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的危机与自由的重构:论郑小驴的《去洞庭》
1
作者 唐小祥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6,共7页
郑小驴的《去洞庭》延续了自《少儿不宜》以来的叙事母题,聚焦的还是青年失败者的人生故事,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欲望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认知装置中描绘和呈现青年一代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况,具有鲜明的问题... 郑小驴的《去洞庭》延续了自《少儿不宜》以来的叙事母题,聚焦的还是青年失败者的人生故事,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欲望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认知装置中描绘和呈现青年一代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况,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自省意识,折射出作家历史意识、现实意识的双重觉醒以及强烈的精神史关切。小说敏锐揭示出当下具有症候性的自我的危机和自由的滥用,召唤读者重新想象和建构个人与社会、当下与历史之间更加辩证多元也更具生产性的互动关系,勇敢走出自我中心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观念和思维囚笼的框限,广泛参与到真实的人间情境与社会碰撞中,在对他人的爱与创造性的劳动中安放自己的理想、欲望和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洞庭》 自我的危机 自由的重构 爱与劳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弗洛姆自由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华 《西部学刊》 2019年第7期35-38,共4页
弗洛姆分析了近代欧美的历史发展,发现随着人的个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自由开始显现出双重性的特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使人们产生了逃避自由的倾向,但逃避却加深了异化关系。人想要走出自由的困境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要在自发的爱和... 弗洛姆分析了近代欧美的历史发展,发现随着人的个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自由开始显现出双重性的特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使人们产生了逃避自由的倾向,但逃避却加深了异化关系。人想要走出自由的困境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要在自发的爱和劳动中实现与世界的相连,从而摆脱异化实现积极自由。但是,弗洛姆的自由理论流于抽象空洞且缺乏力度,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由观,克服弗洛姆自由理论的缺陷,探讨在当代社会之下实现自由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逃避自由 爱与劳动 实践自由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