfactory model behavior at the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季风爆发 年际变化 孟加拉湾 季节内振荡 BOB 爆发过程 时间尺度 不确定性
下载PDF
The Onset of the Monsoon over the Bay of Bengal:The Observed Common Features for 2008-2011 被引量:5
17
作者 YU Wei-Dong SHI Jian-Wei +3 位作者 LIU Lin LI Kui-Ping LIU Yan-Liang WANG Hui-Wu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年第4期314-318,共5页
In situ buoy observation data spanning four years(2008-2011) were collected and used to perform a composite analysis of the monsoon onset process in the Bay of Bengal(BoB).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n the centr... In situ buoy observation data spanning four years(2008-2011) were collected and used to perform a composite analysis of the monsoon onset process in the Bay of Bengal(BoB).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n the central BoB increases dramatically during the monsoon transition period and reaches its annual maximum just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monsoon.This process is illustrated by the northward-propagating deep convection phase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eady southwest wind.It is argued that the SST peak plays a potential role in triggering the onset of the monsoon in the BoB and its vicinity.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BoB monsoon onset summarized here reveals the possibility of regional land-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This possibility deserves further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爆发 孟加拉湾 发病 季节内振荡 气相互作用 BOB 爆发过程 观测数据
下载PDF
探讨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光 《内蒙古统计》 2011年第2期47-48,共3页
一、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概念是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 一、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概念是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所定义.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出现于1986年,之后计算机病毒便层出不穷.计算机病毒的爆发过程是,通过网络传播等途径将某种具有被编写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潜伏于计算机程序或者介质中,当达到某种条件时被激活,同时破坏计算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使用 自我复制 网络传播 同时破坏 功能 定义 程序代码 爆发过程 保护条例 坏数据 指令 途径 条件 介质
下载PDF
涅磐凤凰——超新星
19
作者 徐玢 《科学(中文版)》 2006年第11期26-30,共5页
初闻超新星.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初生的恒星。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超新星指的是恒星在“临死前”的一次剧烈爆发。这类爆发是宇宙中最为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之一。整个爆发过程大约只持续一秒钟.但却会释放出10^44-10^48... 初闻超新星.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初生的恒星。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超新星指的是恒星在“临死前”的一次剧烈爆发。这类爆发是宇宙中最为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之一。整个爆发过程大约只持续一秒钟.但却会释放出10^44-10^48焦耳的能量。在爆发时恒星光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变化幅度超过17个星等,即增亮千万倍以10^10上,可以达到10~倍太阳光度.比一般的星系还要亮。爆发会瓦解恒星.将构成恒星的物质向整个星际空间抛射。超新星爆发的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完全抛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恒星物质 爆发过程 凤凰 物理现象 星际空间 光度 抛射
下载PDF
简要而无挂漏 平实却不呆板——琐议《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语言特点
20
作者 鲍志伸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1期7-8,共2页
一篇优秀的科学说明文不仅能增长读者的科学知识,且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就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这是一篇介绍泥石流的科学短文,它以科学考察报告的形式,通过对蒋家沟一次大型泥石流爆发实况的详细记录,具体地说明... 一篇优秀的科学说明文不仅能增长读者的科学知识,且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就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这是一篇介绍泥石流的科学短文,它以科学考察报告的形式,通过对蒋家沟一次大型泥石流爆发实况的详细记录,具体地说明泥石流的成因、性质、状态和特征、泥石流是一种比较少见而又变化复杂的自然现象.为了准确、严密地反映泥石流爆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状变化,使读者对泥石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文章在介绍泥石流运动中各个阶段种种不同的情状时,处处扣住泥石流爆发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挂漏 琐议 语言特点 爆发过程 阵性流 自然现象 初爆 蒋家沟 泥石流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