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妮·莫里森《爱》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1
作者 白晶 郭芷伊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164-167,共4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与译作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译者的主导作用,提倡采用重构性翻译策略以期在译文中彰显女性的存在。运用路易斯·冯·弗罗托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增补、加前言脚注及劫持等关键策略的角度出发,对《爱》...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与译作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译者的主导作用,提倡采用重构性翻译策略以期在译文中彰显女性的存在。运用路易斯·冯·弗罗托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增补、加前言脚注及劫持等关键策略的角度出发,对《爱》迄今唯一的汉译本——顾悦先生的译本进行深入剖析。莫里森的《爱》包含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的自我救赎以及互助等丰富的女权主义议题。作为男性译者,顾悦先生在此书的翻译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三种翻译策略。他不仅通过追加及补充,使原文在女性主义立场上更加完善且充满活力,借助脚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感同身受女性角色的经历,还通过劫持使得译文超越原文文字的限制,将女性的文字解读得淋漓尽致。这些策略的运用,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了女性视角的局限,以男性视角审视女性角色,突显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译文中蕴含的女性意识和思想表达,实现了雌雄同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爱》 男性译者 策略研究
下载PDF
国内《简•爱》英译汉翻译研究——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陈青莹 杨维秀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36-242,共7页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倾入了很多的心血,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一个写照,讲述了一个女性波澜起伏的成长故事,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对于该著作的研究热点...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倾入了很多的心血,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一个写照,讲述了一个女性波澜起伏的成长故事,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对于该著作的研究热点较丰富,但还没有学者使用过任何的科学计量方法或利用可视化技术剖析对《简•爱》翻译研究的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无法对该著作翻译研究尤其是中译本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研判。基于此,本文借助科学计量学分析工具VOSviewer,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有关《简爱》翻译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厘清这些年国内对该著作翻译研究的整体脉络,剖析和预测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动态,希望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英译汉翻译研究 VOSviewer 文献计量 可视化
下载PDF
探析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人物形象及演唱——以《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秋雨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本文探析了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这一角色的形象和演唱,以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本文首先介绍了《运河谣》的剧情梗概和“水红莲”的角色特点,然后探讨了“水红莲”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地位和意义,最后分析了“水... 本文探析了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这一角色的形象和演唱,以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本文首先介绍了《运河谣》的剧情梗概和“水红莲”的角色特点,然后探讨了“水红莲”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地位和意义,最后分析了“水红莲”的演唱风格和技巧,以及音乐与角色形象的关联。本文认为,“水红莲”是一个敢爱敢恨、刚烈忠贞的女性形象,她的演唱体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特色,她的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是歌剧中的经典唱段,深刻表达了她对秦啸生的真挚情感和对生命的不悔选择。本文还指出,“水红莲”是民族歌剧创作中的一个成功范例,她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既有戏剧张力又有音乐美感,她为中国民族歌剧开辟了一条新路,为中国文化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运河谣》 “水红莲” 《来生来世把你爱》
下载PDF
《爱》中的性别与空间意识形态
4
作者 卢亚男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角度解读莫里森小说《爱》中的性别与空间意识形态关系,将两性关系置于空间语境下进行考量,空间是两性权力之间博弈的场所,空间关系所蕴含的性别权力,揭示性别与空间意识形态的关联,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莫里森对本... 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角度解读莫里森小说《爱》中的性别与空间意识形态关系,将两性关系置于空间语境下进行考量,空间是两性权力之间博弈的场所,空间关系所蕴含的性别权力,揭示性别与空间意识形态的关联,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莫里森对本民族两性关系更为深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 性别 空间意识形态 爱》
下载PDF
京腔化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曲目中的结合与体现研究——以《醉了千古爱》为例
5
作者 丁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3-176,共4页
《醉了千古爱》是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的一首新古典民歌。《醉了千古爱》格调高雅、旋律悦耳、歌词典雅,凸显出浓郁的古典特色,在民族声乐曲目演唱、教学乃至声乐比赛时都是必选的作品。该作品在曲式结构上以京腔化这一戏曲元素改造创... 《醉了千古爱》是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的一首新古典民歌。《醉了千古爱》格调高雅、旋律悦耳、歌词典雅,凸显出浓郁的古典特色,在民族声乐曲目演唱、教学乃至声乐比赛时都是必选的作品。该作品在曲式结构上以京腔化这一戏曲元素改造创新演唱风格,从气息、咬字吐字、润腔与归韵等方面既传承民族音乐,又融合创新了古典艺术的多种方式,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腔化 戏曲元素 民族声乐 《醉了千古爱》
下载PDF
布莱希特陌生化视角下《菲德拉之爱》的观众体验解读
6
作者 陈国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2期60-63,共4页
作为后现代英国戏剧先锋,萨拉·凯恩以其戏剧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勇敢的艺术探索而闻名世界。本文采用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来分析《菲德拉之爱》,旨在探讨《菲德拉之爱》如何通过情节、人物以及空间,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与体验,从... 作为后现代英国戏剧先锋,萨拉·凯恩以其戏剧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勇敢的艺术探索而闻名世界。本文采用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来分析《菲德拉之爱》,旨在探讨《菲德拉之爱》如何通过情节、人物以及空间,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与体验,从而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该剧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德拉之爱》 萨拉·凯恩 陌生化 布莱希特
下载PDF
《手中纸,心中爱》中的言语焦虑与身份认同
7
作者 包利未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1期21-23,共3页
本文解读《手中纸,心中爱》中主人公杰克的成长过程中言语焦虑的获得与消解,以及身份重构。儿童时期遭受的种族歧视使杰克讨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拒绝说中文,在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他鄙视中国文化并遭遇了自我认知的迷失。在被母爱所感... 本文解读《手中纸,心中爱》中主人公杰克的成长过程中言语焦虑的获得与消解,以及身份重构。儿童时期遭受的种族歧视使杰克讨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拒绝说中文,在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他鄙视中国文化并遭遇了自我认知的迷失。在被母爱所感动后,杰克最终理解了母亲,理解了她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他与过去的经历和解,开始重新学习中文,重构了自己的华裔美国人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宇昆 《手中纸 心中爱》 语言焦虑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娜奥密的堕落——《痴人之爱》中的“女性崇拜”
8
作者 张梦华 《湛江文学》 2024年第2期0036-0038,共3页
谷崎润一郎的前期文学中几乎都刻画了“妖妇”般美艳且邪恶的女性形象,并借男性角色对妖妇的跪拜来体现其“女性崇拜”思想。但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不难看出所谓的“女性崇拜”反映的仍是男性中心主义。《痴人之爱》作为谷崎前期文学... 谷崎润一郎的前期文学中几乎都刻画了“妖妇”般美艳且邪恶的女性形象,并借男性角色对妖妇的跪拜来体现其“女性崇拜”思想。但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不难看出所谓的“女性崇拜”反映的仍是男性中心主义。《痴人之爱》作为谷崎前期文学的集大成之作,细致地展现了男主角让治臣服于女主角娜奥密的全过程。因此,文章选用《痴人之爱》进行分析,以揭示“女性崇拜”思想下隐藏的男性中心主义。此外,结合故事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娜奥密的堕落也是当时日本进步女性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崎润一郎 女性崇拜 男性中心主义 日本文学 《痴人之爱》
下载PDF
合唱作品《一切为了爱》创作特点与指挥诠释
9
作者 郭贝贝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84-87,182,共5页
罗伯特·扬是美国当代非常活跃的合唱作曲家之一,其合唱作品多以宗教为题材,创作手法既展示出传统思维,也体现出现代理念,作品讲究内涵丰富,能够达到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一切为了爱》是其经典的合唱作品之一,体现出罗伯特·... 罗伯特·扬是美国当代非常活跃的合唱作曲家之一,其合唱作品多以宗教为题材,创作手法既展示出传统思维,也体现出现代理念,作品讲究内涵丰富,能够达到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一切为了爱》是其经典的合唱作品之一,体现出罗伯特·扬独特的创作思维。随着世界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当代作曲家宗教合唱创作的研究、对宗教合唱音乐文化内涵的解读,成为当前国内外合唱音乐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以其合唱作品《一切为了爱》为例,通过对音乐特点的分析,解读当前美国作曲家在合唱音乐创作领域的主要特点,并进一步对这首作品的排练指挥做出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扬 《一切为了爱》 创作特征 二度创作
下载PDF
浅谈演唱中的情感体现——以《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
10
作者 任青宇 《民族音乐》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通过民族歌剧《运河谣》中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进行分析,分析近代民族歌剧的大致特点与作曲家印青以及剧中水红莲的人物特征,从人物刻画来推敲人物心理,从而进一步把握歌曲中人物的情感体现。从歌曲的演唱处理及情感体现为两... 本文通过民族歌剧《运河谣》中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进行分析,分析近代民族歌剧的大致特点与作曲家印青以及剧中水红莲的人物特征,从人物刻画来推敲人物心理,从而进一步把握歌曲中人物的情感体现。从歌曲的演唱处理及情感体现为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帮助演唱者针对《来生来世把你爱》这首歌做出理解,使演唱者在演唱时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细节,将情感充分体现,能够在演唱细节上得到一些启发与帮助,在表演时真正地把角色演活,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演唱 情感体现 《来生来世把你爱》
下载PDF
歌剧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
11
作者 梁琴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7期158-161,共4页
《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堪称民族歌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在民族歌剧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受观众喜爱。其中的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是该剧最具感染力的曲目之一,这首咏叹调以其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 《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堪称民族歌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在民族歌剧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受观众喜爱。其中的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是该剧最具感染力的曲目之一,这首咏叹调以其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被视为女高音演唱者的试金石,拥有极高的传唱度。《来生来世把你爱》出现在歌剧中的第五幕,作为剧中最感人至深、最为震撼的一幕,它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要想完美演绎这首作品,需要深入分析其音乐特征、演唱技巧和人物情感等方面,从而实现字、声、情的完美融合,进而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生来世把你爱》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下载PDF
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释义
12
作者 刘凤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5期100-103,共4页
歌剧《运河谣》以古老而壮阔的京杭大运河作为背景,聚焦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展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穿插他们的情感纠葛。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作为整部歌剧的核心唱段,是女主人公水红莲在赴死前的最后高唱,该唱段气势恢宏... 歌剧《运河谣》以古老而壮阔的京杭大运河作为背景,聚焦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展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穿插他们的情感纠葛。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作为整部歌剧的核心唱段,是女主人公水红莲在赴死前的最后高唱,该唱段气势恢宏磅礴、旋律动人心弦、结构严谨有序,无论是对技巧使用还是情感表达的极高要求,都是为了精准地勾勒“水红莲”的形象、凸显其个性以及创造绝佳舞台,值得演唱者细细揣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 创作特征 演唱释义
下载PDF
论阿·敖德斯尔长篇小说《血和泪的爱》的艺术特色
13
作者 乌日罕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
红色文学研究作为北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传承和发扬优秀革命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价值。作家阿·敖德斯尔创作的红色文学经典《血和泪的爱》描述了内蒙古草原青年一代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共产主义信念、保卫祖国、建... 红色文学研究作为北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传承和发扬优秀革命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价值。作家阿·敖德斯尔创作的红色文学经典《血和泪的爱》描述了内蒙古草原青年一代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共产主义信念、保卫祖国、建设内蒙古的艰辛历程。小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小说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刻意回避战争题材作品的宏伟叙事,充分展现了作家阿·敖德斯尔“人民至上”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敖德斯尔 《血和泪的爱》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从爱的角度解读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以《简•爱》和《呼啸山庄》例
14
作者 李丹枫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6-90,108,共6页
《简•爱》与《呼啸山庄》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时至今日仍旧被世人传颂。这两部作品展现出很多的共性,都是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而呈现出一种炙热、刻骨的爱情,这种爱情在现实社会中却受到压抑,体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因此,可以以... 《简•爱》与《呼啸山庄》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时至今日仍旧被世人传颂。这两部作品展现出很多的共性,都是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而呈现出一种炙热、刻骨的爱情,这种爱情在现实社会中却受到压抑,体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因此,可以以人的自然性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对这两部作品的矛盾根源进行深层解读,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社会环境与追求个性解放和独立平等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性 社会性 矛盾 抗争
下载PDF
不同的内蕴 共通的深情——《兼爱》教学设计
15
作者 肖陟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7期54-56,共3页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对中国文化史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兼爱”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整体把握其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也是语文学科...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对中国文化史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兼爱”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整体把握其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下载PDF
痛定思痛 姐妹携手——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姐妹情谊与父权制的较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棲庆 李毅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5,共7页
托尼·莫里森发表于2003年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她在《秀拉》、《天堂》等作品中对黑人女性之间关系的关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希德和克里斯汀的姐妹情谊在与比尔.科西代表的父权制的较量中以完败告终。50年的争斗让两位女... 托尼·莫里森发表于2003年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她在《秀拉》、《天堂》等作品中对黑人女性之间关系的关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希德和克里斯汀的姐妹情谊在与比尔.科西代表的父权制的较量中以完败告终。50年的争斗让两位女主人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希德临终之际,她们终于冰释前嫌,重新找回了失落的姐妹情谊,并且认识到是她们自己创造了科西这个"大男人",赋予了他权力,她们"本该手拉手地生活"。这是主人公对黑人女性间关系痛定思痛之后的深刻感悟,是她们对父权制的有力控诉,也是黑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和幸福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 姐妹情谊 父权制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海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取决于她们对生活、对...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取决于她们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这也是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所在。相对而言,简.爱身上带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反抗父权社会的典型女性代表。因此,夏洛特.勃朗特继简.奥斯汀之后把英国的女性意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 《简.爱》 女权主义 情观 自尊 反抗
下载PDF
以戏剧行动素模式看《菲德拉的爱》中的静态动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连幼平 许晓晴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47,共4页
英国女作家萨拉·凯恩(Sarah Kane,1971-1999)在其短暂的28年生命中,虽然只留下了五部作品,但却被誉为"英国继莎士比亚与品特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关键词 《菲德拉的爱》 动作 静态 戏剧 后现代主义 莎士比亚 剧作家 女作家
下载PDF
论影片《如果·爱》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莉秋 李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影片《如果·爱》讲述了一个传统的“三角恋”故事,却成为观众眼中的一个亮点,这与其运用陌生化技巧密切相关。采用戏中戏的结构、设置全知的叙述者及上演华丽的歌舞等形式都是陌生化技巧在该片中的不同体现。
关键词 《如果·爱》 陌生化
下载PDF
解读莫里森《爱》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德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非洲裔女作家,她创作的《爱》是一部充满爱恨交织的复杂小说。首先分析了《爱》当中女性形象对于两极分化的突破,然后对L的形象所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爱、L的形象代表着一种仁慈与关怀,以及L的形象代表着一种爱...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非洲裔女作家,她创作的《爱》是一部充满爱恨交织的复杂小说。首先分析了《爱》当中女性形象对于两极分化的突破,然后对L的形象所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爱、L的形象代表着一种仁慈与关怀,以及L的形象代表着一种爱的救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L这个女性的形象,最后剖析了《爱》当中的天使即梅的悲惨形象,重点分析其悲惨女性形象的层次性,以及这个悲剧女性形象背后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这些女性形象,从而对莫里森笔下女性形象的深邃性、多层次性有着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爱》 L 柯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